■天津市大港油田实验中学 李春年
纵观近代教育史,许多名校往往和一些校长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北大和蔡元培,“南开”和张伯苓,晓庄师范和陶行知等。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名校脱颖而出,上海市建平中学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同理,这所学校也和一个名字分不开,他就是冯恩洪。尽管冯校长已经退休,但是在他一手塑造的美丽的校园里,处处可以看到老校长的影响。笔者通过和冯校长的交流及在建平中学的所见所闻,对校长与学校品质之间的关系有几点认识。
一所学校的品质的提升,往往是从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开始,这种激发应当是从凝聚大家共同的愿景开始,如果校长能够为大家描绘出一幅学校发展的图景,就等于为大家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引导大家走出平庸,走向超越。当然,这幅图画不能是虚幻的,必须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来描绘的,必须要具备实现的可能。同时,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幅图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冯校长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和谐发展”,这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追求目标和努力方向。在此基础上推出了“规范+选择”、“合格+特长”的办学模式,“规范+特长”其实是强调对学生的社会化要求,而“选择+特长”实际是体现个性化的发展和诉求。这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很好地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那么,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是好的呢?我认为应当满足以下三条:第一,符合教育规律;第二,具有时代特征;第三,具有独特性,不落俗套。做到这三点其实很难。
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十分看重,希望不同学校要有不同特色,这也成为困扰许多校长的一个难题。相比现在,这个问题,解放前的学校比较好解决,因为当时办学的途径多样化,什么人都可以办学校,包括教会、行会、各种慈善组织等,都可以出资办学,办学体制不同、出资人不同,教育对象不同,自然理念不同。因为,几乎所有学校都在一种体制下并存,可以说千校一面,在这种情况下,确定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的途径:第一,优秀的校长凭借着自己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独立提出自己的办学理念。第二,有的校长也许目前还没有这种高屋建瓴的能力,但是他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带领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边干边积累,最后也会逐渐形成独特的办学理念。所以,我想与其自己为难自己,空想所谓的理念,还不如踏踏实实地干好工作。但是,没有独特的办学理念绝对是一种缺失,作为校长应当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没有办学理念的校长永远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校长。
学校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彼此都在进行着积极的实践和探索,都想出奇制胜;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也很多,不可能平均用力。其实学校都在试图选择合适的突破口,这对校长的智慧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冯校长是选对了突破口的。第一,他狠抓学校的管理,尤其是规范教师上课的时间,不许加班加点,把空下来的时间还给学生,既强化了教师的效率意识,同时催生了学生正向的情绪,纾解了学生压抑的心情。第二,他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内外舆论氛围。第三,他抓住浦东新区开发的机遇,发挥政策优势,大胆对问题教师进行分流。同时,在全国招聘优秀教师,最多的时候,外聘教师比例达到70%,迅速优化了教师队伍。第四,抓住课改时机,实行“差异教学”,对学生实行分层上课,推行“走班制”,利用学校优势和教师优势大力开设各种校本课程。这时的建平中学和原来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学校的知名度大大提高,聚集了优秀的教师和优质的学生,自然在新课改中如鱼得水,做得风生水起,成绩斐然。
回顾建平中学的发展历程,实际上走的是一条所谓“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从外围入手,从起点低、见效快的工作入手,尽快打开局面,尽快提高知名度,快速从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出名后,抓住时机提升自身实力,赢得支持,拓展生存空间,不断扩大领先的优势,最终实现全面的超越。
一个人走多远,往往决定于有多么坚强的信念在支撑。一个学校走多远,往往取决于正确的方向和领导人执著坚守。放眼当今教坛,标新立异者有之,心浮气躁者有之,各种标语式的口号漫天飞舞,但是,从教者们最缺乏的却是冯校长许身教育的崇高使命感和勇于把自己理想付诸实践的决心,从而像他那样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创造中升华。冯校长说过,“我做的,都是一个校长应该做的,一个校长应该做的,我基本都做了”。我们不妨问一问自己,校长应该做的,我们做了吗?做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