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云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316)
格式塔心理治疗基本原理在职业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徐湘云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苏州215316)
在简要介绍格式塔的基础上,阐述暂停思考多去感受、恍若初识的态度和强烈的好奇心等方面在职业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使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了解并运用这些基本原理,提高咨询效果,促使咨询师自身的成长。
职业学校;心理咨询;格式塔心理疗法
格式塔(gestalt)一词来源于德国,在中国又译为完形。原义是指物体的形状或形式,也就是物体的性质。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格式塔心理疗法的理论前提是,人们必须被放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被理解,来访者的基本目标是察觉他们正体验到什么和自己正在做什么,通过这种察觉,改变才会自动的发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学业失败是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个很大的挫折。同时,他们在童年时期或青春期,一些本该有的天生的与他人建立互惠联系的动力或能力受到了阻碍,他们看待自己的固定模式是“我不好,我不行。”反过来这种模式又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发展,使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破罐子破摔。笔者在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碰到很多这样的学生,一进入咨询室,就摆出一副“我反正不好,你拿我怎么办”的姿态。对于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来说,就是要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消极固定模式如何影响他们当前的生活,心理咨询师的作用是帮助他们找到新的或更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他们当前正面临的问题或危机。而且,职校有的学生已经长期习惯放弃或被抛弃,“习得性无助”这个词语用在他们身上恰如其份,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具备其他能力的可能性,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就是要做到,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真正被人不加评判或不被批评地倾听。
在职业学校心理咨询中,当心理咨询师面对学生时,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解决他的问题,会追根究底问事情的原因,过多的去关注事情而不是人本身。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咨询师很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则更容易犯欲速则不达的错误。为此,我们要树立一个观点,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是助人自助。在职业学校,咨询不仅仅是为学生解决问题,不是叫他们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而是要相信学生有这样的潜力和自我改变的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此类能力,这才是改变他们自身最好的动力和资源。因而,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师可以使用格式塔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问题之所在,自己去感知。
格式塔心理治疗基本原理在学校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格式塔心理咨询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作为思考基础的“感受”。感受可以调整、丰富我们的思考,感受是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感知觉是我们对外界环境反应的第一印象,叙述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对于第一次进入心理咨询室的学生和第一次看到学生的咨询师来说,都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叙述第一次的感受,使其放松,这样对于咨询师和学生双方良好的关系的建立会起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每个人进入咨询室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相似的,他们都会紧张甚至会有很强烈的防御,咨询师要鼓励学生关注他们当前的感觉能力。职校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感觉的叙述能力已经很弱,甚至是漠然,说不出任何的感受。可以问:此刻你进来了,你能告诉我自已看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身的感受后,咨询师一定要肯定他们的回答,说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这个所见所感的言语描述对双方都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咨询师的这种态度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同时,咨询师一定要留意学生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会流露出学生本身也未能察觉到的体验,还要尝试着让学生用语言把肢体动作说出来。可以问:“我看到你在搓手,如果你的手能说话,那它会说些什么呢?”“你看上去眉头紧锁、情绪很不好,你能告诉什么让你这样?”“我发现你迟到了十分钟,这意味着什么?”等等。学生都希望咨询师以积极的态度关注自己,职业学校的学生很多时候是被忽略的一个群体,当他们发现有一个人很近距离地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他们肯定会有新的感受,这种感受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我们都要去关注,但一定要记住不做评价。举例如下。
学生:老师,我曾经故意用小刀划破自己的手指!
咨询师:这个挺疼的,流血了,你痛吗?
学生:不痛,我没有感觉!
咨询师:真的不痛,没有感觉,那我感觉到你的内心可能有更大的痛苦!
学生没有说话,只是低头流泪了。
在职校的咨询中,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自己主动来寻求帮助,而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些问题处理不了,此时,会想到让学校心理咨询师来处理。在学生第一次来之前,咨询师已经获得了关于来访学生大量的负面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班主任、任课教师和管理部门。而恍若初识的态度就是指咨询师要尽量将所有这些先入为主的结论放在一边,放下自己充当的所有角色,清空自己,在咨询前给自己五分钟的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甚至对自己说:“我现在不再是老师,我是心理咨询师。”曾经有的学生走进来就会说:“老师,我知道我是坏学生,是班主任让我过来的。”这个时候咨询师一定要以开放的态度面对这个特定时刻的特定学生。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人时,你会有新奇感、会欣赏他。笔者曾经接待过一个学生,该女生在学校的装束行为很夸张,有一次她带一个很大很夸张的发卡,几乎遮掉一半的头发,班主任让她拿掉,她坚决不肯。当她走进咨询室之后,她问:“老师,你看我的发卡怎么样?”笔者当时的回答:“我注意到你的发卡了,因为大老远就能见到你!你觉得你的发卡怎么样?”学生说:“吸引眼球啊!其实我就戴几天,好玩,等过了这几天,我就不戴了。可班主任一看见,就让我拿掉,我就不拿,看他怎么样?”职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会用标新立异来表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咨询师要能够明白这一点,否则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是对立。同时,他们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会通过各种各样好的或不好的行为来表现自己,而此刻心理咨询师就要以一颗宽容接纳的心去对待他们,理解欣赏爱护他们,无论学生说的对或错、情绪表现是否合理,都需要以关注的态度予以接纳,接纳之后不给予批评说教和纠正,因为这会抑止学生的真情流露,产生心理防御或阻抗态度。举例如下。
学生:老师,我长了这么大,没有人喜欢我!
咨询师:唉,你看看,我之前并没有和你打交道,但我就很喜欢你,你有没有感觉到啊?
学生:我有这样的感觉,不管我说什么,你都不说我!从来没有人这样对我的。
咨询师:是啊,那你知道我没见到你时,会喜欢你吗?
好奇心应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在咨询过程中,不对学生做评价和判断,而是像一个孩子一样,对学生的一切表示好奇,像探索秘密一样和学生交谈,要清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知道他需要什么。在怀着强烈好奇心的过程中,咨询师要尽量避免用“为什么”来提问,否则就会使咨询师的好奇心受到压制。学校心理咨询师其实有双重身份,这从学生的称呼中就可以知道,这样的称呼很容易让心理咨询师自己角色混淆。一旦使用“为什么”可能意味着是对学生的批评,会让学生感觉自己有种受审问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阻抗,所以更多的时候采用“是什么”和“如何”的提问方法,因为职校的学生尤其关注教师身份的心理咨询师是不是和其他老师一样,也会消极地看待自己。他们根据自己的直接性经验与评价性经验形成自我观念时,对心理咨询师会怀有一种强烈的寻求积极关注的心理倾向,就是想要听到好话,得到肯定,心理咨询师要能体会到学生的这种感受和需要。举例如下。
学生:老师,我恨所有的人。
咨询师:我很理解你,你能说说具体恨那些人吗?
学生:我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咨询师:啊!你恨这么多的人,一定有许多的原因,能不能说出你的理由。
在对职校学生的咨询中,有的时候学生一开始说的很多话是假话,这个时候不要去戳穿他,而是要带着好奇心去倾听,很认真地去听。很多时候职校学生的假话是为了寻求安全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自卑,想显示出自己的能耐和本领,他们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这就和家庭中一样,孩子打碎了一个碗,妈妈下班回家后,问是谁打碎的?有安全感的孩子会说是自己打碎的,因为他知道妈妈不会怪罪自己;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说是小猫小狗碰倒的,因为他怕妈妈惩罚自己。这和我们的一些学生是一样的,咨询师需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和宽容心来包容这些学生,一次次的这样咨询后,最后学生自己会明白这个老师真的对自己很好,在咨询师这里很有安全感,不需要再说假话了。这时候,学生会放松自己,会慢慢开始说实话,这时,我们就发现学生具备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咨询的效果就体现出来了。
《查拉如斯特拉如是说》书中曾说,把“过去如何”改变成“我将如何”,只有这件事才会被称为救赎。格式塔心理治疗基本原理正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即学校心理咨询师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此时此刻,学校心理咨询是一种体验性的方法,心理咨询师通过促进学生的情感释放,让学生面对自己的冲突和矛盾,提高他们自身的感知觉和意识性,使他们了解自己所用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使他们更好的成长。
徐湘云,女,讲师,教育硕士,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咨询。
G712
A
1674-7747(2011)08-0068-03
[责任编辑 方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