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元
2010年11月,我有幸被教育部选派参加了中美基础教育管理者能力培训。在24天的培训时间里,我在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中美基础教育管理者能力培训,参观和走访了包括林肯高级中学在内的十多所学校,并在俄亥俄州堡弗莱高中挂职一周,最后拜访了美国联邦教育部和俄亥俄州教育厅有关官员。理念的差异,思想的碰撞,大相径庭的管理措施,让我耳目一新。回味之余,我更多的是反思,在差异中寻找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
在美国联邦教育部的大门前,是一条非常醒目的红字标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美国联邦教育部要求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绝不放弃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美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同一所学校常常有许多不同民族的学生,学校为不同民族的学生开设了相应的语言课和其他课程。教师必须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允许有歧视现象出现,教师甚至会主动登门无偿给学生补课。在考察时,刚好碰到一位女教师正耐心地教一位盲童用盲人电脑打字。美国的很多学校都有这样的特殊学生,他们都享有和正常孩子一起就学的机会。
美国教育真正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美国的中小学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学生有选择课程的权利,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才是最重要的。学校实行学分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学生也有家庭作业,每天都要做两三个小时,不过题目都是开放式的,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美国大学招生没有统一的升学考试,学生要想升入大学,除了要提供高中阶段的学业成绩外(相当于我国省级的会考成绩),还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学业能力测验”,简称SAT,这项测验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和语文水平(这项考试学生可以参加多次,成绩以最好的一次为准)。大学在录取学生时,除了看这两项学业成绩外,还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申请、品行、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社团活动能力、社区服务情况,以及校长或教师的推荐信等因素。这种录取方式不仅适用于国内学生,对国外学生同样适用。美国评价学生和学校的质量,不只看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更看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无论学生从事何种职业、何种工作,只要对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就说明这个学生优秀,同时也说明这所学校办学质量高。因此,学校在中学阶段就鼓励和帮助学生树立各行各业的领袖思想,明确志向。
美国教育强调德育为首,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律观念、健全人格和道德行为。教室黑板上都悬挂着美国国旗,每天上课前学生面对国旗宣誓,背诵人生格言。格言内容丰富,爱国、励志、尊重、求真、务实、友谊、交流、合作、和谐、绿色环保、做有世界眼光的地球村公民等,不一而足。这种方式让学生对国家的热爱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中。有许多学校还开设了“孔子学堂”,把儒家文化融入到学校课程之中。
美国学校强调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发展。课堂教学看似轻松随意,实则注重在活动当中教育学生,而且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堡弗莱高中,我观摩了二十多节课,内容涉及社会、人文、法律、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方方面面。在写作课上,教师将手中的小狗玩具摆出各种姿势,指导学生用富有想象力的句子来描摹,认识并理解句子的主、谓、宾语,然后再自由创作。学生学得轻松、活泼,充满乐趣。在阅读课上,教师让学生随意阅读课外读物,然后围坐在一起,讨论有关阅读理解中推理和想象的方法。推理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国内是初、高中的事情,而美国从小学就开始了。无论是什么课,教师都讲得很少,更多的是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美国学校注重学生个性、创造力的发展,特别重视实验。一个实验室由多位实验教师负责。学生做实验与中国也不同,他们更注重实验过程而不是验证结论。
中国教育“学多悟少”,美国教育“学少悟多”。中国教育的初级阶段重在打基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毋庸置疑,中国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比美国同龄孩子要扎实得多。但是,在中国的初等教育中,学生学得多,悟得少;在美国的初等教育中,学生学得少,悟得多。中美两国都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真正做到的是美国教育。中国的学生是多学、多练、多记、多考,重在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美国的学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中国教育比较重视灌输,美国教育比较注重启发。这种差异的成因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的差异。中国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继承,学生创新意识比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态度,中国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教育表达的则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
中国教育强调服从约束,美国教育鼓励自由发展。这是中美教育在教育模式上的区别。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让孩子从小就做种种决定,这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国传统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乖乖听话,对老师、家长言听计从,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求同思维,而没有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结果是美国孩子比较有魄力,善于独立思考,而中国孩子比较胆怯,对书本知识有下意识的盲从。
中国教育注重培养建设国家的合格人才,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在美国,追求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公民教育的核心。从小时候开始,注重学生平等、自由、民主、法律、道德观念的培养;从小事开始,在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如怎样应对紧急情况,怎样保护自己,怎样爱祖国、尊师长、守纪律,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意志,怎样遵守法律,怎样追求道德,如何服务社会等,从而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合格公民。
中国教育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美国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使美国的基础教育更加关注教育质量的提高,关注每个人的发展转变。在这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除了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外,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特长,在教师的心目中没有差生,只有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的学生。学校不是用同一尺度来要求和评价学生,而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化教学,千方百计地为学生个性发展开设各种选修课,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从深层次思考,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是中美教育的根本区别,也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教得“没问题”,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教得“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