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学案的理性思考

2011-02-08 07:34伏荣超
中学语文 2011年16期
关键词:阿长山海经学案

伏荣超

学案,简称学习方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基于问题和任务而设计的引导学生主动求知的案例。其着眼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学生用的学习方案,它侧重于学习内容的设计;二是教师用的教学方案,它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主要是围绕学案中的“问题讨论”或教材的重难点所进行的教学设计。

学案教学是一种便学利教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大教学容量,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案的编写和使用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在充满人文情怀、审美体验、心智交汇的语文课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某市语文优质课评比中,一教师使用学案执教《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直接导入后,通过多媒体介绍了鲁迅、《朝花夕拾》、《山海经》、背景资料并进行字词检测,随后相继使用多媒体展开以下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学生自学,回答以下问题)

1.阿长(长妈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2.在什么情况下,“我”称自己的保姆为阿长?

3.长妈妈有哪些行为是让“我”讨厌的或不耐烦的?

4.“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个敬意是怎么产生的?

5.我对长妈妈这种特别的敬意持续了多久?

6.“我”为什么会对《山海经》感兴趣?

7.“我”想得到《山海经》,可为何很难得到?

8.最后“我”对阿长又发生新的敬意了,为什么?

9.“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

。”为什么这样说?

二、重点研读

1.文章写了长妈妈哪些事?表现长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2.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课文用什么方法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的?

4.重点研读长妈妈买《山海经》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表格,学生汇报答案后教师小结。)

三、达标检测(学生做题后师生共同订正)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略)

2.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略)

3.本文对长妈妈的刻画用了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细节描写,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略)

4.“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略)

以上学案,设计者委实投入了不少精力,“知识准备——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检测反馈”的程序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把握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但整堂课听下来味同嚼蜡,笔者如坐针毡。这哪里是授课,简直是一节扎扎实实的练习课!这哪里是语文课,简直是一节实实在在的应试课!学案使语文课变了“姓”,不再姓“语”;学案使语文课变了味,不再有“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因此,语文教学要根据“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从《阿长与〈山海经〉》的学案设计看,对学生能力的构建上,整体感知环节相对冗繁;从语感角度进行分析,感受语言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且费时较多;从课堂实际看,“研读长妈妈买《山海经》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处理仓促,即教者促发语感之后,学生生成语感、习得语感、沉积的语感较少。应全面深刻的理解课文,有效利用课程资源,设计“自由评说阿长其人”的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以求达到德智美有机融合的目的。

李海林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语言运用的教学,就是“符号智慧”教育。而这种“符号智慧”区别于一般工具能力的地方在哪儿呢?不是别的,正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需要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当我们只追求了语言的表层现象时,就会违背语言学习的规律,就会让语感教学、语文教学处于尴尬的境地。无论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是出于“立人”这一教育的总目标,重视语感教学,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是必要的。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凭借与依托,是推进教学进程的媒介与载体。因此,设计一份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学案是十分重要的,但要防止教师把学案等同于习题和作业,对学生进行大题量、高难度训练的现象,以免学生对学案产生恐惧心理,成为学习的包袱和负担,失去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以上学案设计,第一环节为学生自学回答九个问题;第二环节让学生做填表练习,然后师生共同明确结论;第三环节从字音、字形、描写方法、句意理解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达标检测。整个一堂课,学生更多的是完成教者设计的“问题”“表格”或“习题”,学生缺乏自主、充分的“读”“思”“悟”“说”,“练习”成为“研读”的代名词,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学案设计要遵循导学、探究、开放的原则,避免程式化、文案化倾向。学案要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与引导有利,开放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知识梳理与课后反思”几个环节,力求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围绕最近发展区,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灵活调整、增删教学过程;要针对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实践课等不同课型和不同课时灵活安排不同环节,可以有各自不同的形式与特色。

导学案是教师备课思维起点的改变,要从过去“我怎么教”转变到“学生怎么学”的思考上来,变“以教代学”“以教带学”为“以学定教”“以学评教”。注意“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不同,“教案”与“学案”的不同,“学案”与“讲义”的不同,倡导“教学案一体化”,实现“教”与“学”的有机共融、和谐统一。本学案过分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多而细的问题设计,钳制了学生的多维思考,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难以实现“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就要维护学生“倾听作品”的权利,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触及作品、用自己的心去抚摸作品,使他们在直面中学习阅读。从本学案看,学生的“阅读”不是课文本身,而成为教师对文本的分析、思考和练习的答案,这显然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学案的问题设计要科学、新颖、灵活、恰当,富于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时代性。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编织成递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掌握新的未知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创造力,自主寻求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未知变为已知,从而掌握知识,也利于教学流程的顺利推进和有效展开。问题要有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有思维含量,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问题不宜过多、过细,应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每个问题可以成为一个教学板块;问题的设计应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和内联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本课的主问题设计,在主旨和写法上,可让学生思考“文章用了近2/3的篇幅写‘不大佩服’‘讨厌’‘憎恶’阿长,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内容理解和人物性格把握上,可让学生用“阿长是 人,因为 。”进行口头表达。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角度评说。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全方位感知人物,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课文。

学案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法的指导,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读书方法、阅读策略、记忆技巧等,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分析、归纳、概括、比较、系统化等思维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练习检测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差异。习题要围绕教材知识点编制,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检测过程中,要发现、总结学生的典型错误,编制错题集,便于学生复习巩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为此,语文学案更要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特点,注重情感体验与感悟,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强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广阔、自由、宽松的氛围下乐于去体验、探索并创新。

猜你喜欢
阿长山海经学案
高铁阿长过生日
阿长与沙县小吃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乡愁导学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案例
阿长买《山海经》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