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其伦(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论荀子的推类思想
訾其伦
(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以类同关系为基础的推类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谈说论辩方法。作为先秦名学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关于类和推类的相关思想,其推类理论更为自觉。但他继承了儒家的正名为政的传统,其推类思想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伦理秩序服务,具有鲜明的伦理政治倾向,体现了先秦文化的“道德型”与“政治型”特性。
推类;类;礼
“推类是以事物或现象间的类同关系为依据的推理”,[1]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极其广泛。推类是在类的基础上进行的推理,为此,我们要“知类”、“明类”,才能“推类”。荀子作为先秦名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推类思想更为自觉。他的正名、立辞、辩说及至循令执法,都强调以类为基础和根据,以推类为可行的方法。但荀子继承了儒家的正名为正政的传统,其推类思想主要是为当时的政治伦理秩序服务。
1.“譬称以喻之”的类比式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在宣传他们的道德理想时,往往采取譬喻或援引相类似的事物加以证明。荀子也不例外。荀子认为谈说之术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譬称以喻之”,即在劝说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譬喻式推类方法来通晓他人,这样的谈话使人比较容易接受。“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欣驩、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非相》)荀子的这种“譬称以喻之”的谈说论辩方法在其著作中随处可见。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他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自然知识之中,告诉人们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要锲而不舍,不断努力才能取得进步。
2.“以一知万”的归纳式
荀子的论证方式中包含有从个别推知一般的归纳法。荀子认为,“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非相》)即是说,要想观察千年的往事,那就要仔细审视现在;要想知道成亿上万的事物,那就要弄清楚一两件事物;根据近世来了解远古;从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由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儒效》中有“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效法古代的圣明帝王,以礼义为纲领,统一制度,根据不多的见闻把握很多的知识,根据古代的情况把握现在的情况,根据一件事物把握上万件事物。荀子的“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一持万”的认识方法,包含着由个别推知一般的归纳思维过程。但荀子的归纳式推类与传统的归纳推理有所不同,它是以类同为根据的,“同类同理”,所以,它的结论具有必然性,而传统的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则具有或然性。为此有人又称之为具有演绎性质或以演绎为条件(必然性)的归纳方法,或可称“典型归纳法”。[2]194
3.“以类行杂”的演绎式
荀子的推类方式中还有演绎式。如“以类行杂,以一行万;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舍是而天下以衰矣。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王制》)其中“以类行杂,以一行万”是指从类(一般原理)推知杂多事物(个别事物),从统一的普遍原理推知千变万化的事物。[1]55这种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类方法类似于传统逻辑中的演绎推理进程。这种演绎方法在荀子的《儒效》篇中也有体现,如“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意思是说,对于哪些不曾听到过不曾见到过的奇特的事物和怪异的变化要“举统类而应之”“张法而度之”。即强调从普遍原理出发来推知个别事物。
荀子的推类思想是以事物间的类同关系为基础进行的。他的类不仅包括物类,还有“伦类”“统类”之义。
1.物类。荀子认为事物有不同类别,“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劝学》)荀子从原因的角度分析物都依属于它们各自不同的类别。如果类别不发生混淆,虽时间久远,同类事物也必然具有相同的事理与规律。即“类不悖,虽久同理。”(《非相》)在荀子这里,类是事物的本质、共性,事物的同异是由类本质所决定的。同类事物必有共同的本质属性;类不同,则反映的事物的本质也有区别。事物类的同异是荀子制名理论的基础和依据,如荀子所说的“然后随而命之: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实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犹使同实者莫不同名也。”(《正名》)他还依据事物类的不同,把名分为“共名“、“别名”、“大共名”、“大别名”,“共名”是一类事物共有的名,相当于属概念,“别名”则指一类对象中的分子,相当于种概念,外延最大的“共名”叫“大共名”,就是范畴,外延最小的“别名”就是“大别名”,相当于单独概念。这种对名的逻辑分类明确地揭示了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相对性。物类的同异也是荀子推类的基础。《正名》中谈到辩说时提出,“辩异不过,推类不悖,听则合文,辩则尽故”。其中的“推类不悖”是说同类相推不会产生悖谬。在谈到循令执法时提出,“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王制》),“推类接誉,以待无方。”(《臣道》)这是说,依类推论是执法时应付无常的情况而又无法可依时执法的有效办法。
2.“伦类”“统类”
荀子的“类”除了物类,还有“伦类”、“统类”之义。“伦类以为理”(《臣道》),“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劝学》),可见,“‘伦类’所指涉的是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它可以说是与儒家的德行用语相关的一种‘类’的特殊用法”,[3]67指的是伦理规范,因而基于“伦类”的推类实质上是以面向人际间的伦理规范(或价值取向)的类同为基础的推理。
荀子思想中的“统类”指设立不同事物尤其是不同的伦理价值之类之间的统一性,这样的“统类”也就是世界万物的总原则,[3]67即普遍原理。正如荀子说的“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非十子》)“举统类而应之”(《儒效》)“求其统类”(《解蔽》)。荀子提出“以类行杂”中的“类”就是“统类”的意思。由此可见,荀子的伦类、统类具有明显的人文性和伦理价值性。
作为论辩工具的推类,其主要目的是晓喻和说服他人与取胜论辩的对手。推类的基本原则是同类可推、异类不比。荀子在此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推类而不悖”的推类原则。为了做到“心合于道”,谈说论辩就应遵循“辩异而不过,推类而不悖,听则合文。辩则尽故。”(《正名》)这是对正确使用名辞说的要求。可见,荀子比较强调语言的正确使用。其中的“推类而不悖”就是指根据类的关系进行推理不会产生悖乱,即强调同类相推不会产生悖谬,因为“类不悖,虽久同理”,这样就可以“以类度类”了。
荀子的推类原则通过其正名思想而得以体现的,同时也是为了破斥谬误(三惑)而提出。荀子认为“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辩讼”。(《正名》)“凡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无不类于三惑者矣。”(《正名》)即“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用名以乱实”。解决谬误的方法是“验之所以为有名而观其孰行”“验之所缘以同异而观其孰调,则能禁之矣”“验之名约,以其所受悖其所辞,则能禁之矣”。根据类的关系,其中“用实以乱名”这种谬误就是没有弄清事物的类而产生的错误,为此,只有根据“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原则对事物进行命名,才能做到“名闻而实喻”“名定而实辨”,进而做到“推类而不悖”。
1.荀子的推类理论继承了墨家有关思想
荀子作为先秦名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谈说论辩的实践中批判地继承了先秦各学派尤其是墨家的关于类和推类的相关思想。在类概念方面,他吸取了墨家的“察类”“知类”思想,把类看成言谈辩说的基础和规范名辞辩说的根据(规范思维的工具),即“言以类使”(《子道》)“听断以类”(《王制》),也就是说,言谈辩说必须根据类属关系来进行,闻听和评判人的言论要以类为标准,并把“其言有类”看成是“大儒之稽也”(《儒效》》。从分析事物原因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类别,认为“物各从其类”,这与墨家的“有以同,类同也”“不有同,不类也”关于类概念的思想相似。“类不悖,虽久同理”“类不可两也”(《解蔽》)“推类而不悖”思想与墨家的“以类取,以类予”推理原则思想相一致,即都强调“同类相推”“异类不比”。荀子依据类对名所做的逻辑分类与墨家的把名分为“达名”、“类名”、“私名”思想一致。荀子也善于以类为武器,来批驳论敌,这点与墨家也相像。他认为,任何“歪理邪说”都是因为“异类相混”而产生的错误。如他对老子的去欲和孟子、宋鈃的寡欲观点的批判即是证明。“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正名》)荀子认为欲望的有无是“异类”(不同的类),欲望的多寡也是“异类”,但它们属于生物的生理范畴;而治与乱是异类,它们则属政治范畴。这两种不同范畴的“异类”不能相混淆。但荀子的推类思想中有许多方面和墨家的不相同。比如,墨家推类中主要强调类比推理,而荀子的推类中除了类比推理之外,还强调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如“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体现的主要就是归纳方法,“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体现的就是演绎方法。与墨家相比,荀子的推类更注重于伦理道德相推,更注重于推理的人文性。如此等等。
2.荀子的推类理论具有鲜明的伦理政治倾向
荀子是通过论述其正名理论来阐述其推类思想的。从其思想渊源看,荀子的“正名”思想继承了孔子的“正名”传统——“正名”为了“正政”。孔子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天下无道”(《论语·季氏》),“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论语·颜渊》),“礼者为异”(《礼记·乐记》),“贵贱无序”(《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等各种“名实相怨”(《管子·宙合》)的社会混乱现象,提出了“正名”主张。荀子从“礼”的方面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其思想也是为当时的统治者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的政治需要服务。荀子指出,因为“诸侯异政,百家异说”(《解蔽》)的存在,导致了“贵贱不分”(《天论》),“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正名》),“析辞擅作名与以乱正名”(《正名》),“使天下浑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存”(《非十二子》)。所以,荀子积极主张“统礼义,一制度”(《儒效》)、“壹天下,建国家”(《非十二子》),“天下齐一”(《儒效》)“法仲尼”“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非十二子》),以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和齐整百家之异说。但是荀子所讲的“礼”和孔子所讲的“礼”有所不同。在孔子那里,“礼”是指奴隶社会“别贵贱,定是非”的典章制度和礼仪形式,是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而荀子所讲的“礼”是经过改造,有了新的内容的封建等级制度,表现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新的价值观。
荀子的推类与礼密切相关联。荀子主张“隆礼”,“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劝学》),在他看来,礼是“强国之本也”(《议兵》)、“人道之极也”(《礼论》)。所以,荀子以“礼”作为推类的总纲,“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劝学》)由此观之,荀子推类的前提是“礼”。这里的“礼”可以是伦理道德观念,也可以是道德礼义规范、社会制度等。此观点在《儒效》篇有所体现,“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儗,张法而度之,则晻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荀子认为只要以礼义为总纲,统一制度就可以通过不多的见闻掌握广博的知识……,如果是合乎仁义的事情,即使存在于鸟兽之中,也能像辨别黑白一样把它辨认出来,对于没有经验过的事物,可以“举统类而应之”,“张法而度之”。纵观荀子的推类思想,可以得出:荀子的推类主要是推广礼义的,“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故操弥约而事弥大;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也。故君子不下室堂而海内之情举积此者,则操术然也。”(《不苟》)荀子明确提出了推类,并把它引入辩说和政事中,同时提出了推类的原则,这些是他不同于孔子又高于孔子的地方。
3.荀子的推类思想体现了先秦文化的特性
先秦文化具有“道德型”与“政治型”的特征。先秦时期,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中国正处于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时期。代表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的诸子起而著书立说,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景象,而这些各抒己见、各倡其言的学术争鸣都不约而同地落脚于两个中心点:人与社会。“他们集中关注两方面问题:一是以人际原则为中心的伦理问题,另一个是以治乱为中心的政治问题。”使得先秦文化具有“道德型”与“政治型”的总体特征。先秦文化的种种学说和思想,都围绕着伦理政治与社会人事展开,以“求善”、“求治”等现实的社会伦理政治需要为追求。如孔子“正名”,其目的是为了“正政”,是为了纠正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和政治局面,以维护“周礼”,其“能近取譬”的推类方法就是为了推行他的以“仁”为核心的政治伦理主张。荀子的思想也不例外。其推类中的类除了物类之外,还有“伦类”、“统类”之义,具有明显的政治伦理上的涵义。其推类是因为社会“治乱”的需要,是为了使人们认识并确立自我在社会群体中正确位置及相应规范,使国家与社会的管理和运转能有章可循。
[1]温公颐,崔清田.中国逻辑史教程(修订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周云之.中国逻辑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斌峰.荀子的“类推思维”论[J].中国哲学史,2003,(2).
(责任编辑:李文)
Abstract:The thinkingway of analogy based on the similar relationship was often used by the ancient Chinese as amethod of arguing and debating.Hsun Tzu,as amaster of the Pre-Qin logic ideology,critically inherited from his predecessors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classification"and"analogy",and further made them more self-conscious than before.However,his ideas of analogy,which inherited from Confucius the tradition of"rectifying name"for"rectifying politics",mainly serviced for the ruling class's political and ethical order.And also with clear ethical and political orientation,his ideas reflected the Pre-Qin Culture's"ethical-type"and"political-type"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analogy;classification;propriety
On Hsun Tzu's Analogy Ideas
ZIQi-lun
(School of Law&Politics,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Henan 464000,China)
B222.6
A
1008—7974(2011)01—0030—04
2010—09—06
訾其伦(1977-),女,河南唐河人,信阳师范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