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琳,樊民胜
(上海中医药大学社科部,上海 201203)
医师职业精神是指从事医疗行业相关的医务人员所具有的特定职责。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1]其中,医学科学精神是科学精神在医学中的具体体现,主要表现为医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批判精神和献身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具体体现。现代医师职业精神的问题在于医学科学主义至上,医学人文精神滞后,出现了两者发展严重失衡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伦理缺席、医学目的异化、医患关系物化。[2]
医学的本质决定了医学自诞生之日起,除了应具有实效的治疗技术以外,还应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医师职业精神由此萌发。医师职业精神的本质体现为医务人员对病患的无私之爱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2002年,《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简称《医师宣言》)首次在《美国内科医学年刊》和《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目前,包括美国、英国等在内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个国际医学组织已认可和签署了该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宣布加入推行此宣言的活动,并得到卫生部的大力支持。《医师宣言》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职责规定。这的三项基本原则指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社会公平。
《医师宣言》再次明确了医师职业精神的本质,即医务人员肩负的双重义务。一是对病患的无私之爱。医生对病患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道德情感,不图回报,往往需要医务人员付出更多时间、精力甚至生命的代价。白求恩、林巧稚等众多医学大家的言行无不体现出一个医务工作者应有的专业精神。二是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大医精诚》中提出“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著名医史学家西格里斯曾说过“医学的目的是社会的,它的目的不仅仅是治疗疾病,使某个机体康复;它的目的是使人调整以适应他的环境,作为一个有用的社会成员”。
中国传统医学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儒、道、佛思想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儒家核心思想是仁爱观和义利观。儒家仁爱思想充分肯定人的道德自主性,要求人们自觉自愿地去行善,扬善抑恶。儒家仁爱思想有利于促进医家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促进道德主体反躬自省,提升其“慎独”、“克己”的修养境界。儒家的义利观表现为重义轻利,落实到医学职业中,评价医生的首要标准是医者是否仁义和廉洁。在医学活动中,义与利的关系有两种含义:一是医德与医术的关系;二是医德与医家个人利益的关系。[3]在儒家看来,医德与医术相辅相成,一个良医必遵医德,也必重视医术。所以,医本仁术,德乃医本。儒家思想早已将医术与医德统一起来,这一点对于医师职业精神的发扬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对于医德与个人利益关系,儒家思想是重前者而轻后者,但没有达到重义弃利的地步。医者为病患治病,只要秉承了医者爱人的医德思想,就可以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这在古代很多医家言论中有所体现,如徐大椿曾对如何对待名、利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故医者能正其心术,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每治必愈,而声名日起,自然求之者众,而利亦随之。若专于求利,则名利必两失,医者何苦舍此而蹈彼也。”[4]另外,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文化,在医学职业中,强调医者的济世思想,要求医生积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道家哲学思想可谓中医药学的思想基础。道家思想中的医德特点体现在少思寡欲和养生尊生上。道家提出少思寡欲,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主张人不要有太多欲望,不要过度的追求功名利禄,而要心廓然无累于物。道家文化是一种出世文化,很多道医虽然精通医药,却多隐身于山林,云游于四海,遇到需要救助的患者即予诊治,并未积极地投入到医学事业中去,这不利于医者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以及众生平等,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渗透到中医的领域之中,就是许多医家所主张的平等地施爱于一切众生。唐代孙思邈在他撰著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以《大医精诚》放置卷首,开宗明义提出“普同一等”这一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主张,堪称我国传统医德的集大成者。佛家的慈悲精神有利于升华医者对患者的情感体验。佛教还提出“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不仅有利于约束医者的诊疗行为,更有利于提升其医德修养的境界。明代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提出的“医家五戒十要”、龚廷贤在《寿世保元·摄食》和在《万病回春》中提出的“医家十要”、李梴的《医学入门·习医规格》、龚信的《古今医鉴·庸医箴》、李中梓的《医家必读·不失人情论》、袁黄的《摄身三要》中都受到佛教“五戒”思想的启发。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的成果大量运用于医学,西医由经验医学进入实验医学。西医还建立了病房,有专职的医生、护士等组织管理制度,这与分散、个体的中医行医模式完全不同。西方医院制度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使医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有效时间内可救护更多病人,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西医常常以其精湛的技术和立竿见影的疗效征服大众,但是,中国人始终未能认同和归属基督教文化。因为中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维认识方式和风格就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人受儒家文化影响至深,注重修身养性等的培养。因此,传教士在与中国士大夫的交往中,也积极推广基督教哲学中有关人性、修身、交友等方面的思想。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医学实践中,表现为医师职业精神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中西医学的建构体系差异显著。西医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以实验室为基础,在还原论的指导下分科越来越细,导致疾病的治疗过程越来越“破碎化”。临床上,医护人员表现出重视疾病的治疗而轻视预防,重视疾病轻视病人,重视病变局部而忽略病变整体,重视器质性病变而轻视心理性疾病,重视药物和手术治疗轻视心理治疗。然而,几乎所有复杂性疾病都受到生物、心理、社会及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辨证论治”等,则是强调机体功能的整体性,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扭转还原论所导致的破碎化趋势。因此,要加强对中医的重视,发掘中医的内涵和精华。中医的整体观、治未病、重“人”的核心思想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诠释和发扬,对新世纪医学模式转变、医患沟通和医疗改革将带来深远影响。
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深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当个人与他人和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中国社会倾向于牺牲个人利益而服从社会利益。这种社会本位思想在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传播上取得过很大的功效。相比之下,西方过分扩大化的个人权利思想的缺陷再次突显出来。中国的医学道德原则体系建构借用了西方的四原则,并把医疗行善作为首要原则。儒家生命神圣、道家尊生养生、佛家悲天悯人的伦理思想集中表现为一种善德,行善原则也正是这种厚德载物的具体体现。善就是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康德的“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其作为一种理想状态,督促医务人员不断趋近。中国人道主义思想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尚处在一个初步建立的阶段,还有待修正和完善,要积极思考医师职业精神实践的本土性、可行性和实效性。总之,中国医生注重自我修养问题,他们尊儒重道,修身养性,所行善德皆为病家之生命。
[1]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 -4.
[2]樊民胜.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中的伦理缺席[J].医学与哲学,2005,26(105):16 -19.
[3]薛公忱.儒道佛与中医药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2:184.
[4]徐大椿.徐大椿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