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平
(吉林省白城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吉林 白城 137000)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患者对医疗卫生需求的提高、法律及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使护士在工作中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工作压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患者的康复。因此,了解护士工作的压力及应对方式,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引导护士释放和应对工作压力,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将临床护士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报告如下。
随着医学的发展,整体护理、循证护理等新的护理理念逐渐深入到临床实践,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相应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压力。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护士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加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日常工作中,护士不但要应付每天的治疗和护理操作,同时由于患者和社会对医疗技术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患者主观上认为自己不仅要得到质量最好的护理技术,更希望得到护理人员在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关心和照顾。但是,护理人员工作和生活的繁忙,患者往往不理解,导致护理人员心理失衡,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误解与冲突无形中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护士每天面临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医院内有些患者和患者家属故意刁难护士,护士常常会受到患者家属的无端谩骂。正因为护士面对的是身患疾病的患者,患者情绪起伏变化大,所以更加需要护患双方相互理解,这也是护士精神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理对象是具有高度思维能力的、身患疾病的患者,尤其在急诊科、ICU等科室,护士经常面对患者死亡和濒死现象的刺激。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或护患矛盾,这可能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护士为此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而护士必须以谨慎、认真的态度工作对待护理工作。频繁的夜班工作使护士日常生活没有规律,家庭生活不同步还可以使护理人员产生无助感和强迫性的心理变化,既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患者出现意外,造成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扰乱人体的生物钟节律。中国是肝炎高流行区,艾滋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加之护理工作经常接触患者体液,使护士获得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护理医学知识的更新和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前瞻性知识和技能。但是,由于医院护士短缺,新护士在业务还不够熟练的情况下面临值班,倒班和应对超负荷的护理工作量,健康教育的可操作性较差,整体护理落实不到位,先进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很少受到专门的培训,使用率低。因此,新护理人员在心理上、业务技术上不能承受工作压力。
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加强,一旦出现医患纠纷就找医院的责任,“医闹”现象频繁;医疗民事诉讼日益增多,恶劣的医疗环境、媒体的不正确导向、巨额的赔偿,无形中加重了护士工作压力。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在患者诊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希望自己成为真正的白衣天使。然而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医院和民众均不重视护理工作,独尊医疗,使护士的地位得不到提高,没有职业归属感,使护士的内心期望与现实发生冲突。
尽管现今护理专业开设护理心理学课程,但学员不重视该学科的学习,老护士上岗后未接受心理医学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当工作中、生活上受挫时,不善于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平衡、调节和完善,容易造成矛盾加剧,人际关系障碍,造成工作压力。
我国护理队伍以中专为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护校招生较困难,护生的录取分数线低,护生的素质较原来普遍低下,致新到岗的护士适应力、进取性、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因此面对新的知识及患者或家属的高要求不能适应,工作得不到同事或患者的认同,从而无形中加重了自己的工作与心理压力。
医院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寻求降低护理量的有效措施,改变当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如增加护士编制,配备适当护理员和护工,合理调配人员,充分保证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对临床护士多关爱鼓励,要采取一切措施激励护理人员,要尽可能的为护士创造学习机会;同时应尽可能的做好护士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文化活动上,给护士提供休息娱乐场所,经常组织一些文艺活动,丰富护士的业余文化生活,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护理管理者要对值班工作进行改革,合理调整班次,增加夜班人员和夜班补助,使护士充分感受到职业价值和职业归属感。护士长必须以身作则,与护士进行积极沟通,了解和掌握护士的各种想法和心理变化,要耐心倾听护士的倾诉,消除护士在工作和交往中产生的误解、疑虑,针对护士的个性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思想工作,统一护士的认识,增强护士的集体感,充分发挥每名护士的特长和作用,并营造一种良好的团结向上的气氛;护士长要从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和帮助护士,对工作上和学习上有进步的应及时给予表扬。体现“人文主义”理念,尊重护士,赞美护士,为护士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护士要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的压力。面对压力,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充分发挥个人的应对能力,如主动与人交流、和家庭、同事建立融洽关系、多微笑、听听轻音乐、定期旅游等调节方法。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学会知足常乐,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
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医护人员可通过改变认知,进行换位思考,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不过分苛求自己和别人,乐观地面对现实,改变不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接受的,增加应对能力。要学习全国、省内和身边的先进护理人员的典型事迹,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在生活中保持幽默感,缓和紧张气氛,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药正确对待负性情绪。首先要承认自己所具有的负性情绪,然后进行合理的分析、排解,并采用恰当的方法处理和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如当感到激动、愤怒、思维混乱时,可暂时避开压力环境,短时休息后让自己冷静下来;腰采取换拉思考的方法,假如患者是自己的亲人或者自己是患者又希望得到怎样的护理?也可向亲友或同事敞开心扉,倾诉并接纳对自己的帮助和支持,增强自信心,可增加个体对压力的抵抗力。
总之,针对护士工作压力源,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变压力为动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护理工作,使护士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使自己从满意的服务中获取成功的喜悦,构建朋友式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也使自己获得良好的职业归属感和自身价值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