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瑜
(溧阳市文化小学,江苏 溧阳 213300)
立足学生发展 设计练习活动
苏 瑜
(溧阳市文化小学,江苏 溧阳 213300)
课堂练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几乎在每一节课上,学生都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但是,就目前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学生做”,但学生“不愿意做”。如何进行练习活动设计的研究,以提高教师课堂练习设计的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在练习活动设计及实施中尝试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课堂练习的价值如何体现;②如何设计练习;③如何优化练习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
练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教师有目的地设计、组织学生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地理解和内化,提高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可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甚至自我设计能力。
【案例1】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8页上的练习第1题。
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①先读图和文字,不漏字,不添字。自己说给自己听,这题说了一件什么事?②再读题目,放慢镜头(比划),说出条件和条件的关系、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③列出算式,字迹清楚、端正,并说出每一步算出来的是什么?④检查自己做的对不对。可以看图想象自己做的是否正确。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案例中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下,练习过程呈现了它应有的价值。
(1)在读题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老师们指导学生,题目要认真读,不漏字,不添字,找到题目中的条件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用手势比划出,或者用记号把它们标记下来。
(2)在审题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题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是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重点。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后,要分析条件和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理清关系便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3)在列式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列出算式的过程十分重要,它以符号为载体表达了学生对读题、审题等探索过程的梳理和提炼,是学生自主演绎的过程,同时也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列式的过程,也是学生与他人进行数学交流的文本稿。所以,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格式规范。同时教师自己也要起到示范作用。
(4)在检验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堂练习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并不是新知识的学习,而是知识的应用。检验回味就是再次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发展实践能力。
(5)在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对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习惯不会自然形成,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上述案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检查是练习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是保证练习过程和结果的正确性。它既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措施,也是一种对学习负责的态度。
要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使其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程度,就必须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加强练习。就一节课而言,可以设计准备性练习、基础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创造性练习、实践性练习等。同时在设计时强调针对性:什么时候用哪种练习,用多少,要达到什么效果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2】二年级上册的《认识厘米》。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笔者在学生认识了1厘米和几厘米后分别设计了以下实践性练习活动。
(1)画线段。(估计)横着画1厘米长的线段,再用尺检测(预测学生不能一次性画准,给孩子3次机会);竖着画1厘米长的线段(竖着画,学生视觉效果发生变化了,预测学生也不能一次性画准,给孩子2次机会);估计着,画3厘米、5厘米长的线段。
(2)先估计再测量。在铅笔盒内找3样物体包括铅笔盒逐一进行(预测,学生根据刚才的体验性练习活动,估计相对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误差不会太大,但仍关注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3)找身上的尺(预测,学生进行此项活动会出现误差,老师指导,同学之间互相检查)。
(4)写出对厘米的感觉(回家完成)。
第二天收到学生的数学日记,现摘录部分如下。
厘米很短,短得像只蚂蚁,短得我的手老是比划不准。可是,用厘米的尺子却能量我的手臂长,真有趣。(蒋学冬)
平时妈妈说我一出生,只有40厘米。我心里就总想40厘米有多长呢?现在我们教了厘米,我就知道40厘米有多长,原来我刚出生时,只有我们家里养的一只猫这么大。(姚梦佳)
今天学了厘米,我估计了橡皮、铅笔等短的东西,我估计的还有点准。后来,我又估计了鞋子的长度,大约也只有几厘米,一量,没想到我的鞋子会有22厘米长。怪不得我买鞋子时要22公分大小,原来22公分就是22厘米长。这节数学课真有意思!(黄宇辉)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随着练习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自然走入了概念的深处。
练习活动(1)是由不准确到准确的直观感知层面的实践活动。活动要求学生“先横着再竖着估画1厘米的线段”,有助于学生摒弃非本质属性(位置),突出并归纳本质属性(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时从全面、内部规律上把握概念。练习活动(2)带有一定的探究性,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了三个方面,一是选择的研究对象是铅笔盒内的物体(比较小),避免了练习活动的无效实施;二是时间上有保证;三是教师作为练习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评价。练习活动(3)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活动的过程。目的是强化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的深刻认识,从更高层次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练习活动(4)是一个反思感悟的过程。上述的4个练习活动以4个任务展开,引导学生思考、想象和讨论。
3.练习形式的优化
优化练习形式,“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练习题的数量,避免不恰当的重复训练,充分发挥练习所承载的多种功能。
练习形式的确定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一般情况有以下的练习形式:①从练习主体看可以有群体练习形式、小组合作练习形式和个体练习形式。②按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设计记忆性练习形式、体验性练习形式和探究性练习形式。加涅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事实性水平、概念性水平和建构性水平。
【案例3】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99页上的第3题。
笔者将书上的图形(上图)改成下图,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思考:能否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如果要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你有什么办法?
生1:不能用分数表示,因为没有平均分。生2:好像能用1/2表示。……(教室内一片安静)
生3:这个能用分数表示,是1/3。很多学生附和。
师:动手验证他的说法。
……
设计说明:练习形式的优化其实就是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水平的深化。事实上黑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三分之一,按照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表面理解,这个图形没有平均分,是不能用分数表示的。如果学生回答“能用二分之一”表示,说明学生还没有达到“事实水平”。所以,这种形式的练习一方面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握分数的实质,另一方面是着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分析猜想、折叠验证”,进而达成对分数认识的建构性理解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形式的练习本身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又是相互交叉的,每一种形式的练习在特定的环境中都有积极的作用,又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练习主要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知识的应用,不仅巩固知识,将知识构建到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建构新的知识系统,而且还通过练习的过程形成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践,我们认为练习活动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提高练习设计的质量,必须进一步端正练习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练习的目的,树立“教为学服务”的现代教学思想。教师的“教”应体现在如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上,变“要他练”为“他要练”。既要通过精心设计练习,增强学生练习的个体性动机,又要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社会性动机,为今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打好数学基本功。
不少学生往往懂得了算理,却没有形成技能,不能将会做的题目做对。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题目,讲清算理,可以起到“一点就通”的作用,使学生积累的“经验”流畅地表现出来。例如,二年级的学生会在刚开始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常出现这样的错误,17÷2=16……1。其实,学生的心里是想口诀“二八十六”,口诀中有三个数字,2在算式中已经有了,后面有两个数字8和16,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较显性的数据16上,忽视数据8,造成了这样的错误。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学生计算7÷2已经基本掌握,那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估计商的范围:20÷3,18÷5等题目,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感知试商的方法和商的大小。再设计适当的对比练习,先口算出结果再列竖式算一算,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
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有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也不能忽略由抽象回归具体的过程。上述案例2中教师根据具体内容精心设计、安排了实践性练习活动。“找身上的尺”的过程不仅给了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足够空间,还拓宽了学习的渠道(动手实践、同学交流、对比记忆等),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原来我刚出生时,只有我们家里养的一只猫这么大)。经历了思维的磨难,这样的过程也许就能获得最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收获的可能就是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反之,知识获得过于顺利,对学生个体来说,可能留下的有价值的东西却很少很少。
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