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玉华
(山东省鱼台县中等职业学校,山东济宁272300)
中职学生管理之AFTER策略:以品德教育为主题
随玉华
(山东省鱼台县中等职业学校,山东济宁272300)
着重探讨卓有成效的中职学生管理策略具有显见的现实意义。依据现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组织行为学理论,提出以品德教育为主题设计中职学生管理之“AFTER”策略,使中职学生班主任管理工作见到实效。
中职学生管理;AFTER策略;班主任工作
罗伯特尔·G·欧文斯提出教育组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教育使命,学校必须是有助于成长的组织,促进成员的学习进步和个人成长与发展,鼓励不断成熟,增进自信和自尊、满足感、主动性和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1],本文正是基于此提出中职学生管理的“AFTER”策略,主张班主任在思想、情绪、行为、身体反应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构建中职学生管理的历程和结果,强化品德教育意义,兼顾知善、乐善与行善,引领学生由他律至自律,重视个人修养、人际关系、公民素质。为方便起见,用行为、情绪、思想、环境和赛跑这几个词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即为“AFTER”。
1.A-行为。包含两个层次:(1)既有“act”之义,指具体的“作为”,短暂而简单的行动,着重于效果;(2)又有“action”之义,偏重抽象的“行动”,指连续而复杂的行动,注意动作的过程。
2.F-情绪。1995年丹尼尔·高曼指出情绪是生命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论述了情绪智能包含的五个意思:(1)认识自己的情绪;(2)管理自己的情绪;(3)有效推动自己;(4)认识别人的情绪;(5)做好人际关系[2]。香港学者李中莹认为情绪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用两句话解释情绪智能的意思:(1)清楚认识和正确运用情绪去帮助自己;(2)了解和分享别人的看法和感受[3]。大陆学者朱滢等认为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4],本文使用“feeling”一词,在于突出具体情境中知识和技巧的运用,增进情感认知及涵养。
3.T-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思想决定品德高度,然而许多中职学生此方面的实际状况令人担忧,应引导学会思考,成为有思想的青年。还必须时时省察,改造、完善自己的信念系统,保持追求人生成功和幸福的不竭源泉。
4.E-环境。源于库尔特·勒温的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他把目光聚焦于现实环境中活生生的个体,把个体和环境看成是一种情境中相互补充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布朗芬布伦纳描述的生物生态模型(bioecological model)对情境影响个体(尤其儿童)发展作了最细致、最彻底的解释,他在随后提出的人—过程—环境—时间模型(person-process-context-time model,PPCT model)中,强调近体过程(proximal processes)在时间维度上的“运转”是导致个体发展的主要机制[5]。显然,这主要是社会与心理学的组织环境,而不仅仅是物质环境,能深刻触及影响人的感情、品德、思想。
5.R-赛跑。教育者一直都在参与“一场永远没有终点的赛跑”,呼吁更多的班主任立足现实,更快适应、更加敏锐、更加脚踏实地地汲取“大地”的力量,更高效率、更高成效地践履学生管理。
总之,“AFTER”策略既充分肯定愿景的重要性,这是实施班级管理的根据和指导原则,又尤其在意日常行为的灵活适应性,随时修改和调整既有行动,敏锐巧妙地应对不断出现的意外情况。也就是说,思考与管理、行为是紧密结合的,是同时进行的。
1.在教育学层面上,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至上原则,使用身教、言教与境教的方法,增进学生的认知、情意与实践,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品德。就人生的意义而言,知识居于外在层次,技能居于中间层次,品德居于内在层次。其他方面再怎么优秀,没有好的品德反而容易误人误事。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品德的确成为相当比例中职学生全人发展的短板,品德教育应当成为中职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应当是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关键的环节,并对于其它的教育教学环节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
在堤坝防渗加固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的确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为了提升防渗加固施工技术的良好实施效果,一定要在防渗加固这一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对其技术应用原因和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并同时保证防渗加固技术其应用的及时性和针对性,由此提升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质量和效果。
2.在心理学层面上,一个人面对世界种种事物的处理态度、情绪反应、行为抉择、环境感知,所依据的是他本人内在的思想,外来的事物只不过是诱因而已,内在的思想才是决定的因素。事实证明,许多中职学生弄不清楚事情的意义如何,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怎样做出事情的安排方式,只是不断地埋怨别人,埋怨环境,使自己陷入困扰,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
如果我们非常在意学生的认可和服从管理,必然要改变和影响学生的内心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参与管理并顺应管理,塑造自身的内在动机,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创建班级团体氛围和文化,发挥其实实在在的强大影响。
3.在政策层面上,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的品德教育。余者不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就明确要求职业学校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变化,根据职业教育的实际和中职学生的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并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中职学生全面发展。
自2009年3月起,笔者与山东省鱼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立新级部诸班主任结成协作组,开展行动研究,以下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1.由级部协调学校场地、设备支持,在不干扰正常课堂教学、实训锻炼安排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各类活动,如:健身操、街舞、乒乓球、篮球、歌唱、诗词诵读、礼仪知识等。教室内外卫生及财物安全皆由学生分工负责。班主任所做仅是站在一旁观察学生的表现,称赞进步,发现不足,确定原则,并提供指导性和启发性的描述,决定要重点训练什么方面的内容[7]。诸活动或短或长,或小或大,力求促进每一位亲历亲为的学生能有所得,懂得在特定情境、特定时刻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准确理解他人的情绪,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完整认识他人的需求,寻求即刻显见的成效,并考虑延迟潜在的影响,以谈判协商而不是冲突敌对的方式处理问题。
2.笔者梳理多年心理咨询辅导体验,亦借鉴香港青山医院“情绪自助手册”[8]相关内容,开设“中职学生情绪处理”系列讲座,讲解有关情绪管理的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明白任何情绪都具有一份价值、意义,善用情绪的指引方向和力量,以及如何适时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每一讲以案例导入,安排认知内容、自我测验、技能练习,具体包括:(1)明了情绪;(2)处理愤怒;(3)处理焦虑;(4)处理抑郁;(5)处理冲突;(6)建立人际关系;(7)提升问题处理技巧。同时,开展相关主题的沙龙活动,吸引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加入,并辅以成长记录自我省视。
3.协作组成员(尤其是班主任)于所任学科中,有的放矢,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切实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每天的学习训练中收获喜悦和满足,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省的心理品质。与此同步,参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各教育范畴之学与教资源组织体系[9],各展所长,自史、地、政、经、社会、文化等领域辑录一些发人深省而又适于学生理解的文章,每月一期,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恰似“心灵鸡汤”滋养其人文关怀以至对自然世界及社会的热情和反思,将思想导向一个“正面”的方向,重新召唤出被压抑已久的正向性格。
4.各班倡导“五美教育”,希望学生人人以做好学生为目标,努力学习。五美包括:(1)仪容之美。注重服装整洁、仪容端庄;(2)知识之美。强化专业教育,养成爱好读书习惯;(3)技艺之美。培养鉴赏能力,热爱高雅的音乐、舞蹈、影视、绘画;(4)品德之美。学习良师益友,人际关系和谐;(5)心灵之美。培养向上向善勇气,有坚毅率直风度。
5.既关注真实的物质环境,更致力于创造一种促进学生个人发展的班级组织环境,一种支持创造、团体建设和参与解决问题的环境,容许、促进而不抑制、不阻止学生适时合理的意见表达。以温婉的风度、平和的姿态、柔美的语调、耐心反应树立角色榜样,带动学生逐步塑造自身提高与环境之间的拟合度,增进接受教育、服从管理的内在动机力量。
6.善用音乐和艺术的手段促进品德教育。班主任集体讨论,精心挑选影视资料,每双周三晚上,组织住宿学生观看,并就相关情节或事件讨论,联系自身畅谈启发。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和手机,学生可在容许的时间使用办公电脑下载词曲俱佳的音频作品,供闲暇期间欣赏,放飞心灵。
7.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在协作组成员担任级部大专班班主任期间,除加大入学教育、协调协作组统一行动外,还激发班内学生热情,制订学习、生活考核指标,随时记录,建立成长档案,临近学期结束之时,以书面形式送达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尤其重视调动家长积极作用,对36名学生的家长进行适时的电话沟通或面谈。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有以下一些收获。
1.策略设计方面。必须以品德教育为核心实施管理,在策略设计中要符合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实际需求,最好以日常生活情境为范畴,这样有助于学生真正落实。
2.教育教学方面。教学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如讨论教学、活动教学、影视教学、戏剧(情境复现)教学等,可有效提升学生对自我认知、塑造的敏感和关切。
3.学习成效方面。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发现实施AFTER策略后学生于辨别、概念、原则等层次的认知智能学习成效显著;在态度层面上,学生于接受、支持等层次的情意学习有显著改变,但涉及人生意义、幸福准则等价值层次则无显著改变;在实践层面上,学生于日常人际交往、问题解决中的技巧运用有显著提高,但在基础课程学习中成效不显。
4.日常管理方面。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冒犯与冲突明显减少,宽容与尊重明显增多;校内物质设施的损失与破坏明显减少,珍视与维护明显增多。
毫无疑问,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的中职学生管理任务要求,“AFTER”策略研究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然而笔者并不气馁,保持进取热情。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11]诚哉斯言,我们要有志于做这样的教育者。
[1]罗伯特尔·G·欧文斯(Robert G.Owens).教育组织行为学:适应型领导与学校改革[M].窦卫霖,温建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7.
[2]丹尼尔·高曼(Daniel Goleman).情商EQ[M].张美惠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6:15,27-28,50.
[3]李中莹.NLP简快心理疗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3:39-49.
[4]朱滢.实验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76.
[5]Bronfenbrenner, U. Nature- nurture Reconceptualized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A Bioecological Model [J]. PsychologicalReview, 1994, 101(4):568- 586.
[6]Modell,J.Social Change and the Transitions to Adulthood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Family History,1976,1(1):7-32.
[7]David Perkins.Smart School:Better Thinking and Learning for Every Child[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2:55.
[8]青山医院精神健康学院“情绪处理锦囊”工作小组.情绪自助手册[OL].http://www3.ha.org.hk/cph/tc/information/sepal.html.
[9]德育及公民教育,个人、社会及人文教育—课程资源库[DB].http://sc.edb.gov.hk/gb/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79&langno=2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3.
The AFTER Stratrgy in Management of Vocational Students:to the Theme of Moral Education
Sui Yu-hua
(Yutai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Jining 272300,China)
Facing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and task of the new stage in the new period requirements,expl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management have obvious practical significance.With the theme of moral education in it,the"AFTER"strategy based on existing pedagogy,psycholog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trying to develop the actions and results of class manager’s work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pecifically speaking:(i)design teaching activities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needs of students,(ii)analyze the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iii)the findings provide other class manager as the reference of daily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AFTER strategy;class manager’s work.
随玉华,男,中教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辅导、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G718
A 文献标识码:1674-7747(2011)13-0073-03
[责任编辑 曹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