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奕宏
糖尿病是累及全身并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而高质量的治疗取决于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护士运用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把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也就是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实施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同时能够改善代谢控制[1],糖代谢控制较好,血糖就会明显下降。我院2011年对108例糖尿病出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通过6个月的跟踪回访,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由教育前20.5%上升为76.3%。
1.1 理论学习 向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常用药物等相关疾病知识,说明糖尿病是慢性终身疾病,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治疗,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1.2 饮食习惯 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可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在预防或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会患者根据身高、体重、活动量等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kcal)=[标准体重(身高-105)]×kcal/kg。以便在低糖饮食的情况下保证每日所需热量。
1.3 加强运动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状况决定运动形式和强度,以有氧运动为宜,如打网球、羽毛球、篮球、保龄球、太极拳、慢跑、散步等,与医生共同设计安全量的运动,其运动强度的计算方法是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00-年龄,为安全起见,开始阶段宜达到最大心率的50%,如情况良好,可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能力,无不良反应,达到锻炼为度。应坚持经常锻炼,至少每周2~3次。运动前应热身和放松5~10 min,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20~30 min,一般不超过1h,包括运动前准备及运动后恢复动作。为避免低血糖发生,宜在餐后1~1.5h开始运动。
1.4 合理用药 糖尿病是终身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在家庭治疗,必须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口服降糖药要遵医嘱按时按剂量服用,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教会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胰岛素放在2~8℃冰箱中保存,已经开启使用的胰岛素一般保质期为6周,过期和冰冻的胰岛素不能再使用,每次注射前应将胰岛素温度升至室温时才使用。记录每次注射剂量,复诊时请医生分析调整用药量。
1.5 自我监测 血糖尿糖自我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仪监测血糖,使用尿糖试纸测尿糖时告知患者餐前30 min应排尿去掉,餐前时排尿测尿糖才准确,每次测量均应准确记录,以便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1.6 了解并发症 了解各种并发症症状、危害及防治。尤其注意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足部,穿柔软舒适的鞋、袜,如有外伤、水泡、鸡眼等应及时就诊,不要私自处理。每天用40℃温水浸泡,保持足部卫生,鞋袜要合适、清洁、宽松合脚,通气良好,避免外伤、烫伤和皮肤裂伤,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糖尿病的康复思想观念和接受知识十分重要。
心理护理,就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观察病情,进行身心护理,是以组织患者情绪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护理方法。中医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其太过则为病。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某些患者中,形成病理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加大了情志为病的因素,因此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减少“情志为病”的因素,则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之一。
2.1 要纠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识,讲清楚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以解除其精神压力,克服心理失衡状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最佳效果。初患糖尿病或新入院的患者,常由于对糖尿病缺乏认识,一般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消极、恐惧、悲观等情绪,并希望医生、护士给予同情帮助,把自己的康复寄托在医生、护士身上,常反复地询问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十分注意医生、护士的一举一动。因此医护人员态度要热情、服务要周到,向患者主动诚恳地解释有关问题,要恰当说明病情,介绍糖尿病知识,增加患者自我调摄的能力[2]。鼓励患者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运动能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利于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因此,要根据疾病的需要及某些活动的可行性和有益性,向患者解释其所以然,使他们理解这些活动与适当的休息相结合,有助糖尿病病情的稳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安排,而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
2.2 心理护理要加强针对性。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因为病程日久,缠绵难愈而背上思想包袱,或病情经常反复而产生悲观情绪,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随意进食,不按时服药,起居无规律,从而使病情加重,即使治疗方法正确、及时,亦收不到很好的疗效[3]。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关心爱护患者,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积极排除干扰,安心配合医生治疗。调整和安排好患者的情绪、生活,是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1]杨国柱,倪介平.糖尿病治疗依从性258例分析.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10(4):26-27.
[2]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7-441.
[3]谭艳泉,王淑莹.老年糖尿病患者得健康教育.齐鲁护理杂志,2001,7(11):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