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合作初探

2011-03-18 00:57李三虎
探求 2011年1期
关键词:经济圈战略性佛山

李三虎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 广州510070)

广佛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分工与合作初探

李三虎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 广州510070)

广佛肇经济圈合作发展程度取决于产业协作深度,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必然成为三地未来区域合作新亮点。要利用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这一契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作为提升广佛肇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广佛肇三地要坚持错位发展,提高整体性区域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在新能源、环保节能、新材料、新医药、农业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共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价值链。

广佛肇经济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工与合作

广佛肇经济圈作为是珠三角地区三大经济圈中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圈,是珠三角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依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广佛肇目前正在推动各种合作,但其核心是推进三地产业协调错位发展,目标是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考虑到广佛肇在“十二五”时期必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发展重点,本文着重对广佛肇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工与合作问题做一些初步讨论,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更多关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广佛肇合作新亮点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规划纲要》)中,“珠江三角洲一体化”无疑是珠三角地区追求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下,“广佛同城化”则成为一个抓手概念,其意义在于“强化广州佛山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这一意义延伸明显将肇庆包含在内,于是又出现了“广佛肇经济圈”概念,明确了以广佛同城带动肇庆发展。

目前广佛肇经济圈合作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2009年2月到3月的广佛同城化概念阶段,其标志是《珠三角规划纲要》将“广佛同城化”看作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以及广佛两市签署《广佛同城化建设框架合作协议》(2009年3月);二是从2009年2月到6月的广佛肇经济圈概念阶段,其标志是三地共同签署《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三是从2009年6月以后至今的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操作阶段,先后通过了《广佛同城化发展规划》(2009年9月)和《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产业协作协议》(2009年12月),目前《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之中。可以看出,广佛肇经济圈合作发展实质性操作阶段,关键在于产业发展合作深化。从目前进展来看,广佛肇经济圈产业发展合作倾向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转型产业合作。这类产业大部分属于传统产业,在广州逐渐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用地困难等)。这种产业合作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双转移”,重点是推进三市接壤区域产业协作(如荔湾、白云与南海、番禺与顺德、花都与三水、三水与大旺、鼎湖和四会、高明与高要等重要地区周边产业协作),加快推进白鹅潭经济圈、东平新城等建设,形成若干共同发展区域;二是传统制造业,为解决用地不足问题,广州造船、汽车等在内的制造业企业与佛山、肇庆开展合作,建立分支机构和合作伙伴,从事部分钢结构产品制作,成立汽车下游零配件生产企业。前者有利于广佛肇经济圈的区域协调发展,后者通过制造业的产业链延伸有利于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对佛山和肇庆的辐射和带动。

二是成长产业合作。这类产业合作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以不同技术组合方式外移,关键零组件在广州生产,研发分工可采取“本地化”或“引进”的方式,通过成果交流、土地出让以及相互提供原材料和零组件、相互开放市场等方式,推动三地成为全球产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分工的一环,促进三地产业转型与升级;第二,现代服务业发展合作,包括以大型连锁经营和品牌企业为龙头,推进三地商贸一体化战略,建设完善的区域商品市场体系,逐步实现三地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和三地金融市场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亚洲国际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塑料、钢铁、粮食、建材、家具等大宗商品、原材料的批发市场和交易中心建设。

三是新兴产业合作。此类产业因垄断性强,不大适合从区域市场着手,一般是借助广州地区研发机构优势,与佛山、肇庆企业合作,联手进军国际、国内高科技产业合作项目,加强产品创新能力,扩展至东南亚乃至全球,从而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市场竞争力,扩大盈利来源,推动三地成为华南高科技产业制造、研发和技术供应中心。与此同时,广佛肇根据各自优势,充分利用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之机遇,共享产业成熟期收益,积极参与世界分工,壮大和提升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合作明显表现为园区合作,肇庆有一些规划水平较高的产业园区(如正在开发中的肇庆高新区),其多数项目来自广州、佛山两市。随着广佛肇经济圈建设步伐加快,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将得以提升,在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将日益发挥中心城市的资源配置作用,带动经济圈内各城市合理分工,发挥各自作用,实现互惠合作。

广佛肇经济圈的上述产业发展合作倾向本身,已经包含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成长产业合作直接表现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新兴产业合作直接表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即转型产业合作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产业结构跨区域调整和升级。《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产业协作协议》在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合作方面,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软件及集成电路设计、通讯设备制造、新型显示器件、半导体产业、无线射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家庭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太阳能、风能、新材料、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这种事态发展表明,广佛肇经济圈必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看作一个新的区域合作亮点。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在广佛肇间合理分工

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为广佛肇经济圈产业发展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佛肇在各自的“十二五”规划中,必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看作各自的发展重点。广佛肇三地要利用这一契机,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作为提升广佛肇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区域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关键途径。

毫无疑问,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来自于技术突破,其发展有赖于持续创新。这种发展的空间表现是,各地经济体系为产业集聚提供各种激励。由于实现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发展的区域表现,所以广佛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首先需要三地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应当合理定位,在跨行政区域间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

《珠三角规划纲要》对广州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明确定位:广州城市功能定位是省会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小时城市圈核心和广东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携领珠三角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广州将依托知识城、科学城、大学城,打造集知识生产、传播、运用和营销于一体的知识创新区,打造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基地。

结合《珠三角规划纲要》精神,佛山和肇庆两地也分别对各自进行了明确定位。佛山具有双重区域功能定位,就是珠江口西岸城市的节点城市、广佛同城效应城市以及“智慧佛山”、国际化城市和宜商宜居美好家园,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提升城市化、信息化加快国际化的“四化融合”。肇庆城市功能定位是代表广东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广佛肇经济圈的新兴产业区、广东宜居城乡建设先行区、国际化旅游休闲之都和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在广佛肇经济圈中是广佛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

从以上分工中,广佛肇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强的互补关系。但在选择各自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广佛肇仍然会面临如下两个问题:一是为避免市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和发展上的失灵,各地政府有可能以行政区为边界,鼓励企业齐头并进地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领域并给予扶持,从而有可能导致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同质化竞争和资源争夺;二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资金供给、人才、技术引进等方面存在信息不对称,且涉及多技术、多业务、多部门和多地区分工协作,各地政府会面临纷繁复杂的协调失灵。为解决这两个问题,广佛肇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考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销售等活动的产业空间价值链分布,逐步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顺利转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化互补和区域一体化,即:促进科教资源密集地区充当区域产业价值链的领导者和驱动者,发展与自身原有制造业结构能为之提供产业配套或产品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原有的制造业结构转变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水平。

三、广佛肇可以合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广佛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着眼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取代传统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结合广佛肇经济圈原有优势产业基础,广佛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可在如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以及半导体照明合作。2009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发布《广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08—2020年)》,提出建设“新能源城市”,将太阳能、热泵、水电与风电、生物质能、交通可替代能源、绿色建筑、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对外投资新能源发电等列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预计投入资金1000亿元,在2020年把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1%提高至15%,实现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在太阳能产业方面,佛山在三水园打造广东太阳能产业基地,在顺德打造“阳光城市”,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进入实操性阶段。2010年6月1日,广州成为20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之一,可以享受中央财政针对不同车型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每辆5万元到60万元不等的购车补贴。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和新材料等领域,广州正采取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建立研发机构,对依托企业建立、经认定的市级以上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给予一定财政资金配套支持。目前已经筛选出12家新能源、新材料等企业重点培养,打造为龙头。在新材料方面,肇庆以韩国SK集团为龙头,大力引导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功能材料、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等新型材料产业,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入园,形成项目孵化与产业化紧密结合。在广东现代产业500强项目包括的10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中,肇庆入选的风华软磁铁氧体材料、新型片式电子元器件技改项目、多罗山蓝宝石钽金属生产项目等3个项目均属于新材料领域,新材料有望成为肇庆未来的支柱产业。广州已经成为首批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预计投入2000万元专项资金,冲刺国家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广州正在规划多个LED专业园区,重点发展LED路灯照明、隧道照明,地铁照明,室内照明、高端景观照明等技术,并将加强广州企业与国际间合作,鼓励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到2020年广州LED产业规模实现1000亿元,带动相关配套与关联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佛山奇美电子预计到2010年新型显示器件总投资将超过20亿美元,年产液晶电视整机超过1500万台,总产值将超千亿元。2009年,广东省新光源产业化基地核心区落户南海罗村,在LED照明领域现有昭信集团、国星光电、佛山照明等光源企业。

广州建设“新能源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和“广东省绿色照明示范城市”,对佛山和肇庆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广佛肇可以以共同发展具有互补性的领域为合作主线,形成明显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广州具有技术、人才、机构和市场优势,应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和半导体照明技术研发,佛山重点发展研发和成果转化,肇庆则发展成果转化、产品生产以及相关设备制造,加快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和规模化。例如,佛山在其最近的《“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中,提出要以创建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扶持以佛山飞驰为主的整车生产企业发展LNG及其他新能源汽车;以佛山照明、广顺电器、精进能源等公司为重点,加快开发锂电池、新燃料电池在内的各种新能源电池。这意味着佛山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正在试图形成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链。这与其说会打破“广州整车、佛山汽配”的原有产业合作格局,还不如说两地在广佛同城化意义上共同将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推向规模化生产。因此广佛肇应依托各自原有的制造业基础,发挥广州和佛山的研发资源优势,搭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平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动等核心或关键系统研发,同时依靠区域内整车企业,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研制及产业化,加快新能源汽车关键系统及零部件企业建设,尽快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二是新医药、海洋生物和农业生物技术。广州将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合成创新药物、海洋药物等四大生物医药领域,推进生物服务业发展,力争使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广州第四大支柱产业,使广州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最主要的产业化基地。佛山也将生物医药列为十二大产业高地之一,积极推进顺峰药业、环球制药、南方生物制药等生物制药企业发展,加快华南基因谷健康产业园、诺贝尔科技研发中心等项目工程建设。肇庆以大华农、中大与东凌集团合作的医药等项目为龙头,发展以生物工程技术、制药为主导的生物制药产业,重点发展以基因工程药品为重点,开展多联疫苗和基因工程药品新品种、新剂型和新型诊断试剂的研究和开发,开拓农业生物工程、海洋生物工程、食品生物工程产品等新领域。

广佛肇在新医药和海洋生物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重点开展中药现代化、化学合成药和医药生物的技术交流合作,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加快农业生物技术合作,加大广州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与应用,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共同建设区域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讯以及物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广州将制定重大科技专项计划,主要是支持对全市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着力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企业集团。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讯方面,广州初步规划力争到2012年,通讯产业实现产值480亿元,年均增长35%。在TD、无线宽带接入、核心芯片领域占全国10%以上的市场,成为全国重要的通信产业基地。按1∶1配套中央扶持资金,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在TD、TD-LTE基站系统、无线宽带接入、射频芯片、新一代传感网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在物联网方面,广州将设立物联网发展重大专项资金,建设物联网核心技术创新工程、科技亚运物联网示范工程、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示范工程等十大重点工程。佛山将在禅城发展“龙芯”应用产业化基地,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龙芯”技术为龙头,带动软件企业产品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争取实现“中国芯—龙芯”的自主创新电子产品数量达到1000万颗/年,附加电子产品整机产值达到30亿元/年;以世纪互联云计算南中国总部基地、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落户禅城为契机,以光机电园及周边1050亩土地为依托,吸引更多IT企业总部迁入,打造IT企业总部基地,推动RFID产业化项目、城域物联网等一系列项目发展。肇庆以粤安集团、电子信息集团为龙头,世华电子、淼英辉电子、星泰机电为依托,带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汽车电子、新型电子器件、传感器、数字化家用电器、网络产品、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等。

广佛肇信息产业、软件产业、物联网等方面的合作发展应着重于研发与转化和联合制造,广州和佛山突出研发中心地位,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信息技术及产品;佛山和肇庆两地可充分利用较好的制造业基础,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发展成为相关产品的规模化研发转化基地,并进行大规模产品生产,完善整个产业链条。

四、广佛肇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着力点

广佛肇经济圈在“十二五”期间,要共同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价值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践中,广佛肇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是制定广佛肇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发展规划。在《广佛肇经济圈建设产业协作协议》基础上,要通过《广佛肇经济圈发展规划》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广佛肇三地有关部门,如政研室、发改委、科技局、经贸委等,要就战略性新兴发展合作建立沟通渠道,形成协调机制,时机成熟时应出台一个专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二是加强广佛肇经济圈内部和外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合作发展。从内部来讲,广佛肇三地应根据自身战略定位和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从外部来讲,三地要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共同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

三是完善广佛肇经济圈产业空间价值链,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广佛肇应积极构建合理的产业空间价值链,力争形成诸如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高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强化广佛肇经济圈战略性新兴产业错位发展。广佛肇应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尽可能避免同构,力戒竞相发展同一产业或同一产品,采取部门错位、产品错位和功能错位发展,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区域联动性。

五是重视提高广佛肇经济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广佛肇经济圈要把握新一轮全球性信息—生物—材料—纳米技术融合发展趋势,将产业竞争逐渐逐步从吸引投资、技术引进前移到消化吸收、原始创新阶段,打造广佛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高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力争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和产品标准方面掌握主动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杨姝琴

F121·3

A

1003—8744(2011)01—0014—05

2010—11—28

李三虎(1964—),男,哲学博士,中共广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室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哲学。

猜你喜欢
经济圈战略性佛山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