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汉沽第一中学 白正三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意是什么”,在综合许多国家的译释和教育家们的理解后,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教育是培养新一代为从事社会生活做准备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的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和发扬的关键环节;之所以把教育定义为伟大的事业,是因为教育是把无知的人转变为有知的人,是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即“使‘人’成为‘人’的事业”,这是教育的全部意义所在。从广义上讲,凡是能够扩展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从狭义上讲,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交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教育的交往是教与学双方积极地相互认知、相互沟通与相互作用,是以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精神交往。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教育活动便不能产生。
交往的深层次意义是理解。在以交往和理解为本质的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型师生关系又是一种共享,即共享知识、智慧、情感,以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所以,没有交往,教育关系便不能成立;没有理解,教育活动便不能顺利开展。
教育是教育者的享受。享受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正因为渗透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价值,教育才蕴含了无穷的乐趣,这使教育者自身从中享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享受教育的教师会把学生的成长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会把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看作自己倾注心血的回报,会对工作充满热情,能在付出和给予中得到内心的满足和职业的幸福。
教育也是受教育者的享受。学生相对于教师而言有一种受动性,这种受动性并不是对外力无奈的承受,而是对教育的积极享受。一方面,学习行为作为人的一种天性,具有一种趋向真、善、美的冲动,即对真、善、美的敏感认知和自觉选择。另一方面,学习对象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现、自我欣赏的最好媒介,这些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最能激起人的生命激情,从而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愉悦。学生对教育的享受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鲁迅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学生成功的原动力,而学生在学业上的不断进步、成功是学生享受教育的不竭动力。
幸福就是分享。个人幸福应该建立在全社会幸福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都贡献给人类社会,为大多数人谋福利,从中实现自身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幸福存在于追求幸福的过程之中。幸福不只是享受,而是一种更积极、更乐观的生活态度。它有利于师生工作、学习质量的提高。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让学生懂得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生活有时是充满艰辛的,认为人生之路一帆风顺才是幸福的观点,只是幼稚的幻想;幸福正是寓于各种困难、挫折、痛苦的斗争之中,只有超越自我,战胜挫折,才能书写出壮丽的人生,才能成就最幸福的人生。学校教育要教会学生懂得幸福的真谛、理解真正的幸福;让他们懂得,具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是他们在今天和将来都能获得人生幸福的源泉;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的幸福也是一笔莫大的教育财富。
幸福更是一种责任。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学会做人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教会学生心存爱心,有奉献精神,有社会责任感;教会学生懂得自己成长过程的每一步都凝结着父母、教师及社会的倾心培养、关心爱护;教会学生用感恩之心、回报之情关爱他人,惠及社会,使自己感受幸福。教育工作者自身更要强化教书育人的职责,不能简单地把教育工作看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应该把它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去追求。这样,教师的幸福感才能愈发强烈,教师才能以苦为乐,消除职业倦怠,幸福的感觉才能时时分享,鲜明永恒。
总之,教育学就是人学,教育决定着人的素质,教育永远在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学校是专业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是在教育中享受教育,学生是在享受教育中接受教育,教育只有达到使学生“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的境界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师生才能在教育中共同享受自我发现、自我欣赏及生命得以升华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学校应该成为提升师生幸福指的乐园,努力使所有师生都成为幸福者和幸福的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