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敬东 潘 冲 张 瑞 乔文军
1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 110034)
2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沈阳 110032)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等范畴。是由于心脏起搏点、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方面的异常所导致,为各种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1]。为提高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我们对症见心悸、胸闷、眩晕、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或结代,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所致各种心脏病变导致的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心律失常患者60例,心律失常诊断标准参照《西医内科学》(第5版)[2]和 《临床心电图学》(第4版)[3]。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严重心律失常、合并室性心动过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12~76岁,平均58.6岁;病程6个月至10年,平均6.5年;冠心病5例,心肌炎后遗症4例,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搏3例,心房纤颤12例。对照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1~75岁,平均56.5岁;病程8个月至9年,平均5.9年;冠心病4例,心肌炎后遗症3例,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搏4例,心房纤颤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盐酸胺碘酮片 (200mg/片),第1周200mg/次,每日3次;第2周200mg/次,每日2次;第3周200mg/次,每日1次,维持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 60g,生地黄 50 g,桂枝 10g,人参 10g,阿胶 10g(烊化),麦门冬15g,火麻仁10g,生姜10g,大枣10枚。气虚加黄芪40g;气滞血瘀加川芎15,丹参15g;心悸、失眠加酸枣仁15g,龙骨20g;咳嗽、咯痰加陈皮10g,橘红10g;头晕加川芎10g,菊花10g;夜尿增多加泽泻10g;多汗加五味子10g。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ml,每日2次温服,疗程3个月。
1.3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修订的全国中西结合治疗防治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疗效标准[4]。显效:心悸、胸闷、头晕症状消失,脉结代消失,心电图期前收缩消失,房颤发作控制转为窦性心律。有效:心悸、胸闷、头晕症状明显改善,脉结代偶发,心电图期前收缩减少至1~2次/min,房颤发作明显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脉结代无改善,期前收缩无减少,房颤发作与治疗前相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检验。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心律失常病因十分复杂,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心外疾病、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精神因素等亦可致心律失常,其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可导致猝死。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5]。根据临床症状特征,本病属中医学“心悸”范畴。其发病原因多为风热或湿热毒邪外侵,饮食劳倦,情志内伤,年老久病等导致之心气阴血耗伤,无力助血运行,致血脉瘀阻,心失所养而致心中悸动。追溯《内经》无“心悸”病名,但有类似记载。《素问·举痛论》指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曰“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云“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为汉代张仲景所创,是《伤寒论》中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著名方剂,由甘草、生姜、人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门冬、火麻仁和大枣组成,原方在煎煮时加入清酒。本方功能为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止悸,主治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证;又治虚痨肺痿,以脉结代、心动悸为证治要点。本方常用于治疗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方中桂枝温通经脉,助阳扶卫,有平冲降逆之功,与甘草相伍,可制动悸。生地黄、大枣、麦冬、火麻仁、阿胶益营以充脉;生地黄能入心、肾;大枣、麻仁能入脾;麦冬能入心、肺;阿胶能入肝,合而观之,则五脏之精并补。精化为气,无阳则阴无以化,有桂枝以化之,更有人参以补气,则五脏之气得充。生地黄、大枣用量超出诸药为臣药,乃取生地黄补肾精,配伍桂枝则化肾气以助卫气,大枣配炙甘草益脾,助化源而益营。生姜配大枣,调和营卫。阴药阳药有炙甘草以和之,使之归于一体。如此营血得补而脉道充盈,五脏气充而推动有力,血脉复常,营气得行,卫气得通,心神得养而心悸得宁。煎以清酒,是取其温通血脉之力,且地黄、麦冬得酒者良。炙甘草汤在益气补血、通阳复脉药物的基础上,更借清酒之温行气血、补虚扶弱之功,使气血充实,经脉畅通,心神得养,则悸可止,而脉得复,故是方又名“复脉汤”。
药理研究发现,此组方中选用的部分中药具有明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对心律、心率进行双向调节。甘草有效成分甘草总黄酮能对抗乌头碱、冠脉结扎等多种因素诱发的大鼠和小鼠心律失常[6];生地黄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桂枝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肌血氧供应,促进传导;人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肌缺血,与生地黄合用能强心,抗心律不齐;阿胶能改善微循环,抗心肌缺血;麦冬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保护正常心肌,促进损伤心肌愈合及抗心律失常作用;生姜能扩张外周血管。有研究表明,炙甘草汤中的3种主要有效成分甘草酸、人参总皂苷和麦冬总皂苷,合用能明显降低大鼠离体心房肌自律性和兴奋性,延长大鼠离体心房肌功能不应期,抑制肾上腺素诱发大鼠离体乳头肌自律性和心律失常[7]。近年来,炙甘草汤的抗心律失常实验研究颇多,已明确其对多种因素诱发的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8]。炙甘草汤诸药相合,能较好地改善心肌供血及窦房传导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心律,起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9]。
本观察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抗心律失常并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李涛,肖软林.现代疑难病诊疗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6396~6398.
[2]殷凤礼.西医内科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56.
[3]黄宛.临床心电图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63.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李涛,毛成平.现代疾病诊断治疗学[M].济南:南海出版社,2001:8238~8239.
[6]田庆来,官月平,张波.甘草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343~347.
[7]陈兰英,陈奇,刘荣华,等.炙甘草汤主要有效成分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草药,2001,32(2):134.
[8]潘春英,胡继鹰,章敏.炙甘草汤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2):47~48.
[9]李萍,康毅,刘艳霞,等.炙甘草汤注射液对正常“阴虚”大鼠心律失常影响的实验研究 [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2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