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校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011-02-19 05:51:32向友桃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政治文明党校文明

向友桃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湖南怀化418000)

发挥党校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向友桃

(中共怀化市委党校,湖南怀化41800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党校独特的性质、地位和优势决定了其要加强对政治文明的研究,发挥好“参谋”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发挥好“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政治文明建设,发挥好“窗口”作用。

党校;政治文明;领导干部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指出,我们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党校作为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理应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党校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其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党校教育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要求,尊重和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培养忠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德才兼备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因此,党校不仅担负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等政治文明的研究任务,而且还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领导干部的任务。也就是说,党校应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要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要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当前,如果没有党校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我们的政治文明建设将因得不到强有力的领导人才和理论人才的支撑而难以发展。

二、党校的独特优势决定了其能够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

党校既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又是一所马克思主义的学校,是党的领导干部的摇篮。党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使其能够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有所作为。

一是政治优势。党校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成长的摇篮,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先后创办了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干部培训机构。毛泽东还曾兼任中央党校校长,给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的校训,并带头多次到中央党校讲课。邓小平也非常重视党校的干部教育,强调党的领导干部要针对新的实际,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时期的党校教育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为发展党校事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先后颁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等重要文件法规。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对党校的工作也一向非常重视,多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和代表大会召开之前,到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为党代会的顺利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二是人才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国党校系统已经拥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都比较好的教师和干部队伍,建立了比较合理的人才结构。特别是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拥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优秀专家,他们已经成为中央和各级省市资政的重要力量。从专业上来讲,党校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特别是对党的建设的理论有比较深刻的把握,为党校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政治文明建设中重要的主体之一。

三是网络优势。党校在分布上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我国不仅有中央、省、地、县四级党校,而且在各个行业、部门,甚至是大中型国有企业都设有党校,此外,我国还有许多无法统计的业余党校。当前,全国各级党校已建成二千多个网站,播出三千多次专题讲座,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许多省、市(地)、县(市)级党校已建成并开通了校园计算机网,信息资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党校教育网络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干部教育网络。总之,随着党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党校资源优势必将得到进一步整合,为充分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供重要的保证。

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校应在政治文明建设中作出新贡献

从历史上看,党校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早在延安时期,中央党校在培训高级干部、统一全党思想方面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党校在胡耀邦同志主持下率先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各级党校积极参与,对推动全国的思想解放、推动全国政治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发挥了很大作用。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全国各级党校在干部培训轮训方面,在研究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在宣传和研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为21世纪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且更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校要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去,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第一,加强对政治文明的研究,发挥好“参谋”作用。政治文明作为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是人类政治实践的经验总结。从内容上来讲,政治文明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文明是对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规范和完善,而政治行为文明则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具体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政治文明成果,不仅要批判借鉴西方的文明成果,还要大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我们党校必须站在全球化、现代化的高度,用人类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思想和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等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努力探讨当代中国的民主宪政及其实现方式,积极研究如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研究如何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责权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积极研究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防止权力的异化。总之,党校要通过对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科学研究,为党和政府的政治文明建设当好“参谋”。

第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发挥好“阵地”作用。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文明的推进关键在人,尤其需要培养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民主意识强的领导干部。党校是党员领导干部培训的主阵地,是其成长的摇篮。许多党校学员都是来自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的领导干部,他们本身就是各部门、各战线、各单位政治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政治文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政治文明的程度。因此,党校要十分重视政治文明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突出任务抓紧抓好。一是要让政治文明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让学员知道什么是现代政治文明,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政治文明,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等问题。二是要引导学员弄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与西方多党制的本质区别,帮助学员澄清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政治文明理念,使其充分认识自己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和作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政治文明建设之中,进而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因此,党校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作用不仅体现为积极进行政治文明的宣传和研究,更体现为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高素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第三,加强校园政治文明建设,发挥好“窗口”作用。党校不仅是政治文明的研究者、宣传者,还应是政治文明的实践者,要自觉建设政治文明校园,发挥好“窗口”示范作用。一是要把办学方向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党校是党的学校,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阵地,因而其必须自觉地把自己的办学方向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宣传、狠抓落实,不断强化教职员工和学员的政治文明意识。二是要在班子建设中坚持政治文明。与任何单位一样,班子建设也是党校建设的关键环节。因此,领导班子的政治文明建设在党校政治文明建设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发挥着核心作用。各级党校要按照党的建设的有关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提高班子的政治文明素质,形成讲政治、讲正气、讲民主、讲团结的领导集体,从而推进党校的政治文明建设。三是在管理制度上体现政治文明。在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管理制度至关紧要。党校要更加注重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推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推进学校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进程,以适应党校校园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总之,只有按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从办学方向、班子建设和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挥好“窗口示范”作用,才能把党校建设成为一个方向明确、政治民主、制度健全、严肃活泼的政治文明校园。

〔1〕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N〕.学习时报,2008-11-10.

〔2〕傅强,陈澜.试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J〕.江淮论坛,2003(6).

〔3〕吴毅君.充分发挥高校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03-06-07.

The Role Party Schools Play in Political Progress

XIANG You-tao
(The CPC Huaihua Ci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Huaihua 418000,China)

Making progress in socialist politics is both the important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and the key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undertaking of China.The unique nature,position and edge of Party schools mean that the duty of the schools is to do research on political progress,playing a good role as an“adviser”,strengthen training leading cadres,playing a good role as the“front”,make progress in politics on the campus,playing a good role as a“window”.

Party school;political progress;Leading cadres

D261.41

A

1009-1203(2011)01-0120-03

2010-12-26

向友桃(1963-),女,湖南靖州人,中共怀化市委党校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图书馆文献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 芳晔

猜你喜欢
政治文明党校文明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央企党校党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特性
学习月刊(2016年19期)2016-07-11 01:59:42
文明歌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研究的力作——《中国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研究》评介
党校网站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8:00
也谈微博新闻传播与政治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