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现行粮价合理性的分析*

2010-11-27 03:10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城镇人口粮价种粮

马 晓 洁

(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贸系,北京 100102)

粮食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粮食问题是当今各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大国,农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0%,农产品收入是务农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产品价格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在我国,粮食一直处于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核心地位,反映在政策中就是“以粮食为中心制定农产品价格”。因此,我国必须建立健全粮食定价机制。

同时,粮食价格的合理性直接牵涉到各个经济主体的切身利益,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关系到消费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另外,粮食价格必须在尽可能反映其价值的同时体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诉求。同时,作为基础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它还影响着国民经济中的诸多变量。因此,对我国现行粮食价格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生活水平比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同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相比,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相对偏低,并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1]

尽管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支出都有所增加,但近20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参见表1)。由表1可见,199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 510元,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倍。2007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 759元,尽管农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也有很大程度的增长,但仍然不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同时,农村人口个人消费性支出只有城镇人口的1/3,与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比较相差甚多。

我国70% 的人口集中在农村,粮食价格的长期低迷使得农民增收困难,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这不仅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参见表2)。

表1 1990-2007年农村与城镇人口收入与支出比较(单位:元)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个人消费性支出(元)城市农村城市农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9901 5106861 27958562320006 2802 2534 9981 6705 076200610 4933 2557 9432 55510 787200711 7593 5878 6962 82912 293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表2城镇居民每人每年平均食品消费性支出(单位:元)

总平均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消费性支出8 6963 422.984 765.557 905.4113 169.8221 061.68食品支出 3 111.921 586.022 073.453 019.374 392.355 746.72粮食支出 246.46219.11229.81246.43257.74272.63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2008中国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从表2可以看出,城镇人口的消费性支出中,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是1/3,粮食支出仅占消费性支出的2.8%,城镇最低收入户的粮食支出也仅占其消费性支出的6.4%。

尽管生活消费品价格影响着国民经济中的诸多变量,提高粮食价格可能会造成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同时高粮价也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然而,从表2还可以看出,城镇人口的粮食支出在消费性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适当提高粮食的价格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而且对城镇人口的基本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绝大多数城镇人口对于粮食的上涨有承受能力。至于粮价上涨给低收入人群所带来的生活困难问题,可以通过补贴来解决。对终端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同时提高粮价,不仅能让农民从中收益,同时也能提高低收入消费者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现行偏低的粮食价格,从长期来看还有提高的空间。温和上扬的粮食价格不会带来恶性通胀。相反,粮价温和上涨有助于改善工农产品比价关系,维持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的农产品中长期供应,进而维持物价稳定。[2]

二、粮食种植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自2006年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以来,我国的粮食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依靠粮食进口来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是十分危险的。我国的粮食一旦出现问题,国际市场根本难以支撑,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依靠国内粮食自给自足的思想。历史也证明,我国的粮食生产与粮食价格呈高度正相关,提高粮食价格是保障粮食生产和供应最为直接有效的市场手段,对促进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有不可忽视的影响。[3]

粮食价格与种植成本密切相关。调查显示,截止2008年7月,主要化肥用料国产尿素、磷酸二铵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2 403元/吨、4 638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3.2%、79.4%。 不计劳动力成本,农民一亩小麦的成本大概在500多块钱。而按现在的粮食价格,种一亩小麦的纯利润一般在100~200元,这仅仅相当于在外打工几天的收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已从绝对剩余过度到相对剩余,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快速提高,长期低迷的粮食价格更使得目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从而导致抛荒以及隐形抛荒的现象时常出现(参见表3)。

表3 黑龙江省粮食种植成本/收益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6月调查研究报告。

国际能源价格的高企,化肥、农药价格近年来出现的大幅增长,劳务成本的增长等,正通过直接拉升粮食生产成本、加剧粮食能源化趋势以及大幅增加运输成本等三个渠道,对粮价上涨推波助澜。

以黑龙江粮食种植的成本和收益为例,从表3可以看出,2007年,黑龙江省粮食种植由于成本上升,而粮食价格涨幅温和有限,从而对种粮单位面积收益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限制了农民增收。由于农资费用、劳务费用、农业生产资料等的大幅度增加,全省四大粮食作物平均每亩生产成本为238.53元,比上年增长13.89%;而四大作物平均每亩利润为229.27元,比上年下降0.47%。

尽管从2003年起,我国实行了种粮补贴:一方面全面取消农业税,从而直接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增加种粮直补,包括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具补贴等。在高补贴的政策下,我国的粮食连续5年增产。然而,尽管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粮食种植成本的不断升高却削弱了种粮补贴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补贴所带来的效益。同时,WTO规定,我国用于“黄箱补贴”的总和不能超过农业生产总值的17%,因此后续农业补贴的增长空间也十分有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粮食价格的压力已经非常明显,成本的上升弱化了粮食补贴的惠农效果,单纯地依靠政府补贴不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适当地提高粮食价格,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激励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最终保障粮食生产。

三、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的比较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国际粮食价格在自然气候恶劣、市场供求关系偏紧、生物能源快速发展、原油期货大幅上涨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现大幅上涨趋势。与国际粮食价格相比较,近几年我国粮食价格在生产成本增长的同时持续低迷。2007年5月以来,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大米的价格超过了12元人民币,而国内市场上大米的价格基本稳定在每公斤3元左右,国际市场米价约为国内的4倍;国际市场面粉价格接近7 000元/吨,而国内市场价约为5 800元/吨,每吨价差在1 000元左右,国内外粮价持续倒挂现象严重。

国际粮价和国内粮价的倒挂脱节,不仅使得农民无法直接享受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带来的利益,而且由于国内粮价太低,可能导致国内供应不足仍难阻止粮食外流的情况。近来,在我国广东、云南和新疆等边关都有走私粮食的现象,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尽管政府在短时间内持续推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来限制粮食出口,例如,从2008年3月份开始,取消了粮食的出口退税,并加收5%~25%的出口暂定关税,这样相当于粮食出口的成本增加了18%~38%。然而,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国内出口大米的离岸价已经高出国内的4倍。面对如此高额的利润,税收成本已不足以限制由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造成的粮食出口。因此,保证粮食长期稳定的根本办法应该是适当提高粮食价格。[4]

四、结 论

为了激励粮食生产,我国粮食价格从改革开放以来也曾有过几次提价:

1979年,国家规定,从当年开始夏粮统购价提高20%。这一举措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到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4 073亿公斤。

1988-1989年,粮食收购价分别提高13.2%和26.7%。到1990年,粮食生产大幅提高。

1994年,粮食收购价提高幅度达到50%以上。

1996年,国家再次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幅达到42%。到了1998年,粮食产量高达5 213亿公斤,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2003-2004年,我国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平均涨幅达到了30%左右,使得我国粮食生产创下了连续4年丰收的好记录。

然而,与国际粮食价格和日益上涨的种植成本相比较,多年来,国内外粮食价格差距日益增加,中国粮食价格长期低迷,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上涨,扣除成本,农民生产粮食得到的利益很少。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也挫伤了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的积极性。根据以上的分析,适度提高粮价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必要手段,同时也不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风险。因此,应该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粮食价格,以保障我国农民的基本利益。

参考文献:

[1]-刘劲哲.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通货膨胀[J].中国农业信息,2008,(8).

[2]-张邦松.中国粮价不涨的秘密与代价[J].政府法制,2008,(14).

[3]-聂 闯.粮食价格上涨原因、影响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7,(7).

[4]-丁俊声.论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价格[J].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3).

猜你喜欢
城镇人口粮价种粮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粮袋子”充裕 粮价大幅上行缺乏支撑
画画就如种粮
浅谈城镇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困难与对策
国际粮价总体水平或将上升
我国粮价政策改革要促进竞争力提升
关于粮价的猜想
中国新型城镇化人口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