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财
(江苏大丰市草堰镇卫生院,江苏 大丰 224114)
鼻咽癌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病,但有明显的地域高发现象。鼻咽癌手术比较复杂,对相关器官的损伤也比较严重,这主要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特殊,而且采用外科手术的话,创面清除困难。目前,大部分的鼻咽癌都属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的范畴,采用放射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其对于射线还是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本文收集某附属医院放疗科收治的68例鼻咽癌患者。需要特别注明是:该68例鼻咽癌患者都已经通过鼻咽镜活检的方式加以确诊。其中49例为低分化鳞癌、中分化鳞癌13例、而高分化鳞癌,未分化癌以及泡状核细胞癌均为2例。所有鼻咽癌患者中男性为52例,年龄跨度为10~76岁。依据我国鼻咽癌的分期标准,该68例鼻咽癌患者中属于Ⅰ期的有1例,属于Ⅱ期的有33例,属于Ⅲ期的有23例,属于Ⅳa期的有11例。
本研究针对68例鼻咽癌患者,均采用根治性的放射治疗。其中,37例采用IMRT技术,主要针对患者的鼻咽部和上颈部靶区,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则直接采用单前野切线照射。整个放射治疗的实施过程如下所述:
首先,根据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生成规范的放疗进程。可以借助于Eclipse逆向计划系统制定并优化出最佳流程。在整个放疗过程中,可以依据DVH(剂量体积直方图)以及器官的剂量图进行效果的评估。可以从直方图和剂量图上显示,符合限制要求,那么说明效果是可以的。反之,应该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剂量进行调整。可见,放疗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评估、不断调整的过程。
其次,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双光子直线加速器授予靶区剂量,射线是6MV-X的能量线,根据鼻咽癌患者的状况,可以使用7~9个共面射野。一般情况下,中下颈和锁骨上用单前野照射,舌骨下缘或肿瘤下5mm使用上下颈射野的方法,这样可能有效避免阳性淋巴结处的分野。
此外,本文研究的68例鼻咽癌患者,均使用多叶光栅的静态调强方式,通过有效的放疗操作后(一般可以考虑进行25~28次的放疗),再根据CT的定位检查,制定下一步的放疗计划。
本文借助于SPSS14.0软件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数据进行有效分析。主要是从鼻咽癌患者确诊开始计算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区域控制率(LRCR)、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总生存率(OS),Logrank法检验差异。
根据放疗结果以及DVH的剂量评估,常规放疗GTV的V95也可达到95%以上,部分计划V95达100%。但是从剂量分布曲线中,可以得知鼻咽癌患者在肿瘤区域外仍然有大部分的器官部分位于剂量线的内部(95%左右的剂量分布),也就是一些正常组织也受到了大量的照射。而其中的00%等剂量曲线则不包绕GTV。需要的是:放疗过程中,医生一定要将照射区域进行限定,如双侧眼眶以及眼球等器官部分应在照射范围之外,使其受到尽量少的散射剂量[1,2]。在这68例鼻咽癌患者中,有少数患者的脑干出现了高剂量点(以超过50Gy为标准),当然体积相对较小。
对6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为期1~3个月的放疗后,依据WHO瘤疗效标准,其中41例的鼻咽癌患者已经在临床表现上完全缓解;25例的鼻咽癌患者达到了临床表现的部分缓解,2例的鼻咽癌患者基本没有恶化的进展,也没起色。令人欣慰的是,3个月后对该68例鼻咽癌患者进行CT复查后,发现有13例患者鼻咽病灶完全消退,但淋巴结转移灶残留,而10例鼻咽癌患者颈部病灶完全消退。
一般情况下,X线透视模拟定位的参考标准是以骨性解剖结构设置为照射野区域,投影于X线侧位或正位片上的区域一定要在肿瘤范围,再根据患者情况,给予一定合适的边界区域。因为通常只能从单个平面进行定位,不能多角度地进行模拟设野,所以出现靶区漏照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脊髓、脑干超量,有些部位存在剂量不足等问题,CT模拟定位通过逐层勾画肿瘤区及周围重要器官,为照射野设置提供直观图像信息和剂量信息,从而使照射野设计更准确合理。
①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较常规放疗能够提高肿瘤区剂量,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在鼻咽癌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②调强放射治疗可望提高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局部控制率,进而达到提高总生存率的目的。
[1] 刘俐,刘翔宇,唐新生,等.鼻咽癌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照射野设计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7,36(14):1414-1415.
[2] 肖锋,孙朝阳,石梅,等.鼻咽癌动态调强与静态调强放疗的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8,25(4):71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