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分层递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的探究

2010-12-08 04:48宫莉
体育师友 2010年6期
关键词:同伴分层体育

□宫莉

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其生存和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需要不断地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合作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勿需置疑。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现行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准确地说,应该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前提下的一种学生学习的方式。在体育教学五大学习领域中,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社会适应目标的核心内容和主要途径。近几年来,经过众多专家、学者以及中小学一线体育老师的研究和实践后,解决了一些问题,改善了一些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但是对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该如何区别对待才能有效,笔者产生了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探究,本人在教学中运用“分层递进”的方法推进合作学习,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跨度比较大,而且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心理发展过程也相当漫长和复杂,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时,做到区别对待、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按学生的水平和异质性进行分层,按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不断递进。

一、纵向分层定位合作学习

现行的小学体育课程被分为三个水平段,每个水平段对应两个年级。所谓纵向分层就是按这三个水平段的目标和内容定位好合作学习的方向,明确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会达到怎样的效果,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水平一阶段

《课标》在这阶段提出的目标是学生能与陌生的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能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不去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学习中容易产生极为自私、霸道的行为,但是实际上现在不少的孩子都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家长们也都很重视孩子在与人合作这方面上的表现,所以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在一起合作学习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上述目标也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达不到。那么在此阶段,我们应该降低合作学习的难度,或者说转化合作学习的方式。比如说,变合作学习为小组学习,利用合作游戏先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例如:教授广播操时,先采取一些简单的分组,布置一些简单的合作任务,让一些学的好的孩子和学的慢的孩子合成一组,教师给他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容易出错的某个动作。又如,在一些模仿性练习中,把他们分成小组相互学习,比谁模仿的更好。这些虽然都是很简单的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生通过我们这样的安排和指导,会明白很多道理。他们知道了别人有很多自己没有的长处,从别的同学身上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与同伴一起玩游戏会更好玩等。现在的孩子很聪明,我们体育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生就会合作的很愉快。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时期的学生年龄小,正式合作的时间不宜过长,只要短短几分钟就够了。并且合作以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就算学生在合作中做出了什么不好的表现,教师也要加以引导不应厉声呵斥。

2.水平二阶段

这阶段《课标》中也给出了“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能够与他人合作并完成体育活动的任务”这样的目标。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是最为调皮的时候,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更加喜欢一些合作性的练习和游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合作学习是一种需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安排的教学过程,其中有角色分工,积极互动,围绕什么样的主题进行练习、探讨等各种活动。有的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直接、答案显而易见,却要求学生就这些问题进行合作学习,这就让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学生享受不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在此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前就把相关信息透露给小组长,并且引导小组长预测会发生哪些问题,怎样去解决。特别是在一些合作性的游戏中,小组怎样合作才能取得胜利,通过合作怎样才能使小组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等。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集体授课形式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合作任务为核心,争取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评价环节,兼顾学生的个人进步。

3.水平三阶段

到了五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维相对也比之前更为复杂,他们不再像水平二的学生那样愿意接受别人的安排。这时,体育老师就更要提高合作的要求,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合作些什么?”,“如何进行合作?”,“我在合作中该做些什么?”。此外,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尊重和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明白合作就是力量,通过合作分享团队成功的快乐。例如,在合作性练习和游戏“叠罗汉”,“蒙眼用绳搭图案”,“爬绳过河”,“四椅睡觉”等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也就是练习和游戏的最终目标(包括练什么?比什么?怎样练?怎样比?)。其次,要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讨论并尝试如何完成任务,最后让学生商讨哪些人最适合哪些角色,如何让分工更合理,怎样达到小组合作优势的最大化。在教学“叠罗汉”中,要让学生先认真地研究这些造型是如何形成的,自己能在造型中担任什么角色,与同伴之间的配合应该如何完成等。有时候造型还没完成,整个叠罗汉队伍就散了,这个时候教师再来指导学生去研究造型完成的顺序,谁最适合处在什么位置等问题就有点晚了。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也可参与进去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动作(先由师生合作再过度到生生合作),然后争取每个人都尝试不同的位置,最后让学生思考要想达到完美造型并持续时间长需怎样分配更合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合作学习时存在的问题,通过语言的引导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起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自觉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二、横向分层定位合作学习

学生在性别、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即所谓的异质性。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合作学习恰能弥补教师对众多异质性学生教学的不足,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都能互相弥补、从而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同伴间的信息传递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效地解决团体中的冲突和问题,提高他们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得正确对待、评价他人,学会包容他人的优良品质。在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时要把他们按这种异质性进行分层,也就是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培养方向。笔者通常会根据观察情况不公开的把学生横向分为三个层次,比如,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笔者对他们的要求就会高一些,他们不但要有一定的凝聚力,还要能够指挥和布置任务,起到核心作用,但是这部分学生往往只有20%。大部分学生应该是一些能协调和控制局面,拉拢和搞好合作关系的人,他们在合作学习中起到的是上下磨合的作用。还有一少部分的学生就是在合作学习时总是拖后腿的,每个教师都会遇到过这样的学生,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循循善诱,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能参与同伴的合作学习,对合作产生兴趣。教师在对学生做了这样的了解后,就可以根据分层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刚开始可以按一至三层每层都有的适当比例来分组,让低层次的学生去向上一层的学生学习,当然老师不能把心中的分层公开,这样的学习是潜移默化、感染式的学习。过一段时间后可以让同层次的学生在一组进行合作,很显然能力提高的学生就自然而然的会向着上一个层次靠拢,时间一长学生的整体合作水平就会提高,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也会更上一个台阶。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长期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精心组织,适时引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案,合理组织,灵活运用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三、有的放矢促进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按照不同水平的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递进合作学习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水平一《趣味跑》单元,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比较和讨论如何跑得直,在此阶段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相互帮助,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知道如果有一个人拖后腿小组的利益就会受牵连。接下来再让他们尝试与同伴合作起来跑(手拉手、肩并肩、背靠背),学生体验了与他人一起完成动作的快乐,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配合同伴。最后让他们参与不同的接力游戏,学会团结一致,相互配合,在活动中尊重和关心同伴。如果每一个单元我们都像这样有的放矢地把合作学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我想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分层递进、有的放矢,贵在持之以恒,博采众家之长,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策略的开展和实施。在教学中,我们对于合作学习还应该把握好运用的时机,要紧密结合讲解、示范、探究等教学方式,不要急于求成,要分阶段,有层次,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这样教学的整体效果才会更好。

[1]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理论问题与案例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毛振明.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合作学习 [J].中国学校体育,2006.7

[3]许晓春.体育合作学习存误区 [N].中国体育报,2007-8

猜你喜欢
同伴分层体育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有趣的分层现象
雨林的分层
寻找失散的同伴
我们的“体育梦”
落地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