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淑忠
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初期,学生对这个动作比较陌生,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学生在学习时,对运动的记忆甚少,甚至看完示范就会忘记,在模仿练习时肢体表现不协调,动作也不到位。学生在此阶段主要通过“看”老师的示范动作以及“听”老师的讲解两种方式来体会动作。在练习时,都是通过看、听来调整动作,这一阶段的学习时,主要调动学生的看、听的能力,老师的示范要到位、准确,给学生第一印象要清晰,示范动作的节奏、方向、轨迹都要合理,做到恰到好处。比如在初授广播操的时候,老师的示范节奏要慢于正常的音乐节奏,而且在肢体路线难点时,老师可以提示手臂从哪个方向经哪个部位到哪里停止,并做相应的表演,以利于学生充分看与听。
通过泛化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动作技术进一步熟练,多余动作减少,准确性提高,对动作开始分化。但,这仅限于单个的基本动作,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与单个的动作与动作连接时还不够精确,甚至出现停顿现象,过度不自然、不协调。此阶段,正是追求动作细节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对他们错误动作的纠正,此时,虽然“看、听”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最主要的是学生自己去体会动作,“想”如何才能动作连贯,更准确,更放松,所以,“想”占据了此动作形成阶段的主要位置,通过“想”,比较每做一次动作的不同感受,动作在不断“想”的情况下而改进。
三“练”在运动巩固阶段的应用
学生熟练掌握了完整的动作,但能够把各动作进行连锁反映,并应用到比赛中去,在比赛中能熟练地变换,动作更趋于自动化,动作技能已基本上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此阶段,学生已经脱离了“看”、“听”,而“想”只用于难度大的个别动作或动作连接。那么,“练”就成了动作巩固阶段的主要提高手段。由于这一阶段学生对学习的动作已经没有新鲜感,所以,对学习兴趣与动机有所降低,注意力也有所下降,对运动的细节不再关注,又由于前摄抑制的作用,致使常常出现动作相互混淆,在应用动作时也常产生其它意图而破坏动作。为了避免以上因素的干扰,体育教师就要注重动作的实用性,对其强化训练,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进行定量定时的“练”,只有练,动作技能才能更稳固,通过“练”让学生以更多的精力来巩固动作、运用动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