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

2011-02-20 04:53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商品性文艺马克思

王 丹

随着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的不断深入,文艺领域迅速转入“市场”,文学艺术的商品属性也日趋凸显。面对文艺生产机制的深刻转变,我们应当如何把握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辩证关系,如何正视艺术生产的精神性与商品性间的冲突?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无疑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艺的“艺术生产”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首次将“生产”和“艺术”二者联系起来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说:“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也就是说,是人的实现或现实。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121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其艺术生产理论的雏形:首先,艺术生产需要在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中去辨析;其次,艺术生产始终是和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生产首先是社会的人的生产;再次,艺术生产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最后,艺术生产不能脱离于生产普遍规律的制约,但它又总是属于一定的社会时期。而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艺术生产”概念是在1857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之中,他说:“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2]28此后,马克思在19世纪60年代撰写的《资本论》中,特别是在《剩余价值论》中多次谈到了“艺术生产”,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说:“从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第一,一定的社会结构;第二,人对自然的一定关系。人们的国家制度和人们的精神方式由这两者决定,因而人们的精神生产的性质也由这两者决定。”[3]296通过对以上论述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艺术生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种是宽泛的抽象层面上的意义,另一种是具体的、属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意义。抽象层面的是指与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一种精神生产,即广义的“艺术生产”。作为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广义的艺术生产不仅具有作为一般生产的普遍性,也具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普遍性体现在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以及其他形式的精神生产一样都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制约和支配;特殊性则在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使得人类原始的艺术活动成为由艺术家专门从事的活动,使得艺术品成为专门的精神消费品,也就是说,艺术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是创造出精神产品,来满足和促进人们的精神需求,此时,它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而具体层面的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的“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2]28中的后者,即狭义上的艺术生产,指资本主义生产时期,作家的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直接同资本交换的生产劳动,这使得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狭义的艺术生产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确立的,即资本主义生产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艺术生产是整个社会大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除了其自身特有的审美属性外,还具有商品的属性。因此,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各种艺术生产就具有了雇佣劳动的特征,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4]253但是这并不是说在资本主义时期就不存在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马克思明确指出:“演员对观众说来,是艺术家,但是对自己的企业说来,是生产工人。”[3]443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艺术家可以作为自由的精神生产者,也可以作为被雇佣的劳动者。为何这么说呢?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区别所进行的探讨中指出:“同一种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3]432而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便是“生产劳动”,因为“只有通过这种交换,劳动的生产条件和一般价值即货币或商品,才转化为资本 (而劳动则转化为科学意义上的雇佣劳动)。”[3]148那么,“什么是非生产劳动,因此也绝对地确定下来了。那就是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入即工资或利润交换的劳动。”[3]149据此,马克思指出:“作家所以是生产劳动者,并不是因为他生产出观念,而是因为他使出版他的著作的书商发财,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作为某一资本家的雇佣劳动者的时候,他才是生产的。”[3]149这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时期,艺术家作为非生产劳动者时,他的创作是自由的;但在他作为生产劳动者时,他的创作就是同资本进行直接交换,他的创作就是为资本生产价值。对此,马克思指出:“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佣,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唱歌,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3]432马克思认为这种受雇佣的创作是难以体现艺术家的精神个性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5]278-279。根据马克思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既有隶属资本的、作为生产劳动的艺术生产,这种生产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3]296,也有属于非生产劳动的艺术生产,即“一定社会形态下自由的精神生产”[3]295。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艺术生产”是整个社会生产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那么,一般意义上而言的物质生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规律同样也适用于“艺术生产”活动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规律——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2]10,“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2]9就艺术生产而言,一方面,“个人在生产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也在生产行为中支出、消耗这种能力,这同自然的生殖是生命力的一种消费完全一样”[2]8,艺术创作者在进行创作 (生产)时,消耗着自身的体力和脑力,同时也消耗着创作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或原料,“因此,生产行为本身就它的一切要素来说也是消费行为”[2]8;另一方面,艺术消费者对作品的消费同样是一种生产,生产出新的需要,“消费对于对象所感到的需要,是对于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2]10,而且“生产同消费合一和消费同生产合一的这种直接统一,并不排斥它们直接是两个东西”[2]9。也就是说,两者是相对的两个对象,一方面生产决定着消费,另一方面,由于消费与生产具有“同一性”,它又推动和影响着生产。关于这点马克思说:“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2]12那么,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艺术生产决定艺术消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产中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2]9,即艺术生产为艺术消费生产出艺术作品,相应作品的存在是进行艺术消费的前提。第二,“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2]10。也就是说,艺术生产在生产出艺术产品的同时,也为之创造出了“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6]10,即消费主体,艺术作品不仅对消费它的主体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也在客观上帮助消费主体形成了相应的消费方式、能力和需求。第三,艺术生产还生产出了艺术消费的动力。艺术生产通过规定艺术消费的性质,决定艺术消费的方式,通过生产出来的艺术作品在消费主体上引起更多、更高的需要,从而为艺术消费生产出动力。其次,艺术消费对于艺术生产的反作用。包括以下三点:第一,艺术消费介入生产,成为艺术生产的因素或要素。消费不是在艺术生产活动生产出艺术产品并到达消费者手中才开始的,而是从一开始就介入艺术产品生产的构思、物化的过程之中,制约着、影响着、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全过程。因此,读者的爱好、兴趣以及期待等在艺术生产中始终是艺术家不能不重视的因素,实质上它已经作为一种基本要素蕴于作品之中。第二,艺术消费才能使艺术生产变为现实。马克思曾生动地说:“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2]9因为艺术消费则为艺术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即作为艺术作品的主体的接受者或读者,艺术生产的产品只有在经过接受者的审美阅读和欣赏后,才能转换为现实的作品,艺术作品才能最终得以完成。第三,艺术消费还引导着艺术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因为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也就是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后者是生产的前提”[2]9。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并非是完全等同的,艺术消费也不能取代艺术生产的作用和地位,“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2]12,也就是说,艺术消费是被艺术生产所决定的,“它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2]10。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同样,对中国当代文艺生产机制的把握也需要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特殊语境中进行。20世纪末以来,随着文化产业浪潮的汹涌,艺术生产也逐步转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化运作。这种特殊的生产方式已不仅是本雅明所说的大批量复制与生产,它涉及的是整个文化产业的生产与运作机制的深层转变,而文艺活动本身也因此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式的根本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认识当今中国的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艺术生产的商品性与精神性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市场或艺术消费对文艺生产、运作的有利作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根据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基本精神,我们首先要直面正视而非回避或无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生产所具有的商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因为在这种特殊的语境下,文艺的生产与运作机制十分接近马克思所论述的狭义的艺术生产,即包括作家艺术家在内的所有精神劳动者的劳动,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是进入社会的经济体制中,成为一种“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具有商品性的精神性生产,文艺生产的商品性日益彰显。在市场的调节和导向下,如同现代消费社会的其他商品的生产、运作机制一样,艺术生产也关注市场变化以及市场或艺术消费的需求,努力在市场经济交换中赢得更多的受众,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利润和经济价值。更甚的是,商品化的逻辑已经深入文化生产的各个角落,文学艺术生产进入“企业策划”时代,作家艺术家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精神生产者,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追逐利润的商品生产者,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创作的目的由“启蒙”、“审美”沦落至“娱乐”、“媚俗”,而阅读也由过去的“精神对话”转向“感官娱乐”,人文精神日益消退,如此这些,虽使得许多学者痛心疾首或大加鞭挞,但无论怎样,这却正是这一阶段中国艺术生产中不容回避的现实状况,也是商品经济发展和电子传媒普及的必然结果。而我们的艺术生产者如果不从传统的远离世俗的“精英心理”中摆脱出来,无视艺术消费,或者说无视市场和读者,所谓的有效地参与当今的文艺活动或文化建设只能是一种奢谈。我们只有充分运用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对这一历史时期的文艺活动进行全面、历史的分析与考究,方能准确地把握当今文艺生产、运作机制的这种转变。这并不等于说我们放弃了文艺自身的使命和精神特质,我们之所以要正视文艺的商品性正是为了在这个条件下维持和开拓文艺自身的生存空间。艺术生产的商品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其弊端,即迫使文学艺术的生产屈服于商品化逻辑,加深了感官化、欲望化的审美趋向;另一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主要是使得文艺的生产与消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文艺的生产日趋由过去的个体性、私人性的生产活动向公共性、集体性的生产活动,文艺创作自身及其主体“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7]104获得了“人的独立性”[7]104,这一自由和平等也使文艺生产真正成为了自由的精神生产。

其次,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中关于“艺术生产”活动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规律——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观点对于当今中国文艺生产、运作的现实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由于文艺生产的运作机制是与文艺消费直接关联在一起的,因而,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艺术消费对艺术生产的规约作用。虽然艺术生产处于支配地位,对艺术消费起决定作用,但如前所述,艺术消费从始至终都制约并推动着艺术生产。与传统文艺运作机制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不同,艺术消费或读者不再只是被支配的对象,他取代了作家艺术家的地位成为当今文学生产活动的中心,消费就是生产,只有通过艺术消费,艺术生产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文艺的生产不仅仅只是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也是读者的生产与创作。读者或艺术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艺的生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必须考虑读者和市场的接受。而且,艺术消费者也不再停留在“被动”的接受,新兴的网络媒介等促发了他们主动参与文艺生产,这也使得文艺生产日益大众化。事实上,在当今中国的文艺生产中,文艺消费不仅仅直接进入艺术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日益成为文艺发展的驱动力和文化产业、市场的基础。这些都充分印证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2]P9的论述,更体现了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适用性和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现今中国的文艺生产活动十分接近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中所说的那种为资本创造价值的具有商品性的艺术生产。那么,面对这种现实状况,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艺活动中精神性与商品性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中的论述,艺术生产本身具有商品价值 (商品性)和艺术价值 (精神性)并存的特性,但资本不能完全抹杀艺术价值,它对艺术价值的制约和支配只能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如前所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方式,艺术生产既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具有与资本想交换的商品属性,同时又具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审美性)。也就是说,尽管艺术生产过程中有作家艺术家等生产者同雇佣者之间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并且其最终产物是要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其商品价值的作为商品的艺术产品,但作家艺术家的生产行为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的艺术需求,使其获得了审美享受,而且艺术产品自身的精神特性也决定了其用途,实现人类精神文化共享的使用价值。

就现实而言,虽然在当今的文艺生产活动与过程中,存在着媚俗化乃至低俗化的现象,但这并不能代表全部,在文艺生产活动中还是生产出了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又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回报的优秀艺术作品。很多作家艺术家运用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成功而有效地将具有审美意蕴的艺术作品推广、普及到大众消费者的思想观念之中,他们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艺术与市场、艺术生产的精神性与商品性的可融洽性。因此,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会因为具有商品性或者说因被市场渗透、掌控而失去其自身的精神价值,其商品价值的高低与否不会影响其美的特性。而艺术消费同样也是如此,其虽然具有商品消费的特征,但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创造和享受。故而,在现阶段,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关系,还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实。虽然,文化产业或者说文艺生产中的商品性会不可避免地对艺术创作造成一定的干扰和损害,但也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带来了新的契机。而且,随着艺术消费者文化修养、艺术素养、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势必要求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具有创造性、精神个性的艺术产品。正是由于市场中存在着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和审美需要,促使了文艺生产活动的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或受众的精神需求,而这反过来也促使艺术生产在受消费市场规约的同时进行突破与超越,在反思和批判中进行自由的精神生产,从而创作出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双赢的优秀艺术作品。艺术生产的商品性和精神性则在这些需求和交流的循环互动中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矛盾统一和和谐发展。

总之,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活动和文学生产机制的重要理论资源,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我们一方面要重视艺术生产中的商品性和艺术消费的价值和作用,同时更要倡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更多具有原创性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提高读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并且不断引领新的文学、文化潮流,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猜你喜欢
商品性文艺马克思
马克思像
1942,文艺之春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工厂化栽培草菇适宜优质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析
□文艺范
独山县茄子引种比较试验
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