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在人民利益理论上的丰富与深化

2011-02-19 05:51邸泽军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利益内涵

邸泽军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570228)

我党在人民利益理论上的丰富与深化

邸泽军

(海南大学,海南海口570228)

中国共产党诞生尤其是执政以来,不断丰富与深化人民利益理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执政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面,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及“三为民”理论;二是在为民谋利方面,由起初出现的认识偏差到不仅重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而且要促进人民利益的全面发展;三是在利益关系方面,由理论上重视但在实践中忽视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到不仅在理论上重视而且在实践中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理论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工人阶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间,无论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还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都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为指导,同时,又根据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今天,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研究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利益理论的丰富与深化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尤其是执政以来,不断丰富与深化人民利益理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执政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方面,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及“三为民”理论;二是在为民谋利方面,由起初出现的认识偏差到不仅重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而且要促进人民利益的全面发展;三是在利益关系方面,由理论上重视但在实践中忽视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到不仅在理论上重视而且在实践中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间的相互关系。

一、对执政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丰富与深化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宗旨,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结合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内涵。

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但是,在实践中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不容易,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为人民服务的路径,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体现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的内涵。他们更多的强调要通过主观上具有“自我牺牲精神”,“不怕苦,不怕死”,“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等,来为人民群众服务,侧重于“做”的态度和毅力,通过发动政治运动,激发革命热情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并没有形成一套为人民谋利的科学机制。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结合当时中国实际情况发展了这一思想内涵,提出了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发展了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内涵,把“为人民服务”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结合起来,使得为人民服务有了个评价标准。他们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党的高度去认识,在实践中着重突出为人民谋求切实的物质利益,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策略,这些都是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内涵而提出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更加深化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内涵,扩大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江泽民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此,“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成为了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把“为公”与“为民”结合起来,扩大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与外延;执政为民把“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利益”结合起来,更加突出了要满足人民的利益需求,这就使得为人民服务符合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更是发展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人民谋利益,还要维护好人民已经取得的利益,同时还要发展好人民利益,而且更加突出“好”字,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在“好”字上,更加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结果、质量和实效。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站在时代的前沿,在继承我们党几代领导核心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在西柏坡考察时,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为民”思想,使得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更加清晰明朗,更加容易把握。“三为民”思想抓住了当前党与人民关系中深层次的“权”、“情”、”“利”,体现了我们党对为人民服务内涵的深刻理解。

二、对为民谋利的丰富与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视人民群众的政治利益。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都把人民的政治利益放在突出位置。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对内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广大人民过着政治上毫无权利、经济上毫无保障的生活,为此,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就成为当时中国人民最大的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获得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大利益,劳动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政治制度。在经济上进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铲除剥削人民的经济根源;政治上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确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党对人民利益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认为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阶级斗争,只要解决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反修防修的问题,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得到了保证;经济上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缓慢,致使人民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重视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邓小平总结过去忽视物质利益的深刻教训,他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人民唯心论”,〔1〕他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比资本主义发展更快的生产力,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去认识,在发展生产力方面,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当的个人利益,鼓励人民勤劳致富,多劳多得,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工矿企业中实行厂长负责制等,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人民利益全面发展的思想。他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将人民利益概括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并且首次将文化利益纳入人民利益范围之中。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面对改革向深度发展和人民利益矛盾不断凸显的新情况,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要全面协调发展,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了人民利益内涵。他指出,全面推进人民利益,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见,人民利益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利益。同时,胡锦涛还提出人民利益要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三、对利益关系的丰富与深化

利益是分不同层次的,这就要求在处理利益关系的时候,要正确处理人们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是人们之间也存在着矛盾。

早在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就提出要关注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等,把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论十大关系》中,在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上有过积极的探索。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他却忽视了人民利益之间的矛盾,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消除了客观上存在的人们利益之间的矛盾,过分强调人们的长远利益,采取高积累、低消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通过发动一次次政治运动来激发人们的革命热情来实现共产主义,而忽视了人们的眼前利益;过多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忽视了人们的个人利益,从而使人们正当合理的利益无法实现,压制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鉴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处理利益关系上的深刻教训,邓小平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在实践中,邓小平提出的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先富”与“后富”到最后“共同富裕”,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体现了他把人民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以及不同利益群体利益关系的统一结合,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人民的利益。

江泽民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要兼顾不同阶层不同群众方面的利益,使全体人民向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把鼓励发达地区、先富起来的人们与高度重视欠发达地区、生活比较困难的群众结合起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进一步深化和认识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将城市人民的利益和农村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将东部地区人民的利益和中西部地区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将暂时利益与根本利益结合起来,将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将中央利益和地方利益结合起来,将部分人的富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将本国的国家利益与其他国家利益结合起来,将当代人的利益和后代人的利益结合起来,将群体的利益和全体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对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着力解决,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品质,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就在于它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用发展的理论再去指导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它很好地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继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中国共产党只有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发展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为谁谋利,谋什么利,怎么谋利),才能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不断开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局面。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7.

A26

A

1009-1203(2011)01-0037-03

2010-12-01

邸泽军(1984-),山西吕梁人,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周荣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利益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内涵漫画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利益链与新垄断
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政党政治思想探析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