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研究

2011-03-18 08:37岳腾仑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试验区天津职业院校

岳腾仑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 300050)

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研究

岳腾仑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 300050)

2005年8月,市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决定,在天津共建全国第一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双方签署五项共建协议,起讫时间为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五年中,天津对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作了缜密的发展规划,举全市之力在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改革试验成果。《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发展规划及实施情况研究》,较全面地将市政府与教育部在天津共建全国第一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规划过程与实施情况做出了概括和总结。

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规划;实施;任务;成果

一、序言——课题研究背景

“十五”期间,天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创造许多办学先进经验,在国内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曾在2002年、2005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介绍天津经验,天津的“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被教育部认定为“天津模式”。2005年8月,市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决定,在天津共建全国第一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双方签署五项共建协议,共建期自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终,与天津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时间基本吻合。因此,共建全国职业改革试验区规划与天津职教“十一五”规划必须衔接,且作为“十一五”职教规划的重点以便更好地推动试验区的工作。为贯彻市政府、教育部部共建协议内容,也需要研究提出试验区发展规划,供试验区领导小组决策参考。2010年3月7日,市政府与教育部确定提升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水平和定位,共同把天津建设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总结五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规划完成情况,为研究确定新一轮“改革创新示范区”规划将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天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天津市政府、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功能,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创造新鲜经验,提升服务能力,把天津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为环渤海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产业大军。

(二)主要发展目标

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构建和完善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8万人,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高等职业(专科)学校28所,校均规模达到6000人;成人高等学校12所,校均规模4000人: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100所,校均规模达到1800人;5所高等职业学校、40所中等职业学校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行列;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0个,骨干专业100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达到80%,职工培训率达到60%,农民培训率达到50%;高中阶段在校生普职比大体相当;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培训50万应用型人才。

(三)主要任务

1.组织实施十项工程

(1)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围绕我市和环渤海地区的支柱产业和骨干行业以及现代农业,在国家确定的数控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石油化工、汽车运用与维修、建筑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专业领域,重点扶持12个工业系统、5个建设系统、5个交通系统、10个现代服务业系统、2个农业系统等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在行业系统指导下,通过职业学校与对口企事业单位联合共建,在五年内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50万人,其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占40%。

(2)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五年内,分期分批建设100个实训基地,其中在重点专业领域投资15亿元建成50个技术设备先进、专业种类齐全、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2个;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学校实训基地30个:达到本专业领域一流水平,具有突出特点的专业实训基地18个;达到国家标准的实训基地50个。通过国家和市政府专项补助,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发挥依托行业、企业办学优势,加大校企结合力度,职业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50个资源共享、产学研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3)实施“职业指导与创业中心建设工程”。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要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学生毕业后持证上岗就业创造有利条件。为保证向全国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充分依托国家有关部委及行业协会,力争将行业职业(执业)资格认证机构设在天津职业院校内。三年内,在全市所有高等职业学校和市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分期分批建设100个职业指导与创业中心。中心里要设立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职业指导和创业就业服务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其毕业生在完成学业考核合格后,同时取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实施“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建立奖励机制,鼓励职业院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灵活设置专业,减少长线专业,发展短线专业,孵化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打造精品专业,全市重点建设100个市级骨干专业。鼓励学校探索针对岗位群需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全市每年评选20门精品课程,从中遴选出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鼓励支持教师在原有20门全国通用教材的基础上,再编写50门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鲜明职业特色,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教材。

(5)实施“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的功能作用,主动为全国职业教育培训师资,广泛开展面向中西部地区的职业院校管理干部和专业课教师的培养培训,年培养培训量达到5000人次以上。不断加强天津市和中西部地区的院校联合、合作,有计划地组织东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管理干部和教师相互交流、挂职锻炼、顶岗任教。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全市重点培养200名高水平、高技能、“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和2000名专业骨干教师。积极为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提高相关专业学历层次创造条件,使高等职业学校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40%,中等职业学校具有硕士学位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20%。“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60%。同时,要抓紧职业院校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培养与提高。

(6)实施“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工程”。在整合资源、深化 改革、创新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建设1所国内一流水平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5所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40个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含15个职教集团),12所标准化区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以此带动全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提高。

(7)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努力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要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好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要富有时代特征,又要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陶冶情操、拓展能力。

(8)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城镇化建设需要,培养大批实用性人才,要进一步完善并发挥农村三级办学网络作用,使之成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主要载体。三年内,除重点建设12个涉农区县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外,还要重点建设177个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主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有序流动。继续实施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开展“红色证书”、“绿色证书”、“蓝色证书”、“村干部”、“农村经纪人”五大类人员培训,使全市郊区100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的“351培训工程”。市区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也要创造条件为农村科技致富、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培训。

(9)实施“职工素质提高工程”。建立和完善与现代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开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职业培训,着力提高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高级技术工人素质;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层次,改善职工队伍的技术结构。积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基本建成具有企业特色、能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学习需求的学习型企业。对进城务工人员也要加强职业培训。企业要依托职业院校开展员工培训,职业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要主动开展职业培训,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

(10)实施“社区职业教育工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及新社区形成,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要建立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社区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开展适合社区内各类人员需要的教育培训和技能训练活动,使之成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区县内的职业院校以及其他教育资源应逐步向社区开放。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年培训量应达到本社区常住人口的30%以上。各区县政府要根据实际,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建立较为完善、具有区域特色、能满足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职业技能训练需求的社区职业教育网络,大力推进创建学习化社区的进程。

2.进一步调整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制定出“天津市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意见”。加大对现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资源的调整力度,实施结构性重组,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效益。成人高等学校由20所调整到12所。有条件的成人高等学校转制为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由目前招生的151所调整到100所以内。制定“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统一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名称。市中心区职业学校要逐步并入本区社区学院。行业内规模较小的中等职业学校要逐步并入职业教育集团。有农村的区县一般只组建1所职成教中心。在调整中要防止教育资源流失。

3.加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以能力为本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能为中心,加强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完善“工学结合、勤工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加快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指导作用,建立专业教学指导机构和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规划、编写、审定机制,建立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规划的反馈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在职业院校全面实行学分制、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弹性学习制度。推行半工半读教育试点。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关于在职业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细则》、进一步修订《学分制细则),建立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籍管理制度。隔年举办一次全国性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

4.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职业院校新录用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制度。教育部门会同人事等有关部门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各类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在学校编制范围内,优先调入符合条件的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有条件的技师、高级技师可以转聘为职业学校讲师(一级教师)、副教授(高级讲师)。职业学校中专业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条例的规定,再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也可根据有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探索开通教师评聘其他技术职务职称系列的渠道,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每年不少于2个月;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不少于12天的继续教育,并取得合格证书,否则不能评聘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务。要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5.完善劳动就业准入制度

大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人才结构水平,积极发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互结合、并重并举的机制。

由行业或行业协会制定特殊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和考核办法,职业学校进行职业培训,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质量监督。要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在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作用,积极推进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以及少数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主体专业,经相关部门认定,其毕业生参加理论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并取得职业学校学历证书者,可视同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市劳动保障、人事、教育以及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职业学校毕业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加强指导、提供方便。要做好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对接服务,加强专业教育相关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相互沟通与衔接,教学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专业,学生技能鉴定可与学校教学考核结合起来,避免重复考核。

要根据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劳动用工和国际劳务市场的要求,积极引进国内急需、在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课程体系。

6.加大天津市职业教育的开放力度

充分发挥我市职业教育先发优势,具有服务、带动、辐射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为契机,以对外开放为突破口,以现有职业院校为基础,创办“职业教育特区”。引进一批世界著名、优质的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共同创办“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园区”;引进一批国际公认的各类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共同创办“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园区”。建立与重要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交流机制,在天津市每两年举办一届“国际职业教育论坛”,扩大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与沟通,交流职业教育的改革经验与成果。积极探索支持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采取“1+2”、“2+1”、“1+1+1”、“3+2”等多种灵活方式,与中西部地区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办学、连锁办学、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招收外地学生的规模。到2010年对外招生规模达到5万人。并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积极开展推荐就业工作,年均达2万人次,五年共推荐就业10万人次。

三、试验区建设与实施取得的主要成就

在教育部、市政府领导下,经过五年的试验,基本完成试验的目标、任务,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

1.基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早在一九九七年,中共天津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用八年左右的时间,在天津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并与普通具有横向沟通的高标准职业教育体系”,天津市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又确定“通过扩大职业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为实验重点内容之一。目前,天津职业教育已初步建立: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形式多样,灵活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求,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分析。天津已形成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直至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多个办学层次教育载体。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4年被教育部批准建立“职业教育学”硕士点,天津大学2006年被教育部批准全国唯一“职业教育学”博士点授权单位。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于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抢占了职业院校发展的至高点,成为全国唯一冠名“大学”的本科职业院校。天津高等职业学校达到27所,中等职业学校调整到110所,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达到3042家。

全市初步建立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主兼顾升学的制度。实行每年两次高考,即春季高考和秋季高考。春季高考是为有升学愿望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设计的,录取院校一般为高职学院。高职毕业生可参加全市组织的“高职升本科”考试。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每年还在全国招收技工学校毕业生培养其成为职业院校师资。

——从职业教育布局结构分析。全市各主要行业部门如电子信息、机械、通讯、石油化工、冶金、城建、交通、港口、医疗卫生等都办有高职学院、中等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

市中心城区举办1所城市职业学院,滨海新区举办滨海职业技术学院和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每个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各举办1所社区学院,各街道举办1所社区学校,各居民校小区都设有居民社区教学点,形成区、街、居委会三级终身教育办学网络,全市9个有农业的区县,各有1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177个乡镇建立并完善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有编制、有级别、有经费),村一级办有农民业校,也形成了区(县)、乡(镇),村三级农民教育培养培训网络。

——从职业教育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数量分析。2006—2009年,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1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22万人,职业培训400多万人次。其中,为中西部地区培养高职毕业生8.4万人,中职毕业生8万 人。2009年中、高职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6%、94%。2006至2009年,天津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67%,增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每年需新增劳动者18万人,由于天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劳动力资源,天津市各行业各类企业从未出现“技工荒”的状况,职业教育已成为支持天津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重要智力支撑和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

——从普职结构分析。2009年,天津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18.7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15.6万人,普职比为5.5:4.5,天津作为东部沿海城市这一比例结构应视为在合理的范围之内。2009年,全市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40.6万人,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规模15万人,占总规模37%。当年市属本科院校招生6万,高职高专招生5.3万人,高职招生规模已占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半壁江山。

2.启动建设“海河教育园区”

2008年12月27日,中共天津市委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天津市委2009年工作重点》提出:“继续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各项工作,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启动职教新区建设工程。加快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2009年1月11日黄兴国市长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标准落实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任务,启动职教新区建设工程,办好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2009年6月30日,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出席“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出席,教育部周济部长,天津市黄兴国市长致辞。

“海河教育园”位于市中心区与滨海新区之间海河中游,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占地10平方公里,7所学校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近60亿元。一期工程预计2010年底竣工。5所高职、2所中职院校将于2010年底搬迁进驻园区。2011年,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将在“海河教育园”举行。“海河教育园”的启动建设已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有形有态的国内外领先的职业教育标志区。“海河教育园”将建设成为承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主赛场,国家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乃至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的实验区。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同努力把职教新区“海河教育园”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多功能现代职业教育基地。

3.天津成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永久举办地,形成了技能型人才选拔的国家级基地

2007年8月23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联合召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五月在天津市,由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举办“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展示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果,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

在教育部精心指导下,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于2008年和2009年,在津成功举办了两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全国人大常委员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榕明以及中央有关部委,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先后参加了两届大赛的开幕式、闭幕式,视察赛场情况。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选派选手参加了比赛。大赛期间,还同时举办了全国职业教育现代教学仪器设备展和全国职业教育论坛等活动。各省代表队还利用比赛间隙考察天津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参观职业院校。众多国家级媒体对大赛作了充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永久落户天津并且每年举办一次,对全国职业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大赛不仅考验选手的技能高低,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等都产生不小的冲击。国家年年在津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技能型人才选拔制度,是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引领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火车头”,是我国教育工作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

4.坚持完善以行业为主的办学体制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最密切,直接为各行各业培养各类应用型技术人才。天津的职业院校大多数仍然坚持依靠行业举办。实践证明,这种体制实现了企业与教育的共赢。对于企业而言,职业院校既为企业储备了人才资源,同时也成为吸引投资的软环境。对学校来说,这种体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保障学生的就业。近几年,天津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先后组建了12个职教集团。在集团内部,既有中、高职学历教育,还有职工培训功能,并将学生培养、职工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形成校舍、师资、经费、设备统筹使用的崭新格局,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5.坚持创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近年来,天津把探索工学结合做为试验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始终抓住不放松,市政府出台有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学校管理,鼓励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职业院校普遍建立由行业企业负责人、工程技术专家、学校领导参加的校企结合委员会。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改革,提供兼职教师,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吸纳学校毕业生。校企结合委员会成为学校连接企业的纽带,形成了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效对接。完善“半工半读”校企合作技能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在相关政策引导下,一些行业主动把职业院校附近的企业并入院校作为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不少院校的实训基地还由“消耗性”转为“生产型”。目前,全市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680个,校外实训基地1500个。经天津市教委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天津钢管公司等93家企业为“天津市职业院校示范性实习基地”。为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支持落户天津的空客A320总装线、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工程,丰田汽车、中新生态城、大火箭、直升飞机制造基地等大项目、好项目,天津又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启动建设了8个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确保了这些产业领域的技能人才不断档、顶得上。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期间分别有半年、一年的时间到相关企业参加实习实践。2004年,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津调研对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企教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充分肯定,并首次称谓“天津模式”。

6.为保障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加快职业教育地方立法

天津市政府与教育部签订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协议之后,天津市政府法治办、市人大法工委、市教委加快职业教育地方法规调研进度,并及时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2007年5月23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市教委为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天津市职业教育条例》,确定每年5月15日为职业教育法制宣传及成果展示日。

7.探索出一条建设职业院校“双师型”队伍的路子

天津依托行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机构,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中,率先推行了评聘第二个专业技术职称的制度,一批既懂理论又掌握专业技能的教师被评聘为双职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实践,市教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各院校把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选送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每年推选百名青年骨干教师攻读专业硕士,同时还在加拿大、德国专门设立两个境外师资培训基地,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外培训,有效提升了师资队伍素质和技能。截止到2009年,天津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比例超过了40%。

8.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五年来,天津职业院校(不含技工学校)占地面积由1303万平方米,增加到1709万平方米,2009年比2005年增长31%;建筑面积由519万平方米增加到710万平方米,2009年比2005年增长36%;教学设备总额由10.7亿元增加到15.7亿元,增长46.7%;高职院校人均公用经费由4185元增加到7459元,增长78.2%。

2005—2008年,在国家发改委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中,天津市发改委投入2590万元,主管部门和学校配套投入15600万元;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主管部门和学校配套投入5800万元;在天津市示范性职业院校项目中,市财政投入20400万元,主管部门和学校配套投入40800万元;在天津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市财政投入5500万元;主管部门和学校配套投入11000万元。三年多来,市财政专项投入共计2.849亿元,主管部门和学校配套投入共计7.32亿元,合计总数为10.169亿元。2005-2008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支持天津项目有63个,其中,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5个,中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4个,示范性高职4个,总计投入资金1.727亿元。2009-2010年,投资60亿元建设海河教育园一期工程。目前,全市已重点建设1所国内一流水平的职业技术师范大学,1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40个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天津职业大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医学专科学校先后入选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院校。分期分批重点建设了50个技术设备先进、专业种类齐、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须要的实训基地。

9.坚持服务中西部地区发展

天津充分发挥本地区职教资源优势,采取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积极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搭建服务平台。天津市教委分别与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等西部省区教育行政部门签定联合办学协议,采取“1+2”,“2+1”,“1.5+1.5”等形式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市教委设立专项资金补助西部地区家庭贫困学生。2009年,全市中职学校仅面向西部地区招生达2.5万人。目前,天津职业院校中近一半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年有2万余名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中、高职毕业生在津实现就业,使农村富裕劳动力经职业教育培养后有序向城市转移。

10.坚持探索劳动准入制度

天津率先在塘沽区推行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试验,要求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优先录用取得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对国家规定的涉及生命和财产安全的66个职业必须持证上岗。各职业院校普遍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技能鉴定站所,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监督行业企业录用人员准入,形成了职业院校培养,企业按需录用,政府部门监督的用人新机制。

职业教育设立国家级试验区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一大创举。继天津之后,河南、四川也成为省部共建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天津作为全国第一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5年来,已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办学体制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技能型人才选拔制度创新、劳动准入制度改革、中西部职教合作、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使天津职业教育迸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

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十分重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专门成立了以部长、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每年定期一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会议,听取试验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推动具体措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天津市教委,办公室主任由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天津市教委主任兼任。教育部委派职成司巡视员长驻天津作专职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了例会制度,研究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每月编辑2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工作动态》,上报国务院有关领导、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有关领导、国家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开通了工作网站,宣传报道试验区工作情况。各省市纷纷派人到天津实地了解考察职业教育,相互交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工作也起到推动作用。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2010年3月7日,教育部与天津市政府又签署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协议,这对天津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天津要紧密结合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并抓好规划的落实,当好当好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我们也建议教育部研究制订全国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关于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津党发[2006]3号).

[3]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党发[2006]24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6,(22).

Abs tra c t:In August 2005,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determined to jointly construct the first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st area in Tianjin.Both sides signed five agreements of joint construction which started from August 2005 till August 2010.During these five years,Tianjin made careful development pla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st area and actively probed into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nnovat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work-study combination,etc.by gathering the city's strength together,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is reform test.This paper roundly summarizes the planning process and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that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jointly construct the first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st area in Tianji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Test Area;plan;implementation;task;achievement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est Area

YUE Teng-lun

(Tianjin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Tianjin 300050 China)

G719.21

A

1673-582X(2011)01-0004-09

2010-10-08

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之二。课题编号:GJA070004

岳腾仑(1951-),天津市教委副局级巡视员。

猜你喜欢
试验区天津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果天津有“画”说
18个自贸试验区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天津卷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天津之眼》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