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长春
近三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范式回顾
□罗长春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基本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梳理近三十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基本状况,展示了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概念、社会功能、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国际经验借鉴等多重面相,以期为进一步拓宽中等职业教育研究视域提供认识基础。
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结构性变化,在新教育理念导引下职业教育发展呈现新局面,我国中职教育研究范式不断变化。
近三十年来我国中职教育研究成果丰硕,逐步呈现理性化、精深化特点。研究主题从以政策性解读和中职教育基本问题梳理为主题的宏大叙述转向以结构主义的微观审视。三十年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1982-1991年)以介绍国外中职教育发展情况为主;第二阶段(1992-2001年)针对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初步整理中职教育问题;第三阶段(2002年以来)着眼于“全球化”问题的“中国中心”范式研究。
1985年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扩大中职教育份额,适当缩小普通教育比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平行发展①。计划体制下教育免费制度与毕业分配制度推动了中职教育的短暂性勃兴,中职教育研究逐步开展。
该时期我国中职教育研究主要着眼于国外经验介绍。迟恩莲介绍了苏联中职教育情况,通过分析苏联中职教育改革试图为我国中职教育发展汲取经验[1]。赵玮分析了苏共二十七大决议中拟定的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问题[2]。马彤介绍了丹麦中专教育相关情况[3]。随后大量关于职业教育的译著问世。先后有 《西德职业教育》、《六国技术教育史》、《日本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国外职业技术培训研究》、《世界职业技术教育》、《苏联职业技术教育简史》、《七国职业技术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等。这些著作介绍了西方职业教育发展状况与体制、理论与模式、教学与管理等方面知识,为我们了解世界各国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大量信息。
本阶段我国中职教育研究相对薄弱。重在以外国中职教育发展为分析对象,试图推进我国职业人才培养能力建设、职业教育改革与国际接轨。研究尚未深入中职教育内部问题,仅仅是徜徉于其表层的“观察”。
中国经济社会领域于1992年实施变革后,市场体制改革、国企改制、“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就业制度改革和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高校扩招等重大举措对中职教育发展提出挑战。市场体制基本特征是发展市场化、机器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国企改制产生大量社会存量劳动力②给中职教育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由于就业观念相对保守,就业政策改变使得中职教育发展更加艰难。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社会人力资源结构与经济社会需求不协调,人才下行性资源浪费问题③。对中职教育重新认识、合理定位是本阶段中职教育研究的主要命题,这场颇具使命感的审视主要围绕下列主题展开:
(一)基本问题及困境与对策分析
较早出现的是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及教育史方面的研究。孟广平以专著形式理顺了职业教育相关概念,阐释我国先后出现“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等概念[4]。赵维东分析了我国中专教育产生、发展历程及社会贡献等问题[5]。许多文章分析了中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如周文浩分析了招生“并轨”政策给中专教育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对策[6]。骆泽敬指出中职教育发展“拐点”的出现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他强调要利用“拐点”重新定位中职教育目标,推动中职教育持续、稳定发展[7]。
(二)中职教育功能定位与对策分析
90年代早期舒景祥从地域经济发展需要角度提出应创造“民族中专”教育形式为民族地区培养建设人才,并指出中专教育在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异性[8]。曹文礼思考了如何根据当地实际、实现十四大提出的培养“实用型人才”目标问题[9]。钱立群从政策制定角度叙述了中职教育定位问题[10]。
(三)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汉江指出我国中专教育存在盲目扩招、教学硬软件不足和国家证书控制不严等问题,强调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中专教育发展[11]。李爱萍指出我国中职教育存在“应试教育”现象,并探寻中职教育发展动力、效应及对策[12]。曾宗福认为,中职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教学形式多样化、接近经济社会、接触教育革新外部驱动因素[13]。
(四)职教体系贯通问题与对策分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升了社会知识需求水平,中高职教育贯通问题受到关注。崔建军揭示了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普高等其他教育沟通不顺畅问题的根源,指出了中、高职及其他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解决办法[14]。钱丽欣进行了中、高职教育衔接可行性分析,从发展高职教育、高职教育预科、综合性高中、初中后教育一贯制高职、普通高中职业预备教育、普高和高职教育衔接等方面探索衔接发展模式[15]。刘春生从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跨学科角度探讨了中高职衔接的内在规律和必然性,提出中高职衔接的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理论依据[16]。
(五)学生素质培养问题与对策分析
董玉菊分析了新时期中等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素质要求[17]。吴汝玲探讨了中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18]。李湘强调中职教育发展关键在于“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注重关键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关键能力培养对于职业人才意义重大[19]。
(六)国外教育模式参照性关照
戴荣光阐述了俄罗斯中职教育发展历程[20]。顾淑霞从苏俄中职教育历史沿革和文化根基入手,介绍了苏俄“人本中心”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1]。吴昊从职教布局、教育体系和课程丰富性等方面介绍了美国职业教育实施情况[22]。鞠传文比较了美、德、日、俄、中五国中职教育,分析了办学主体、筹资渠道、办学形式、教育管理等问题,试图为我国中职教育发展提供参照[23]。曹大辉的硕士论文回顾了芬兰中职教育改革问题[24]。
20世纪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开展的改革并未彻底完成,处在转型期的新世纪初期需要面对积累下来的遗留问题。随后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的“全球化”带来的首先是对大众思想意识层面的冲击。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化生产规模更大、机械化范围更广、智能化程度更高。诸多因素使得中职教育在强烈焦灼感和巨大压力下艰难发展,中职教育研究使命感强、任务艰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中职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彻底认识和再整理是探索中职教育发展模式的关键。
(一)WTO冲击与反思
如何应对“入世”冲击是中职教育研究首当其冲的问题。李侠业的《职业教育应对WTO的思考》、吴坚的《WTO与中国职业教育》、高翔的《论入世后政府对职业教育扶持的必要性》、李文杰的《入世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牛洪杰的《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加入WTO》、肖爱芝的《WTO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李汉斌的《WTO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杨晓浤的《WTO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初探》等都就该问题进行了思考④。孔祥富指出经济全球化时代到来将为中职教育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中职教育将面临新的发展契机[25]。
赵琳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工具考察了我国职业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市场化”制度变迁问题[26]。陈嵩设计了政府宏观调控、资源现状和服务水平三方面评价指标,对我国中职教育区域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27]。王利利从教育资源配置角度指出应从条件、质量、规模、就业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均衡发展问题[28]。李汝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了中等教育资源配置外溢效应模型,指出中职教育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长期不均衡性将导致人才储备缺口增大,影响经济社会发展[29]。张德伟以国际视野分析了我国中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型过渡,中职教育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论述了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必要性[30]。
(二)关于中职教育的认识再整合⑤
1.中职教育概念再认识问题。“职业教育”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指“为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或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等而实施的教育”[31]。有的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社会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职业教育形式⑥。建基于“全球化”语境的新职业教育概念直到晚近才成型。杨金土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等概念给予微观辨识[32]。狭义的“职业教育”是指在以机器大生产为起因的、以为现代产业体系为特征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并使接受者获得现代职业意识、观念和能力的教育[33]。从认识论角度分析,运用微观分析方法重新思考职业教育问题是重构职业教育分级定位的重要基础。
2.中职教育目标定位问题。对中职教育目标重新定位是职业教育理性化发展的前提。杨金土从社会经济、个人发展需要等角度论述了职业教育社会功能定位问题[34]。郭超杰分析了中职教育发展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提出在经济市场化、社会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需要重新确立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35]。对于中职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中角色定位问题,孙琳指出中职教育目标是由社会、教育、职业教育三要素构成的综合表述,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形态、社会发展诸方面对培养对象的综合要求,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36]。谢革新强调当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出现结构性矛盾、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于办学着眼于市场,满足经济社会需求[37],这也是分析该问题的基点,有助于深化对中职教育目标定位的认识。
3.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如何实现中职教育目标与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至为关键。2004年苗喜荣的硕士论文就中职教育发展问题作了专题分析。他将我国中职教育学校类型、办学主体、教学模式等因素与国外中职教育进行比较,强调应从培养目标、职业指导、产学合作、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师资建设、教育类型等方面提高[38]。陈国良从总体规模、特色价值、社会网络、课程改革等方面论述了中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39]。唐捷介绍了广东中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动因是多元化教育模式的运用[40]。陈水生以广东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东莞市社会经济“双转型”升级战略为分析对象,深入剖析各种制约因素,提出培养创造型中等技术专业人才的对策[41]。
4.中职教育教学问题。优化中职教育教学模式是实现 “产学结合”、“立体教育”、“面向市场教学”要求的切入点。朱进华分析了中职教育萎缩的原因,指出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合适的教育内容、多次选择和多种成才之路,形成多层次‘立体教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42]。李伟东分析了中职教育目标、教育绩效不均衡性,强调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43]。中职教育教学必须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从职业指导、专业课程、师资力量等方面改进,采用多层次、多样化办学模式。王书娜分析了中职教育教学问题,如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水平相对较低、专业老师缺乏、文化课程教师难以短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转变等,并提出对策[44]。朱九芳阐述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措施,指出中职教师应从角色、工作方式、教学技能等方面加以转变[45]。
5.中高职、职普教育衔接问题。21世纪初期学界思考教育体系内部衔接问题的根源是职业人才知识能力更新的现实需要。王炜波指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主要包括教育制度、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三方面,教学的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46]。耿金岭以专著形式对该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思考。耿著探讨了中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中高职教育衔接具体办法[47]。胡晓红从教学内容、专业设置、教育体制、培养目标等方面入手,探讨了中高职教育既明确分工、相互促进,又不重复浪费、有机结合的措施[48]。邵春芳认为高职教育应借鉴中专办学经验,实现中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制度、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衔接[49]。
(三)中职教育发展支撑条件分析
1.国家政策与中职教育关系问题。国家政策对中职教育发展影响深远。200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时任教育部职成司司长兼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黄尧的著作 《21世纪初中国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该著作收录了作者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文章、讲话,再现了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展示了党和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针、政策和思路[50]。彭小燕比较了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与当今职业教育发展中国家政策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国家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51]。刘晓阐述了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职业教育思想,并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提出见解[52]。彭干梓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对教育体系功能分流、职业教育功能定位问题的积极作用[53]。
2.教育投入机制问题。充裕的经费是中职教育发展的保障。张万朋分析了我国中职教育成本分担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指出采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办法是保证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选择[54]。邱小健强调中职教育财政措施应以满足教育公平为原则。当前我国中职教育财政政策存在公平性失衡问题。中职教育财政政策公平性提高的关键是设计相关配套政策⑦。
(四)国外参照模式精深化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职教育研究者对外国职业教育的研究逐步呈现出微观化、深入化、精细化思考的特征,专题研究数量更多、程度更深、视域更广、对象更丰。着眼点已从职业教育开展水准较高的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转向北欧甚至更远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产业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机械化大生产程度越来越高,这对我国中职教育学术研究提出新的更大挑战。教育领域国际交流必将日益频繁,参照性资源将更加丰富,对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的理解必将不断深化。中等职业教育研究必须立足于搞好跨学科整合,探索新的研究范式,在关注教育学科内部整合的同时不断增强现实关切性,这将是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注释:
①该时期我国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校生人数比约为60:40。
②国企改革实施后,出现大量下岗人员,1997年全国下岗人员为2,115万。
③1999年,中国高校招生人数达159.68万,增长速度达47.4%。2000年增幅为 38.16%,2001年为21.61%,2002年为19.46%,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1000万。
④参见李侠业.职业教育应对WTO的思考,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1);吴坚.WTO 与中国职业教育[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2);高翔.论入世后政府对职业教育扶持的必要性[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0);李文杰.入世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9);牛洪杰.职业教育如何应对加入 WTO[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5);肖爱芝.WTO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李汉斌,李莉.WTO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9(5);杨晓浤,许伟杰.WTO 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思路初探[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
⑤需要指出的是,“认识再整合”并非是对以往人们关于职业教育理解的否定,而是基于经济社会“全球化”发展语境下的适时性再理解。
⑥参见曹银根.漫谈我国古代的职业技术教育[J].职教论坛,1995(3);袁学琦.我国古代职业教育史话[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1995(3);谢广山.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J].职教论坛,2004(28);胡钢、谷小勇,中国古代农民职业教育方式[J].中国农学通报,2005(9);徐东.我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分析 [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谢广山.中国古代职业与技术教育范式[J].教育与职业,2007(23).
⑦其他比较有影响的文章有:马龙海.芬兰职业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情报,2004,24(4);雷建龙.瑞典、芬兰职业教育改革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7(4);胡媛.芬兰职业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教育科研,2007(6).
[1]迟恩莲.苏联的中等专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3(3).
[2]赵玮.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J].比较教育研究,1986(6).
[3]马彤.丹麦的中专教育[J].国际科技交流,1991(2).
[4]孟广平.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0-11.
[5]赵维东.职业中专的产生、发展及其意义[J].教育与职业,1994(1).
[6]周文浩.“并轨”后普通中专面临的形势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1999(1).
[7]骆泽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拐点”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0(22).
[8]舒景祥.创办民族中专努力培养民族乡镇建设人才[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2).
[9]曹文礼.瞄准人才市场 培养实用型人才[J].探索与争鸣,1993(9).
[10]钱立群.对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重新思考[J].职教论坛,2000(2).
[11]刘江汉.关于中专教育负效应若干问题的探讨[J].荆州农校校刊,1994(1).
[12]李爱萍.中等职业学校“应试教育”现象透析—兼论中等职业教育的动力、规模、效应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1998(10).
[13]曾宗福.中专教育的真正出路[J].教育与职业,1999(1).
[14]崔建军,王志勇,冯振生,等.试论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问题[J].邯郸大学学报,1999(4).
[15]钱丽欣.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1999(6).
[16]刘春生,张存群.论中、高等职教衔接的理论依据[J].职业技术教育,2000(19).
[17]董玉菊,杜文军.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素质结构分析[J].职业技术培训,2000(5).
[18]吴汝玲.中专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J].职教论坛,2000(9).
[19]李湘.中等职业教育观念的更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0(22).
[20]戴荣光.俄罗斯中等职业教育的今昔[J].教育与职业,1996(10).
[21]顾淑霞.苏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评析[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0(5).
[22]吴昊.多维交叉的美国职业教育[J].职教论坛,2001(11):.
[23]鞠传文.五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1(6).
[24]曹大辉.20世纪90年代以来芬兰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5]孔祥富,史昌鹤.中等职业教育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4).
[26]赵琳.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制度变迁的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24(6).
[27]陈嵩.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发展水平比较分析[J].职教论坛,2008(21).
[28]王利利,郑晓鸿、高金岭.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均衡发展分析[J].职教论坛,2009(10).
[29]李汝.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
[30]张德伟,刘彦尊.试论中等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作用—国际比较视阈中的考察[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5(3).
[3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2]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对技术、技术型人才和技术教育的再认识(一)、(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2(22)、(25).
[33]彭干梓,夏金星.“职业教育”概念与功能的历史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4(28).
[34]杨金土.对中等职教社会需求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2(9).
[35]郭超杰,孟景舟,高扬帆.中等职业教育的多维视角[J].职业教育研究,2005(04).
[36]孙琳.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6).
[37]谢革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建议[J].教育学术月刊,2009(6).
[38]苗喜荣.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4.
[39]陈国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0).
[40]唐捷.广东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探源[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41]陈水生.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分析及破解对策[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7).
[42]朱进华.我国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之我见[J].管理观察,2009(8).
[43]李伟东,万延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9).
[44]王书娜.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6).
[45]朱九芳.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种变革措施[J].科教文汇,2009(8).
[46]王炜波,董兆伟,韩提文.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
[47]耿金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48]胡晓红.关于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问题的若干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9]邵春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8).
[50]黄尧.21世纪初中国职业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1]彭小燕.政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与作用—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与当今职业教育发展之比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1).
[52]刘晓,蔡林.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历史贡献[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53]彭干梓,卢璐,夏金星.1963年周恩来重提职业教育的背景与意义[J].职教论坛,2008(23).
[54]张万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研究—基于现状、问题、原因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8(4).
罗长春(1982-),男,湖南衡山人,广东省旅游学校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问题研究。
G712
A
1001-7518(2011)09-0038-04
责任编辑 徐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