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择业障碍及对策

2011-03-18 07:19丁丽鸽
图书馆学刊 2011年5期
关键词:信管信息管理就业指导

丁丽鸽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周口 466000)

1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较新的交叉性学科,是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及行为科学等的交叉学科,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据不完全统计,至2010年10月,中国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院校已达552所。但是,自1998年教育部规范整合这个专业至今,学生就业状况一直难以乐观,一方面企业及社会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用人单位疾呼英才难觅,人才匮乏;另一方面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并不高,学生就业满意度非常低。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之下,我们该采取何种对策来克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择业中的障碍,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2 择业障碍分析

2.1 供求不匹配

供求不匹配是毕业生求职的最大障碍。每年都有大量的来自各类院校的信管专业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但相应的吸纳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并没有大的变化。除传统的接收信管专业毕业生的部门之外,政府机构、企业单位的信息部门等对信管专业认识不清,几乎一半的人认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所以倾向于招收其他专业毕业生经培训后上岗。

2.2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首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处理好专业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但目前毕业生总体知识结构单一,课程划分过细,课程内容不能反映新形势下对信管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教学内容陈旧、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其次,课程设置基本上以知识存储的记忆性教育为主,而忽视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谁热招谁”的招生模式亟待改变。再次,偏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职业责任感、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教育,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性差。

2.3 专业定位不明确

正因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事实上存在两类不同的体系,带来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的困难。该专业的教学尚无一个固定模式,侧重点各有不同。各校都是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合并调整建设该专业,从而影响其规范及教育实施。国内院校在设计课程时,一般是在传统的经济管理课程的基础上,拼合统计、运筹和计算机软件及部分硬件课程,再辅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这意味着不同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也不统一,这就给学生就业时造成一定困惑,用人单位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教学不理解,影响到他们对毕业学生的评价和聘用。

2.4 自我认知能力不足

自我认知的缺乏是阻碍信管专业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毕业生的自我评价过高,对个人的素质、能力、学识及兴趣爱好缺少客观认识,盲目自信。其实,用人单位往往重素质胜过成绩。另一方面,毕业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择业期望,对自己的就业前景盲目乐观,没有清醒意识到就业形势的紧迫,从而造成择业期望值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尤其是不了解所从事行业的具体情况,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估计不足。

2.5 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不充分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前提,需要有广泛便捷的信息来源。而现实情况是信管专业毕业生的用人需求信息表达渠道不畅通,一般由学校各院系自行收集整理,既没有全国统一的有针对性的信管专业毕业生需求网,也缺少院校之间的横向交流与信息共享。虽然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与用人单位联系较被动,不了解人才需求变化,没有充当院系、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有效桥梁;提供的就业信息少,就业咨询服务没有特色,不能适应毕业生的多样化需求等。

2.6 信管专业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校中冠以“信息管理”名称的院系绝大多数为本科层次教育,硕士点数量较少,博士点数量更少,从而导致信管专业毕业生分布结构是由低到高的金字塔型,本科生多,研究生少,这实际上是“专才”教育,而非“通才”教育。但从现实需要角度出发,研究生的社会需求增长迅速,大量信息管理教育领域、信息服务领域急需更高层次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这种教育层次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也造成了信管专业毕业生择业的供需错位。

3 改善择业境状的对策

3.1 改变人才供求结构

首先,要加强本专业的宣传工作。由于宣传工作不到位,现在人们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对该专业的定位,很多人对概念比较含混。如果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毋庸置疑,这个专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学生也能得到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从而扩大就业渠道。另外,政府应该适当采取措施限制高校扩招规模,以减少就业市场上的毕业生数量。

3.2 建立面向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培养时代所需要的高级信息管理人才。首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信息管理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开了大量的上机操作实践,是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因此,要利用多功能的电化教学手段,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课堂灌输、死记硬背的方式,重视教学过程的柔性和灵活性,以及学生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其次,综合性是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特点。与此相适应,信管专业毕业生在知识结构上应由过度专门、狭窄、单一,向厚基础、宽口径、文科和理工的有机结合发展,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此外,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知识创新取决于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要按照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实行创新教育,将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并举,努力培养出能在市场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双重挑战中脱颖而出的人才。

3.3 明确专业定位

明确专业定位是提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提高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可缺少的一个举措。虽然无法给出一个适合各高校的统一定位,但是,各高校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规范专业建设,改变目前虽然专业名称相同,但实质上专业设置重点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差别很大,就业方向也不同的现状。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身就是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系统科学所构成的跨学科领域的专业,强调的是IT与管理系统的互动结合和边缘学科知识模块的复合。因此,全国各高校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培养出既精通IT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软件人才,从而突出专业特点,形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自己的“杀手锏”。

3.4 调整自我认知

首先,毕业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客观评价自己。其次,还应该通过各种渠道主动了解和掌握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在接受传统的校园就业指导的同时,毕业生还应通过网站和书籍寻找专业的应聘技巧及行业需求,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焦虑不安。另外,珍惜在校期间的宝贵时光,加强其他学科学习,拓宽知识面,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应对就业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3.5 改进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切实落实到领导,在人员配置和资金使用上给予大力支持。其次,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转变传统的只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等单一化的服务方式;实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跟踪、反馈机制,以期对今后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再次,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就业信息渠道。如建立信管毕业生就业网和数据库;联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为毕业生提供手机短信就业服务;与历届校友积极联系,获取有价值的就业信息,邀请已毕业校友来校讲座,为毕业生提供就业经验。最后,及时了解毕业生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3.6 完善教育层次结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多层次、多规格培养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是摆在信息管理领域全体同仁面前的重要任务。要改变目前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层次过低的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步增加博士点和硕士点的数量,扩大博士生、硕士生和双学士的招生规模。从而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三位一体的完善的信息管理教育层次结构,培养不同类型的信息管理人才以适应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需要。

[1] 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简介.1998.

[2] [2010-12-06].http://gaoxiao.sooxue.com/major/110102/college.html.

[3]陈颖,马海群.信息管理类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与分析——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个案调查.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3).

[4]夏义堃.信息管理类毕业生择业状况分析——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个案调查.图书情报知识,2003(5).

[5]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课题组.中国高等院校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信管信息管理就业指导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智能时代下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探索与实践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应用型院校信管专业基于企业驱动的教学改革研究
双创教育与信管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研究
互联网时代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在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如何做好QC小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