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国明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问。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着眼点是学生的学,归宿点是学生的发展,通过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智慧的潜能。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由教师还是学生提出、以怎样的方式提出,这些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关键,关键是在于问题本身有没有价值,有没有“问”之必要。
所以,我们在关注问题由谁提出、从什么样的角度提出、设置多少问题、问题由谁来解决等外在形式的同时,更要关注问题本身的内在价值。我之管见,以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有如下三重境界:
问题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存在的共同前提。之所以要开展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特征就在于有问题的存在。如果没有了问题,课堂教学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自然也就失去了教师“教”之必要,也就没有了学生“学”之必要。
所以,语文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第一层意义,也是最基本的价值和功用,即通过问题来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以“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走进文本。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第一重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伊始的问题主要还是应该由教师提出。因为我们不能够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学生在初步感知文本时,是很难发现什么问题的,即使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可能也是属于较浅层次的,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不太可能一下子就触及到文本的“灵魂深处”。朱熹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赶时髦”,一味机械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对“教师提问,学生解答”战战兢兢;相反,我们提倡教师在教学之初精心设置出一些问题,通过师生双方围绕问题来讨论,完成对文本内容理解的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目标。
例如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对大多学生而言,“读不懂”可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之初就想让学生提出一些所谓的“问题”,那学生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可能就是“我看不懂”。那么,我们要做的,是不是首先应该设置一些问题来帮学生“读懂”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教学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时,我们可以抓住诗歌题目中的“怀古”二字做文章,在明确了怀古诗词常规表现手法、借助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设置两个问题:借何“古”?(王濬伐吴与东吴灭亡)抒何“怀”?(借王濬来伤己与借东吴灭亡来讽今)这样就能迅速切入诗歌内容,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只有实现“读懂”的第一步教学目标,“鉴赏”的更高目标才有根基和可能。
所以我们认为,只要教师设置的问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通过“问题”来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那么,这样的问题就有了一种境界,也就是有价值的问题,就有问之必要。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可能存在的难点,有效设置问题,设置有效的问题。
问题的根本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学习的过程,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培养人思维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教师自己也不能提出真正具有思考意义的问题,那教学就将变得毫无意义,也就没有了教学的必要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层面,也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原地打转”,而应该努力实现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动态发展过程。所以,在实现以“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走进文本的问题设置的第一重境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再前进一步、深入一步,以“问题”催生出新的“问题”,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高、更深、更广处。这可以视作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第二重境界。
还以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的教学为例。在简要介绍了诗人刘禹锡当年由夔州刺史调任至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的背景之后,我们可以设置一问:在当年伐吴的大军中,王濬并非主力,为什么单写“王濬火烧铁锁?”这一问,包含着较为丰富的信息,既有诗歌创作的背景,也有诗人写作的缘由,更有诗人创作的目的和要表达的情感。因此,这一问可以“催生”出两个涉及到诗歌内容理解的问题,即:
①为什么写王濬?诗人单写王濬,实质是在自比,那么,诗人将自己的哪些方面和王濬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何在?(王濬当年伐吴和诗人调任的出四川顺江东下的行走线路相同;王濬七十岁尚能成就一番功业,而自己五十多岁却仍四处漂泊、功业无成——写出了自己的感伤。)
②为什么写“火烧铁锁”?东吴既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又拥有强大防御工事的西塞山要津,为什么转眼之间就化为乌有而“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了呢?这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慨?(作者的另一首诗歌《金陵怀古》中的“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对统治者的警策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一个问题作为“引子”,采取追问的方式,步步紧逼,“催生”出其他若干问题。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又能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高、更深、更广处。当然,作为“引子”的这个点需要我们去精心选择。
问题的本质功能在于锻造学生的思维,而思维的最高层级在于它的创造性。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而质疑无疑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学贵有疑,疑中载思。质疑是深思的结果,质疑是创新的体现。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设置的“问题”去发现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敢于对教材或教师的结论提出不同的见解,那这样的问题是极具价值的。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尤其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至于这样的问题由谁设置、由谁提出,我觉得这并非关键,关键在于能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以“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置的第三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
我们不妨仍以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一诗的教学为例。全诗“叙事”“述怀”两块内容非常明显,前两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诗人化繁为简,叙述东吴灭亡之“古事”,抚今追昔;后两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追古述怀,抒发怀古之幽情。那么,诗人心中之“怀古幽情”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又为什么单写东吴之灭亡?这是全诗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方。而对“人世几回伤往事”和“四海为家”的理解则又是其中的关键点。对于“人世几回伤往事”一句,课文注解如下:人世屡经兴亡事。对于诗句中“四海为家”的含义,课文如此注释:四海为家,指天下统一。这样的理解就真的完全合乎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内心吗?我看未必。
教学中,我首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人世几回伤往事”理解为“人世屡经兴亡盛”,那诗句中的哪一个字就没有了着落?(伤)接着再追问:谁在感伤?(世人和作者,但更多的是作者自己。)感伤什么?(感伤自己,感伤国家前途。)那“四海为家”又该如何理解?(诗人自身四处漂泊无以为家、国家像秋风中的芦荻般飘摇。)通过设置问题并不断追问,我们就可以明确,诗人所抒发的“怀古幽情”,既有对自己四海漂泊、功业无成的感伤,更有对如今风雨飘摇的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在“借古讽今”的同时也在“自我感伤”。这样的理解,就比教材的注释来得更为全面、深刻,而教材只关注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存在明显的疏漏和偏颇。
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锻炼学生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当然,其前提条件是要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善于设置问题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