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028 鞍山市汤岗子医院 陈
颈椎病应注意上颈段病变
目的 研究颈椎病患者上颈段的放射学改变。方法 共154例颈椎病患者,分为5组,比较各组间不同。结果 颈椎病患者均可能出现上颈段放射学异常,但以椎动脉型尤为多见,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病患者,尤其是以椎动脉型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寰枢椎部位改变发生率较高,在检查及治疗时应加以注意,以减少不当治疗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
颈椎病;放射学;病变
所有病例均为2008-06—2009-06于鞍山市汤岗子医院住院治疗确定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并有明显的眩晕、恶心及颈椎活动受限的临床表现,包括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其中颈型32例,神经根型30例,脊髓型29例,椎动脉型32例,交感神经型31例。所有病例经明确诊断后,加做颈椎正、侧位片及开口位片以进一步检查寰枢椎改变。设定枢椎棘突偏移中线即为棘突偏移,齿状突距双侧侧块不对称即为齿状突偏移。对所有病例进行相应评估后,结果如下,并进行χ2检验。
共154例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45.35±8.75)岁;男性85例,女性69例。所有患者放射学检查结果(表1)。
表1 颈椎病患者颈椎正位片及开口位片结果(例)
因部分数值过低,可能影响统计学处理,将表1中所有棘突偏移、齿状突偏移及二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合并为上颈段放射学异常(表2)。
表2 颈椎病的上颈段放射学改变[n(%)]
由表2可知,颈椎病患者均可能出现上颈段放射学异常,但以椎动脉型尤为多见,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颈椎病患者,尤其是以椎动脉型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寰枢椎部位改变发生率较高,在检查及治疗时应加以注意,以减少不当治疗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可能。
颈椎位于头、胸与上肢之间,是脊柱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的节段。颈椎能够采取不同的姿势进行各种活动,以适应其支持和活动头颅的功能。由于不断地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轻微的外伤,会逐渐出现退行性变。颈椎间盘退变最早,并诱发或促进颈椎其他组织退变。因颈椎间盘退变及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称之为颈椎病。颈椎病现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目前国内统计,其发病率约为3.8%~17.6%[1]。
通常颈椎病可有颈部疼痛、肢体麻木和功能障碍等多种临床表现。而颈部疼痛、肢体麻木和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会严重影响颈椎病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因脊髓受压而出现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最终可能造成瘫痪。因此,颈椎病变现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目前已知的颈椎病变通常被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及其他共七大类型,但各种类型之间可有相互转化[2]。本次研究中,亦可见不同类型颈椎疾病中,表现出相似的临床表现,但以椎动脉型更为多见。这与颈椎的解剖特点也密切相关。现已证实,颈椎各节段中,寰枢椎占有重要的位置。因颈椎的左、右旋转活动主要依靠寰枢关节完成,同时,该部位也是椎动脉入颅的必经之路。因此,寰枢椎部位(上颈段)病变将引起较为明显的眩晕、恶心及颈椎活动受限的临床表现。
放射学上出现了棘突偏移及齿状突的偏移均提示患者在寰枢椎及寰枢关节部位出现了非正常的结构性改变。其改变的原因可能与其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脊柱失衡有关,但尚需除外局部骨折病变。而无论何种病变,在严重时,或不明原因情况下进行不当的手法治疗或侵入性操作,均使脊髓受损的几率明显增加,从而产生不可逆性损伤。因此,我们建议,在颈椎疾病诊断及治疗时,尤其是表现出眩晕、恶心等临床症状的颈椎病患者在诊断和治疗时,应注意进行上颈部的放射学检查。
[1]岳寿伟.颈椎病非手术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8-52.
[2]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94-296.
1005-619X(2011)03-0258-01
201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