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婷 高俊倩
(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 烟台264670)
高职院校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研究
王仙婷 高俊倩
(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 烟台264670)
以“研究性学习”为背景,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并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研究性学习;方法;模式;途径;评价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会学习、学习创造为根本。在国外,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得较为普遍,而且形式多样。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目标,它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的实践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高职院校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最终是要构建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模式、途径及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主要有七种: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技巧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位置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必须采用开放性多元化学习方式,才能充分认识人类智能的多元性和展示智能方式的多样性。为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最优智能,研究性学习为实现师生良性互动和智能的最优发展提供了最佳途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皮亚杰提出,由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卡茨、维果斯基等丰富完善。其主要观点有:学生的知识、智慧和认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生长和发展,学习的结果是对某种特定的外界刺激作出的某种特定反映,即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不是信息简单地由外而内的输入,而是新信息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交互作用;学习环境中有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借助他人(同学、教师)的帮助,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利用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意义的生动建构者。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我院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掌握有机结合起来,养成和强化了学生迅速适应社会职业生涯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效果。
(一)建构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增长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性学习模式可分为两大类: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这两大模式在高职院校都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关注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增长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首先,课题研究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模式之一,适用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课题研究模式由教师提供课题或由学生根据各自的专业和兴趣设计研究课题,并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索,实施研究计划,完成课题研究。学生深入社会,参与课题研究,可以开阔思路,学会观察社会,学会从表面现象中发现问题,又从问题分析之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本领。我院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的比较”、“经济危机形势下我国十大振兴经济规划的解读”、“中美轮胎特保案”、“吉利收购沃尔沃”、“家电下乡”、“上海世博会”等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精神及科学态度,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端正了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其次,项目教学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适合于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任何专业课程及综合实训活动。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和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作为目前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合作的社会能力。专业教师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与来自企业的课题组专家共同研讨,根据进出口业务流程,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 “市场调研—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具体项目,每一项目所涉及的具体课程可细分为若干任务,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采用公司模拟、E-mail发送、校企合作等项目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拓宽强化职业意识和岗位技能培养的研究性学习途径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有很多。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我院通过体验学习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贯穿于学科教学、校内综合实训活动以及假期开展的社会调查中。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从而使学生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大卫·库伯完整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提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强调共享与应用,他认为这种强调“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能够将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潜能真正发挥出来,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转变成一种创造性运用语言的体验过程,成为一种栩栩如生的互动体验,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学习模式。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经由教学可以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三)重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以社会互动理论为支撑构建的。社会互动理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西鲍特和凯利于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的本质都是相互作用。互动理论的有序性是在两人或多人群体交往中,每个人按照自己的目标来行动,并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次序来达到目标。每一种行动次序都有成功达到目标的可能,而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就师生双方而言,学生选择某一特定的行为不仅依赖于个人或小组团体的内在需要,还依赖教师的反应,反之亦然。根据这个理论,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课题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实施办法的确定与教师理想的期望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就成了学生迫切希望得到教师指导和教师指导学生的外在动因。
我院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坚持“‘双师'骨干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的原则,通过派教师假期到校外实习基地挂职锻炼或到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进修等方式,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要求教师必须从学习的主导者向参与者、指导者转化,从权威者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转化,从知识的讲授者向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拓者转化,保证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专业知识结构与高职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接轨;加强与企业紧密型合作关系,聘请来自威海世荣进出口有限公司、龙口港集团外理公司等企业的专家作兼职教师,积极参与省级特色专业、院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
(四)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评价、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包括行业、企业等)三方联动的多维评价体系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自信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面对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因此,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法的选择,要依据社会对各专业人才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运用专业知识的职业能力的考核,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成果展示评价为基础的学生评价,以量化评价为参考、以质性评价为主导的学校评价,以校企合作为载体、以企业理念为核心的社会评价三方联动的多维评价体系。
作为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学生没有升学压力,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其次,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提高了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再次,高职院校现有的实训实习基地和设备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之既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阵地,又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
研究性学习给高职院校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思维,有效地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强化了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走工学结合之路,为探索多形式办学提供了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生产有效地结合起来,走工学结合之路,研究性学习方法的产生为这一发展道路提供了依据。积极“走出去”,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使教育教学与社会产业结合,为产业发展服务,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更快地融入社会、投入到生产服务一线。
研究性学习更新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意识,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加强学生在获取、评价、处理和分析信息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研究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与他人交往、协同工作的社会能力及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
[1]吴兆方,等.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杨春艳.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J].吉林教育,2006,(9).
[4]郭元祥,姜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与问题[J].基础教育课程,2006,(8).
[5]田景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述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6).
[6]吴立峰.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06,(6).
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9-0141-02
王仙婷,硕士,烟台职业学院对外经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