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礼,许芳奎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132)
以国家示范校建设推动高职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为例
吴家礼,许芳奎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 300132)
示范校建设在办学理念提升、提高办学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强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今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应当充分发挥示范校“示范”与“引领”作用、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示范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根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的要求,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几年来立项建设的100所高职院校经过努力已经在院校综合建设、重点专业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示范校建设深入必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进一步推动作用。
2008年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示范校建设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院发展的重要意义,根据示范校建设总体要求,确定的“8×8”项目建设任务,效果已充分显现。
1.领导能力进一步提升,办学理念更加先进
院长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最高决策者,院长对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的认识和行动上的到位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及建设目标实现的最大保证。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国家示范校建设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工作和长远的任务,把明确办学思想、端正办学理念放在工作的第一位,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电子信息技术为特色,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认证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院长及领导班子成员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作为项目负责人直接主持课题研究是我院示范校建设工作的突出特点。
2.综合实力不断强,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以来学院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进步明显,使学院综合实力不断强,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加大“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力度。强化了教师参加生产一线实践、生产技术服务和研发工作,增强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了解行业产业发展趋势、熟练掌握最新技术的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被聘为学院兼职教师,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双师结构”合理。二是进一步强化了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充分考虑各专业技能训练的要求,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具有虚拟工厂、虚拟车间性质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了企业车间进学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满足了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上加强校企合作,强化与企业、行业的紧密结合关系,积极争取企业、行业的支持,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确保了毕业生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显著提高。
3.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在专业设置上学院广泛调研市场及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了解岗位用人需求,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严密的论证,确定了我院与行业和滨海新区发展紧密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商务6个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带动全院其他专业建设,构成适应环渤海经济圈和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学院分析产业行业发展动向及趋势、生产工艺特点、条件,以岗位能力的确定作为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分析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并且对技能的要求细化到具体的岗位后,策划教学过程的其他环节。
在课程建设上根据岗位基本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的实现所应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的要求入手,按照不同培养阶段培养目标规定的任务设定真实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培养岗位能力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主要课程,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目前学院已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天津市级级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期任务。学院依靠行业企业优质资源的共享,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根据企业的要求、生产工艺特点、条件,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在校企合作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围绕重点专业建设主要探索并实践了如下模式:
1.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证书性学习、生产性实训、顶岗性实习”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过“证书性学习”达到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通过“生产性实训”全面培养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通过“顶岗性实习”适应职业岗位群的各项工作和提高创造能力。
(1)依托电子信息行业企业,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在分析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职责和相应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基础上,制定融入职业技能的“课证融合”教学内容。
(2)研究工学结合的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方法。企业专家直接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确定产业需求的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训实习和学习成果评估等。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的广泛的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实际的工程项目引入到教学中。
(3)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模式。根据不同培养阶段能力培养思路和职业养成规律,由企业实际工作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小型企业、简单工作组模式局域网的组建”、“中型企业网的组建”、“域模式局域网和大型企业网的组建”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2.“全程职业模拟教学环境”人才培养模式
通信技术专业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把三年不间断专业培养过程转化为通信行业的“职业生涯模拟训练”过程。
(1)通过企业参与,把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从传统的学校和专业的认知教育转换为对行业、职业的认知启蒙,并引导学生正式进入职业生涯模拟状态;通过把学习过程转化为全程工作模拟过程,实现知识学习、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方式的彻底转换;通过把学习过程转换为职业生涯模拟,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尽早实现自我职业定位,从而使学生从较为盲目的学习过程能够转变为目的性明确的自我教育设计过程,真正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2)与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进行全面合作,整合企业资源进入专业教学过程,支持职业模拟环境构建。通过对企业群调研分析,将企业资源分为六大部分,企业大学的师资培养平台、企业大学的教学过程控制体系、大型企业产业链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实训平台技术更新以及企业质量控制的方式方法,并在在教学实施中加以借鉴。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校企共建方式开辟稳定、畅通的校企合作通路,实现企业对专业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与企业资源充分整合,为职业模拟环境构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企业支撑平台;实现教学过程的企业化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量化控制制度。
3.“任务导向、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1)“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任务导向、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能力培养分三个阶段进行:1)技能积累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为目标,通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形成单项职业能力。2)能力发展阶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职业能力。3)综合实践阶段是学生在初步熟悉、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参与完整的软件工程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2)将企业融入校园中。“任务导向、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支撑条件是校企合作,为此将进一步加深与企业的合作,把企业车间引入学院,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3)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学院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岗位化”、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过程“职业化”、教学环境“工厂化”、能力考核“工程化”。
4.以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为目标的 “X+(Y)”人才培养模式
“X+(Y)”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企业规模、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校企双方资源、学生就业意愿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灵活安排教学的工学结合模式。“X+(Y)”由于目标和资源的不同其渠道和形式是多样的。根据学院的教学实践,“X+(Y)”模式主要有如下形式:
两头在外形式:即“(Y)+X+(Y)”。学生一入学由学校专业负责人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专业情况和专业所面对的行业企业及生产情况,然后利用一周或数周时间进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习,主要是感受企业的工作环境,了解产品特点、生产流程,进行简单产品的加工等。毕业前针对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
循环渐进形式:即“X+(Y)+X+(Y)”或“(Y)+X+(Y)+X”。基于真实工作任务或实际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就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设计“工作环境、条件、产品等的认识;对产品实现技术、实现方法、实现手段等基本技能的掌握;对产品标准、路线和产品实现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这一过程不断升级的渐进式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要点就是确定不同培养阶段典型工作任务,并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每个模块的知识和技能点有其独立的一面,同时模块之间知识和技能点又有互为重复和交叉的一面,并不断升华。
培养方案各阶段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有其本身的工作要求、标准和操作方法,其模块化的教学过程必然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进行,因此学生到企业实习或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下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培养目标决定的,而整个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又必然表现为理论与实践的循环渐进,即“X+(Y)+X+(Y)”或“(Y)+X+(Y)+X”。
1.充分发挥示范校“示范”与“引领”作用
示范校建设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即使是示范性院校本身也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示范”、“辐射”的功能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因此,示范校应站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战略高度加以建设,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建设理论和经验,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制度,使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内化为理论,使实践教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好经验内化为机制,使示范校真正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排头兵,发挥它们在建立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条件与保障。紧密的校企合作可以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了解产业行业技术生产特点,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实施、制度建设、机构设置等方面形成特色;可以为教师和学员提供实际的学习训练环境,保证教学质量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当在“双赢”的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从学校方面讲,教师要为行业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与技术咨询,推进企业技术进步;要借助生产实习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工作,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要积极参与学院教学工作,使教学更加贴近市场及生产的发展;要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场所,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与训练,提高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要支持学校教师到企业参与科研及技术开发活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3.加强社会实践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教师的执教能力是保障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实践证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走工学研结合之路”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之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陈新一.加强教育科研深化示范高职院校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10,(5).
[3]许芳奎.高职教育依托行业办学强化行业企业主体地位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
Abs tra c t: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 College makes obvious progress in promoting school-running idea and improving school-running level.Strengthening 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futur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The role of demonstration and guidance should be fully played and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be built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teacher constantly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 ords:construction of model college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countermeasure
Promoting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by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Model Colleges——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Model College of Tianj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as an Example
WU Jia-li,XU Fang-kui
(Tianj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Tianjin 300132 China)
G718.5
A
1673-582X(2011)01-0017-04
2010-10-20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依托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FJB08059
吴家礼(1959-),男,安徽省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许芳奎(1959-),男,天津市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研处处长,副教授、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