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体系构建研究

2011-11-27 08:37朱德全梁成艾
职教论坛 2011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基地实训

□金 盛 朱德全 梁成艾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体系构建研究

□金 盛 朱德全 梁成艾

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应以项目主题工作任务为实训单位、遵循“能力导向、重点挖掘、项目支撑、资源优化、全面投入”的行动思路、全力打造学校内外共享,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元互动式的实训基地建构模式,以获得教育、经济等多方面的成果和效益。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该类人才的规模和质量也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主要阵营的职业教育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下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简称《纲要》)第六章就对职业教育做出了专门而全面的部署。其中,明确强调“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纲要》还尤其要求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由此,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实施实践教学最基本的依托和基础保障,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之下,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实训基地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凸显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盲目性和随机性。不少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的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系统的预测和论证,导致实训基地功能不曾充分发挥。第二,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的经费不足。职业院校经费来源相对单一,资金紧缺,不足以为实训基地的现代化建设和科学运行提供所需的巨大经费支持。第三,实训基地使用效率低。尤其是招生规模较小的职业院校,设备闲置、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1]第四,实训基地师资队伍不合理。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数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实践指导能力不强、来源结构单一等问题。第五,缺乏“政府主导、行业扶持、学校主体”三方互动的基地共建模式[2]。

因此,我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既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面临各种巨大的挑战。构建一类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缓解现存问题的实训基地成为当务之急,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体系也就呼之欲出。项目主题式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范式之一,它以真实职业情境中的主题工作任务为项目组成和实施的依据。项目主题式实训基地是与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体系配套的实景操作场所,是真正落实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理念的根本物质保障,因此,构建现代化、实用性的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是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实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最优路径之一。

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理念

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下,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实训基地建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科学制宜的建设理念。因此,对该类实训基地进行内涵分析与科学定位,遵循合理可行的建设思路是构建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关键。

(一)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内涵和功能定位

1.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内涵。在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中,实践课程必须打破学科课程的知识逻辑,选取与学生职业能力生成与发展休戚相关的关键性、基础性知识点进行串联和综合,以主题工作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项目。实训基地中的所有项目都应该针对实际工作的职业岗位群来设计,让学生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全仿真的探究性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具体任务、获得成果或有价值产品的完整过程,形成隐含在项目背后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具备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真正的项目不是几天就可以完成的简单任务,因此将项目分解成彼此衔接又相互独立的主题工作任务即成为在实训基地中实施项目的有效方式[3]。主题工作任务是整合、凝聚、统摄教学系统诸要素相互支持、协调运转以实现系统功能最大化的内核,是达成教学项目的基元。这样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就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有效的形式(如图1所示)。

2.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体系是基于有机整合的思维方式,针对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和现有弊端提出的改革范式。构建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体系落实这一整体性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举措。在该实训基地中,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完成各个主题工作任务的实训进而完成整个项目,按照每个主题工作任务表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进而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依据每个主题针对性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进而形成实训项目所要求的综合性职业能力及养成职业院校学生特有的“思想性素质、身心性素质、知识性素质、方法性素质、技能性素质和能力性素质”等“六性”素质结构体系[4]。

(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遵循“能力导向、重点挖掘、项目支撑、资源优化、全面投入”的思路进行。

1.能力导向。各职校在进行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具体建设时,应明确该基地的建设目标是通过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氛围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分析学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并以此为导向开始实训基地建设的第一步才能有效避免实训基地建设的盲目随意和功利性。

2.重点挖掘。在前一基础上,各职业院校应当充分挖掘自己的办学特色,结合已开设的重点专业和典型职业岗位群来选取项目、设计主题,为实训基地充实内核。

3.项目支撑。项目建设作为该类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支撑,必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和过程为基础,重组各类知识和经验,同时结合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分析;项目中各主题工作任务的确定也必须参考学生需求、师生行为、项目特色以及真实职业情境等因素。各个项目主题是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靠依据。

4.资源优化。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应当注重资源优化,将各种显性和隐形的资源对外开放,通过资源的公用共享来实现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包括教师这一资源,也应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丰富工作经验,通过自我优化提升指导学生实训的水平。

5.全面投入。在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各方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加大投入,健全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为实训基地建设垒砌最坚实的经济支柱,提供可持续的社会动力。

三、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真正落实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理性分析自身特点,在核算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并存,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建的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使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得以顺利进行,其功能得以最大化实现。

(一)内外共享建设模式

图1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内涵

从建设客体的视角出发,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应该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设在校内以学生训练为主,又紧跟现代科技、生产、服务、管理发展前沿的实践训练场所,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校外实训基地是学生“零距离”接触生产第一线的训练场所,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和场所不足的有效补充[5]。建设学校内外并存的项目主题式实训基地,使学生同时享受不同社会资源,在工学交替、理实一体的实训基地中建构知识、生成能力。这种校内校外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不会使教学和实训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分离,而是同时在校内外基地中通过项目主题式的实训把教学过程、实践过程与职业技能活动过程完全融合,在教学做合一的进程中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1.校内实训基地。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的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项目主题实操的基础环境和第一场所。各职业院校在建设项目主题式的校内实训基地之前,必须做好总体规划,这是建设高水平基地的前提条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既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尽可能虚拟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的职业环境,使学生能够进行职业能力的全方位高仿真训练。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还应该因校制宜,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生层次选择和设计项目及主题工作任务,体现功能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优势。同时,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建设,确保项目主体范式能够全面落实,基地能够高效运行。此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激励实训基地的指导教师提高专业理论水平,精于教学业务,强化职业技能,在指导学生参与项目主题式实训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的校内实训基地既是对内的教学实践场所,也是对外的交流窗口,因此校内实训基地应该开放共享。这样一来,职业院校之间就可以根据彼此的资源和需求,建立互补互助的伙伴关系,充分利用对方的实训基地资源开展项目主题式实训,实现基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校外实训基地。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实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延伸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因其设备、场地、经费和环境等要素的有限性而无法避免固有的缺陷,因此直接深入企业、工厂等校外实训基地,亲临生产和工作现场,感受职业岗位的人事氛围,是学生建构知识经验体系,培养和发展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更广阔平台。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采用校际联建或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职业院校之间基于一致的项目需求,统筹各自学校的资源、资金建立开放共享的校外实训基地,以此缓解单一学校建设能力有限的问题,也避免了同类型实训基地的重复建设。此外,职业院校也可以根据各自开设的专业和拟实施的项目主题,寻找适合的企业、公司或工厂等进行互惠互利的合作,让学生以顶岗实习的方式进入合作单位完成项目,或校企共同投资建设公用共管的生产性校外实训基地,供学生实训和职工培训。这样的校外实训基地一方面让学校既节约办学成本,又最大化占有完成项目所需要的资源,同时实现学生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企业将项目交托给高热情、低报酬的学生来完成,既节约了经营成本,又为本身培养挖掘了后备的人力资源。

(二)多元互动共建模式

从建设主体的视角出发,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应该实现“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多元互动的共建模式。高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投入是某单一主体很难独立承担的,其产品和成果却又惠及国家和人民,因此,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

1.政府主导。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及协调作用、发挥资金保障作用以及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6]。在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政府应该形成一定的政策倾斜,为该类实训基地的建设搭建平台、创建环境,加大专项投资力度,为地方或区域该类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

2.行业指导。行业协会等组织应充分发挥积极性,对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给与充分指导。由于行业组织的非营利性等特点,它能够提供更客观中肯的意见,促进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3.企业参与。企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在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中,企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企业要自觉主动的参与当中,自愿接收学生进入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进行实训,同时加大投入,以项目为契合点积极与学校、政府等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实现合作共赢。

4.学校主体。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力,其在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也就当仁不让。它们紧跟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的规格来建设实训基地,并持之以恒的开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工作。职业院校可以独立或联合的发挥主体作用,并鼓励动员更多可能的主体共同建设实训基地。

四、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效果——以重庆职教城“城校互动”模式为例

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应该如何建设,在理论层面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同时在实践中也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对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进行了论证,例如重庆职教城“城校互动”模式下的实训基地建设就很好地实践了项目主题式的理念,对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理论给予了验证和发展,并获得了较好的基地建设和运行的效果。

(一)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探索

重庆职教城由重庆市教委和重庆永川区人民政府共同规划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市场运作、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原则,由22所中职学校、8所高职学院和1所本科院校入驻而成。按照“统一规划、政府支持、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模式规划建设了10个公共实训基地。根据错位式发展的战略思考,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实现了从理念的提出到规划、建设,再到体制、机制的创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重庆职教城的实训基地建设在理念和模式上都很好地实现了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实训基地建设的理念,颇具特色,经验也值得推广:

1.统一规划。从统一思想到制度设计,再到实际运行,初步形成了包括“资源共享、多元投资”的思路。

2.联合共建。集成整合,走优势互补发展之路。专门设立了职教城管委会对各实训基地进行统一管理。因为职教城中有中职、高职和本科三个办学层次的学校,结合了职校的实践性所长与本科院校的学术性所长,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项目的开发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指导,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

3.校企联动。职教城还同时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和培训中心;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00余个。

4.优选项目,突出主题任务特色。围绕着增强已有实训基地的技术配套能力和开展生产性实训的需要,职教城坚持进行功能完善与技术提升。从实训项目的申报、遴选,到实训项目的实施和运行,都是规范运作。现已集中建设了设备先进、规模较大的共享实训中心,拥有数控机电、电子、建筑、外语和旅游服务等实训基地。同时,职教城还结合未来发展需要,预留发展空间,增建新的项目实训中心。

(二)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建设的效果

通过分析重庆职教城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我们不难看出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成绩,作为产学研一体的实训基地而言,其价值是非常明显的。

1.教育意义。高水平的项目主题式实训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实训质量、师资水平的提高,构筑了一个合作交流、竞争共赢的教育场所。

2.经济意义。建成了大规模的实训基地,以最少的投入实现了资源效益的最优化,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先进性,减少了院校分散重复的投入。

3.创新意义。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实训基地建设的成果,体现了集约发展、开放共享的理念,真正实现了“城校互动”,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1]陈思荣.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2009(4):96.

[2]窦洪波.职业院校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北方经贸,2009(12):132.

[3]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梁成艾,朱德全.论职业院校学生的“六性”素质体系及其养成途径[J].职教论坛,2010(34).

[5]李伟,易秋香.关于应用型高等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09(34):716.

[6]李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8.

金盛(1976-),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技术师范学院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朱德全(1966-),男,四川南充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成艾(1970-),男,贵州铜仁人,贵州铜仁学院教师,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课题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理论及实践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JA080194),课题主持人:朱德全。

G712

A

1001-7518(2011)09-0057-04

责任编辑葛力力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基地实训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我的基地我的连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