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永强 (浙江省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
古诗文在高中各版本必修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分量都不轻。笔者统计了目前流行的五种版本,鲁教版最高,达到51%,人教版和语文版都超过40%,苏教版和粤教版约占33%。以上仅就课文序列进行统计,实际篇目更多。
教材中放进如此之多的古诗文,那些专家的意图是让学生借助它们学习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诗文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于漪女士曾形象地称它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地质层”。但从教学现状来看,古诗文的神秘面纱未被广大的语文教师真正地揭开,很多老师的教只见“言”不见“文”,学生也似懂非懂地学,双方都陷入迷雾之中。
古诗文难教,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古诗文作为各省高考的重头戏 (除作文外占分普遍在三分之一以上),没有一个语文教师会掉以轻心。可学生在高考中的得分情况却不容乐观。福建省2010年高考古诗文共33分,学生平均得20.19分。浙江省2009年高考阅卷中,抽样调查古诗文主观题22分得分情况,学生平均得11.2分。可见,完全靠学生感受鉴赏能力的主观题问题更大。
要想从雾霭重重的古诗文教学中破茧而出,切实提高学生鉴赏领悟的能力,我们语文教师最迫切的是要提高自己对古诗文的解读能力。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曹勇军说:“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那怎样才能提高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思考感悟,提出如下建议:
读书是语文教师的权利,也是义务。要教好古诗文,蕴藉内功,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读一些有分量的古书。朱光潜先生提出,应从精选精读一些模范作品入手,用“集中全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去读些好诗文,从而培养语言直觉和顿悟能力。
像《诗经》《论语》等经典文学作品,语文教师都懂得它们的价值,但笔者觉得每个语文教师应该先读两本文史并重的著作,那就是《上下五千年》和《史记》。前者使我们脑中有了一条非常清晰的历史之线,而线上的珍珠就是在教材和考试中屡屡碰到的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后者是史书的开山鼻祖,我们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的人物传记类古文,基本源于太史公的纪传体。
自古文史不分家。古诗文教学如果离开了特定的历史背景,那就成了“纸上谈兵”。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史知识,与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很多老师连自己都搞不清楚,又怎么去引导学生关心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背后隐藏的东西呢?我曾经听过一位骨干教师讲到苏轼被贬黄州后担任“团练副使”这个“官衔”,她说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副局长”。这并不正确。其实,只要了解宋代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个背景后就知道,团练副使是闲差,没有编制,没有实权。虽然官衔对讲述《赤壁赋》这样的经典名著影响并不大,但既然做了语文教师,我们就不能误人子弟。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腹中没有几本书,就等于没有了家,自然谈不上解读能力,课堂上难以迸射出思维的光芒,更不会受学生欢迎。
从笔者的观察来看,现在好多教师新上一篇古诗文时,往往花更多的时间在教参和参考别人的课件教案上,自己钻研教材的时间很少。经常见到一些年轻教师读了一遍文本,然后把别人的课件或教案打印出来就去上课了。长期如此,老师解读文本的能力就逐渐退化了。
笔者认为,古诗文备课有别于一般的现代文。特别是刚接触一篇古诗文,有时候读上三五遍,心中也不见得有底。所以,一个把语文教育作为一生事业追求的人,应该先摒弃教参和其他参考资料,多在文本上下工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只有自己搞懂了,上课时面对学生自然就游刃有余了。如果先看参考资料,往往会让别人的观点先入为主,自己的思考就会被扼杀。
笔者清楚地记得,当年第一次教授杜牧的《阿房宫赋》时,讲到了此赋结构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由于课堂气氛不错,上完课自我感觉很好。但是课后评议时,一位老教师却提出了一个让笔者十分尴尬的问题:“第二段介绍宫女时,也提到了她们久藏深宫、寂寞孤独的悲惨生活,这难道也是‘扬’吗?”这都是自己囫囵吞枣搬用教参的见解,没有深入思考造成的。这件事给了我深刻教训,从此我对教参不再那么崇拜了,甚至经常敬而远之。
所以,要切实提高古诗文的解读能力,就不能把别人的东西一股脑儿地接受,让自己陷入迷雾之中。只有自己用心去思考,思维的火花才会不断涌现,才能不断挖掘出文本中的亮点,学生才会与文本息息相通,越来越喜欢古诗文。同样以《阿房宫赋》为例,一般的参考资料都不会注意第二段中的“惊”字,因为“雷霆乍惊”没有特别句式,“惊”也没有活用,所以不会落入那些只盯着高考考点老师的“法眼”。笔者倒是十分欣赏这个“惊”字,因为它把一群长期处于寂寞中的宫女对秦始皇的敏感、渴盼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后文她们的心情从峰顶跌到谷底作铺垫。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好好品读这个字,学生会对宫女的悲惨生活有更深切的体会,对杜牧的写作目的有更深刻的领悟。
选入现今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颇具美感的名篇,极具情感性。法国启蒙思想家得罗说得好:“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要引导自己的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走进文本,挖掘其中的情感美。
现在,不少老师都怕给学生示范读古诗文,怕读不出感情,让学生笑话。笔者几年前到杭州观摩全国课堂教学大赛时,曾经听过一位老师上李白的《将进酒》。他敢于感情饱满地范读,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不但感染了台下的学生,甚至连坐在下面窃窃私语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们也都鸦雀无声,认真投入地观摩。后来,学生的朗读和课堂问答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整堂课张扬着师生的个性,是我从教以来情感触动最大的一堂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营造情感氛围外,新课程还要求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互动关系。所以,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放在促进学生的“学”上。在讨论质疑中,师生要经常互换角色。教师不能沿袭过去单一、陈旧、似是而非的教学方式,而应该与时俱进。只有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解读文本,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才会被我们点燃,“亮点”不时涌现,自主学习热情高涨,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如笔者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一位学生认为“朱颜”是门上的横匾,并非指少女的容颜,跟“雕栏玉砌”对应,是物与物对举。这样的质疑和见解,非常可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当中也有大智慧,我们应该善于向学生学习,多一点换位精神,和学生共同成长。
除了以上几点,教师适当写一些古诗文或读后感,也是提高古诗文解读能力的好方法。优秀的语文教师都会写文章。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功勋教师黄孟轲经常与学生一起写同题作文。他说过,老师的文章是学生最好的榜样,这是任何教材和其他优秀作文都代替不了的。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如《赤兔之死》《绿色生活》《士运论》这样优秀的高考满分古诗文来,我们教师为什么不能呢?
总而言之,古诗文解读能力的提高不在一朝一夕,而是任重道远。教师要转变观念,积极钻研,勇于创新,从古诗文中吸收宝贵的养料,积淀文化底蕴,从而拨开重重迷雾,不断提升自己的本领,体验进步的喜悦和获得知识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