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红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企业管理视角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任建红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合作形式、推动内涵建设等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企业管理视角下,仍有些因素制约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以“人才”铸就工学结合的运行动力、以弹性学期制迎合工学结合的运行“关键期”诠释工学结合“将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将用人与培养人有机结合起来”的深刻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管理视角
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并提出高等职院校学生毕业前要进行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这是对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颠覆性改革,从此,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职业教育的“职业”与“教育”两属性决定了工学结合是一种双主体实施的教育,将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将用人与培养人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一边在企业中实践,一边在学校的课堂里学习;花一部分时间在企业中实践锻炼,花一部分时间在学校钻研理论知识,做到两种活动,两种场所有机结合,做到“工中有学,学中有工”。
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做了创新探索和实践,既涌现了“2+1”或者“2.5+0.5”及“工学交替”等工学结合时间长短不一的合作形式,也涌现了“校企配合”、“校企联合培养”及“校企实体合作”等工学结合深度不一的合作形式。
着眼于工学结合时间的长短,“2+1”或者“2.5+0.5”工学结合形式,即学制三年的学生,用两年或两年半时间在学校学习各门课程,用一年或半年时间在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实训;“工学交替”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离为学校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着眼于工学结合的深度,“校企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企业只是根据学校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培养任务。“校企联合培养”,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订单式”是这种模式的产物。“校企实体合作”,这种模式下,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以设备、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投入,合作办学。
除了工学结合方式不断丰富外,工学结合实践也促进了教与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工学结合是一种将课堂上的学习与职业上的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以致用,经过职业训练,他们更加客观地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从而增强自身适应产业的综合能力,此外,还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等职业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工学结合还涉及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目标制定、教学效果评价以及教学内容更新等诸多方面。关云飞等研究者提出了理想的工学结合应该做到“工学六合”,即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结合;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相结合;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结合。
在实际运行中,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时,很难达到上述理想的工学结合程度,存在两个“普遍”:一是普遍遭遇基地建设困难重重——难于找到合适的合作企业、难于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实训……,二是普遍把困难归因于企业、政府—企业不愿配合、政府政策不够……,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运作,保证它的长效、有效,就必须认真分析影响工学结合运行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学结合的本质就是工(企业)与学(学校)互为资源、互惠双赢,它是一种双主体实施的教育,工、学双方的需求是否能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同时满足,成为制约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的核心因素,双方需求满足的程度成为制约工学结合深度的因素。在企业管理视角下,工、学两个主体在成员构成、文化、环境、目标取向、组织管理、任务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带来需求及需求满足程度上的矛盾,导致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受挫,具体表现为:
工、学双方具有不同的目标价值取向,工(企业)的目标是创造财富,取得经济效益,学(学校)的目标是育人,以目标为导向,工、学双方对工学结合运行的期望值出现了分化,犹如Y字型结构,需求的难谋合致使双方合作动力下降,出现基地建设困难,或无法实现轮岗等工学结合运行中的现实难题,可以说,合作动力的不足扼杀了工学结合的运行。
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企业的影响是直接的、明显的,联动地也影响了工学结合的运行。当市场平稳时,工学结合运行相对稳定,一旦市场的需求急剧波动,企业运行方式随之发生调整乃至巨变。
有两种市场波动能让企业运行方式发生变化:一是市场需求不足。2008年,国际爆发金融次贷危机,它的影响迅速波及国内实体经济,促使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发生了转向,市场需求的不足一方面引发了企业内涵的变化,企业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产业的结构比例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都直接影响到对人才数量和职业技能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各企业业务量大量缩水,开工不足,员工放长假,学生岗位消失。企业运行方式骤变使得不少学校工学结合的运行深受打击,学校被迫修改教学计划,暂停或缩短工学结合实践。二是市场需求旺盛。这种情形下,企业常常要面临许多临时增加的生产任务,要把不同领域的人才、技术和设备等资源迅速地集中成一个以任务为导向的团体,运用增加劳动力、劳动强度或延长劳动时间等各种可能的方式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可见,市场导向下,企业的组织运行方式反应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组织反应能力,它必须保证企业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和快速决策,这种组织运行方式意味着在开展工学结合实践中,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不可能自始至终按照学校教育的规律和教学秩序来接受学生培训。
学校的教学运行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任务是预定的,完成任务的时间是设定好的,这种组织运行方式体现出一定的计划性、稳定性和规律性。学校教学现有的组织运行方式在工学结合中对运行方式需不断调整的企业的配合是有条件和有限的。可见,运行方式的差异,刻板的学期教学制系统阻碍工学结合的运行。
为实现企业目标,企业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对员工的行为加以限制,这种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约束的文化,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划一的要求。企业制度文化的“约束性”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企业的每一个人。企业的制度文化保障了企业对市场的高效反应以及企业业务流程的高效化。
学校教学管理中的制度文化则有着更多的柔性、自主性,如学分制、选课制等制度都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权,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又具有一定的弹性或灵活性。当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从事生产,接受企业化管理,学生在完成学生——准员工身份的转变中本能地排斥企业制度文化的“约束性”,对高强度工作不适应,对严格的时间管理不理解,对经常出现的超时工作不接受等制度文化的不认同限制了工学结合。
可见,工学结合的先天不足以及后天调理乏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运行。高职院校只有充分认识在企业管理视角下阻碍工学结合运行的因素,主动适应,才能达到工学结合由形式走向实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向走向互动的理想合作状态。
虽然工学双方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但是双方也有共同的结合点——人才。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要由人来完成,企业技术条件的提高更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学校的一切,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都是为了培养人才。在工学结合运行中,当人才职业素质更加成熟;当人才不仅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能创造顾客、创造市场时,将极大地激发工、学双方合作动力,为工学结合建立牢不可破的基础。
其一,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实践教学,工学结合的运行过程理应是突出“实践”,而非“教学”的过程。人的职业技能只有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或实际操作中进行反复地训练和培养,才能得以养成及提升,且一旦掌握不易忘却,但若学校仅仅把企业作为训练学生技能的场所,把工学结合作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和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把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作为工学结合的全部内容,势必造成企业动力下降。企业管理视角下,工学结合的运行过程就眼前而言,应是学生应用职业技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价值和对企业制度文化的认同的过程;从长远看,应是人才与企业良性互动的过程:人才的开发与成长与企业的发展相一致,人才因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因人才而得以发展。
这种“人才”的培养要求专业与企业对接,建立一个既开放、高效、灵敏反映企业需求,又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创设近似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完成人才的大部分训练。当这样的人才进行工学结合运行时,能最迅速地适应企业制度文化,最迅速地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而且能在将来最大可能地为企业服务,成为最忠诚于企业的人力资源。
其二,对外开放“双师素质”师资人才团队,工学结合的运行过程理应突出双师素质师资人才团队的“创造创新”能力,而非仅仅是“教学”能力。在这方面,台湾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运作机制值得借鉴,在台湾,许多高职学校都设有“创新、创意、创业发展中心”或“创新育成中心”或“技术转移中心”或“推广教育中心”,这些“中心”主要定位在于整合学校研发、行销及行政团队,提供企业技术研发、营运管理以及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服务,这些中心不仅为需求企业提供办公空间及设备支援,更为企业提供量身订做的研发服务,协助企业培育人才,协助企业争取政府资源,本质上就是设置工学交流平台,催化工学合作。这类“中心”的运作实现了三赢: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转型;提高了学校的研发能力,获取产学合作机会;树立的学校的公众形象,得到政府认可。
可见,高职院校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提供先导技术支撑;适应企业运行,提供技能人才支撑;适应品牌建设,提供专利信息支撑是开启工学结合之门的钥匙。正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16号文)提出的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企业的生存、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快速反映,并适时调整企业管理中的运行方式。企业的工作任务常处于阶段性变化中,当某个时期企业的工作任务饱满时,它能提供更多的工、学全方位合作可能性,这个时期就成为了工学结合运行的最佳时期,犹如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期”一样,迎合工学合作的“关键期”能使工学合作良好运行事半功倍。然而,传统的学校学期运行往往与它之间产生时间差,即当企业有充分的岗位需求时,学校刻板的学期运行方式对其的配合是无能为力的,以致错失了合作良机。因此,学校要主动适应,创新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既具有可操作性,又符合教学规律的弹性学期制,以弹性学期制将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缩小工、学独立运行中的“时间差”,创造工、学双方最佳的合作时期,例如:改集中时间学习为分散时间学习;改传统的一年二个学期设置为一年三个学期设置都是值得探讨的弹性学期制方式。弹性学期制能充分保证在教学管理运行中工学交替进行,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
总之,要以“人才”铸就工学结合的运行动力,以弹性学期制迎合工学结合的运行“关键期”,实现工学结合“将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起来,将用人与培养人有机结合起来”的深刻内涵。
任建红,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教管理。
G710
A
1674-7747(2011)10-0061-03
[责任编辑 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