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化导入式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探究

2011-02-20 03:50沈琳琳
职教通讯 2011年24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英语

沈琳琳

(南通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英语文化导入式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探究

沈琳琳

(南通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文化导入式教学是英语教学本意的回归,即学习语言,交流文化。文化导入是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却缺乏英语文化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地导入英语文化,防止课堂文化教学中的“陷阱”,要担当警示牌角色。此外,教师对文化导入式教学中的个人角色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完整考虑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式,完整地阐释文化导入的目的,从而教会学生有系统地学习。

英语学习;文化导入式教学;教师角色

一、文化导入者是英语教师的本质角色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英语教学中,为了服务于各类考试,教师们大多倾向于教授词汇和语法,从客观上来说,学生的语法都学得不错,这主要体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在各类考试中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在取得高分的同时,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英语来进行交流,主要表现在他们用英语交流时不能很好的理解对方或者使自己被对方理解,这种情况大大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初衷。

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因于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班级人数等等。然而,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与英语文化的接触,缺乏良好的文化学习环境和氛围。一方面,人们通过语言渗透他们的思想,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语言展现了文化的现实性;另一方面,作为文化的产物,语言使文化得以延续,并且反过来揭示出文化的演变。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学生们不能够很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不仅仅是因为语言能力的限制,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文化的单一性。由于语言跟文化是交织的,知识和信仰构成了一个人的文化内涵,这种知识和信仰在用语言表达时习惯性地按照本国的语言被编码和传输,因此是学生产生了交流的障碍。

中国学生缺少英语的文化氛围,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不够充分。在对英语国家文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要学好英语,特别是地道的英语是相当困难的。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例,考查内容已在过去的单词和语法等基础上渗入了更多的英语文化,加入了更多的听读理解,这一改革充分诠释了学习英语的真谛。因此,英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文化导入教学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更是英语教学本意的回归——学习语言,交流文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应该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文化的导入者应该是英语教师的本质角色。

由此可见,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与文化的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当学生们学习外语时,他们不仅应该学习外语的发音、单词和语法,还应该学习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外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简而言之,学习外语是要学习他们的思想,习俗和社会行为的方式,从而真正学习到外国人所说的“心灵的语言”。否则,文化的无知会造成语言学习和交流的障碍,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混淆。

语言影响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和信仰,不同文化中单词、短语、表述和非语言行为各不相同。一种文化标准一旦建立,就难以灵活的广泛应用于不同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发现即使经过努力学习,跟别人交流时还存在着困难,很多学习者就会因此感到困惑与迷茫。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并有意识地帮助、引导学生,他们就会明确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更为坚定而快速的迈进。这样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就像黑夜中的火把。

二、教师担当“文化陷阱”的警示牌角色

教师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英语课上传授学生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们意识到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并意识到了解并适应这些差异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们能够体会到文化差异,并且学会一些方法和技巧来缩小与这些差距,便会使得他们在交流中更加顺利并能够有效地理解对方和被对方所理解。所以,这是缩小异国文化差异和减少文化冲突的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法。然而,上述行为在实践时可能会导致一种“身份的缺失”。事实上,如一些评论家所言,英语的优势会影响人们对于语言、文化、种族和身份的看法,而这些因素又受到英国本土人士世界观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提防文化教学中的诸多陷阱。在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起到警示牌的作用,防止他们掉进这些“陷阱”中。

在英语对中国人的影响中,最严重的是对人们语言、文化、种族和身份这些观点形成的影响。某些人有这样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英国人和他们的文化都是优质的和高雅的,其他芸芸众生跟英国人都是有差距的。在这方面,如果老师仅仅简单地要求学生去追求英国文化的价值观,遵守英语规范,盲目遵循其行为,乃至照搬其思维方式,就会陷入一个巨大的误区。导致的可能性之一,即是学生会认为英国文化比我们自己的文化优越。因而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强调的是,差异的重点是“异”而不是“差”。学习者不需要判断哪种语言或是国家更好或者更优越,教师必须告诉学习英语文化的学生要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与此同时,对于自己的文化也应该提供一种明确无偏向的描述。中国人使用汉语规范和思维方式来说英语,如果没有较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和一定环境氛围的影响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一个难以弥补的大缺陷。当学生想强化交际能力时,就必须着眼于进行大量的实战训练。惟有这样,教师才可以防止学生因两种文化而形成思维形式上的偏见。

另一方面,定势的印象和有关英语文化的价值判断都会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被强化。例如,英语在语篇上往往看起来更具逻辑性而且更为直接,学生们可能会认为用英语思维方式的表达是正确的而用其他方式是错误的。这被认为是教授学生英语文化习得中的最大陷阱(Damen 1987)。实际上,之前一些有关教师怎样指导文化差异的建议过于简单化和广泛化。斯特雷文斯(1987)曾有过这样的建议:“教师要倍加注意,由于‘文化推定’而传达出的以英语为母语的话题——它们是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罗马社会制度和公共道德、笛卡儿的逻辑学(含数学和科学方法)、犹太教和基督教、现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无论何时,当学生们只要遇到一个文化差异的问题,就必须投入到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之中吗?”由此可见,教学中对英语文化的泛化可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陷阱。

有关上述引证的可能会导致英语文化的泛化问题,其不利的影响也只能通过英语教师才能最大限度地被减少。教师应该担当起警示牌的角色,始终要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大前提和出发点,说明每种文化都有其个性——就如同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三、教师对文化导入式的个人角色认知

众所周知,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才能和对英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一方面,教师的语言必须被规范化、教法也必须被规范化,但另一方面各国文化却又体现出其交错性,教师需要事先接受相关的培训,这点是勿须质疑的。在没有被特别训练过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只能取决于他们的直觉、拥有的知识和以往的经验。

在我国,师范类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确实在语言和教育方法上都已经被规范化地培训过,但他们普遍还没有上升到了解和研究英语国家文化的层面。虽然各大学均已经开设了英美文化的相关课程,但仅仅依赖课程学习到的文化背景知识是有限的,绝大部分人并没有研究目标语言国家的社会、生活和世界观的差异。很少有教师会完整考虑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完整地阐释学习文化是出于什么目的,从而教会学生有系统地学习。

教师是黑暗中的火炬,他们应该在学生心中树立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担当起警示牌的角色,必须要提醒学生文化学习中陷阱的存在。只有这样的教师才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接受-产出”技能的培训师。这些技能会帮助学生找到其本土文化和第二文化之间的融合位置。另外,教师应当创造良好课堂氛围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正如本文所述,在英语课的文化导入教学中,教师的主导角色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南通职业大学教改课题“英语课程微观结构及个性化教育学研究”(项目编号:2011-YB-35)

沈琳琳,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与翻译技巧。

G712

A

1674-7747(2011)24-0065-02

[责任编辑 李漪]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语言英语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