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芜蚌自主创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2010-12-01 01:11赵双琳朱道才张秀荣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同构战略性新兴产业

赵双琳,朱道才,2,张秀荣

(1.安徽财经大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安徽 蚌埠 233041; 2.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朱道才,男,安徽和县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

合芜蚌自主创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赵双琳1,朱道才1,2,张秀荣1

(1.安徽财经大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安徽 蚌埠 233041; 2.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文章通过对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分析、产业布局的适宜性分析以及协同度的测量,发现合肥的节能环保及装备制造业,芜湖的汽车产业,蚌埠的电子信息、新材料及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相对优势,但目前三市产业的协同度较低,不利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对此,文章提出了合理进行新兴产业布局,加大新兴产业科技投入,构建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政府协调机制等对策建议。

合芜蚌自主创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产业协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推进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和体制机制。纵观安徽全境,合肥、芜湖、蚌埠三点一线,贯通南北,一直是皖中、皖南、皖北三个最大的“增长极”,应充分发挥合肥、芜湖、蚌埠三市的优势,整合周边资源,逐步建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创新型区域,带动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作为区域之间各种经济联系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产业不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对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进行研究,希望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决策有所裨益。

一、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构现状

1.产业同构的测度

产业同构是指在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这种产业结构相似性的增强使得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学术界对产业同构现象的利弊多有评述,研究表明其影响是双重的。由于各地区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追求门类齐全即“大而全”的产业结构,忽视了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分工的要求,致使各地形成了生产规模小、重复建设、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产业格局,阻碍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然而,产业同构也有其积极影响。其一,产业同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竞争市场态势的形成。其二,产业同构的发展有其规律性,也能给不同地区的产业和企业带来更多的协作机会,等等。但总体来说,产业同构对区域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要大于正面影响。因此,应通过对产业同构的测度,定量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目前,学术界关于产业同构的测度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霍夫曼工业系数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推荐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

(1)霍夫曼系数

德国学者瓦尔特·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消费资料工业的发展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所构成的比例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趋势反映了资本资料工业在工业化时期和资本形成过程中是发展最快的。而该比例关系被称为“霍夫曼系数”,它反映了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结构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采用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来代替霍夫曼系数,因为它们不仅在结构上的发展总趋势基本相同,而且统计口径也相差不大。所以霍夫曼系数公式可转化为:霍夫曼系数=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这里借用霍夫曼系数来研究产业同构现象。如果各地区的霍夫曼系数十分相近,则反映各地区间的工业轻重结构比很相似;相反,若各地区的霍夫曼系数差别比较大,则说明各地区在轻重工业方面有差别。霍夫曼系数能够反映出区域间轻重工业比例的相似程度及其变化趋势,但它的缺点是无法显示轻重工业内部的同构情况,所以只是衡量工业结构相似程度较为粗略的指标。

(2)结构相似系数法

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在其编写的《世界各国工业化概况和趋向》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比较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指标, 既可以用于对两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两两比较,也可以以全国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对各地区与全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相似系数用公式表达为:

其中,Sij是i区域和j区域的结构相似系数,i和j是两个相比较的区域;xik是i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k是j区域k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Sij的值在0和1之间变动,Sij的值越大,说明两个相比较地区间产业同构程度越大;反之,表明同构程度越低。若其等于1,则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若其为零,则说明两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当然,从动态上看,若相似系数趋于上升,则说明产业结构趋于相同;若趋于下降,则说明产业结构趋异。相对于其他测度方法而言,工业结构相似系数显得较为全面和灵活,因此本文选择该方法对合芜蚌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情况进行测度。

2.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构现状分析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决策,充分发挥各市的产业基础和科教优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聚集创新资源为重点,以培育创新型产业为目标,在着力提高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培育各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期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

例如:合肥主要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软件、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重点培育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集群;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显著增强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创新能力。

围绕芜湖的发展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技术水平较高、配套能力较强的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

蚌埠市按照“突出特色、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培育光伏、生物、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重点改造及提升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现有优势产业。

根据2008年、200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数据,可以得到合芜蚌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值比重,同时通过结构相似系数法可以计算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数据经过处理后,结果见表1、表2。

表1 2008年合芜蚌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表2 2009年合芜蚌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一般认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临界值为0.5,若相似系数大于0.5,则表示两区域结构趋同度大;若小于0.5,则表示两区域结构趋同度小。从两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2009年合芜蚌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相似系数均大于0.5,并且部分大于0.8,这意味着其趋同度非常大,产业同构现象显著。而且从表1与表2的比较可以看到,2009年的产业同构程度要大于2008年,这说明了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的建立,各市在大力发展自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产业同构现象日益显著。为了保障三市的快速有效发展,避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使各地区都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三市之间应实现区域性分工和相应的协作。

(二)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的适宜性

1.产业布局适宜性的测度

周静(2009)利用该种方法对“奎—独—乌”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补性、工业主导行业及第三产业主导行业进行了分析。黄贤爱(2009)利用区位商对长三角制造业内部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因此,本文同样利用该种方法对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适宜性进行测度,从而更好地确定三市的优势产业。

2.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适宜性分析

由于合芜蚌三市各自围绕自身发展优势及产业基础来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三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尽相同,本文选取三市或者某两市共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其产业布局适宜性,以求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性,避免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新生事物,所以并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因此本文将合芜蚌三个市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

由表3可知,在合芜蚌三市范围内,合肥相对于其他两个城市在节能环保产业以及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芜湖相对于其他两市在汽车产业方面具有优势,蚌埠在电子信息、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具有优势。由于合肥的节能环保产业近几年形成了一定特色,拥有大量的节能环保企业以及科研院所,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汽车产业一直以来都是芜湖的支柱产业,奇瑞公司是安徽省2009年唯一一家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目前,蚌埠拥有大量的新材料产业企业以及生物产业企业,并将其作为优势产业。通过测算发现,仍然有一些产业适宜布局在合芜蚌三市但并没有得到重视和大力扶持,此为本文的研究意义和重点所在。

表3 合芜蚌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区位商

二、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评价

(一)影响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不利因素

虽然合芜蚌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以及优越的交通地理优势,对周边各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带动辐射作用,但三地的一体化程度却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主要是由于存在一些阻碍其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1.机制因素

关于创新型产业,国家并没有明确划分其范畴,各市均基于自身资源及发展思路,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含的产业以及统计口径。正因为国家对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体制机制,以至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协同发展。

2.利益因素

各市在安排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都是基于自身资源进行布局,而没有考虑其他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安排,没有考虑到布局的重复及可能由恶性竞争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短时间内这种现象难以改变。

3.文化差异因素

虽然合肥、芜湖、蚌埠同属于安徽省,但各自仍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偏好,文化的差异同样导致了不协同。

由此可见,合芜蚌地区协同发展有着很多不利影响因素,下面本文利用模型对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发展状况进行量化的评价。

(二)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评价模型

1.原始数据的处理

在建立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前,需对子系统指标收集到的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2.模型构成的要素与基本形式

由构成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数模型的基本原则,通过分析和研究,逐步体会到模型的要素应有两个:反映协同程度的要素——协同度;体现发展水平的要素——发展量。

3.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数的测算方法

对于第i个子系统内部各指标之间的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数Di(k)(i=1,2,3)的测算步骤如下:

4.大系统(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数的测算方法

对于大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成熟度指数D(k)的测算步骤如下:

5.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方法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分散在一组变量上的信息集中到某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PC)上,对数据集进行了降维处理,从而使问题变得简单。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示,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P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F2,即选取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的信息,F1已有的信息不需要在F2中出现,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Cov(F1,F2)=0,则称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k个主成分。

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为: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所谓协同发展就是指系统之间、系统各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协同论认为,系统走向有序的机理不在于系统现状是否平衡,也不在于系统距平衡态有多远,关键在于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相互关联的“协同作用”,它左右着系统相变的特征和规律。本文利用协同发展评价模型定量地反映合肥、芜湖、蚌埠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互之间的协同程度。子系统及指标见表4。

表4 合芜蚌自主创新区子系统及指标

经计算,合肥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成熟度为D1(K)=0.594079;芜湖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成熟度为D2(K)=0.367683;蚌埠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成熟度为D3(K)=0.291213;合肥、芜湖、蚌埠大系统协同发展成熟度为D(K)=0.53604。

协同度D介于0~1,当D≥0.8时,协同度极高,系统高度协调;当D处于0.6~0.8,系统比较协调;当D处于0.5~0.6时,系统基本协调;当D处于0.4~0.5时,系统不太协调;当D处于0.2~0.4时,系统处于不协调状态;当Dlt;0.2时,系统处于极不协调状态。

由以上计算分析可知,合肥子系统内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度为0.594079,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合肥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促使合肥成为安徽省乃至外来资金的重要集聚地,而且安徽的大部分高校都位于合肥,因此具有良好的资金及科研教育优势,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本应该能够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构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体系,促使合肥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产业上具有领先优势,但是在目前状况下,合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并没有达到很高的协调状态。芜湖和蚌埠子系统内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度分别为0.367683和0.291213,处于不协调状态。而合肥、芜湖、蚌埠大系统协同度为0.53604,处于基本协调状态。总体来看,合肥、芜湖、蚌埠三个子系统以及大系统的协同度都不高,合肥、芜湖、蚌埠对周边城市具有很强吸引力,并且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居于安徽省的核心位置,是三个较大的增长极,但从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度来看,却并没有达到很好的协调状态,根据前文分析可知,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与三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有关,致使它们在资源的利用上造成浪费,各地区没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相互之间实现区域性分工和协作。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合芜蚌自主创新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一系列优势。尽管自试验区成立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成为安徽崛起的新引擎,但是通过本文对合芜蚌创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状况的一系列分析,可以发现,新兴产业的发展层次不高,带动力不强,而区域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区域内部各个城市的良好发展,更需要区域整体的良好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协同发展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发展。

(一)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合肥、芜湖、蚌埠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对周边城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合肥在安徽的众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均以核心地位出现。城市空间发展总体战略是“强化中心、构筑极点、内引外移、内优外拓、区域联动、合理分工”。 强化以东西发展轴——沿江城镇发展轴、南北发展轴——京福高铁—华东第二通道—合徐高速公路—合巢芜高速—皖赣铁路等组成的城镇发展轴为载体的安徽省中部地区区域聚集功能,打造安徽省中部地区“十”字形城镇经济发展带。积极引导区域内农业剩余人口优先向龙头城市和中心城市以及确定的副中心城市、优先发展城镇集聚,增强龙头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实力,使之成为区域整体发展的有力基础,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龙头城市和中心城市的置换产业向区域内其他中小城镇转移,并在区域范围内逐渐培育起各优势行业的产业链条。产业链以龙头城市和中心城市为总部基地和主要装配中心,在区域范围内配置各种生产服务机构,实现中心城区产业向高端化和新型产业方向发展。加快建设合肥中央商务区和总部基地,增强对其他城市的辐射和服务功能。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主动承接产业,通过产业融入和对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合肥、芜湖、蚌埠各自凭借自身优势联合组成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三大区域经济板块的领跑者,在资源整合方面,应以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为先,而不应该只顾地方经济利益各自为政。本文对合芜蚌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适宜性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度较低,这样势必会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并且也违背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立的宗旨,也无法达到三个城市互通有无,互相协调,重点发展自身的比较优势,把经济增长中心连接成增长轴线,最后完成区域的共同发展和安徽的经济崛起的目的。

(三)产业发展方向

合肥作为未来多个区域的发展中心城市,应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其经济功能,将其打造成服务于三市及安徽全省的现代服务业平台。它应该主要从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到周边城市,同时逐步将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周边城市,提高整个区域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同时,加速产业集聚,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投入

要充分利用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开展有规模的研发,并且要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尽快使自主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应完善创新平台的建设及相关优惠政策,对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核心技术、研发项目等进行奖励,并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进行税费优惠。同时,为加大合芜蚌创新区的资金投入,采取无偿资助、以奖代补、后补助、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支持创新体系建设。

(五)充分利用各方资源

合芜蚌创新区构建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是从创意、研发、产品到产业化全过程的“服务链”,平台的核心功能定位为“四聚”,即聚焦研发机构、创新企业、核心技术等创新要素,聚焦科技资源、政府资源、金融资源等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官产学研、企银政介、上中下游之间的聚合碰撞,以期实现创新成果的聚变效应。对三市来讲,试验区建设仅靠自身力量、自身的资源还是不够的,必须要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拓展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空间,要在推进招商引资、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交流、构建创新型企业和人才高地等方面,拿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尤其要建立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和优秀创新型企业家人尽其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六)完善政府之间的协调机制,构筑公共政策平台

合芜蚌创新区公共政策是指合芜蚌创新区各城市,依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和采取的行为准则。由于竞争性存在于产业发展过程中,三市政府和企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冲突,可能由此而引发一些地方保护主义措施,这样就有必要在共同利益的原则下,由政府出面构筑公共政策平台,一方面使各方面信息得到共享,一方面通过制度和政策创新,建立资源和要素流动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

[1] 赵 喆.合肥经济圈与皖江城市带产业同构问题[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355):10-11.

[2]黄贤爱.产业同构与长三角地区整体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周 静.天山北麓“奎—独—乌”地区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冯立欣,胡平东.产业同构的测度[J].中国集体经济,2009,(1):164-165.

[5]李庆华,王文平.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67-71.

[6]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7]洪银兴,刘志彪,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9):50-56.

[9]赵 彤.基于区位商的江苏产业结构实证分析[J].经济师,2009,(12):270-271.

[10]王传民.县域经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1]王传民.协同发展模式研究县域经济产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2]吴天福,邓华强,伍人涛.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力量结构指标权重计算[J].微计算机信息,2009,(6):264-265.

[13]张会恒.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若干问题[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9,(3):8-14.

[14]谭崇台,郭熙保.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5](美)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6](美)霍落斯·钱纳里.结构变化与发展政策[M].朱东海,黄 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责任编校:裴媛慧,孙咏梅

2010-09-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8BJL036);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KJ2010B009)

赵双琳,女,安徽灵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经济。

F156.1

A

1007-9734(2010)05-0037-07

猜你喜欢
同构战略性新兴产业
例谈函数中的同构思想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多自由度行星轮系机构拓扑表示与同构判别
党内民主:战略性的正能量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