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古诗鉴赏题

2011-02-19 17:04:57叶伟华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词风诗风赏析

叶伟华 (江苏省泰兴市实验初中)

诗歌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随着教材中古诗词数量的增加,古诗词赏析类的试题也逐年增多。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接轨高考的过程中,不乏古诗词赏析类的考题,而且有扩大的趋势,所占分值一般 6分。所选诗歌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一般比较短小。虽然难度不大,但很多学生面对考题还是觉得无从下手。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类题目呢?我根据教学诗歌的体会,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诗歌的内容

这里的内容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感情,如乡情、伤离、怀古、忧思;也可以是作者对生命、社会、生活的某种见解。按内容,诗歌可分为山水田园诗 (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要想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首先应该认真注意诗歌的题目,因为很多诗歌的题目往往已经告诉了我们诗歌的内容,如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其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只有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此外还要注意诗歌的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歌中的走向,如“烟波江上使人愁”,一个 “愁”字就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暴露无遗。

二、根据作者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孟浩然诗风的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诗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同为边塞诗,高适、岑参的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而宋代范仲淹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了解了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我们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诗歌的意象常常有固定的含义,掌握诗歌意象的含义对于成功鉴赏诗歌非常重要。古诗的常见意象有以下几种: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月亮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折柳表惜别,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蝉赞品行高洁,如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菊花称赞坚强的品格或清高的气质,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梅花写出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鸿雁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因为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用写莲的诗句来表达爱情;另外,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寒蝉往往是悲凉的同义词,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当然这些仅是意象常见的含义,要想掌握古典诗词复杂的意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下工夫。第一,要开阔视野,多读一点古诗词。没有一定阅读量的积累,其他谈什么都是枉费。第二,做一个有心人,多积累,多归纳,多思考。当一个意象不止一次出现在你面前时,要有足够的敏感,将其抓住。要能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四、注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表达技巧很多,从修辞角度来看,常见的有比喻 、夸张 、比拟 、对偶 、对比 、双关 、反问等 ;从表达方式来看,有写景、状物、叙事、议论、抒情、言志、场面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衬托、用典、象征等;从诗歌的结构形式看,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全面灵活地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对赏析诗歌是非常必要的。

五、注意准确的书面表达

首先,要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题目要求回答什么,就回答什么,要求分析意境、景物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其次,表达的过程要严密、清晰。表达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使答案清晰完美。

我相信,只要学生对诗歌感兴趣,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就一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得心应手。

猜你喜欢
词风诗风赏析
张伯驹的词风及其“豪放词”的意义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以健为美,力求诗风刚健
中华诗词(2020年2期)2020-09-21 09:25:30
早梅(节选)
探索姜夔词的幽冷词风
学苑诗风
散文诗世界(2016年5期)2016-06-18 10:03:10
张鎡词论
青年文学家(2015年8期)2016-05-09 12:48:10
步辇图赏析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
怀柔文化政策影响下的清初词风嬗变——以朱彝尊、陈维崧为中心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19: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