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理庆,温建敏,马艳,暴伟晨,崔燕兵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山西长治046000)
基层党校改革发展模式探讨
任理庆,温建敏,马艳,暴伟晨,崔燕兵
(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山西长治046000)
近年来基层党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新时期干部教育的要求相比,基层党校还存在规模较小、数量偏多等问题。这种格局形成了基层党校教学资源分散,软硬件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因此,基层党校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探索改革发展之路,突破传统模式,采取拓展式、整合式、分校式和合并式等可行性发展模式,以形成对基层党校的发展及基层党校的干部教育事业有益的运行机制。
基层党校;整合资源;改革发展;创新模式
长期以来,基层党校以置身基层的优势为党的基层干部培训工作作出很大的贡献。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党校面临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艰巨任务,面对基层干部培训轮训工作的逐步正规化以及党校函授学历教育的逐年减少的变化,面对全面提高基层党校水平的新要求,这些新的变化使许多基层党校越来越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因此,要使基层党校走出困境,就必须探索改革发展之路,突破传统模式,开拓新的基层党校运行机制。
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推进党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近年来中共中央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该条例指导着各级党校的工作。随着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推进,党中央又提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这从数量与质量两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对党校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另外随着多元化、市场化的干部培训格局的形成,基层党校在人力物力上明显不足,因此,基层党校走改革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1.从硬件来看,与其他学校相比,基层党校场地狭小,一般都没有操场及其他活动场所,有的党校甚至都没有能容纳几百人的报告厅,难以满足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同时,信息化办公设施和教学设备不仅数量少而且严重老化,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从基层党校的占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情况看,一方面是多数基层党校的占地面积较小,限制了基层党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建筑面积较少,建筑物密度较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图1)
图1 8所基层党校建筑面积与占地面积对比图(平方米)
从图书情况看,基层党校图书储量少,无法满足学员和教师的学习需求。据调查,多数基层党校的图书约为一万余册,有些只有几千册。(图2)
图2 8所基层党校的图书藏书量(纵坐标为图书册数)
2.从软件来看,基层党校规模小表现在人力资源上就是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据调查,基层党校教师队伍人数在3人至20人之间。由于教师的人数较少,多数基层党校的教师都充当多面手的角色,同时讲授多个专业的课程,这样使教师很难做到课程专业化,严重制约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图3)
图3 17所基层党校教师人数与教职工总数对比图(纵坐标指人数)
总体来看,基层党校的教师课时不足,而且函授班次的课时占总课时的2/3以上,随着函授班次的逐年减少,基层党校教师的课时还将出现严重不足的情况。从主体班的办班情况来看,一些基层党校并不是每年举办主体班。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校教师课时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图4)
图 10所基层党校主体班与函授班教师年人均课时量(纵坐标为课时数)
(二)基层党校走改革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分析。基层党校走改革发展的道路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提高干部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高效率办学规律的要求,因此,要通过改革发展克服基层党校规模小的局限性。基层党校办学规模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各种职能部门都不能少,致使人力物力利用率比较低,资源过度分散,由于办学规模较小,使教学工作难以规范化与制度化,规模小就难以专业化,从而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基层党校走改革发展的道路是可行的。基层党校的改革发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灵活多样的改革发展新模式。基层党校要建立特色培训基地,如中共平顺县委党校可以开办纪兰精神学习班,中共武乡县委党校可以与八路军红色教育相结合成为一所特色化的干部教育基地,突出地域优势,办出自身的特色,同时可开展如情景式干部实训基地,拓展训练基地,办成精品党校、特色党校,还可以与上级党校联办,成为上级党校的特色化培训点。
基层党校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模式如何具体化,基层党校改革发展从哪里着手,基于基层党校的各种不同情况与现状,基于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基于充分调动基层党校内外各种积极因素的思考,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基层党校发展应采取以下模式。
(一)基层党校拓展式发展模式。拓展式的基本思路是,拓展发展领域,增强造血功能。目前,制约基层党校发展的因素不少,仅仅局限于发挥“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已远远不够,必须切实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现实需要,努力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党校自身造血功能。在办好主体班次、发挥主阵地作用的同时,从各自的县情出发,大胆探索,开拓党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门路。如党校近年来可以立足自身优势,为乡(镇)党委、县直属部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提供辅导服务,采取协议等形式初步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寻求外援支持,这是基层党校向外拓展服务空间的一个有益探索。更重要的是,基层党校应当积极参与到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领域中去,创办县委“流动党校”,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拓展式模式是为了充分发展基层党校内部的潜力,立足于调动基层党校内部的积极因素,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并在此基础之上,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尽可能地拓展培训业务范围,扩大基层党校的社会作用和影响。拓展式模式要突出党校的特色,充分发挥基层党校贴近基层的优势。
(二)基层党校整合式发展模式。随着培训市场主体多元化,各种社会培训机构向干部队伍渗透,使党校培训轮训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受到冲击,其功能渐显弱化。新形势和新任务决定了县级培训资源必须进行整合。因此,构建一个以党校为龙头、以其他培训机构为基础,向村级党组织延伸,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总抓,赋予县委党校具体协调和统筹安排当地基层干部和各类人才培训工作的职能,把各类培训统一纳入县级党校的教育培训体系中,改变各部门分散培训、培训资源效率不高的局面,形成以党校为龙头,部门培训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整体带动的基层干部和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格局。要跳出党校看党校,形成“大党校”办学的格局,整合利用现有各种办学资源,在不改变原有隶属关系、利益关系的前提下,为我所用。要在坚持党校自身办学特色不动摇的基础上来实现资源整合,使党员干部培训达到“组织需求、岗位需求、个人需求”三者和谐统一,从而赋予党校培训主渠道更丰富的内涵,也使党校培训主渠道发挥更大的作用。
整合式模式从资源共享的思路出发,整合当地零散干部教育资源,构建新型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以基层党校为主体的综合干部培训中心,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有限资源的目的。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规范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整合模式的发展,增加基层党校的收入,改善基层党校的经费状况,使基层党校步入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轨道。整合式模式更能适用于有较多的分散的教育资源的地区。整合时需要注重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探索新型的运行机制。
(三)基层党校分校式发展模式。参照《党校工作条例》第7条的规定,可以整合市县党校办学资源,努力形成以市委党校为主体、县区党校为市委党校分校的办学新体制。整合后的县区党校改为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分校(院),其隶属关系、行政级别和财政保障维持不变,仍是县委的党校。市委党校对各分校的管理主要是从宏观入手,在把握办学方向和党校工作大局方面进行统筹协调。整合后市县党校的培训分工要进行调整,市委党校负责培训全市副处级以上干部和市直机关其他党员干部,分校负责培训科级以下干部。整合后逐步实现五个方面的统筹安排,即统一调训、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计划、统一调配师资和统一教学考评,由市委党校规范主体班次教学考评标准和办法并统一组织实施。
分校式模式是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本着党校系统内部资源共享的宗旨,把基层党校办成上级党校的分校。分校主要是由上级党校带动基层党校的发展,通过统筹规范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统一安排使用师资力量,共享各类教学资源,从而提升基层党校的整体质量与影响。分校式不是单纯更换一个牌子,而是通过基层党校的分校式模式改革,促进党校系统的纵向整合,使基层党校与上级党校之间进行有效的资源流动,从而有效地带动基层党校的发展。分校式模式特别适合于力量比较薄弱且距上级党校距离比较近的基层党校。
(四)基层党校合并式发展模式。基层党校要适度合并部分党校,探索基层党校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城区、郊区党校以及邻近市区的县级党校,根据各县实际情况,可按照地域相邻、就近方便的原则,对现有的县(市)委党校进行适度合并,以统筹教学设施、集中干训资源、优化师资配备、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比如可以打破地域分割界线,每2所~3所党校合并成一所综合性党校,在管理模式上可以定位为隶属市委管理的市委党校分校。每一所分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定位办学方向,突出学科特色。也可以根据各区县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和市委对各区县的发展定位,在区县党校挂牌成立专业化、特色化的分校。也可以打造产业化的培训基地,或者包装特色化的培训项目。
合并式模式是通过适度合并部分基层党校,从而达到更加有效的资源共享,使有限的财力集中高效利用,是减少资源浪费,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特别适合于同一城市有多所基层党校的情况,也是解决基层党校地域分布不合理的重要措施。合并式模式的难点在于如何探索多党委联合办党校的新的运行机制。合并式是力度比较大的结构优化式的改革,其难度与操作的阻力也比较大。
综上所述,基层党校的改革发展之路有多种模式可供选择,各种模式各有侧重、特色和优势。各种模式之间并不对立矛盾,在现实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选择具体的改革发展路径。提出各种改革发展的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基层党校的工作更上一层楼,以更好地完成基层党校的中心工作——党的干部教育事业。
D22
A
1009-1203(2011)01-0117-03
2010-01-02
2009年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层党校改革发展可行模式的比较研究”。
任理庆(1958-),男,山西沁水人,中共长治市委党校教授。 温建敏(1975-),男,山西晋中人,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副教授。 马艳(1972-),女,山西阳城人,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副教授。 暴伟晨(1977-),男,山西长子人,中共长治市委党校讲师。 崔燕兵(1974-),男,山西长治人,中共长治市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 李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