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寻根溯源到返璞归真——对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思考

2011-02-20 04:53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西施古典舞剧目

褚 琳

第九届“桃李杯”在2009年8月隆重地落下了帷幕,笔者所在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再一次以优异的成绩为比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与往届相比,我们不论在作品创作还是演员表现方面都有巨大的突破。在为收获奖项欣喜的同时,笔者不禁回头反思整个比赛过程。通过比赛笔者感受最深的就是本次比赛中中国古典舞剧目创作当中的问题。在中国古典舞B 组比赛当中,笔者认为关于古典舞剧目创作中的问题突出的表现为:其一,剧目的题材陈旧,剧目编排创新不够,尤其是感觉到一些剧目有相似或者雷同的现象;其二,观看个别舞蹈剧目之后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舞蹈语汇缺乏表达性,情感和内蕴的传达更是模糊不清。对这种问题的认识不仅仅来自普通的观众,更来自于专业舞人。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创作问题是艺术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处理好中国古典舞的剧目创作问题,对于中国古典舞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难道是我们现在的舞蹈比赛不重视舞蹈创作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在当今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所有的艺术院校都非常重视创作,尤其是原创,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在这次“桃李杯”比赛中有很多的老师参与了创作,同时学院领导狠抓创作并要求一定要拿新创作的节目才能去参赛,为此学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此可见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值得肯定的是,在本次的桃李杯比赛过程中,我们自主创作的舞蹈剧目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同时在与兄弟院校的比较与交流学习中收获了很多可贵的经验。赛事归来,如何提高中国古典舞作品创作的水准并且提高创作的自主性,成为笔者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寻根问底——明确中国古典舞创作所遵循的原则

记得在学生时代老师曾经讲过一些创作上不严谨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塑造出的人物很容易成为“粥状人物”。所谓“粥状人物”就是性格不鲜明或是多重性格特点汇聚一身的人物。成功的人物塑造往往既要有历史性又要有个性,而恶劣个性化塑造之后的人物就很容易变成“粥状人物”。很多舞蹈作品虽然以某一人物或者历史故事为题材,但是我们看到的人物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这一个”历史人物,而是带有历史人物符号的“粥状人物”。有些作品如果换一个题目换一身服装就可以表现另外一个主题或人物。在从事了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之后更是感觉到课堂教学、艺术创作与舞台表演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掌握得恰到好处。

孙颖老师在《中国古典舞评说集》中《我的创作观》一文里是这样阐述中国古典舞创作的,首先,在中国古典舞创作中要先立一个意境。意境在中国古典文化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中国传统音乐、绘画还是书法都追寻着一种意境的营造。因此,进一步讲到“立一个什么意境,就关系到对要表现的事物了解的多少、深浅,因此就尽量寻找自己所熟悉的,不搞没影没谱的事”。在编创作品当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感而发。这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编导自己心中有了想要带给观众的情感或意境,才能够让作品立住,不随波逐流。综观现在舞台上的中国古典舞作品大都像是浸染过了一阵“空灵之风”,大部分作品让观众感觉空灵、缥缈,在比赛奖项评比后真正能够长演不衰的作品寥寥无几,而这些作品所表现的空灵古风也就“风过无痕”了。怎样立古典舞的意境以及立怎样的意境,要依据编导自己内心深处想要追寻的艺术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记住“立意、构思,设定要表现的内容,不能忘了我们这个行当的特点,得想到可行性,能否通过古典舞表现”。

其次,关于题材选择与形象塑造。题材的选择关系到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品位。中国古典舞创作要先考虑民族个性,再考虑编导自我的创作个性,编导在选择题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选材的文化品位。因此,在题材的选择上脑海中要明确是为古典舞的创作选择题材,而不是随便捕捉一个历史故事或者感受到一种缥缈空灵的感觉就拿来当做古典舞的题材。

只有在选择了满意的题材之后才能谈塑造形象。“古典舞的形象思维,大体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泛古,另一种是断代。当前,我们还没有形成古代舞蹈的断代教材,而创作又不可能花上大量功夫先去研究所选题材那个时代的舞蹈,因此也只能以古典舞的基本形式为基础,考虑、寻求时代特色,这也是从课堂到舞台,从训练教材到节目创作必然出现的发展和变化。”孙颖老师讲到的关于形象塑造的观点也间接反映了当前古典舞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舞蹈创作中的有形无象,这要求编导不要一味的用技法来“出动作”,而要在确立题材构筑意境的基础上围绕形象而编创。

再次,关于舞蹈语言的编创。对于学习过编创技法的编导而言,会出现“动作好编,韵味难求”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中国古典舞而言,不同于现代舞的舞蹈语言和编创理念。因此我们要明确“创作语言之前要先学语言”。中国古典舞不论是体现泛古的舞蹈意境还是表现断代中的舞蹈人物形象,都需要通过古典舞的语汇进行表达。当今舞台上之所以会出现对于某一作品是不是古典舞的争议,实际上与舞蹈所用的语汇是否是古典舞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在编创作品时不论如何创新,最起码编古典舞就要像古典舞,不要让古典舞和现代舞混淆在一起。另外古典舞不是声韵素材、技术技巧和现代舞编创技法的拼贴组合。舞蹈语汇运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所有的题材、构思、意境最终都要通过舞蹈肢体语言呈现出来,因此,肢体语言的遣词造句是一个呈现的过程。作为艺术性的舞蹈不应该只停留在好看和优美的层面上,尤其是作为中国古典舞更应该展现它本应焕发的文化和内涵。

我们当前在舞蹈创作中对于技法有些过分依赖。舞蹈创作需要方法,但是不能拘泥于舞蹈编创技法。而对于古典舞作品的创作我们也不能仅仅是每到创作之时就从历史那里“借光儿”,而是应该真正深入历史、深入所要塑造的人物进行揣摩。针对“桃李杯”比赛的独舞创作来说,我们不可回避地是比赛中必须以突出参赛演员为重,但是突出演员不等于仅仅突出演员的技巧,技巧本身其实也是为塑造形象服务的。因此,在编创作品时我们一定要明确不仅要展现学生精湛的技术,更要在比赛过程当中让学生体会怎样表现舞蹈的内涵和意境,而要想实现学生们在艺术领悟力上的提高,就要在创作的作品中突出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正所谓“道中无术,术上可求;术中无道,止于术”。对于一个中国古典舞老师来说,教学与创作应该是互相促进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适度把握“以我为主,多元吸收”的方针。“以我为主,多元吸收”是中国古典舞在当代建构初期,为弘扬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现古典文化精神和中华民族气质和神韵而提出的方针策略。“我”是指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主要特指戏曲中的京、昆及其他大剧种的舞蹈。“多元吸收”中多元的成分包括武术、体操、民间舞、芭蕾以及文献和文物遗存中的舞蹈形象,后来还加入了现代舞。

唐满城教授在《从“桃李杯”大赛的古典舞谈起》一文中讲道:“一种艺术形式是否成熟,表现在他是否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追求和独具特点的形式和程式。”然而在当今的古典舞剧目当中我们看到的剧目大多只体现了“多元吸收”,中国古典舞近年来创作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很好地围绕“以我为主”的轨迹前行,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争议性的问题。例如舞蹈的舞种归属问题,剧目的内容、题材是否具有古典精神等等,足以见得“以我为主”中“我”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了。

因此,唐满城教授指出:“我们的中国古典舞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即是在‘继承’与‘发展’中波浪式前进的,过去往往强调了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因此古典舞尽管有飞速的发展,但剧目不是略显‘陈旧’就是像‘现代舞’,归根到底是对自己民族文化深厚的根继承不够,对如何吸收当代其他舞种经验的度掌握得不好。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主体’,什么是必须具备的‘排他’性。”笔者认为,在中国古典舞的创作当中,一定要将“我”与“多元”之间的度把握好,在创作之初就在脑海中树立古典的概念,在继承与发展之间找好创作的维度。

二、另辟蹊径——在本土文化上下功夫

在创作中我们应该认识到题材的选择对于作品创作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不同地域的文化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素材和创作题材。对于编导来说,挖掘本土文化进行创作是一种可取的方法。笔者针对自己所在的地区以小见大地谈一下自己对于中国古典舞创作时题材选择与创作方面的想法。

针对笔者所在的浙江地区,自古就是吴越文化的聚集地,可以选择的题材繁多,例如历史名人有王羲之、陆游、西施等等,风景名胜有雷峰夕照、西湖美景等等。假如我们选取西施这个历史人物作为编创的题材,首先应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有历史感的人物形象,西施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公元前491年越国在与吴国争霸中战败,西施被越王送往吴国之前,曾于绍兴土城练习歌舞仪容,到了吴国以后以美貌歌舞迷惑吴王夫差,吴王“盛陈伎乐,日与西施行乐歌舞为水嬉……荒于国度”(清《诸暨县志》)。西施进入“馆娃宫”后,常率众宫女脚穿木屐、裙系小铃,在木板上跳舞。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曾描述明人所演之西施歌舞,长袖缓带,绕身若环,扶旋猗那,弱如秋药……因此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下,在了解了西施这个历史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再进行编创就会比空穴来风一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故事要真实生动得多。与此同时,对于当今舞台上出现的较多以单个的历史中女子形象为题材的作品而言,怎样让西施看起来就是西施而不变成貂蝉或者罗敷,杜绝出现混淆不清的现象:一方面,在舞蹈语汇的组织上一定要尽量追寻当时的风貌,在留下的历史文献和古代诗词中寻找到西施身上动作语汇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形象塑造上要尽量明确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

这里之所以选择本土文化当中的内容作为素材,不是为了讨巧而恰恰是为了避免讨巧向历史借光。挖掘本土文化是我们在创作中找寻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其实对于编创来说“法无定法”,编导眼中之所见、内心之所感,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只要记住不要浮躁,要静下心来搞创作,找寻自己的方向和个性化创作。不要人云亦云,也不要不知所云,心中有形象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只有热爱本土文化,对本土文化有感情、有体会,才能够编创出有情感有内涵的舞蹈作品。立足本土文化,不仅有利于宣传本土文化,还可以避免创作题材“撞车”和作品的千篇一律。

三、继往开来——创作团队的建设

创作团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对于院校来说培养教师创作团队对于教学和实践来说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关注创作,多和学生交流创作,在教学相长的基础上促进形成编创的思维路线。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老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表现,还应该在课下和同学们交流思想,了解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长处,建立在了解和沟通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帮助作品的创作。创作之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多沟通交流感受,然后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有生命力、有感染力的舞蹈作品。

2.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建立健全一个促进编创的平台和机制。要想在教师团队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创作氛围,需要一个良好的机制。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或者是学期结业课的时间段,鼓励老师在剧目课的结课上有所创新或者编排创作的剧目。这样将自主创作的理念贯穿到平时,有利于教师创作队伍的梯度建设。定期举办新创作剧目的交流研讨会,及时总结编创中的得与失,在鼓励创作的同时杜绝盲目创作。在这种良好机制的带动下不仅可以提高创作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也有利于走出自主创作的道路,减少对外聘编导的依赖。

3.组织创作团队结合本地文化资源进行采风活动,深入编创题材和选择素材的发源地,身临其境地寻找艺术创作的灵感。对于身处不同地域的院校来说,地方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并且值得研究和用舞蹈表现的,因此定期在教学之余增加一些采风活动,让老师们从课堂中深入到地方生活的文化氛围当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深入到本土文化的氛围当中,对本土文化追根溯源切身感悟,才能够由心而发编创出既有文化内涵又有真挚情感的舞蹈作品。

综观当今舞坛,能够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越来越多,已经不局限于一些传统的赛事。因此,本文也仅仅是以小见大地从“桃李杯”比赛后的感触阐述自己对于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想法和建议。特别是针对自己教学实践所依托的平台,提出对于地方院校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建议。笔者认为,在我们完成对中国古典舞创作以及本土文化的寻根溯源之后,应该返璞归真地从内心出发从真实而深厚的本土文化出发,用一颗艺术的真诚之心来创作体现“善”与“美”的舞蹈作品。中国古典舞剧目的创作问题,将决定着中国古典舞未来的发展,艺术的成就最终还是要通过作品来评判。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古典舞的创作、教学、表演发展到今天,更要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目前制约发展的创作瓶颈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将不遗余力地对于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以及编创进行实践和研究,为古典舞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1]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2]袁禾.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3]唐满城.从“桃李杯”大赛的古典舞谈起[J].舞蹈,2004 (1).

[4]王伟.感应时代主题 建设先进文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

[5]慕羽.从中国社会转型的角度解读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转型——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

猜你喜欢
西施古典舞剧目
舞台剧目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论古典舞气息在古典基训课堂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
《庄子说》(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