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8;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日语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关系考察
——兼与汉语比较
张晓东
(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浙江杭州310018;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9)
日语中存在同一汉字有不同音读的现象,这给日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上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通过对单个汉字音读间的语义区别、不同音读与字频关联性的分析考察,探讨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关系。新发现14个日语常用汉字存在不同音读间语义区别明显的情况。语义丰富词汇多的汉字中容易出现不同音读,而语义单一词汇少的汉字中读音趋于统一。
日语汉字音读;同字异音;语义
日语汉字中存在同一汉字有不同音读,即同字异音①现象。对此,野村(1979)[1]95-106,日语与汉语对照研究 附册 (1985)[2]1-60,加 纳 千 惠 子 (1995)[3]41-57,荒 川 清 秀 (1986)[4]85-91,丹保 健 一(2000)[5]99-107,榊原邦彦(1986)[6]28-35,佐山佳予子(1986)[7]36-42等研究从语义、构词前后位置、构词能力、日语汉字词习得等不同角度进行过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日本2010年新修订常用汉字表中的272个对象汉字,结合词汇通过单个汉字音读间的语义区别、不同音读与字频关联性的分析考察,重点就日语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关系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日语汉字一字多音现象在训读和音读中都有存在,本文考察音读的同字异音现象,以下就汉字音读的同字异音现状及其历史成因进行简述。根据2010年新修订的日本常用汉字表[8]中认定的音读,统计显示2136个常用汉字中,无音读的汉字76个,有1个音读的汉字1788个,有2个及以上音读的汉字272个(包括3个音读的汉字17个,5个音读的汉字1个)。同字异音现象的产生主要因古代中国汉字传入日本的时代和路径不同以及历经数百年发生不同程度的演变所致。根据中国汉字传入日本的时代和路径,汉字音读可划分为古音、吴音、汉音、唐音4种。数量上,现代日语中汉音最多,吴音次之,古音和唐音数量有限。另外,由于人们在使用汉字过程中的误读导致部分汉字新的音读即“惯用音”的产生。用法上,吴音在有关佛教和日常生活的词汇中使用较多,汉音在汉文典籍中占有明显优势,明治时期伴随日本引进西方文化,出现的新汉字词所用音读为汉音。唐音主要出现在一些传入日本的器物名和有关禅宗的用语中。
野村(1979)[1]95-106的研究对日语汉字中的同字异音现象,从构词的角度展开考察。他参照当用汉字表(1973年修订版)中的音读,对144个同字异音汉字进行了分析。其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在同字异音的汉字中,不同音读间势力相对均衡的汉字只占5% -10%左右。换言之,大多数同字异音汉字的某个音读较其他音读在构词数量或使用频率上占明显优势。(2)“悪(アク/オ)、楽(ガク/ラク)、易(イ/エキ)”等字同汉语中不同读音对应不同语义一样,日语中作为不同语素的特征明显。(3)“対(タイ/ツイ)、雑(ザツ/ゾウ)、博(ハク/バク)、除(ジョ/ジ)、懸(ケン/ケ)、早(ソウ/サツ)、太(タイ/タ)、興(キョウ/コウ)”等字的不同音读呈现出不同语素的倾向。(4)“罰(バツ/バチ)、業(ギョウ/ゴウ)、経(ケイ/キョウ)”等字在吴音词汇和汉音词汇上有明显差异,但数量不多。(5)大多数同字异音,虽历史起源不同,但难以提取其语义上的差异。(6)“人(ニン/ジン)、家(カ/ケ)、生(セイ/ショウ)、日(ニチ/ジツ)、大(ダイ/タイ)、後(ゴ/コウ)”等字在构词能力上表现出不同的用法。
由上可知,野村对日语同一汉字的不同音读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了考察和概括总结。其不足之处在于考察对象的144个汉字中实际举例分析的有“楽、悪、易、興、対、雑、博、除、懸、早、太、罰、業、経、供、人、家、生、日、大、後、色、物、存、合、緒、貧、財”28个,尚有相当数量的同字异音汉字没有被涉及到(1973年修订的当用汉字表中同字异音汉字总计257个)。其原因是该文主要从构词角度进行分析,且偏重于对是否认定同字异音为不同语素和质疑森冈健二(1968)[9]8-27提出的“文字形態素論”②[10]。
该研究报告认为同字异音现象中出现的规律有助于日语教学,其将自身作为日语教师参考用的定位很有特色。报告对同一汉字不同音读的使用区别,从语义、出现的前后位置、构词成分③的能产性三个角度进行了归纳,并实际列举了25个同字异音汉字:
(1)语义。不同音读显示不同语义:易(イ/エキ)、楽(ガク/ラク)、悪(アク/オ)、率(ソツ/リツ)、興(キョウ/コウ) 、罰(バツ/バチ)、業(ギョウ/ゴウ)、質(シツ/シチ)、対(タイ/ツイ)。
不同音读在部分语义上显出不同:地(チ/ジ)表“土地”意时チ/ジ的词汇都有出现,表“与生俱来,丝织品的材质”意时,只出现ジ的词汇。存(ソン/ゾン)在表“存在”意时ソン/ゾン的词汇都有出现,表“思考”义时,只出现ゾン的词汇。仏(ブツ/フツ)在表“法国”意时,只出现フツ的词汇。
(2)出现的前后位置。只在词头出现:後(ゴ/コウ)的コウ,大(ダイ/タイ)的タイ,米(ベイ/マイ)表“米,谷物”义时的ベイ。
只在词尾出现:日(ニチ/ジツ)的ジツ,物(ブツ/モツ)的モツ,米(ベイ/マイ)表“米,谷物”意时的マイ,力(リョク/リキ)的リョク④,一(イチ/イツ)的イツ。
(3)构词成分的能产性。一个音读相对另一个音读有很强的能产性:家(カ)、化(カ)、生(セイ)、下(カ)、作(サク)、後(ゴ)、物(ブツ)、米(マイ)、大(ダイ)、人(ジン/ニン)⑤、力(リョク)。
另外,该报告在附录处罗列了常用汉字表(1981年版)中有所有同字异音汉字总计261字,对“遺(イ/ユイ)、右(ウ/ユウ)、益(エキ/ヤク)、疫(エキ/ヤク)、画(ガ/カク)、期(キ/ゴ)、去(キョ/コ)、拠(キョ/コ)、漁(ギョ/リョウ)、嫌(ケン/ゲン)、献(ケン/コン)、甲(コウ/カン)、合(ゴウ/ガッ/カッ)、施(シ/セ)、示(ジ/シ)、次(ジ/シ)、自(ジ/シ)、治(ジ/チ)、宗(シュウ/ソウ)、十(ジュウ/ジッ)、臣(シン/ジン)、神(シン/ジン)、世(セイ/セ)、省(セイ/ショウ)、団(ダン/トン)、男(ダン/ナン)、殿(デン/テン)、読(ドク/トク/トウ)、南(ナン/ナ)、博(ハク/バク)、貧(ヒン/ビン)、不(フ/ブ)、風(フウ/フ)、平(ヘイ/ビョウ)、便(ビン/ベン)、暴(ボウ/バク)、謀(ボウ/ム)、凡(ボン/ハン)、末(マツ/バツ)、模(モ/ボ)、由(ユ/ユウ/ユイ)、流(リュウ/ル)”等42字附有简单的解说。加上前述从三个角度归纳整理的25字,有解释说明的汉字合计67个,其余194字罗列了汉字和音读,没有解说。
该研究报告较野村的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考察,并进行了简明的分类说明。不过,据笔者统计,在未有解说的194字中仍有“拾,御,役,香,判”等10余字的同字异音和语义间存在明显区别,对此将在后文中详加描述。另外,该报告对个别字的解说有欠妥之处,例如在解说“施(シ/セ)”时,报告中写到“シ-実際にとりおこなう;セ-自分のものを他人に与える”,而“施錠(セジョウ)”一词与此解释不符,另外“施工、施行”两词音读上シ/セ都可以念。再如解说“省(セイ/ショウ)”时写到“ショウ-省く;セイ-振り返る”,没有提及省(セイ/ショウ)字作为“行政机构”的语义,更没有将其与汉语中的省sheng/xing进行对照解释,作为《日语与汉语对照研究附册》的定位,实有遗憾。
除上述两个重要先行研究外,还有加纳千惠子(1995)[3]41-57的日语教育应用研究,所用成果源于上述两者,没有新的突破。而荒川清秀 (1986)[4]85-91,丹保健 一(2000)[5]99-107,榊 原 邦彦(1986)[6]28-35,佐山佳予子(1986)[7]36-42,他们的研究针对汉字词缀——性(セイ),不(ブ) 和無(ブ),御(ゴ),大(ダイ/タイ),主要从构词角度展开考察。关于“御(ギョ/ゴ)”,笔者认为结合汉语可以很好解释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区别,后文对此有详述。
本文参照日本2010年新修订的常用汉字表的汉字和音读,以其中272个拥有2个及以上音读的汉字为对象,结合词汇考察不同音读在语义上的区别。另外,笔者尝试从统计同字异音出现率和字频的关联性这一新视点考察同字异音间的语义关系。
对单个汉字同字异音间的语义区别,笔者用了以下三个方法:第一,从词汇数据库⑥[11-13]中提取相应汉字的词汇,以汉字为单位制作词汇表,通过词汇表中的词汇考察不同音读的现状。第二,通过与汉语对应多音字的对比来分析语义间的区别。如野村(1979)[1]95-106所指出的,部分汉字在汉语中也存在不同读音对应不同语素的情况。通过与汉语的对比既可旁证其语义关系,还有助于日语汉字词汇的教学。第三,参考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以往的语料调查成果——现代杂志90种(1963)[14],现代新闻(1976)[15]以及日语辞典,来补充词汇数据库的不足。
选择该词汇数据库基于以下两个原因:(1)该词汇数据库为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新近的汉字、词汇调查成果,被用于日本常用汉字和词汇分类表的制定修改,影响力大,信用度高,有一定代表性。(2)该词汇数据库使用便捷,对词源、词性、词条、表记、词频等都有标注,配套有汉字、词汇的研究报告,和以往的汉字、词汇调查研究保持了一定的继承性,方便比对。
综观272个同字异音的汉字词汇表,如先行研究所提,部分汉字的音读间存在语义、前后位置、构词能产性上的明显区别。整体上,同字不同音读在区别词数和总计词数上都势力相当的汉字为数不多,如“人(ニン/ジン)、一(イチ/イツ),正(セイ/ショウ)、下(カ/ゲ)、万(マン/バン)、素(ソ/ス)、後(ゴ/コウ),便(ベン/ビン)、大(ダイ/タイ)”等。绝大多数呈现一边倒的情况,如“自(ジ/シ)、不(フ/ブ)、道(ドウ/トウ)、内(ナイ/ダイ)、格(カク/コウ)”等。本文关注同字异音间的语义关系,以下重点围绕语义区别,对先行研究中未指出或描述不足的“省、塞、曽、石、拾、御、役、香、旬、反、歩、相、判、行”14个汉字进行逐一描述,部分汉字还与汉语中的读音、用法展开对比分析。
省(ショウ/セイ):音读ショウ在词汇表中出现“省略、省エネ、省庁、各省”等词,语义上有表“行政机构”和“省略”两个意思。与此相对,音读セイ的词有“反省、帰省、三省、内省”等,表“回顾,回看”的意思。对此,野村的研究也有涉及。然而有意思的是对照汉语里省(sheng/xing)字的语义和读音,音读ショウ和汉语sheng,音读セイ和汉语xing语义分别对应相通。
塞(サイ/ソク):词汇表中念音读サイ的词有“城塞、要塞”,念音读ソク的词有“梗塞、逼塞、閉塞”,前者表“堡垒,据点”意,后者表“阻,堵”意,语义上有明显区别,可视为不同语素,和省(ショウ/セイ)一样,两者分别对应汉语中的sai和se。
曽(ソウ/ゾ):词汇表中出现音读ゾ的词仅“未曽有”1词,结合现代杂志90种(1963)[14]203,现代新闻(1976)[15]303和日语词典,我们发现音读ソウ的词有“曽祖父、曽祖母、曽孫”,数量有限。前者语义对应汉语“曾ceng”,后者语义对应汉语“曾zeng”。
石(セキ/コク/シャク):3个音读反映在语义上各有特色。音读セキ有表“钟表镶嵌宝石或晶体管的个数”和“石头”两个意思,音读コク表“载重、体积、容积的单位”意,两者分别与汉语“石shi”和“石dan”的用法接近。至于音读シャク,词汇表中仅见“盤石、磁石”2词,较前两者读音相对特殊。
拾(シュウ/ジュウ):念ジュウ时表“汉字数目‘十’的大写”意,念シュウ时表“捡,取”的意思,词汇表中显示“拾得、收拾”2词。汉语“拾shi”一字同时对应两个语义。
御(ギョ/ゴ):如先行研究所述,音读ゴ表“尊敬”意,作前缀有很强的构词能产性。而音读“ギョ”的用法相对狭窄,词汇表上出现“制御、防御、統御”3词,含有“控制,抵挡”的语义,与汉语“防御、抵御、御敌、御寒”中的“御”语义相通。可见音读ギョ和ゴ已分化为不同的语素。
役(ヤク/エキ):词汇表显示音读ヤク和エキ的词汇语义差别很大。音读エキ的词有“懲役、退役、現役”等,仅限汉字词。而音读ヤク的词有“役所、役割、役立つ、役目、パイプ役”等。语义上エキ表“战争,劳役”意,ヤク表“职责,角色”意。构词上ヤク显示出与日语固有词汇和外来语词汇有良好的融合性,而汉语“役”字没有“职责,角色”的意思。笔者认为ヤク和エキ可作不同语素看待。
香(コウ/キョウ):词汇表上显示コウ的词有“香気、香水、香草、香典、香道”等,皆表“香气,香味”意。与此相对,念キョウ的词“香車、香落ち、成り香”都与日本将棋中的棋子名有关,语义区别很大。音读コウ和キョウ已分化为两个不同的语素。
旬(ジュン/シュン):音读ジュン出现在词汇表上词有“下旬、上旬、初旬、中旬”等,表“十日,十天”意。音读シュン只见“旬”1词,表“应时,旺季”意。两者语义明显不同,可作不同语素看待。
反(ハン/タン/ホン):音读タン只见“反物、減反、端反”3词。参照日语辞典中的解释,反(タン)表“长、宽、面积的单位”意,可与日语汉字“端、段”替换使用。音读ハン的词如“違反、反映、反応、反発、反対”等,表“反对,反面”意。音读ホン的词仅见“謀反”1词。整体而言,音读ハン和タン之间语义明显不同,ホン可算特例。
歩(ホ/フ/ブ):3个音读的代表词有“徒歩、一歩、歩調、歩道”,“歩”,“歩合”。语义上各有特色,分别为“脚步或对脚步的计数”“日本将棋中的棋子名”“利率”,语义差别较大,显示出已分化为不同语素的特征。
相(ショウ/ソウ):从词汇表上的“首相、宰相、外相、厚相、相談、相当、相場、相続、真相”可以窥见音读ショウ有专门表“行政大臣”的意思。与此相对,音读ソウ表“模样,情况,相互,继承”等,语义丰富。彼此间语义对立明显。
判(ハン/バン):看词汇表中出现的“批判、公判、評判、裁判、審判”等词发现不了音读ハン和バン之间有什么明显的语义区别,再看“中判、大判、ワイド判、菊判、小判、A判”等词不难发现在表示“纸,书的尺寸”意时只念バン,不念ハン。可见,バン在部分语义上表现出与ハン有所不同。
行(コウ/ギョウ/アン):音读アン在词汇表及以往调查结果中都仅见“行灯、行脚”2词,用法相对特殊。音读ギョウ和コウ在词汇上语义区别不明显。日语汉字“行”的语义大致分为“行走”和“执行”两个意思。ギョウ和コウ的常见词汇“行動、行為、進行、行政、行事、修行、行商”皆涉及两个语义。两音读间的代表性区别反映在表“行列”的语义时只念ギョウ。另一方面,日语“行(コウ/ギョウ)”与汉语“行(xing/hang)”之间也呈现不对应关系,如“銀行、修行、行楽”等。以上情况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习得含“行”的日语词汇读音时增加了难度。
作为词汇调查的成果,现代杂志 90 种(1963)[14]17-47、现代新闻(1976)[15]68-121、现代杂志 70 种(2002)[12]25-51都按字频整理出了从高到低的汉字排位表⑦,该成果对日本常用汉字表的制定和修改功不可没。本文结合3张汉字排位表的排序,尝试从日语同字异音汉字出现率与字频⑦的关联性视点去探究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关系。
先行研究和笔者提取的272张同字异音汉字词汇表都反映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关系并非均质平衡,而是呈现出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明显倾向。在此,笔者提出一种假设,即语义丰富词汇多的汉字中容易出现不同音读,而语义单一词汇少的汉字的读音趋于统一。为检证此假设的合理性,笔者尝试将汉字排位表中的汉字按一定排位数划分区间,对区间内出现的同字异音汉字的个数进行统计。如果假设成立,则随着排位数的靠后,一定区间内出现同字异音汉字的个数将呈现递减趋势。以下是统计结果图。
图1和图2是分别以100位和300位为区间统计后所得到的结果。选定100位和300位为区间标准主要出于以下两点考虑。(1)划分区间与区间内出现汉字个数的平衡问题。理论上区间小比区间大所得结论说服力强。但限于所要反映的汉字个数不到300,区间过小会导致区间内的个数过少而显示不出明显趋势。(2)本次调查我们对上述3张汉字排位表各自独立统计,因3张汉字表对同一汉字的排位有一定偏差,为减少偏差带来的影响,不宜将区间划分得过密。
统计结果显示图1、图2上的3条数据线彼此间在各个区间上的数值有一定的偏差,但随着汉字排位递增,同字异音汉字出现个数都呈现递减趋势,这从数据上佐证了假设的合理性。
以上就日语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语义关系,从单个汉字音读间的语义区别,同字异音汉字出现个数与字频的关联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发现“省、塞、曽、石、拾、御、役、香、旬、反、歩、相、判、行”等14个字存在不同音读间语义有所不同的情况,其中“省、塞、曽、石”4字在汉日语中还出现相通的音义对应关系。同时,笔者还提出了语义丰富词汇多的汉字中容易出现不同音读,而语义单一词汇少的汉字中读音趋于统一的假设,并通过统计日语同字异音汉字与字频的关联性对假设进行了检证。
本文将同一汉字不同音读间的区别特征考察范围限定在语义上,如先行研究中所指出的,在前后位置和构词能产性方面,不同音读间也表现出不同和对立。它们和语义间在质和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日语词汇教学第一线等问题将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继续探讨。
注释:
①本文中使用的“同字异音”仅指现代日语中同一汉字有2个或以上音读的情况,不涉及历史上的用法以及训读。
②森冈健二(1968)提出要在日语中设定以文字为轴心的词法,研究文字语素的种类、变化、结合、构词方式,并将以汉字为中介的音读和训读间的关系认定为同一汉字不同异形态。对此,野村雅昭持反对意见。
③关于“构词成分”的定义,日语学界在其与词缀的区别上说法并不一致,此处指汉字词中不能独立运用,但自身与其他语素结合构成新词,能产性高的语素。“-化,-性,不-”等典型汉字词缀也包括在内。
④关于リョク音读在词中出现的位置,报告中指出有个别例外,如:力争(リョクソウ)。
⑤人(ジン/ニン)的两个音读在“○○人”三字汉字词上都表现出很强的造词能力,两者有不同的倾向,○○ジン,前接表地方、领域的词,如:中国人、宇宙人、社会人、芸能人等。○○ニン,前接表数量、行为的词,如:料理人、管理人 、鑑定人、行商人等。
⑥本文所用词汇数据库是从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网站上下载的词汇调查成果电子数据库“現代雑誌200万字言語調査語彙表 公開版(ver.1.0)”,同属该系列的调研报告有现代杂志70种(2002,2005)。
⑦因现代杂志90种(1963)、现代新闻(1976)、现代杂志70种(2002)三项调查的统计数据、规模和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所得排位表中同一汉字的排位也相应有一定偏差,前10位的汉字字频平均在9000左右,100位前后的汉字字频平均在2000左右,2000位以后的汉字字频在10前后。
[1]野村雅昭.同字異音―字音形態素の造語機能の観点から[C]//中田祝夫博士功績記念国語学論集刊行会.国語学論集:中田祝夫博士功績記念.東京:勉誠社,1979.
[2]日本語と中国語対照研究会編.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対照研究別冊―漢字の読み分けについて[R].東京:白帝社,1985.
[3]加納千恵子.漢字の読み分け指導に関する一考察:二つの音読みを持つ漢字について[J].筑波大学留学生センター日本語教育,1995(10).
[4]荒川清秀.特集·接辞― ~性 ~式 ~風[J].日本語学,1986,5(3).
[5]丹保健一,倪永明.接頭辞「不(ブ)」「無(ブ)」をめぐって[J].三重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紀要:人文·社会科学,2000,51.
[6]榊原邦彦.特集·接辞―お ~おん ~ご ~(御)[J].日本語学,1986,5(3).
[7]佐山佳予子.特集·接辞―おお~だい~たい~(大)[J].日本語学,1986,5(3).
[8]日本文化庁.常用漢字表(平成22年内閣告示第2号)[EB/OL].東京:日本文化庁,2010(2010-11-30)[2011-08-21].http://www.bunka.go.jp/kokugo_nihongo/pdf/jouyoukanjihyou_h22.pdf.
[9]森岡健二.文字形態素論[J].国語国文学,1968,45(2).
[10]潘钧.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45-46.
[11]国立国語研究所.現代雑誌200万字言語調査語彙表公開版(ver.1.0)[DB/OL].東京:国立国語研究所,2006(2006-08-11)[2011-08-20].http://www.ninjal.ac.jp/products-k/katsudo/seika/goityosa/.
[12]国立国語研究所.現代雑誌の漢字調査―1994年発行70誌[R].東京:国立国語研究所,2002.
[13]国立国語研究所.現代雑誌の語彙調査―1994年発行70誌[R].東京:国立国語研究所,2005.
[14]国立国語研究所.現代雑誌九十種の用語用字第2分冊―漢字表[R].東京:秀英出版,1963.
[15]国立国語研究所.現代新聞の漢字[R].東京:秀英出版,1976.
A Study on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On-readings in the Same Kanji:With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s
ZHANG Xiaodong
(School of 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2,China;Beijing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In modern Japanese some Kanji have 2 or more On-readings.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different On-readings in the same Kanji”,which causes obstacles for Japanese learners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On-readings in the same Kanji,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meanings between the different On-readings and the link between the different On-readings’appearance rate and the Kanji rank.There are 14 newly-discovered Kanji,in which the different On-readings show different semantic features.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hypothesis that the different On-readings are easier to be found in the Kanji which have rich meanings and large quantities of vocabulary.
On-reading in Japanese Kanji;different On-readings in the same Kanji;semantic feature
H361
A
2095-2074(2011)06-0007-06
2011-10-11
张晓东(1982-),男,浙江德清人,浙江工商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讲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日语语言学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