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琴(通化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吉林通化134002)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思考
马淑琴
(通化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吉林通化134002)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环节。建设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关重要。该文从探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具体从理想信念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增强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有效措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环节,其整体素质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性因素。本文主要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依照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具体精神,提出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效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知。当前,从总体上说,状况较好。大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能满腔热情地服务于自己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存在的不足。
1.理想信念缺失
由于当前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相互冲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在不断侵袭我们的头脑,只有具备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底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能够抵挡住这种思想的侵蚀牢牢占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阵地,发扬我们社会主义的优秀文化,并能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我们大学生的头脑。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就缺乏正确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少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集体主义价值理念和奉献精神,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难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道德意识淡漠
但丁说,“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但是智慧却永远无法弥补道德的缺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自身使命决定了其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任何其他方面无法替代的。我们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尤其作为师范类院校我们更加提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本身是一个道德水平低的人,难以想象他能培养出高道德水平的学生。近年来,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但是,实际上,仍有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约束能力不强,道德意识淡化。在实际工作中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如向大学生传授一些不正确的政治观点,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漠不关心,难以体现师者的仁爱之心;与此同时,对工作也缺乏责任感和义务感,这样就无法成为学生的楷模。
3.知识体系更新缓慢
各高校为增强办学的整体实力,都积极吸纳大批高素质人才,多数都是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虽然他们综合素质较高,但是存在很多跨学科研究的人,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就难以实现理论知识的创新。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真正阅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仅是就教材而照本宣科,缺乏理论的深化和升华,无法系统地将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融会贯通,真正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4.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欠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科研上表现的诸多问题,其根源是多方面的。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理论知识基础不足,科研基础差,科研能力弱;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由此决定了没有更多的时间顾及科研;再次,有些教师确实写了一些文章,但是由于缺乏对前沿信息的把握和社会现实的了解,造成其所研究的成果难以付诸实际,转化为教学效果;最后,有些教师确实集中精力创造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文章,但是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为了评职称,因此,一旦评完职称之后,就倦于研究,缺乏以往的科研热情。
除了这些个人因素影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外,还存在社会的因素。社会当前,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提供的理论刊物过少,提供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方面的刊物也较少,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学术论文的发表和采用,研究成果写好后,很难得到发表的机会,直接影响了教师发表科研论文的热情。
1.理想是指路明星,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舞斗志、振奋精神。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首先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
“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①理想信念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性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和根本出发点。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与关键。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而言,树立正确且坚定的理想信念至关重要,因为没有他们自身的榜样,就难以培养出完全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树立理想信念最重要的就是目标的确定性和准确性。正确且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远大的理想、崇高的信念能点燃人生的激情,激发人们的才智,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最高理想就是共产主义。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树立的理想信念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树立健康向上的个人理想信念,并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相统一,确保理想信念的正确性,使自我首先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通过强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先进理论的认识,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基础。例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让大学生们充分地体会到只有在正确的理论的指引之下我们才会取得丰硕的果实,反之,将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而这是现代大学生难以体会到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角度,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古今和中外的对比,深入实际,从鲜活的事实比较中,让同学们感受到并能充分地理解我们所选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去接受她并能积极主动地以之为自己的崇高的理想信念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健康的道德人格对人的活动起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正确的思想保证的重要作用,它能调节和支配人的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向,制约人的心态,影响人心理活动的强度、持久性和稳定性。不论是从个人发展,还是从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来说,道德人格的生成都是必要的。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和品格的统一。”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单纯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更要研究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人的思维和方法等。而后者功效的获取,则更加需要教师的道德人格外显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化学生。夸美纽斯说过:太阳低下再也没有比教师这个职业更光辉的了。教育这个领域是需要每一个从业者用生命去参与的。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而且是学生的楷模和仿效的榜样,教师人格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格培养教育的成功与否。
由此可见,道德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具体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注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道德人格培养的自觉意识。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我要有正确的评价,提高自我发展的自觉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养成探究自我行为的目的、意义和途径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自觉性和坚持性。唤起自我教育的高度觉醒。二是学校也要适时地把教育的重点定位于人格教育和培养,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化人才成才的客观要求。不断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开展各种各样内容丰富、积极向上的集体活动,加强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尤其要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参加社会的各项公益活动,以此增强自我的道德素质。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就必须具备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科学素质,就必须在掌握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不断充实与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科学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递者,是大学生掌握这一理论并以之为基础去认识世界和发展智能的引路人。因此,在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培养了良好的道德人格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我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掌握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培养者除了具备上述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尤其作为年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重新加强学习,教师要有足够的理论功底,开阔的知识视野和个人修养,才能“腹有文章气自华”。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说服学生,首先自己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素养,这也是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必备条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自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更加深入的探究,力求研读更多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原著,多研究、早研究、研究透。真正把握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及其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首先进入教师的头脑中,再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把这些理论基石传授给学生。此外,也要关注西方一些主要思想理论流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之进行对比研究,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学校也应适当给予更多的机会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创新发展自我的理论知识。如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应理论知识学习的研讨会,专题报告和培训班。尤其应该为年轻教师进一步深造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既可以使教师自我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校的整体教学实力。
4.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的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意识到科研的先导地位,自觉增强科研能力,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部门在1979年的一份文件中指出:“在当今,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看,教师与研究人员职责趋向一致。”由此可见,科研能力成为教师能力素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目前,很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已经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意义,因此,都积极钻研,并且也取得了丰硕的果实。但是,问题也是存在的,比如研究的内容缺乏创新性,实效性,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层次不高,无法更好地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
鉴于此,高校应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去拓宽知识,开放视野,改变知识结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各类相关学科和领域的高峰论坛、讲座和报告会等,及时听取国家在这一领域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一方面,可以从学术领域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另一方面,可以更多地了解国家对这一领域的观测点,自觉提高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的认知和把握能力。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既缺少理论指导,又却缺乏实践锻炼,造成他们在科研工作上具有一定的茫然性,不知道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写论文时难以找到恰当的选题,更不知道如何去申请项目,为此,高校应该设立科研导师制,也就是说,学校可以先为青年教师指定一名资深科研导师对其实施指导工作,教师本人争取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实践锻炼,从而逐步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为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功能,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必然性。本文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探求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此为依据,主要分析的是自我的内在休养问题。希望能引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沉思和共鸣。由此同时,笔者力求今后能在此基础上,从外因层面对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做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②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1]代蕊华.高校的教学、科研及其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2]陈梦然.普本科院校师资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江西本科院校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08(10).
[3]陈占安.给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8(17).
[4]威尔逊.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5]蒋亦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路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
[6]王丹.简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J].大家,2010(4).
[7]杨荣.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责任编辑:李文)
C913.4
A
1008—7974(2011)01—0090—03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高师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9]第403号
2010—09—16
马淑琴(1980-),女,吉林辉南人,通化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