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玲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三河 065200)
《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探索实践教学与团学活动结合之路
刘爱玲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三河 065200)
由于教学模式单一、管理机制匮乏、活动组织乏力等原因,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团学活动在大学中受到学生们的一致青睐,而团学活动和思修课实践教学在内容和受众上有很多的切合点,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统一有效的领导机制,创新教学内容,健全考核体制来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团学活动
“思修”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但是,由于我们的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效果微弱、机制困乏等原因,现行的思修课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不断的丰富和创新。笔者在长期的团学工作和思修课教学经历中发现,思修课实践教学同高校的团学活动在教育目标、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有很多的切合点。本文就试图探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同团学活动的结合之路,以丰富实践教学的模式。
高校现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多是由教研室负责组织。目前,高校中理论课教师的有限和学生数量的庞大是影响实践课教学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实践课教学所要求的个体参与性同思修课大班授课的方式构成了实践课教学中的又一矛盾。根据笔者调查,高校现行的思修课授课规模大多控制在250人左右。在有限的授课时间中,即使抽出一定的课时量从事实践教学,也只是以课堂内的讨论和案例教学为主,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工作很难有效开展。这就造成了思修课多是教师的一言堂,或几个表现积极的学生的讨论会,而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难以调动,实践教学很难从实质上起到知行统一的效果。此外思修课内容设置的普遍通用性和学生的个体特殊性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思修课设置的内容多为普遍性和共性的问题,但在涉及到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等现实内容时,思修课教师很难有针对性地来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
道德和法律的教育是一种与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并主要在实践中进行的活动,学生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内化,需要通过实践去完成。实践教学是实现思修课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本要求更好地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感和信念;另一方面可以更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法律意识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并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引起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实践教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作用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现行的课程运行模式对思修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有一定的限制。
首先,实践课教学的行政约束力不够,教学的开展和落实有难度。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均由教研室承担,教研室只是一个教学机构而不是行政部门,在统筹安排全校的、开放性的实践教学时,由于缺少行政约束力和对学生管理的参与权,所以课堂外的实践教学活动在以教研室为核心的实践教学组织中很难实现。同时由于教研室性质所致,很难申请大量的学生实践活动经费,然而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经费的支持和稳固的后勤保障才能实现。
其次,现行思修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并没有独立的考核体系,多是同理论课一起测评、考核。由于各校的实践课教学多是以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为主,所以实践课教学的好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定向标,因此理论课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教学得不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另外,实践教学的考核也并没有同教师职称晋升、工资的调整相结合,并不能真正对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起到激励作用。
最后,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太过简单,很多学校多是“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并没有对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践教学效果和实践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考量,考核很难体现出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能力。
现有的思修课实践课教学由理论课教师负责组织。教师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目的相对统一。但就现有的实践课教学模式来说,课堂外的实践教学多以班或系为单位开展,活动的主体是班级学生,活动由理论课教师组织负责,但由于学生众多,教师数量有限,教师只能在理论上给予指导。这就造成了各系部、班级间实践课教学活动没有统一的领导部门来调控和管理,多是各自为营,活动相对分散,难以达到统一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另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最终是实现知行的统一,这个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加深认识、不断吸收和汲取营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或组织者需要将每个活动的养分再渗透到其他的活动中去,使其不断被深化、被吸收,这也正是活动长效性的体现,但是现有的以理论课教师为主的实践教学有课时的限制,很难再安排出一定的课时就之前的教学成果以不同的模式重温或深化。
团学活动的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学生对这样的活动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高校中受到学生的一致欢迎。另外团学活动受众面广,根据数据调查有90%以上的学生都参加了学生社团,且有75%以上的学生参加了两个以上的学生社团,如果将实践教学同团学活动相结合就保证了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率。
高校的团学机构受党委直接领导,有较强的行政管理权。团学活动往往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在活动经费申请和组织领导学生活动方面有较大优势。现有的团学活动模式是团委受上级团组织指导,受同级党委领导,学生会和下级团组织受团委指导,下设学生社团受团委领导(见图1),系部、分院的团组织对本系部、分院的团学工作者具有指导权。这样的模式容易形成一个中心合力,易于工作的统筹安排和执行,同时也便于整合力量确保活动组织的畅通和高效。
图1 现有团学活动模式
从团学活动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单纯的团学活动虽然有行政力的支持,有统一组织、安排,有学生和相关教育管理者的积极参与,但缺少理论课教师从专业角度给予系统的指导。理论课教师由于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教育方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且掌握较多的理论和案例资源,能对团学活动从理论上给予指导。将思修课的实践教学工作同团学活动相结合,可以发挥教育工作者的集体合力以完成教育目标,还可以减轻理论课教师授课和课程安排的压力,也能保持实践教学的受众面、参与度和效果。
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由日常教育和理论教学两部分构成:日常教育由辅导员和团学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给予教育和引导;理论教育通过“两课”教学实现。思修作为大学生公共课,课程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教育部要求58学时,课程结束通过书面考试及格即通过。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贯穿于大学生大学教育的始终,这个过程是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的,而教育要求的持久性和课程安排的短期性的矛盾使得思修课的教学成果很难巩固。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于学生大学生活始终的教育形式,将思修课同团学活动相结合,可以将课程的阶段性教育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性相结合,将教育成果巩固深化。
传统的两课教学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属于公共教学部和学生处(高职)、马列部和学生工作部(本科)管理。公共教学部是业务部门,学生工作部是行政部门,在工作内容上无交叉,在日常管理中无联系。为了实现思想道德修养实践教学同团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学校要打破固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起党政一体有利于发挥合力的领导机制。根据现有高校的实际情况,各高校可以成立由党口的学生管理部门和业务口的教学管理单位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机构负责人由党政一把手兼任,下设管理机关,成员由团学工作者、理论课教师共同组成。建立起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实践教学的成果。
实现思修课与团学活动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完善教材建设,拓展教学内容。在现有教育部编写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由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组织人员对现有的理论课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并制定出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材。另外,实践课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到实践教学的一线去。2009年共青团中央和地方团组织分别建立了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各高校组织学生到革命圣地、展览馆、博物馆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思想政治组织机构可以利用团口的活动契机,组织理论课教师、团学工作者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这一教育内容也是思修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实现学生考试体系改革。要实现思修课的实践教学同团学活动的结合就要改革学生考试体系。将学生考试成绩由原来的两元结构(一是平时成绩,以出勤率为依据给出成绩,二是卷面成绩,即考试成绩)改为三元考核结构(考试成绩分三部分组成,出勤率,全面成绩和践行成绩。其中,出勤率和卷面成绩由理论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考试成绩分别给出,而践行课成绩由团学工作者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确定)。
其次,要改革教师考核体系,改革后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由理论教学考核评价指标和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指标两部分组成。教师理论教学考核主要由备课情况、教学标准的制定、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成效五个要素组成,而每一个要素又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子要素;实践教学考核则有实践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过程评价、实践教学效果三个要素组成,根据各个实践活动的规模、内容的不同再确定各个子要素的具体内容。考核结果将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和工资调整的重要依据予以使用。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唐青女.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1).
[3]周森林.关于加强“两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7,(9).
Innovative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Model of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 Law——Exploring the N ew Integrated W ay of Practical T eaching and the League Activities
LIU Ailing
(Yan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ngfang,Sanhe,Hebei 065200,China)
Because of monotonous teaching model,lack of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inefficient activity organization,the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of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Basic L aw(abbreviated as IMCBL)is not ideal.The League activities are very popular with college students,and there are many relevant points in the content and accepters between the League activities and the course of IMCBL.Thus,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aspects can be realized by efficient leading system and creative teaching content and sound assessing system.
course of IMCBL;practical teaching;the League activities
G41
A
1008-469X(2011)02-0075-03
2011-01-19
刘爱玲(1980-),女,河北邢台人,法学硕士,助教,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和教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