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过秦论》(上)的论点吗
——兼谈《过秦论》(上)该不该退出教材

2011-02-08 07:34梅其涛
中学语文 2011年16期
关键词:贾谊仁义古文

梅其涛

连续几年,都有教材选文增删引发新闻围观,尤其是删除一篇读者耳熟能详的经典,教材编者不能给出让大多数人接受的理由,往往成为舆论焦点。

这些围观中有两个有趣的现象:

第一,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一篇由教材编写者专门就某一篇选文的增删作详细解释,基本上都是网友的揣测和编者接受采访时的零星言论。综合网友揣测和编者零星言论,删除部分经典篇目的原因,要么主题思想对青少年来说“危险”,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暴力,《牛郎织女》的爱情;要么是作品创作于特殊年代,“内容陈旧”或“艺术性不高”,如《陈奂生上城》《狼牙山五壮士》。比较特殊的、也是争论最大的是鲁迅的作品,既不是缺乏思想性,也不是不够艺术性,只是因为中学生“难懂”。

第二,许多版本的教材增删了不少古代散文,奇怪的是,在诸多争论中,此类文章的增删都没有引起过多关注。(当然,从新闻的角度,此类文章增删不易制造新闻噱头,不易刺激受众神经,自然也难引发围观。)

《北京青年报 青年周末》2007年8月16载《北京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 部分经典名篇被删除》,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中外当代作品增长的同时,近现代和古代作品的量则相对减少。《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等完整的古文名篇被撤下。”这里我们得到一个信息:包括《过秦论》等在内的古文名篇的删除只是要为中外当代经典留出版面。这样的理由当然难以服众,至少我们可以替被删掉的名篇叫屈:为什么是我?

笔者也记不清教过多少次《过秦论》,前几天再一次备课时,我猛然发现,《过秦论》也许真的该退出教材了。

《过秦论》分为上、中、下三篇。因编选者不同,一篇《过秦论》,各取所需,有的取几个段落构成独立文章,有的随意调整段落先后附在其他文章后。吴小如《读贾谊〈过秦论〉》一文这样说,“《过秦论》共三篇。其中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是这第一篇(指教材选文,笔者注)。它最早附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篇末,列为第二篇;后来褚少孙补《史记》,又把它单独附在《陈涉世家》的篇末。《汉书》《文选》也都选录了这一篇。今传贾谊所撰专著《新书》,当由后人搜辑而成,对此文则明确标出它是三篇中的‘上篇’。”

但据孙钦善《贾谊〈过秦论〉分篇考》(中华书局出版《文史》第3辑)称,现传《新书》里的《过秦论》各版本亦有两篇与三篇之别,各篇的先后次序也有所不同。《史记》在《秦始皇本纪》与《陈涉世家》中,并不是完整引用我们现在常见的《过秦论》(上),而是割裂其原文用做赞语。

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沪教版教材选文都是选用“秦孝公据崤函之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部分。教材注释里明确标注选文是《过秦论》的“上篇”。本文所讨论的就是《过秦论》(上)该不该退出教材。

以前我教读《过秦论》(上),因懒惰,对既有的观点丝毫不怀疑,也就人云亦云。比如,曾自觉接受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文末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在分析文章写法时,笔者也赞同“前两段叙秦由弱变强,三四段写由强至亡,其作用是用对比来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中心论点”的说法。

一本叫《导与练》的资料“局部揣摩”部分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是指责秦的过失,揭示秦至二世而亡的原因,却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渲染,这是否偏离了主旨?”这个问题也常常被许多老师作为鉴赏的切入口拿来问学生。资料对这个问题的说明是“……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渲染秦的强盛,这就与秦的迅速灭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读到这里,人们不能不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攻’的时候,秦能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而‘守’的时候,竟土崩瓦解,一朝覆亡呢?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由此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令人信服。”

现在看来,这样的分析值得怀疑。

就节选的教材选文看,秦的强盛与衰亡构成对比的确没错,但前四段叙述秦由强盛至覆亡,并不能得出第五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即把“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为《过秦论》(上)的论点是不成立的。

首先我们要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翻译。天津古籍出版社《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对这句话的翻译是“(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进退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的缘故)”;延边人民出版社《史记》对此句的注释是“秦王不施行仁义而致使攻取天下和守住天下的形势完全不同了”;湖北人民出版社《古文观止》的翻译是“由于不施行仁义,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意思差不多。无论哪种理解,都表明行仁义与否,决定秦国的盛衰。问题是,就选文来看,秦的强盛并不是因为施行仁义。

让我们再来梳理一下《过秦论》(上)前四段具体写了些什么。前三段主要叙述不同时期秦王强国策略和取得的效果,第四段写秦亡,没有详细叙述二世如何昏聩,转而写以陈涉为首的义军的起义。为了方便说明,我们用表格来呈现。

孝公至昭襄,秦由弱小变强盛,靠的是连衡。始皇统一天下达到强盛顶峰,靠的是对外武力征服,对内刑罚管束。前三段,无论是从篇幅长度还是表意重心上看,文章重点叙述的是连衡和武力征服——统治者在诸侯国之间周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把各诸侯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不谈统治者为百姓计如何如何。连衡和行仁义考虑的对象截然不同。连衡措施针对诸侯,而仁义针对的是国内人民。(也包括统治集团内部)

有人或许会说第一段的“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句,第二段还有“因遗策”,这是重视百姓生产生活,就是行仁义。要知道,商鞅是法家,其变法历来未被视为是行仁义,就算“务耕织”是行仁义,但“立法度”不是——商鞅变法后秦国法律严苛,轻罪重刑,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修首战之具”更不是——他的宗旨是“富国强兵”,巩固秦王的专制统治,而不是把百姓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段“因遗策”这句话后面,重点叙述的还是连衡。

秦的强大不是行仁义,那么所谓的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因果关系就不成立。如果按传统说法,认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上篇的论点,那论点和论据就相左。像人教版课后习题一就“上篇”提出“作者是怎样运用事实来证明其论点”的问法当然就是错误的。

文章当然提到了不行仁义,从“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至“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八十余字,以如此少的材料去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样欲概括全篇正反两方面的结论,未免有显牵强。四两拨千斤,不仅危险,而且成功几率小。

论据和观点如此不统一,那么,是不是贾谊的《过秦论》(上)就是杂乱无章的伪经典呢?这实在是节选惹的祸,要全面梳理《过秦论》论说的思路,必须参看全文。

《过秦论》中、下篇的重心不在叙述而在议论——论秦始皇、秦二世不行仁义之过。

贾谊的观点是:秦始皇不懂得“取与守之不同术”,在统一六国后,仍然施行“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秦二世延续了始皇的做法,而且变本加厉,对百姓繁刑严诛,赋敛无度。中篇主要强调秦王的暴虐。

下篇的开篇即指出,秦拥有险峻地势,本可不亡国,只是因为得不到辅佐才亡国,主要原因有两个:“足己不问”以致臣民不敢进言指过,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导致统治集团内部不满。繁刑重赋失信于百姓,不行分封又得不到内部拥护,“本末并失,故不能长”。

原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过秦论》全文(上、中、下)的论点,就《过秦论》(上)而言,这一句不是结论,而是立论。上篇叙述秦由强盛至覆亡,目的是用鲜明的对比在结尾引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以便中、下篇集中论述,而不是在此得出结论便“曲终收拨”。

吴小如在《读贾谊〈过秦论〉》一文中还提到,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过秦论》(上),因此前人对它的评论也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称它为“雄峻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吴小如《读贾谊〈过秦论〉》高度赞扬了《过秦论》的语言气势充沛。教师教学用书选载的徐应佩《峻拔锋利语警词工》,从标题即可得知称赞的是文采语势。金圣叹《才子古文》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语,……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我们发现,姚鼐、吴闿生、吴小如等称赞的都是文章气势,金圣叹称赏的是对比手法,都没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过秦论》(上)的论点。

在上篇,前四段叙述内容无法得出第五段的结论,这不是贾谊的问题,而是编写者认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正确无比,教育警示意义大,就一厢情愿地肢解。而且这种一厢情愿的节选不只现在的教材编写者如此,许多古文选本的编(补)者亦如此,都犯了只注重目的正确而罔顾节选科学的错误。

《过秦论》上篇千余字叙述秦由弱小变强盛至覆亡,是引出(非证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观点,前四段不过是文章的引子。只节选前五段,让其独立成篇,对读者来说,如同一支交响乐,刚听了开场的序曲,就戛然而止了,岂不遗憾?所以,节选的《过秦论》,退出教材也罢。

猜你喜欢
贾谊仁义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久假不归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漫画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
怀才不遇的贾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