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启英
(贺州学院 教育科学系,广西 贺州 542800)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实习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以贺州学院为例
严启英
(贺州学院 教育科学系,广西 贺州 542800)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必修实践课,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地方区域性院校小学教育实习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校内试讲试教持积极的态度,对校外实习表现较令人满意,但也存在有待加强的弱项。为此,文章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建立多元化的实习基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建议。
小学;教育实习;实践教学;教学能力
随着师范教育由三级体系向二级体系最后向一级体系的转化,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小学教师的母体,同样也在悄然地在发生着改变。当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进1990年代末,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办学层次已毅然地由中专、大专层次升格到了本科层次,这标志着我国小学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而又先进的历史时代[1]328。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先从几个老牌的重点师范院校开始,然后迅速普及全国各地方师范院校。贺州学院作为新升本的地方区域性院校,为提升办学规格,顺应社会发展,尤其是师范专业层次调整的趋势,于2007年开始实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招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计划的安排,该专业2011届毕业生已于2011年1月上旬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由于专业办学层次的提升,结合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问题的反馈[2]125-126,本次教育实习在内容、形式与要求上作了相应的改革。如内容上增加了教育调查、校内备课时应备低、中、高三阶段的内容与至少把一个课时制作成课件以及试讲效果的终端检测等;形式上采用集中实习与顶岗实习两种;要求上与以往的实习相比,不管是在备课内容的广度、试讲的难度、检测的严格度、还是实习时的规范度、评价的全面性,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此外,废除了主科指导老师包干制,实行主科教师协同指导制,等等。
为了检验教育实习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与效果,笔者于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后通过问卷形式对实习过程中认识、行为(能力)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
调查对象为贺州学院2011届小学教育本专科毕业生,其中,本科生75人,专科生105人。男生47人,女生133人。
所用工具为自编的“学生教育实习情况调查问卷”,主要有两种题型:封闭式与开放式,其中封闭问题24项,开放问题6项,共30项。问卷涵盖对校内试讲试教与校外的实习及其总体评价和内容。向度分为“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三维度,以教学实习为主。涉及的具体内容包括:对试讲的方式、要求与时间长短看法,实习年级个数、各种实习能力表现、自我评价、对实习的建议等。
问卷发放是利用召开实习总结会之际,采取集中统一发放的形式发放的。共发放问卷180份,回收问卷162份,回收率为90.00%,其中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为96.30%。抽样的学生中有80人参加集中实习,100人参加顶岗实习。基于本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教育实习改革适应的程度以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适应能力,以便为今后的教育实习质量的提高与及时调整课程计划、修改课程方案等提供参考,统计时由于本科生与专科生都是部分参加了集中实习、部分参加顶岗实习,况且,本专业已从2009年秋季始停止招收三年制的专科生,故本调查在统计时没有对本专科进行比对。
校内试讲试教是教育实习的准备环节,是在模拟情况下的演练,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真实情景的实习质量高低。学生对校内试讲试教的改革所持看法如表所示。
从表一可看出,94.87%的学生认为校内试讲试教只需一个月时间已基本能训练实习所需基本功,过多的时间安排没有必要,这也许与教学本身就是悟道之学有关,也与平时的积累关系密切。同样,96.80%的学生认为试讲试教时有必要安排不同学科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这是由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与基础之基础的专业特点决定的,也是当前农村小学需要全科式教师的现实需求的反映。有90.39%的学生认为,校内试讲试教时有必要对小学低、中、高三个阶段的内容进行备课,以便获得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全面地了解与把握,为校外实习做好较全面与较充分的专业知识技能准备。而对安排副科进行试讲时,学生态度发生了改变,有26.9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认为只要对主科进行试讲就可以了。虽然学科不同,知识价值有所不同,备课与试讲时的侧重点存在差异,但基本的要求与方法则大同小异,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应把主要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主科的备课与试讲试教上,这是符合小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的。
1.教学实习较全面地锻炼了学生的教学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信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实习工作涉及的内容丰富、表现的形式多样,评价的方式多元,全面详尽的一一调查是难以实现的。本调查仅从两个方面进行,即教学综合能力的把握与教学具体能力的表现判断[3]91。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实习,学生的各项教学能力都在试讲试教的基础上得到了强化。并且有64.10%的学生认为,通过实习,教学技能大有长进,但也存在需要提高的技能。具体情况如表二与表三所示。
从表二可以看出,学生虽然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培养与锻炼,但得到更多训练的还是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调控能力。这与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每天必须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组织课堂活动、维持课堂秩序是密切相关的。而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则相对较弱,说明学生能已有意识把所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但理论知识的内化程度还有待加强,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实践智慧的养成尚需要经验的积累,这也是新手教师必须经历的成长历程。
另一方面,经过实习,学生各项教学能力呈现出不同步的发展状况。如表三所示,导入、讲解、语言、提问与课堂组织等教学技能得到发展较快。而反馈、课堂组织、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技能则相对慢进,这就是实习时显露出来的有待加强的弱项。这与技能本身形成过程的难度与复杂度有关。其实,不难看出,容易长进的技能大都是可迁移与可模仿的技能,并且是具有一定方法与规律可遵循的,比如教师的教,可通过观摩、学习、请教、模仿等途径获得。但需要加强的项目则有内隐性、可变性与艺术性等特点,是对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灵活把握,充满着较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对教与学双方的准确把握,需要发挥较强的教学智慧。这些技能的获得需要学与悟,长进较慢则显而易见。至于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育技能长进慢的主要原因,与学生在学校时得到的锻炼机会较少有关系,也与在实习学校应用的机会较少有关。调查显示有37.82%的学生没有机会运用,能有一次机会运用的也只占25.00%。但学生仍然发现此两项技能是今后最需要加强的项目,说明学生已明白这两项技能是当今教师必备的素质。
由于以上事实的存在,所以经过实习,有94.87%的学生认为,他们基本能胜任一个全科式的教师的角色,有89.74%学生认为,已具备教授小学每个阶段的课程实施能力。
2.提高了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并成功组织与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由于实习形式不同,班主任工作实习的时间与效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情况是,通过实习,能制定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并成功开展了班级课外活动,具体情况见表四。
总体而言,通过对班主任工作的实习,学生能深入了解与研究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成为学生的大朋友,能撰写班主任工作总结,短时间内见证一个班级的成长的历程,体验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价值。调查结果表明,有98.08%的学生对小学班主任工作已基本了解,接触与运作了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内容与形式、方式与策略等,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实习,借助于班级管理,98.72%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学管理工作的内容、方法与技术,已基本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
3.通过教育调查,基本了解小学教育的规律
本题项主要了解学生对小学的整体认识,侧重对小学生与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教学改革现状以及整个小学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解。具体情况如下表。
从表五可知,90%以上的学生已对小学教育教学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与他们实习期间的细心观察与思考、迅速实现角色转换有关。实习期间,学生虽然同时充任着学生与教师的双重角色,但更多的是以教师角色为主、为重。作为暂时的教学人员,他们与老师、学生一样,切身感知着学校里发生的一切,包括教育与教学、课内与课外、管理与服务、校内与校外等,多种现象的交融与呈现,加速了其对小学教育工作的把握,也大致了解了小学作为一个独立机构的运行规律。
活动锻炼了能力,能力滋生了自信。通过实习,经过了2-4个多月的模拟与实战训练,大多数学生对实习结果感到满意,其中,有40.38%的学生认为自己取得的实习效果很好。学生们已对未来就业充满信心,已基本具备了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所需教师的基本素质。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此外,在征求学生对以后教育实习在“试讲内容”与“实习方式”的意见时,有79.69%的学生认为校内试讲试教三个阶段均有必要,这样有利于较全面地了解小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在“你所喜欢的校外实习方式”的选择上,在所提供的四种方式中,26.56%的学生选择集中实习,38.28%的学生选择顶岗实习支教方式,24.22%的学生选择自主实习方式,只有8.59%的学生选择分散实习方式,反映学生对实习方式的多样性要求。
1.以实习学校需求为基础,更新教育实习观念
地方区域性院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是为当地的农村小学教育服务。目前我国农村小学需要“一专多能”的教师,甚至有的还需充任“全科”式教师,这是当前农村小学教育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提出的现实诉求。为顺应这一诉求,开展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工作时,必须转变传统的只强调针对性而忽视综合性训练的保守做法,提倡综合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举措,即实习时应从纵横两方面提出更高、更宽的要求。纵向上,要求实习能贯穿小学的低、中、高三个阶段;横向上,则要求能承担小学开设的各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及其它工作,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实习工作,学会在实习中反思,在反思中长进,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满足小学教育的现实需求。
2.确保校内试讲试教时间,强化技能训练
教育实习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的实践活动。学生虽然通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已掌握了学科与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但所学理论能否顺畅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必须经历一个转识成智、转识成能的过程。对于师范教育专业来说,校内的试讲试教就是提供转识成智、转识成能的最好时机。但传统的校内试讲试教的时间只有1-2周,不足以训练出较全面而熟练的实习技能,更谈不上形成技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通过把试讲试教时间延长至四周,学生可得到更多的训练与强化机会,基本实现了对教学技能的规律基本了解与把握,也已掌握了基本的教学策略,基本能胜任实习工作。
3.实施教师协同指导,凸显指导的专业性
小学教育专业与中学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综合性而不是专业性(学科),即使在专业设置时带上“学科方向”字样,如中文方向,也应从属于综合性,这是小学教育的专业特性。教育实习同样要体现实习的综合性或全科性,即中文方向的学生不仅只安排实习小学语文课程,而且应同时实习小学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艺术、体育等课程,在教学实习上不是对某学科的单一实习,而是对小学课程的全面实习。为了增强指导的专业性,要求安排指导老师时应改变过去由一个指导老师指导全部学科的做法,倡导教师协同指导,即语文老师原则上只指导语文教学,数学老师只指导数学教学,其它学科的老师灵活安排、穿插指导。这样使教师之间形成合力,体现团队精神与发挥专业特性,增强责任意识,又使学生得到的针对性强的专业指导,整个过程能够加速学生的专业技能形成与提高的进程,为提升实习质量奠定基础。
4.实习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体现教育实习的人文性
传统的师范教育实习主要以集中实习为主,即由一个带队老师带领20-30个学生集中到某一学校开展的校外实习。这种实习方式,能充分发挥指导老师的主导作用,指导老师能对实习过程实时进行监控,增加实习生的安全感,有利于提高实习效率。但学生真正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不多,往往是当学生对实习工作正处于进入角色之时,就是实习结束之际。实习效果并不理想,就业时不免受到用人单位的嫌弃。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智慧、专业才能,练就较完善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品质,激发学生的专业情怀与专业意志,实习过程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采用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自主实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做法,满足学生的不同实习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通过实习获得实践知识与智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个性发展,为培养创造型教师奠定基础。
1.课程设置中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学生的实践操作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如何教比教什么显得更为重要。小学教育专业升格为本科后,由于学术水平的要求提高,学生必须掌握相当程度的理论知识。为此,如何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是本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理性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在不增加学分总数、开足开好专业必修基础课程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理论课程的学分,增加实践教学学分,用于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到小学参观、考察、访问、观摩、见习、实习、义务支教、服务社区等,加大学生实践操作的力度,为学生实现知识转化、训练综合素质提供适当安全的平台。
2.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理论教学做好充分的课后延伸,形成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促进
课堂的理论教学,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课外能把所学知识、观点灵活运用,体现知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而课外活动的开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保证活动的正确性与高效能。结合课堂理论教学,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与综合素质,如结合《朗诵学》可开展朗诵比赛;结合《儿童文学》可开展讲故事比赛;结合教育理论课程可开展说课、赛课等教学技能比赛;结合艺术类课程可开展文艺才能竞赛等。使课堂获得的理论知识及时在课外得到应用与检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价值的认同感,形成学生必要的实践智慧,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统一。
3.加强专业教研室管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研室是教学单位的基层组织,任何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要通过相关教研室组织的积极配合与通力支持,教育实习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贺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所在系,目前是一个专业教研室较齐全的系,秉承了原来中师的组织结构,是集语文、数学、英语、教育、心理、技能培训、艺术等多个教研室于一体的教学单位。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时,既存在分工,也有利于合作。为了保证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既能掌握本科学历的理论知识,又能形成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一专多能的专业素质,本研究以为,学生从大一开始实行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的负责制,把培养人才的任务分解到各专业教研室,再由教研室把任务分解到各个任课教师,实行专业发展导师一贯制,以此增强教师个体的责任感,把学生成长质量与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年终的考核与评选评优等相结合,力求把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专业成长形成捆绑关系,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4.建立多元化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实习学校与实践方式,以积累丰富的实践知识与智慧
实习基地是培养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素养的场所,其数量与类型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全面性与质量好坏。基于地方区域院校所处的地理位置,笔者认为至少应选择三种类型的小学作为实习实训基地,一类是市区内的小学,一类是乡镇中心小学,再一类是乡镇区域的完小。可依据课程开设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以参观、考察、观摩、见习、实习、调研等多种实践形式,定期可不定期到基地实践,把握整个区域的小学教育整体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不同类型小学的共性与个性,为教育实习与就业做好充分的专业思想准备。但作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学生专业技巧、检验学生总体学习质量的教育实习,则应安排到乡镇中心校或市区内的小学。这些学校的师资质量、学校的基础设施与设备、学生的素质等都能为学生全面的实习提高提供较为充分的物质与精神支持。单就实习形式而言,也可采取集中实习、顶岗支教实习、分散实习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学生多种锻炼需要,还可一个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实习,充分体会不同形式实习带来的不同体验与收获,丰富学生的实践阅历与感悟,增长实践见识,为零距离就业做好较充分的准备。
[1]张国玲,郑友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2009(12).
[2]王海萍.教育实习现状的几点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5).
[3]许雪梅.高师毕业生教育实习现状、问题与对策[J].池州师专学报,2002(2).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nsideration of Primary Schools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Local Colleges
YAN Qi-y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00)
Educational practice is the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teachers education major,and an important step to test the teaching quality.The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students has some items to improve as well as an active attitude toward trial lecture and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in educational practice.Therefore,this paper gives the suggestions such as enforce the teaching steps,promote the colorful second class,establish the pluralist practice bases and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IT.
primary school;educational practice;practice teaching;teaching ability
G62
A
1673-8861(2011)02-0086-05
2011-03-18
严启英(1966-),女,广西岑溪市人,贺州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