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翔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产业经济 ]
基于要素禀赋视角的浙江省传统产业结构升级
朱 翔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随着浙江省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原有的依靠初级要素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已不再适合传统产业的发展,甚至产生了制约作用。因此,浙江省传统产业应加强对高级要素的有效利用和培养,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依靠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实现功能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浙江省;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升级;高级要素;生产要素配置
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浙江省传统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凭借初级生产要素(如自然资源、非熟练工人等)所形成的比较优势,该地区大力发展缺乏资本和技术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了以低价竞争为主的传统制造业集群,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制造中心。但传统产业是以加工组装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缺乏创新能力、自主品牌和销售网络,处于价值链的底端,产业发展缺乏主导权。而当今世界经济正朝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方向发展,生产技术和产品供给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加上要素禀赋结构不断演化,使得原有的由初级要素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已不再适合浙江省传统产业的发展,甚至制约了浙江省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浙江省应通过优化要素禀赋配置,发展资本、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式实现功能升级,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获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实际上就是要素资源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其层次高低,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过去浙江省最具竞争力的只能是劳动力要素密集的制造业,这是在特定的要素禀赋结构下所难以逾越的阶段。而随着浙江省国际贸易的开展、国际要素的流入以及本地经济水平的提升,浙江省的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着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要素禀赋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内在作用机制可概括为两方面:
(一)推动机制,即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将影响不同产业的相对成本变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要素价格决定理论,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变化,不同要素禀赋的稀缺度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从而使得要素的相对价格或相对成本发生较大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等要素趋于稀缺,使用成本日益增加,而资本等要素的存量及积累能力逐渐提高,使用成本逐渐下降,从而导致资本等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而劳动力等要素较少,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向资本含量高的方向发展。另外,随着技术、资本 (物质和人力)等要素的不断积累,地区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将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边际生产率和相对成本,即能够改变产品的生产函数来创造出更高的生产能力,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向高利润的行业流动,将推动落后产业的淘汰、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新兴产业的兴起,最终促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二)拉动机制,即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将影响需求结构,从而拉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企业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积累、本国比较优势的变迁,将引致社会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而需求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产业结构,因为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消费需求,需求是生产的动力,需求结构变动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终极拉动力量。而社会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1.消费需求,资本等要素的积累将促进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不仅带动技术密集型产业保持长期快速增长,更会促进研发、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和发展,从而将有力地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级化进程;2.投资需求,具有最直接的拉动作用,将拉动原材料等配套产业、机械工业等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3.出口需求,出口需求对于弥补国内需求不足、国际要素的流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各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将引致各国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
本文尝试通过扩展 Ricardo Hausmann和 Bailey Klinger等人的 HK模型,描述产业结构升级幅度与要素禀赋配置间的关系,来分析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浙江省是否已经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最佳幅度。
假定从现产业阶段升级到另一产业阶段,其收益为,P(δij)
其中δij表示从产业结构升级阶段i到j的升级幅度。如果i=j,δij就为 0,否则就大于 0。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则假定为C(δij),
产业阶段i升级到阶段j的成本将随幅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要素禀赋配置的不断优化而下降,用E表示要素禀赋配置的优化程度。
从而,产业升级带来的最大利润为:
可见,产业结构升级的幅度是有限的,除了受到要素禀赋配置情况的影响,还受到其历史条件的制约,以及外部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但产业结构实质上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其升级实际上就是要素禀赋在产业间的优化配置。因此,针对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而顺势选择正确的升级方向和幅度才是至关重要的。根据这一理论,政府应充分考虑外部条件的限制,对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选择从现有产业结构向与其处于最佳距离的产业结构的跃升作为升级战略。
目前,浙江省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仍然较高,产业附加值低,竞争优势不强,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始终偏低。浙江省经济从 2001年到 2008年增速从全国第 6位跌落到第 22位,工业增速更是自 2004年 6月以来出现了持续 55个月的下滑。到 2009年,浙江省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仅为6.2%,低于全国的 11%,更远低于安徽的 22.6%、江西的20.1%、辽宁的 16.8%、吉林的16.8%、黑龙江的 12.1%。这表明浙江省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升级未达到最佳幅度(如图 1)。图中Cij、Pij、∏ij、δij分别代表产业升级的成本、收益、利润和产业升级的幅度。图中Ep/c表示浙江省目前的升级幅度,而E*p/c则表示要素禀赋最优配置情况所能达到的升级幅度。可见,浙江省的产业升级幅度未达到要素禀赋最优配置状态下的升级幅度,出现了“断档”现象,产业结构还需要一定程度的调整升级。
图 1 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中出现的“断档”现象
产生比较优势的断档期主要原因是随着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浙江省原有的比较优势产业在其他地区的冲击下,失去了比较优势,而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尚未形成、新的比较优势难以形成的深层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力资本、技术等高级要素积累缓慢。首先,浙江省在人力资本、技术等高级要素的积累方面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在科研创新、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基础与其他发达省份差距较大;其次,由于研发能力的薄弱使得高新技术过度依赖跨国公司,而且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代际差异,难以获得核心技术;最后,浙江省著名高校和研究院所较少,培养的研发人员和管理人才等人力资本的数量有限,并且政府、企业在职工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不足,培养的熟练劳动力不多。2.要素积累对产业升级的滞后性。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重要原因还在于难以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难以将人力资本有效地转化为产业升级的推动力。一方面,浙江省的创新体系尚不完善,尚未有效形成能够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市场资源等的“官产学研用”合作体系,难以有效地将人力资本、技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动力;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尚不健全,使得创新主体缺乏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不高。浙江省目前的劳动力要素禀赋 (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比例)水平不高,很大部分劳动力的技能水平难以满足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生产的要求,另外浙江省的中小企业众多,这些企业要么资本短缺,要么人才、技术短缺,这些要素难以有效地整合发挥作用,难以达到较高的匹配程度,从而制约了技术等高级要素作用的发挥。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大多经历了低成本优势—价格竞争力、制造优势—产品竞争力和经营优势—品牌竞争力三个发展阶段。浙江省的传统产业要实现从价格竞争力发展阶段向产品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发展阶段的转变,必须实现产业发展支撑要素由初级要素向高级要素的转变,积极培育和大力引进高级要素,实现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以强大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能力为依托,以品牌建设为辅助途径,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等方式实现附加值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为此,浙江省除了着重培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体系建设,利用贸易和投资方式多渠道地引进、消化和吸收世界高技术和先进技术外,还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要素市场,优化要素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及使用效率,而这些因素又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过程,它客观上要求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具有高效调节功能的要素市场,来帮助市场化的企业有效地组合生产要素。要素市场一方面可以节约企业的交易成本,加深企业与其他服务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加快知识、技术等高级要素的产权市场化,从而鼓励技术创新。因此,浙江省应沿着现代市场经济的路径,彻底改变政府主导要素市场的局面,从最基本的制度层面做起,为市场主体的成长创建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进而通过市场组织的创新,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使其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
(二)实行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全球要素规划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浙江省应提出“全球要素规划战略”,在开放型经济体系下,通过借助发达国家的高级要素,努力培育自身高级要素,以满足产业结构升级所要求的各种要素需求。首先,培育本土跨国企业,帮助其“走出去”,在世界范围利用全球各种生产要素,提升企业的知识型竞争能力,并通过组合国际生产要素,规划本土的生产与经营,从而促进浙江省实现从传统的依靠本土比较优势竞争转变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势组合的竞争;其次,注重对外投资,善于利用国外公平竞争的机会向外扩展,从总体上改变浙江省“国内生产,向外出口”的开发方式,转为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全球生产,全球经营”的模式;最后,借助外部要素,在其示范、竞争、聚集、链接等外溢效应下,创造自身缺乏的知识经济要素,以形成“动态要素富裕”,改变要素的弱势地位,从而获得真正绝对的竞争优势。
生产者服务业通过将高级生产要素“嵌入”到传统产业,能够较强地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生产者服务业所体现的各种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隐性知识,通过软件嵌入硬件,提高了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性能,以及用其所制造的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其次,生产者服务业所围绕的各种产品研究与开发服务,如研发中的设计服务、创意服务、模具服务,生产中的工程技术服务,营销中的物流服务、网络品牌服务等,都具有增强产品差别程度和区分竞争对手的作用,从而强化企业的定价能力和控制市场能力;最后,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中所需的各类生产者服务,如金融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法律和知识产权服务等,对于提高企业的战略清晰度、增加市场份额、收购兼并成长等,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浙江省应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经营规模和其他投入要素的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差异化程度和竞争力,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Gary Gereffi.The Global Apparel Value Chain:What Prospects for Upgrading by Developing Countries?[R].Working Paper forUN IDO,2003.
[2]Ricardo Haus mann and Bailey Klinger.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Space and the Evolution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R].C ID Working PaperNo.146,2007.
[3]迈克尔·波特.国际竞争优势[M].中信出版社,2007.
[4]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5.
[5]高传胜,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05(8).
[6]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7]余剑,谷克鉴.开放条件下的要素供给优势转化与产业贸易结构变革[J].国际贸易问题,2005(11).
W ith the change of factor endowment structure in Zhejiang province,the original comparative advantage depending on elementary factors is no longer suitable for traditional industries.Therefore,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f Zhejiang should strengthen effective utilization and training of senior elements,promote optimum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achieve functional upgrading b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rand building,enhance product added value and enterprises‘competitiveness,and then fulfill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Zhejiang province;factor endowment structure;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senior elements;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F127
A
1002-2880(2010)09-0029-03
(责任编辑:陈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