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斐
开放教育面授课到课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李文斐
面授辅导是开放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是教师传授知识和辅导答疑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面授辅导课中的“学生到课率”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也是学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广州电大2007-2008年度三个学期开设课程到课率数据的整理分析,查找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到课率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增加面授辅导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开放教育;到课率;影响因素
“开放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是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中央电大和各级地方电大及教学点,利用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有机连接的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面授辅导和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以及视听阅览室、多媒体联网计算机等先进的学习设施和其他学习支持服务。”[1]开放教育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导结合”,即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学习方法和内容上的辅导答疑。[2]目前,开放教育还没有采取完全学分制,学生按学年教学计划(专业规则)安排、按周课表时段参加面授辅导和网上教学。面授辅导是开放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是教师传授知识和辅导答疑的主渠道之一,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生到课率”是指按教学计划进程安排,教学班理论课程学生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的百分比[3],在某种意义上,它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也是学风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广州电大2007-2008年度三个学期开设课程的到课率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查找开放教育面授辅导课到课率的影响因素,并按各因素影响力的大小对其进行排序,从而为提高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效率、增加面授辅导课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也可以适度改变当前学校重监督轻指导,重检查轻反思,重查问题轻整改等现象[4],为教学管理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从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广州电大进一步加强日常教学的巡查,面授辅导教学开始全面实行“到课率日报”制度,每日派专人巡查面授教学情况,对班级面授辅导的到课率进行统计、汇总,并与任课教师、导学教师和学院的奖惩挂钩。借此也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全面地分析学生到课率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从2007秋到2008秋三个学期共收集到课率样本18,255条,筛除无效数据,最后实际参与分析的样本数为16,644。
本研究首先使用一元方差分析方法对影响到课率的可能性因素逐个进行显著性分析,以类别均值差异筛查出重要影响变量,然后再引入多变量方差分析方法,在只考虑各变量主效应的情况下,通过F值的比较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力大小,并进行重要性排序。本次研究的变量主要有学期、周次、学院、课程类别、课程性质、教师(性别、职称、性质、年龄、来源)、导学教师(性别、数量)、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等9个变量。
按照对16,644个样本到课率(均值=62.4%,标准差=22.891%)的一元方差分析结果及影响度F值的大小,影响到课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学校的重视与管理(学期)
从表1可以看出,学期顺序对到课率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从2007年秋季到2008年春季学期,面授辅导课程的到课率呈上升趋势,三个学期内平均到课率上升将近二十个百分点。
这主要与广州电大近年来对到课率的重视和加强管理有关。广州电大自2006年开始实施到课率抽查制度,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推行“到课率日报制”、“违纪事件周报制”,2008春季始又辅之课堂教学问卷调查,考察结果纳入《教学事故处理规定》,与教师职称聘任、评优,以及导学教师和学院的考核管理挂钩,教学管理制度日趋完善。2008年秋季学期,广州电大又开始推行公共课(邓论)统一管理和语言艺术类课程小班教学制,课程教学管理趋于细化。由此看出,对面授辅导教学的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到课率和教学质量的基石。
表1 到课率与学期顺序的相关性分析
2.课程的性质与类别
(1) 课程类别
图1显示,课程类别对到课率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总体上公共课到课率高于专业课,专业课中工科类课程平均到课率最高(74.13%),财经(工商)类课程次之,而文法管理类、艺术类、语言类和计算机类相对较低。以往研究表明,工科类课程由于自身知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较好的数理基础,一般要通过教师讲授才能理解并掌握。同时,由于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强,往往缺课后,后续内容更难理解,因此平均到课率一直居于榜首,而文科类课程一般以讲述为主,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从文字上理解、把握,到课率一般较低。[5]这一观点再次得到验证。
但本研究中的到课率分析结果也存在与以往研究[6]相左的地方:公共课到课率高于专业课。邓论和大学语文都是公共课,历来被认为是到课率较低的课程,但在图1中显示仅次于工科,超过71%。究其原因可能是得益于优秀的师资和公共课的统一管理制度。担任这两门课程的4名任课教师中3名是校内专职教师,另外1名也是在广州电大任教多年、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兼职教师。而同样属于公共课的公共英语为了方便师生交流,采用小班上课,由于开课班级较多,专职教师有限,聘请了大量兼职教师上课,总体到课率与前者相比就稍逊一筹。但由于自学较难,教考分离,本科还要通过国家统一考试等原因,到课率仍然不低。
另外,财经(工商)类课程逻辑性并不强,自学较易,但到课率却较高,艺术、语言和计算机类课程需要系统听讲、与教师沟通,但到课率较低,这是否与学院的管理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从后面各学院总体到课率的分析及2008秋季学期的违纪率来看,财经学院的到课率明显高于其它学院(见表7),违纪率也明显低于其它学院(见表2)。不容置疑的是,学院的重视和良好的管理也是到课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表2 2008年秋季学期学院违纪情况一览
(2) 课程性质
开放教育的课程有三类:统设课程是中央电大统一管理的课程,省设课程是省级电大管理的课程,自设课程是各教学单位自主管理的课程。
从表3可以看出,课程性质对到课率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统设课程与省设、自设课程的到课率存在显著差异,而省设和自设课程之间差异却不明显。统设课程的到课率均值(64.70%)明显高于非统设课程(≤58.33%)。
究其原因可能与课程考试密切相关,统设课程教考分离,考试有一定难度,非统设课程考试由省校教师命题,编写的复习资料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考试内容,学生只要掌握复习资料内容,即使不按时到课,也照样及格甚至获得高分。
3.任课教师
(1)任课教师的职称
从表4可以看出,教师职称对到课率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无职称任课教师面授课程的到课率(59.41%)明显低于已获得职称的教师(≥64%)。但是,表5数据同时显示,这种差异存在于有职称和无职称的教师之间,而不同职称教师间课程的到课率均值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即职称的高低对到课率并没有显著影响(t检验的显著度P>0.05)。
表3 到课率与课程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有职称的教师大多为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有教学经验和工作经验的高校教师及企业在职人员,总体来说有责任心、重声誉;而无职称人员多为在读研究生和新进教师,年轻无教学经验,不太熟悉教材内容,加之研究生主要以赚钱为目的,缺乏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自身学业又重,精力有限。两者间的授课质量存在差异也在所难免。
表4 到课率与任课教师职称的相关性分析
表5 不同职称状况教师课程到课率差异性比较的t检验
(2)任课教师的性别
从表6可以看出,教师性别对到课率有影响(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女教师面授课程的到课率稍高于男教师。
表6 到课率与任课教师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3)任课教师年龄
表7和表8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教师面授课程的到课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30岁以下教师的到课率(59.88%)低于平均水平,而年龄在51岁以上教师的到课率(66.55%)却明显高于平均水平。“31-40”和“41-50”年龄段的教师的到课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30岁以下教师大多为在读研究生和新进教师,无职称无经验,学业压力大;31-50岁教师虽然有经验,但工作、职称晋升和生活压力大,精力有限;51岁以上是即将退休和退休返聘的教师,职称高、有经验,职称、工作和生活压力都相对较小,教授相关课程的时间长,熟悉教材,有时间和精力认真备课。
表7 到课率与任课教师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表8 不同年龄组教师课程到课率差异的t检验
(4)任课教师的性质
表9数据显示,不同性质教师的到课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专职和长聘教师面授课程的到课率均值(>65%)明显高于兼职教师(60.40%)。这主要是因为专职教师和长聘教师有工作认同感和事业心,把教书作为毕生的事业进行经营;而兼职教师主要考虑自身利益,以短期挣钱者居多,在事业心和责任感方面明显欠缺。
表9 到课率与任课教师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5)任课教师的来源
表10数据显示,不同来源教师所授课程的到课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来自于高校的教师所授课程的到课率均值(64.15%)高于其它来源教师(<61.85%)。
这主要是因为高校教师经过正规培训,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教学方法得当,内容组织合理,有教育技术和技巧,较之企业人员和在读研究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企业人员有工作经验,能够给学生带来课堂外的知识,因此到课率又稍高于其它来源教师。
表10 到课率与任课教师来源的相关性分析
4.导学教师
(1)导学教师个数(是否合班)
从表11可以看出,合班上课(多个导学教师)的班级到课率明显低于普通班级,且导学教师个数越多,到课率均值越低。说明合班上课对到课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原因在于,导学教师多,责任人不唯一,多了推诿的借口。另外,合班上课的都是小班,由于导学教师的工作量是按人数来确定的,所以导学教师管理的班级较多,如果多个班级同时上课,必然会舍弃合班上课的班级。导学教师未到,学生疏于管理,必然会影响到课率。
表11 到课率与导学教师个数的相关性分析
(2)导学教师性别
从表12可知,导学教师的性别对到课率有较大影响(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女性导学教师班级的到课率(64.69%) 明显高于男性(59.61%),差异显著。这可能是由男女性别差异决定的,女性心细、有耐心,与男性相比更善于做思想工作,并且安于本职工作,对工作的认同感较强。
表12 到课率与导学教师性别的相关性分析
5.学院的管理力度
从表13和表14可以看出,财经学院的课程到课率与其它学院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显著度P<0.001),平均到课率(66.79%) 均超过其它三个学院,而其它三个学院之间的到课率差异并不显著。财经学院以金融、会计和工商专业的课程为主,人文学院以文法、语言、广告专业为主,管理学院以管理类课程为主,信息学院以工科和计算机专业为主,造成以上差异有课程本身的原因,但是否也与学院的重视和管理有关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表13 到课率与课程所属学院的相关性分析
表14 各学院间课程到课率差异比较的t检验
6.工学矛盾
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在职成人,90%以上为在职从业人员,70%的学生入学时年龄集中在20-40岁,还有很多学生入学时年龄超过了40岁。这些学生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相当多的学生还是单位的骨干和家庭的顶梁柱,工学矛盾是很现实的问题。如何处理工作、家庭和学习的关系,特别是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是大部分成人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7]开放教育学生和成人脱产班学生到课率的比较再次验证了这一问题。(见表15)
表15 开放教育学生与成招脱产学生到课率比较
7.周次(无关因素)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周次与课程到课率之间无显著相关(方差分析显著度P>0.05)。即各周次间的到课率变化不大,并没有出现以前一致认为的“开学初和期末到课率较高,学期中间到课率较低”的现象。
通过以上一元方差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影响开放教育学生到课率的因素主要有管理因素、学院、课程类别、课程性质、任课教师(性别、职称、性质、年龄、来源)、导学教师(性别、数量),删除导学教师数量、教师性别、教师年龄和教师来源这四个影响力相对较小(F<60)的因素后,引入多变量方差分析方法,在只考虑各变量主效应的情况下,通过F值的比较,可以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力大小,排序如图2所示:
毋庸置疑,影响开放教育课程到课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客观和主观因素兼而有之,但从本研究来看,管理因素对到课率的影响远远超过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的重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学院和广大教师的齐心努力都对到课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管”的良性互动可以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工学矛盾及课程本身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降低客观因素对到课率的影响,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学管理部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教师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教师本身的素质、对网络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以及网络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一般的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在线教学的技能、网上课程设计的技能、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能等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学校应做好师资力量的调配和管理,重视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调动专职教师的积极性和榜样作用,不断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科学、严格、规范地选聘兼职教师,建立稳定优质的兼职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整体授课质量。
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奉献意识对提高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对学生具有内隐的、潜在的、长远的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激励着学生,感染着学生。所以教师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爱岗、尊重热爱学生、为人师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解决开放教育学生工学矛盾的法宝是优质的教学支持服务,这不但包括管理人员和导学教师周到细致的支持引导,还包括充足的网上教学资源及便捷多样的服务手段。那么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不断提升导学、助学人员服务意识,爱心、细心、尽心地服务学生;重视网上资源的建设、更新,不断拓展师生沟通交流的新手段,为不能到课学习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优化“远程接待中心”、“开放教学平台”、“数字图书馆”等导学助学和自主学习服务平台;完善教学支持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教学教务信息发布系统(蓝卓短信、手机、腾讯通、QQ群、电子邮箱、电话等),建立“全方位、全过程、随时随地学习”的开放式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开放教育应以突出岗位应用性为重心,以“必须、够用、先进、实用”为原则,精简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合并交叉重复的专业基础课内容,重组实践性课程内容,重视内容的更新,加强对学生从业经验和在岗成果的合理吸纳与有效利用,大胆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如采用案例教学、小论文等),推行和完善课程管理模式(如公共课统一管理、语言艺术类小班上课制度等),既把学生吸引到教师身边,又不拘泥于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实践能力。
开放教育生源较广,学员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部分学习者还抱着“在职学习考试容易”、“混文凭”的心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起点和动机的基础上,在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关怀与爱心的同时,认真进行专业教育、入学教育及考风考纪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积极进取的求学态度,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1][2][7]葛道凯.开放教育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
[3][5][6]詹明芳,孙利生.到课率统计与独立学院学风建设[J].科技咨询导报,2007,(6).
[4]孟丽.影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原因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67-170.
2009-11-15
李文斐,副教授,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510091)。
责任编辑 南 岭
An Empirical Study of Face-to-face Tutorial Attendance Rate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Open University
Li Wenfei
Face-to-face tutorials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ating learning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This study intended to explore factors affecting attendance rate in order to improve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efficiency,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utorials,and facilitate distance learning.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ttendance rate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stitution's perception of face-to-face tutorials,course nature and type,tutors'academic title,gender,age,employment status(full time or part time),and background,learning supervisors'number and gender,as well as schools'management.Of all the factors,management-related ones are the most critical.Therefore,it is argued that effective measures be taken to strengthen instructionalmanagementin orderto attractmore students to face-to-face tutorials.
G444
B
1009—458x(2010)01—0033—05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face-to-face tutorials;attendance rate;influencing 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