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亚萍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
我十分喜欢这样一个故事:
辽阔的亚马孙平原上,生活着一群素有“飞翔之王”称号的雄鹰。它们飞行时间长,速度快,动作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们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它的捕捉。但谁能想到,壮丽的飞翔后面,蕴涵着的却是滴血的悲壮!
幼鹰出世后没几天,就得经受近似残酷的训练。之后,母鹰会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悬崖,然后往下摔。有的胆怯的会被摔死,但训练不会因此而停止。最后的训练更是残酷和恐怖,飞成功的还将被母鹰折断骨骼,再次推下,成为了成功祭台上的“祭品”。
任何人读到这里,无法不为幼鹰成长所付出的代价而动容。是的,我被那一幕幕的血腥、一刻刻的残忍、一次次的无力所震撼。
可是,如果没有“血淋淋”的训练,幼鹰生命的蓝天如何才能构筑呢?曾有猎人动了恻隐之心,把未折断翅膀的鹰偷偷养大,但后来它们不再能高飞,到了房屋高度便掉下来。
原来,“残忍”折翅是决定幼鹰将来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翅后仍能忍受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充血,不久就能痊愈,而复生的翅膀将更加强健有力。否则,雕鹰将失去仅有的机会,永远与蓝天无缘。那时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还是自己。
雕鹰的成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抗争史,更是一段感天动地的爱之曲。母鹰的爱何其伟大啊!如果它不能忍一时怜悯,不能在关键时刻毅然决然地放手,那蓝天之下还会有我们心仪不已翱翔万里的雄鹰吗?不,永远不会有了!那样生命就少了几分高远,生活也少了几分精彩。
“鹰的故事”让我喟叹、纠结和反思。透过它,细细审视自己走过的从教之路,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有一种爱同样弥足珍贵而且必要,它的名字叫做“放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凡是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求自得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信很多人都能认同这一点,我们曾经或者正在犯着类似的教学错误:课堂教学中总担心学生这不会、那不会,恨不得把自己掌握的东西一股脑给学生。也许是要“喂”的东西太多了吧,而学生又不能一下子“开窍”,所以牺牲了师生双方不少宝贵的休闲时光。然而辛辛苦苦“精耕细作”之后,我们还是只能为眼前的“庄稼歉收”而感叹唏嘘。开句玩笑,如果记忆可以移植,想必医院的生意一定比任何时候都火爆万分。
事实上,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学生,生活同样赋予了他们翱翔辽阔美丽蓝天的权利,也同时让他们拥有了一双为翱翔蓝天而做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做到放手呢?本着对教育教学的热情,我在实践中进行了尝试,改变了自己以往的一些做法。
1.放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自认、自查、自释字词,不给学生作保姆式的认读与讲解。词语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以往很多老师在这个主阵地上做了很多的事,忙了自己,也忙了学生,但结果是错的地方依然错,不该错的也要错,收效甚微。事实表明,教师主观认定的所谓生字、新词,学生大多可以在课前阅读中自主学习掌握,如果有疑难的地方,也不妨让学生通过议论和自辩,结合语言环境领会其意,不需要直接抄写注释与解答。何况,灵活查阅工具书和翻阅资料,这一运用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求之一。2002年带班以来,我一直沿用这个方法:学生课前充分做好字词方面的预习,而我主要负责每课5分钟的检测,天天坚持,日积月累,虽少做了很多笔头的抄写作业,但每一次检测无论怎么出题,基础部分巩固率仍旧很高,成绩依然在年级中名列前茅。这个方式带来的最显著变化是,入学初极易写错字、文法不通的学生后来几乎不再写错字了,而且能写上一篇言辞丰富的好文章,甚至有时还是老师上课时的“好词典”。
2.放手让学生自圈自划,举疑共议,不总以老师的意识和提问为中心转圈。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关注解释、抄写、归纳、回答等,那学生只能形成一成不变的学习习惯,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挥。课文是丰富学生知识、引发学生活动创新的载体,把活生生的文章变成生硬的概括总结和机械的抄答,无益于学习的生动活泼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坚持放手让学生动“笔墨”析文,在文内圈、点、画、评,把自认为写得好的地方画下来,写出或多或少的感受,针对疑点评注交流,闪现思维的火花。如有异议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此时老师可以不再是老师,学生也可以不再是学生。师生关系的改善,大大避免了常规教学中“拉牛鼻子走”的套学模式,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因主动求知,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展示了自我,增强了自信,所以学习也就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苦差事,上课也成为一件极富诗意的乐事。如教学《论美》时,学生围绕话题“美”谈了自己的认识,列举了生活中经历过的或看到的美的事,发表了个人独特的见解。有些认知和书本简直是不谋而合。智慧的碰撞,使他们很快走进了文本,在辩驳中求同存异,掌握议论文论证的特点。课堂上,学生就自己手边搜集到的有关“德行之美”的素材做了精彩的展示,古今中外,各行各业,鲜活有致。课后,一些同学还就这篇文章激情洋溢地写了随笔,博古论今,观点鲜明,颇有议论文的架势。
3.放手学生自由穿梭课堂内外,兴趣盎然地操作运用,不错过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契机。课堂教学的枯燥,是学生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多媒体教学在这个方面优势明显,它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展知识的容量,加快教学的节奏,更能充分发挥影视音响的优势,营造引人入胜的情境。如学生在学完《国宝——大熊猫》后,对熊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安排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继续研究熊猫。学生欢快地找来了熊猫的视频、图片以及大量的文字资料,并自己提出不少感兴趣的问题。然后,我放手让学生自由分成七个小组,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经过适当的指导与点拨,七份极具创意与价值的方案应运而生了。汇报课上,学生相互协作进行操作演示,极其个性化地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在演示操作中逐步感知、领悟、提高和创新。
4.放手学生广泛地阅读,多元化解读文本,不要求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结果。每一次阅读,因为认知角度的不同,也由于自身生活的差异,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学切忌求同,不能让现成的结论套住学生,压抑学生的个性,扼杀学生的灵性。所以,我在教学中提倡思维的多向性、理解的多元化,打破唯一家之言是从的习惯,让学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甚至于“反其道而思之”,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或能自圆其说就足够了。如课堂漫画教学
(屏幕出现一幅图画: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着一张脸。从他的神态上看,明显很满足的样子,标题为“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我要求学生根据这幅画合理想象,写出现实生活中有类似性格的人。我先请几个学生口头描述这幅画,然后我在这个基础上做个开头:画中的人是“为活着而活着”。他对自己生活的价值并不关心,而只担心自己活着的长久问题。他不敢正视挫折,挑战困难,他害怕“跌倒”、投降于“挫折、困难”。这个人因为惧怕摔跤,便甘愿“永不走路”,这是十足的逃避主义。同学们,你们联系现实人生,有没有人因惧怕失败和磨难就“因噎废食”,不敢进取和斗争?学生接过“感谢困难”话题后即刻下笔,没过多久就交上了作文,其中不乏精彩的语段。
当然,教学中对学生的放手不是全然意义上的、无原则的放手。放手之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客观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处事。事实上,可做可不做的事,教师应坚决不做,让学生自己独立做。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做;学生不能做的事,教师抛砖引玉即可。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坚持大放手、多求异,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条件和空间,改变老师越俎代庖、学生被动依附的现象,让学生自信地做、大胆地疑、彻底地问、不拘一格地答,学生终将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主动自信地求知,语文教学也必将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