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最生动的教育资源——崇阳县城乡融合教育纪实

2011-01-27 07:44肖昌斌梅红星黄跃飞
湖北教育 2011年6期
关键词:崇阳县城关城乡

◎/本刊记者 肖昌斌 梅红星 特约通讯员 黄跃飞

学生是最生动的教育资源
——崇阳县城乡融合教育纪实

◎/本刊记者 肖昌斌 梅红星 特约通讯员 黄跃飞

2009年9月1日,来自崇阳县蔡敦、华陂、大源、高视、金塘、桂花、铜钟、桂口、鹿门等9个边远山区乡镇的农民像办喜事一样,欢送自己的孩子坐上前往崇阳县城关中学的客车。按全县布局调整的思路,崇阳县9所农村偏远地区的初中撤并至教育城中的城关中学。十校合一,3700多名农村初中的学生和1700多名县城初中的学生在2009年9月1日走进同一所学校。尽管对城乡学生的融合工作作了充分考虑并制定了预案,崇阳县教育局局长龙志凡仍然有些担心。

两年后的今天,现实印证了崇阳县融合教育的理念:“学生是最生动的教育资源。城乡教育的融合,更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龙志凡的担心已变成了家长们的舒心,城关中学来自不同地区的孩子和谐地融为一体。

组合:让教育产生1+1>2的效果

崇阳县以教育城建设为战略支点的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出台后,一个没有被广泛关注的隐性问题被龙志凡提到了桌面: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学校文化背景的10所学校的学生合并在一起,是按校分班还是混合分班?学生食宿是自由组合还是统一分配?管理将面临巨大挑战。

崇阳县教育局在调查中了解到,家长们都有自己的顾虑:城里家长认为农村的孩子行为习惯不好、不讲文明;农村家长则认为城里的孩子怕吃苦、爱攀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都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新的环境里会学坏,许多家长希望学校按区域分班、安排食宿。

“教育应该有教无类。推行教育改革正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教育融合。融合教育应是敞开、接纳和认同的教育,是一种‘无痕’的教育。”龙志凡没有忘记建教育城的初衷。每一个学生就是一种教育资源,而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经历的学生构成了一个丰富的教育资源库,只要学校合理引导,让每一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就一定能产生1+1>2的教育效果。而如果在一所学校里将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分开,表面看来是因材施教,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歧视,是对因材施教的误读。

崇阳县教育局决定对5400多名学生进行统—测试,然后混合编成平行班,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在同一教室学习,同一寝室住宿,同—食堂排队就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磨合:让城乡学生在互补中发展

城关中学开学后,家长们的顾虑不幸得到了印证。城关中学食堂的米饭实行自助式,刚进城关中学的孩子每次总是盛满满一碗,吃不完就倒掉;有的学生仗着自己身高体壮,打饭不排队;一些来自农村的男生洗完澡后,总是习惯性地光着膀子、穿着短裤,从浴室走向寝室。校园内乱丢纸屑、损坏公物等现象时有发生。

崇阳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黄跃飞把城关中学开学后的第一周叫作“磨合期”。“磨合期”暴露的问题让崇阳县城关中学调整了管理模式和策略。他们摸索出“总校+分校”的管理模式,实行总校统筹、分校管理、目标考核、均衡发展的管理方式。第一学期,学校紧紧围绕城乡学生和谐发展这个主题,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让城乡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城关中学结束上午的采访时,刚好碰到学生在吃午饭。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情景与城关中学校长罗火林描述的刚开学时的情景完全迥异:各班学生在教室门前自觉地排起整齐的长队,秩序井然地走进学校食堂,值日生执掌饭勺,按照学生需求分饭。偌大的餐厅里一千多名学生就餐非常安静,学生都坐立端正,吃得津津有味。就餐完毕,学生自觉地收拾好碗筷,井然有序地离开餐厅。

“以前吃饭时,农村孩子喜欢大声讲话,有的学生还喜欢把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但农村孩子不挑食,每次吃饭都吃得干干净净。相反,城里的孩子吃饭比较文明,但挑食问题突出。”城关中学副校长吴国辉对城关中学刚开学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为此,城关中学开展文明食堂建设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放大学生优点,树立身边的典型,将每个学生的优点内化为同一餐桌同学的优点,内化为同一寝室室友的优点,内化为全班同学的优点。

各班开展的学生“结对子”活动,将融合思想充分渗透于学习中。来自大源乡和高视镇的周潇风、廖宗榜、张紫薇入校时英语考试都在90分以下,中考时英语学科都达到了100分以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鄂南高中研究性学习班。“这都多亏了帮扶对子对我们的帮助啊!”三人由衷地向老师们表达了他们对学习伙伴的感激之情。融合教育实施一年后,城关中学八年级学生的人均分数比开学时增加15分,而农村学生的人均分则增加了22分,融合教育让城乡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寝室是学生心灵沟通的最佳场所,城关中学推行了教师“心灵之约”活动。学生在就寝前,学校领导或教师深入到学生寝室,与同一寝室的8个孩子促膝谈心,大家聊学习、谈生活、聊家庭,教育学生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聊天打开了学生的心扉,也及时化解了城里学生与农村学生因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的误解,让寝室变得更加和谐。

在城关中学一分校的办公室,记者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大摞记载了大量教师与学生谈心的笔记,旁边还有教师与学生在寝室交谈和活动的相册。一张张照片,一张张笑脸,记录着师生之间最美好的回忆。

融合:用教育擦掉孩子身上看不见的标签

融合教育的成功,也让许多留守儿童得到了更加健康地成长。在一分校卢和平的班上有一个留守儿童叫廖文静,她妈妈在外打工,她把学校当成家,把老师当成妈妈,生活费都交给老师保管。每到周末,她会跟着老师一起洗被子,一起做饭。学校和老师的关心,让她变得越来越阳光。在学校的自我测评中,她写下了这样的评价:我以我的认真赢得了各科老师的认可。

卢和平欣慰地对记者说,以前学生都是避开老师走路,而现在学生在老远的地方就喊卢老师好,她感到由衷地高兴。“希望自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以后走出去,都能褪去山里娃的羞涩,都像廖文静一样坚强自信,落落大方。”卢和平的眼里充满了期待。

“学校的融合教育使农村孩子少了几分放纵、自卑,多了几分自律、自信;使城里孩子少了几分固执、自负,多了几分宽容、爱心,让学校孩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助共融,互补相长。”城关中学总校副校长王春敏自豪地说。

在城关中学的校园里,记者看到身着校服的孩子们下课后兴奋地走出教室,在操场上尽情地活动。没有粗俗的言语,没有人大声喧哗,没有人随手乱扔垃圾,没有人攀折花木。城关中学的融合教育擦掉了被贴在学生身上的“城市”“农村”的标签,取而代之的是阳光、自信、文明和个性。

崇阳县教育局副局长黎伟斌说:“智力靠智力开发,文明靠文化陶冶。推动城乡孩子快速融合的力量是校园文化。”城关中学的三所分校,分别以博雅校园、爱心校园、和谐校园为特色,形成自己的个性文化。城关中学一分校给初中每个阶段的教育确定了一个主题,分别是阳光教育、感恩教育、理想教育,并把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雅行教育月,积极开展“诚信班级”“诚信考场”“诚信之星”等活动。

城关中学一分校校长杨国君给记者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在城关中学,学生凭车票免费上车。有一位家长到学校探视时,让自己的孩子向学校谎报车票丢了,要求补发免费车票,第一次顺利实现了。到第二次提出同样要求时,孩子说:“爸爸,我们学校是讲诚信的,你这样做叫我以后怎样做人?”说得爸爸很惭愧。融合教育文化已从学校慢慢延伸到了学生家庭。

在探索城乡融合教育的道路上,崇阳县正朝着让学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 肖昌斌)

猜你喜欢
崇阳县城关城乡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天府之城”的涅槃新生 崇阳县住建局擦亮城市风貌
福建省平潭城关小学(一)
城乡涌动创业潮
毛竹发笋与幼竹生长规律研究
金城关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崇阳县539份问卷调查研究
土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