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竞技体育技术化的价值审视及伦理学困境

2010-12-08 14:35胡勇刚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技术化伦理竞技

胡勇刚

(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当代竞技体育技术化的价值审视及伦理学困境

胡勇刚

(河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通过对竞技体育技术化产生的风险危机特征与当代竞技体育运动伦理诉求的论证,分析基于竞技体育技术化所形成的人文困惑,并提出如何消解人文困惑的基本构想。认为竞技体育技术化的伦理困惑可通过道德观与功利观的协调机制,功利价值观与精神价值观的协调机制,理性功利观价值需求培养机制及技术的伦理化价值标准界定等途径来实现。

体育技术化;价值审视;运动损伤;伦理学困境

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技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充分地认识到现代技术的巨大推动力,并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所推崇。在体育界中,技术让体育竞赛焕发出巨大效益性,人们先天的生物潜能在技术的作用下发挥到了极致,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原先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现在已经变成了现实;体育不仅是一种竞赛性的活动,而且体育还成为技术转化的一种价值载体,技术让体育的规则、理念、效益与人的机能、价值、信仰产生了重构。因此,伴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体育的技术化转向逐步实现,体育依据技术架构的规则与理念实现了自身的重建,这种重建的过程,我们就称之为是体育的技术化。体育技术化过程一方面能给运动员带来机体潜能提高的可能,但是过度广泛使用,却又使大量违背体育伦理道德的现象不断发生。因此,如何让技术向着道德准则要求的方向去发展?如何进行技术的道德评价?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对竞技体育中的技术运用进行伦理思考。

1 体育技术化的风险危机特征

1.1 违背自然规律

竞技体育的技术化最早是为了辅助实现体育活动的功能实现上,体育技术借鉴其他领域的先进技术辅助到体育赛事中为其基本特点,如场地技术、建筑技术等。从严格性来说,这些技术并不是真正的体育技术化,因为它们不是体育领域中专门研发的技术。这些技术的辅助应用使人工自然的方式开始干扰最初的自生环境的自我运行状态,最初特别是建筑技术辅助竞技体育的运用使用较为广泛。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强迫自然环境改变原生面貌,是一种建立以人类自我为中心的、以技术理性为基础的人为干预。这种技术性的人为干预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可持续性,技术成为体育异化现象的主要因素。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与扩散,一些国家甚至要采用克隆运动员、转基因运动员等违背人伦道德的技术方式,来提高人体本身固有的自然机能。克隆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是否就可以克隆出更多的飞人乔丹、贝克汉姆?基因技术越来越发展,我们是否可以将不同人种的运动基因进行移植?因此,体育技术中的生物伦理道德问题也成为世界竞技体育技术化研究的前沿热点。竞技体育技术化是在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环境与自然生物机能组织的一种破坏,具有明显的反自然性。

1.2 违背主体功能

竞技体育技术化让技术成为体育的主题,人作为一种附加的载体被排出了体育活动之外。高新技术的采用使运动员缺少必要的运动训练积累,运动员成为展示技术先进性的一场炫耀性的比赛,并不是自身真正运动能力的展现。那些具有高新技术的运动总能轻而易举地夺得桂冠。竞技体育的技术化也让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变得迟钝,从而转向对体育技术的过度依赖。运动员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将运动的主体的身份逐渐交给了体育技术,运动员也由单纯的主体沦落为拥有客体属性的主体。这种高新体育技术的功效让一年一度的体育赛事中都会出现刷新历年记录的表现,在体育技术效能不断外显与运动员求胜需要强烈驱动下,人们会错误地坚信技术让身体的运动极限得到了最大的提高,只要技术达到,就能创造奇迹。竞技体育技术成为人类展示自我、征服欲望的一种欺骗的手段,掩盖了运动员的真正实力。人类运动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像世界纪录突破幅度表现得那么明显,在运动器械类项目中尤为显著,人类体能的相对稳定性与运动纪录的绝对跳跃性形成了鲜明的反差[1]。

1.3 违背健康体能

体育竞技技术不仅没有给运动员带来自由和解放,反而让运动员变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束缚和主宰着自己,使自身处于异化受动之中,与此相伴随的是对健康影响以及对人性、人的价值、道德的影响。在身体—客体观的指引下,人们把身体看作一种按严格的机械规律运作的机械,看作客体或工具。体育政治功能被过多地强调,先进的科学和技术都被使用在提高运动成绩上。生物科学、化学及医药科技在体育中的滥用就造成了兴奋剂的滥用。“查出来的是兴奋剂,查不出来是高科技”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运动员、教练员共同的信条。兴奋剂可以说是与竞技体育共生的肿瘤,也可以说是现代竞技体育的艾滋病。它对运动员的摧残有身体性的,也有心理的,对身体的危害轻可使运动员改变性别特征,患终身难以治愈的疾病,重则可置人于死地。心理的危害也非常严重,轻的加大运动员的心理压力,重的使他们一生难以摆脱负罪感。而对于竞技运动来说,它更是痈疽疮疥,割除它不仅要花费巨额的资金,让竞技体育难以承受,而且它还败坏了竞技体育的名声[2]。

1.4 违背公平原则

技术具有较高的垄断性,尖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往往只能让少数运动员受用,这对同一赛场上的其他运动员来说,无疑是一种机会的不公。不同国家与地区,体育运动员拥有高新技术的比例决定了其获奖机会的多少。这对那些没有机会拥有技术的运动员来说造成了心理上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技术在体育中的运用让高水平的运动会日益成为高科技展示的平台。人们很难判断运动会到底是人的比赛还是国家科技实力的较量。斯皮多公司的“快皮”仿鲨鱼皮泳衣让澳大利亚游泳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上熠熠生辉,美国运动员约翰逊和琼斯凭借耐克为他们打造的“金缕鞋”“水晶鞋”在百米赛场双双夺冠……当运动员凭借着高技术夺取一枚枚金牌的时候,也会让人觉得公平竞争的原则正被践踏,体育的人文价值诉求也被置于千里之外。对于那些经济贫困、科技落后的国家来说,缺乏高技术的装备只能看体育金牌花落别家。体育竞赛成为了一场展示各国科学技术实力与经济实力的竞赛,竞技体育精神正远离公平的竞赛舞台。

2 当代竞技体育运动的伦理需要

2.1 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的伦理需要

竞技运动亦称“竞技体育”。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它包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其本质特征是运动的竞争性:要能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竞技运动是一种社会性的竞争运动,竞赛机制以及衡量竞技运动的技术标准等的制定都必不可少地涉及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视角,这也会对人的价值观、利益观、身份地位感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奥林匹克竞技体育的可持续性。

2.2 过度功利性的需要与人文客观性的远离

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中,竞技运动的功利性导向越来越明显,竞技运动越来越受政治目的、经济利益和职业活动的影响,离竞技运动自身的目的越来越远,以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人的发展而拿金牌为目标,一切为了金牌,而全然不顾运动员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作为获得金钱、表达政治立场、获取声望和地位的手段,这与奥林匹克的精神相去甚远。特别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运动员借助各种异体技术,就可以轻易超出他人,获得运动员和相关人员想要的利益,当下的功利决定了一切。尼尔·阿尔扎多是美国足球史上最令人生畏的后卫,这个曾经在足球场上风靡一时的球星是美国媒体的风云人物。由于他是一个依靠服用兴奋剂来提高体能的运动员,当头上的光环黯淡和掌声消退的时候,恶魔开始吞噬他的生命。42岁的阿尔扎多曾经十分强健的心脏已经多次停止跳动,洗澡也只能由他的妻子代劳。前联邦德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比尔杰特·德莱赛,1985年在世界上排名第33位,但服用兴奋剂一年后,排名升至第6。大量服用兴奋性导致她26岁就英年早逝。后经调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共注射和服用了101种兴奋剂,计400多次[3]。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国际体系。它是完全独立的。因此,它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任何来自政治、经济或社会的因素对其进行干涉。它还为此创建了一个独立的国际奥委员,规定了国际奥委会的主要职责是用其忠诚和献身精神来保证奥林匹克理想和原则的实现。然而技术化的过度泛滥,却让奥林匹克精神离我们而远去。

2.3 技术本身的特性与人文客观性的远离

随着市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价值意识、价值观念深层次地反映了竞技体育价值主体的需求特征。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伴随着由厌利性价值取向功利性价值取向的转变,技术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的泛滥必然导致竞技体育道德的沦丧。于是今天的竞技体育与运动员似乎有越来越分离的倾向,蜕化成为技术竞争论,运动员与技术之间的主客体关系遭到了颠倒,比赛结果的输出不再是运动员体力、心智、机能的发挥,而成为运动员是否能够有效与技术结合的一种结果。竞技体育技术主客地位的变化导致了竞技体育的异化,竞技体育成为技术决定论下的一种哲学实践活动,盲目的功利性让运动员变成了体育技术工具的使用者,体育赛场成了各国展示先进技术的一个舞台。它使竞技比赛追求的公平、公正性的竞争精神发生了变质,使比赛双方失去了均等机会和公平竞争的价值追求,使成绩的利益建立在欺骗的基础上,异化了奥林匹克的初衷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对“公平竞争”精神进行了无情的践踏。因此,技术功利性利益的驱动,客观地造成了人与体育之间的隔离,竞技体育所具有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纽带、人的精神追求等都被当做为一种技术化的体育系统,缺失了竞技体育中的人文内聚力,人文客观性正在远离竞技体育。

3 体育技术化引发伦理问题的根源

3.1 客观功利性的存在

体育属于人为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一种社会实践。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承载着人的社会目标与价值需求的任务。在人为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并以自身作为改造对象的实践中,就其手段而言,体育又是人们以自觉的身体运动创造价值的实践。因此,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将超越人类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功能价值目标的,它所创造的乃是身体运动本身内在的价值,人们从事体育就是为了追求身体运动本身给予人的快感和美感,以及自身运动的各种体验和对人的身体、心理的积极实践改造。

人对科学技术的崇拜让技术成为竞技体育运动的主宰,体育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得现代技术的威力得以展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当体育依据技术的基本规则重构自身发展,并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技术系统时,体育的效益和效率就有了根本性的保证。这不仅满足了人类采用高新技术应用体育产生功能实效的愿望,而且现代高新技术的功效也让那些极力渴望获得荣誉光环的运动员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当代体育职业化发展趋势促使了人们对竞技体育技术的依赖,职业化给中国体育带来了繁荣:体育协会走上实体化道路,俱乐部体制基本形成;职业联赛已经形成规模化的专业市场,整体上改善了体育运动的发展环境;商业化的运营机制已具雏形。因此,商业化的体育模式推动了人们对竞技体育技术功能价值目标的追求,现代技术的科学逻辑与规则与竞技体育组合重构形成了当代体育难于逾越的发展现实。

3.2 对体育伦理价值的忽视

技术化的体育的功能目标转向的实践结果证明,体育的功能价值目标最初是为了展现人类不断拼搏、最大限度发挥身体潜能的一种运动理念,但是,对技术化的过度依赖却让竞技体育的功能价值目标变得比较模糊,成为一种复合的价值目标:①基于社会公平与公正利益的竞技观;②由依靠技术获得的竞争获胜和依靠自身素质获得的竞争获胜;③获得优胜纪录和刷新纪录。这不仅为我们考证体育的伦理价值架构了多种虚幻的隐蔽条件,而且会诱导我们得出一个看似合乎社会逻辑的一个结论:在能够保证体育竞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基础上,为了获得优胜纪录或刷新纪录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是符合体育的伦理规定的[4]。很明显,这个结论的得出,只能使人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去获得体育纪录的刷新,为竞技体育技术化的目标价值理念的实现找到了一个基本的伦理保证,成为一种预设的体育伦理规定的僭越。

在这样的一种结论下,人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对体育价值的客观追求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善的追求过程。由于善是适合选择或追求的客体,所以这不仅使体现人类不断进取精神的价值目标的追求成为善,而且也使得对纪录的超越与获得优胜都同时为善[5]。如果对伦理的社会价值逻辑进行重新深入考究就会明显地发现一个逻辑上的认识错误:为了达到功利性目的不惜一切手段都应该是合理的。出现这种逻辑认识错误的根本原因是:人在参与竞技体育活动时,其内在地就已经存在着一个被各种规则、条件限制的伦理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人类不断进取而实现“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自我的愿望,其本质就是实现人类的各种理想、愿望与价值。体育更深层次的价值在于培植、释放和提升人心灵深处潜存着的狂热与痴迷。因此,体育必须要以人为本,时刻体现对人文的关怀。这种前置性假设的伦理界定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具有隐蔽性,它给人们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前置性预设的伦理前提下,人们非常容易忽视体育伦理价值的客观存在。

4 竞技体育技术化伦理学困境的应对机制

4.1 道德与功利观的协调机制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利益对于各种道德体系和规范有确定作用,从而使得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利益关系的价值反映和要求自身就具有促进某种利益的趋向,道德本源的利益决定性使得道德天然具有服务其赖以生养的利益的功效[6]。竞技体育运动个体利益的存在是完全客观的,不同竞技运动个体之间的互动结果造就了竞技体育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道德的伦理规则并不是要去排斥客观存在的不同利益个体的体育价值诉求。对当代竞技体育技术化困境进行矫正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道德制约与功利价值不断融合的过程。首先,体育竞技活动应遵循道德的操守。人类的任何道德活动,无不是为了生命的延续和完善。为了竞技运动之外的目的,不惜运用技术手段摧残生命,是对竞技运动乃至整个体育运动根本目的的违背,此类的任何行为,不管有如何冠冕堂皇的辩白和说辞,都是对人类的根基的毁坏。因此,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竞技体育技术运用采取合理的体育道德评价机制是必要的。尊重生命、增进健康、扩大参与、公平竞争和促进和谐等伦理准则应成为基本的伦理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竞技体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其次,淡化竞技体育形式的功利化。竞技体育具有功利性的特征,其最终目的是求得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目的,实现这个目的实质是人类按照真善美,为了真善美,最后达到真善美统一的过程。因此,如果竞技体育的价值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不作为个人直接功利的考虑,能全身心地投入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这样就能有效淡化竞技体育的功利性,同时也会使其受到道德教育的感染,把功利的目的巧妙隐蔽起来[6]。只有把审美形式与道德准则进行有机和谐统一,竞技体育才有可能走出工具价值导向的怪圈,弘扬人的主体性、体现人的主体价值需要,实现人的生存、发展与完善的根本价值目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7,8]。

4.2 功利价值观、精神价值观的协调机制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竞技体育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旨在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消除工业化社会中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给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诸方面造成的新的严重威胁——体质下降、心理失衡、人际关系淡漠、社会道德水平下降,因此竞技体育是一种“人生哲学”。人类自我发展所应该持有的最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不断地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本着人类理性的平和来消解人的异化,从而完成的人类自我发展过程则更为重要。在自我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物质性需求,也不可能没有精神需求,二者缺一不可,它们在竞技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各自特殊的内涵。竞技体育本身是一项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精神活动,因此,其包含有物质功利性价值与精神价值两种价值。精神价值是一种普遍性的价值,它是人类自我发展所应该持有的最基本的态度和价值观,而功利价值则不具有普遍性[9]。当个体的功利价值被用来当做众人的普遍意义价值来说,并且这种个体价值不对他人造成损害的时候,那么个体特殊的物质功能性价值就可以和精神价值和谐统一,促进其他实践主体以及社会共同目标的实现。当然物质性的功利价值也有可能和伦理精神价值产生分离,只不过精神价值高于并包含了物质功能价值而已。因此,竞技体育中的功利性价值与精神价值二者是互相影响与互相整合统一的关系,当功利性价值背离了精神价值,并且背离了应有的伦理道德准则时,就会影响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竞技体育的价值观就是要能够在合理的道德制约下通过理性的功利性目标的驱动,并与精神价值保持统一协调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竞技体育发展的可持续性[10,11]。

4.3 理性功利观价值需求培养机制

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哲学非常注重对各种伦理道德思想的论证。在儒家学者看来,尽管人们天生就有求义或欲利或两者兼有的天性,但在处理义利关系时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先义而后利。即凡事当前,需要我们选择行为时,首先须考虑的是道义原则的要求,一旦道义原则的要求被履行了,则行为主体的个人利益与好处也将随之而来。竞技体育不排斥对合理的功利性价值的追求,但排斥那些有损道义的行为。传统义利观的重义精神与竞技体育强调物质利益的价值取向可以构成互补,促进经济与道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发展竞技体育,当然要重利赢利,要追求经济效益,但也不能见利忘义,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牺牲自然,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因此,将传统义利观崇尚道义、重视公利、追求和谐、弘扬整体精神等积极因素融汇于竞技体育的个人意识中,关注整体和大部分人的利益,关注利益关系协调,注重秩序和规范,使得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都得到充分发展,也就避免人在“义利”选择面前的道德危机,抑制了利己主义的泛滥,从而形成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相统一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社会主义竞技体育健康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行。

4.4 技术的伦理化价值标准界定

首先竞技体育技术必须要进行伦理界定。1968年,国际奥委会医委会正式公布了禁止使用兴奋剂的药物名单,开始世界范围内反对兴奋剂的斗争,其后,一些国家也纷纷成立兴奋剂检测中心。到目前为止,被禁用的药物共有6大类107种,基本的共识正在世界范围内形成。1964年,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对兴奋剂就有了一致的认定:“参赛运动员以不正当的方式使用任何异体物质,或以任何异常量和通过异常途径摄入体内的生理物质,目的为提高运动成绩”。现在,兴奋剂已经成了一切违禁药物和方法的代名词,按国际奥委会目前的定义:竞技运动员使用任何形式的药物或非正常量,以及通过不正常途径摄入生理物质,企图以人为的或不正常的方式提高竞技能力,即被认为使用兴奋剂[3]。另外就是要加强监督机制,并落实的实处,对于运动员参赛前要加大检查的力度,可依赖现代最新的检测技术,排除兴奋剂存在的隐患。至于检查,任何比赛的组织者都不愿意看到著名选手被迫退出比赛。所以,这当中也有个兴奋剂‘保护主义’。至今,在生长激素等违禁药品的检测上就一直存在争议[3]。因此,除了要使技术监督落到实处外,还要必须建立对人们在竞技体育技术行为规范的评估体系。这一体系,应该体现出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体现出对体育伦理价值内涵变化的测量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体育伦理价值目标的变化来直接地反映出人们对体育伦理价值内涵理解上的波动情况;一方面,必须要体现出对体育技术行为过程测评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客观的、及时的跟踪式的调查评估来进行技术监督。总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竞技体育技术化成为发展的必然,因此,如何从伦理道德的视角予以重新考量就成为更深层次研究的需要。

[1]刘 煜,刘周敏.竞技体育技术化的风险考量与伦理规约[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10(4):62-65.

[2]张文良.从奥运会的兴奋剂问题看体育发展带来的技术异化[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5:39-40.

[3]李艳翎,刘湘溶,龚正伟.对竞技运动中技术运用的伦理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823-826.

[4]董传升,张 铁.体育技术化的人文困境及消解之道[J].体育文化导刊,2006(6):25-28.

[5]王 健,董传升.人文主义视野中体育伦理的技术化转向及其困境[J].社会科学辑刊,2006(6):47-52.

[6]李 龙,苏 睿.现代竞技体育功利价值观泛化的社会成因及其矫正[J].2008,42(11):29-32.

[7]李美萍,孙 江.对竞技体育文化特色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5):14-16.

[8]陈 颇,殷 樱.社会人口结构与竞技体育关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19-26.

[9]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6.

[10]张翠苹,詹万生,张宏伟.奥林匹克文化和谐价值的凸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12-15.

[11]杨 发.道德的功利性与功利的道德性[J].晋阳学刊,1997(4):17-20.

责任编辑:刘红霞

Value Survey and EthicalD ilemma ofM odern Athletic Sports Techn icalization

HU Yonggang
(Sport Institute of He’nan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Zhengzhou450002,He’nan,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um anism difficulties occurring in the athletic sports technicalization and offers elem entary assumptions on the el im inations of such difficulties by m aking argum entations on the appearances of the risks of athletic sports technicalization and the ethical dem ands of m odern athletic sports.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rational solutions for ethical problem s in the applications of technologies in athletic sports should be corrections for harm onious m oralities and fam es,corrections on the levels of beneficial values and spiritual values,corrections by leading to rational fam es and gains pursuits,and definitions of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by ethnics.

sports technicalization;value study;sports injury;ethical dilemm a

G80-05

A

1004-0560(2010)06-0045-04

2009-03-24;

2009-09-03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编号:0624480013。

胡勇刚(1956-),男,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体育学与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技术化伦理竞技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论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取向
浅谈对中国特色绿色法院的认识
现代生存方式与阳光体育运动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