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闲”字了得——由《记承天寺夜游》看苏轼的审美人生

2011-02-19 16:47庄留平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1期
关键词: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空明

■ 庄留平(江苏省常州市清潭中学)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这是收录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中的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当解衣欲睡之际,忽东月朗照,激发了诗人的游兴,想到“无与为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才到承天寺找好友张怀民一同赏月。承天寺院里,两人漫步于庭,月光如水,清澈透明又微微涌动。作者由此产生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诗人仅用八十三个字就巧妙地勾画了一幅月夜景色图,用淡淡的月景倾诉了自己浓浓的愁情,似从胸中自然流出,回旋激荡。一切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仔细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过卵石,弹出一支清新的曲调,给人以无限美的享受。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积极生活的显现,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心中引起的愉悦情感。审美观是一个人用什么样的审美观点、抱着什么样的审美态度以及运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对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文学艺术和人生进行审美活动,是一个人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集中表现。短短八十三字的《记承天寺夜游》正可作为苏轼审美人生的极好概括,向我们揭示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包含着苏轼对于大自然的审美态度。在仕宦遭挫,倦游山野之时,对于大自然的审美愉悦,是苏轼最好的休憩。大自然与他的诗文写作,就成为不弃的伴侣。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传统,不独苏轼而然。但苏轼的人生,其个体生命、社会生活与自然世界之融合,更达到了新的境界。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句,区区十八字写景,可谓用字少矣,而“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而古寺院落里疏朗的竹柏摇曳生姿,宛如随波浮动的水草,更显出月夜的迷人了。全句无一月字,却处处写月。竹子和松柏能投影庭下,藉此推见到月色之清明。前半句写出了小小的错觉,仿佛在水边赏月。可是小小的庭院里怎么会有水和水草呢?原来是院中的树影,虚实相应,使人不觉走进了幽静迷离的幻境。然那空明如积水的月色,如藻荇交横的竹柏之影,都被描绘得生动感人,有如神助。自然之景色,乃“一片风景一个心情”,景物更多的是主体之关照,是社会化之自然,“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幻觉之自然,想象之自然。自然之美,全在“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闲人,只是相对仕宦人生而言,对于审美来说,却并不闲,因为苏轼不但沉浸于美,而且创造了这一千古名篇。故“闲人”两字为关键词,可以视为苏轼审美人生的别样说法。

《记承天寺夜游》还包涵着苏轼对于文学艺术的审美态度。秦观有诗说:“人生异趣各有求”,对于苏轼来说,他的异趣不是富贵,不是功名,而是创作。在文学艺术的瀚海中遨游,是苏轼平生之快事,正如他自己所说:“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记承天寺夜游》正可作为苏轼惜字如金、委婉曲致,行文含而不露的艺术审美的极好概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连两问,含义极深,包蕴丰富。由景物推及人情,看似问“月”、问“竹柏”,实则问“自心”、问“世人”、问“世间”。作者客观而问,主观而答:“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从淡淡的感叹中,我们可以分明地听出诗人内心的丝丝忧楚和些许放达。“闲”之一语,是为“文眼”,包含无尽意味:那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那贬谪的悲苦、人生的喟叹……种种微妙复杂的思想情感尽在其中,虽口言“闲”而心难“闲”。同时,“闲人”一词切合当时的情境:苏轼其时遭排挤打击,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无事可做的闲职,张怀民也正谪居黄州,岂不是两个闲人?但作者是怀抱雄才大略的人,既如此,自嘲之意、怨愤之情也不难想见。诗人借景抒怀,委婉曲致,欲说还休,似闲还愁,只点出物景随人事而变迁的感受,而其中所包含的层层人生感悟,都留待读者去深深体味。

《记承天寺夜游》更包涵着苏轼对于社会人生的审美态度。《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的遣怀之作。此时苏轼刚刚经历了一场人生磨难——乌台诗案,遭人陷害,几乎丧命,被贬黄州,近乎流放。他的大才情与大失落交相碰撞,内心的苦痛难以言说。在这种情况下,他与友人赏月解愁,抒发了自己的旷世情怀。一腔幽怨弥漫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但行文含而不露。诗人自喻“闲人”,清风明月,赏酒助兴,看似赏心乐事,细心解读,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诗人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苏轼被贬之后,苏轼的审美人生,并不是消极隐世,与人类文明隔绝,而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据蓬莱阁上苏公祠内的清代盐政碑记载:“北宋时,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治绩也。”元丰三年,苏东坡重新被起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太守。到任才五天,就接到调回京师的命令。但就是在这五天中,苏东坡向皇帝上《乞罢登州榷盐状》。自此一直到清末,蓬莱人民的这项税赋都被免除。所以,才有了“五日登州府,千载苏公祠”这样的千古佳话。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俗话说“知人论世”,读文章又何尝不是?正所谓“文如其人”。《记承天寺夜游》空灵美妙、委婉含蓄,如行云流水,飘逸洒脱。寻友赏月,看似随意,却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正如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所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闲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文章含而不露,浑然天成,不用心解读,难以体会诗人的真意。

文中真意,怎一个“闲”字了得。

猜你喜欢
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空明
“欣然”与“积水”背后的生命超越
江岚诗词二首
宁夏承天寺重建年代考——以韦陀殿所见铭文为据
硬坛新秀
澄澈与空明的玄想
《记承天寺夜游》拓展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文体确定的反思——兼与《小石潭记》相比较
信手“闲文”注“闲人”——《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