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华,龙 蓉
(1.沈阳炮兵学院 军队政工教研室,辽宁 沈阳 110162; 2.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014)
宋代理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宋代之后中国社会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曾说:“古人好读前四史,亦以其文字耳。若研究人心政俗之变,则赵宋一代历史最宜究心。中国所以成为今日现象者,为善为恶,姑且不论,而为宋人之所造就什八九,可断言也。”[1](P668)而提及宋代理学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陆九渊的“心学”理论。
陆九渊,字子静,号存斋。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卒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享年54岁。江西抚州金溪人(今属江西临川县)。曾讲学于江西贵溪象山(今江西上清龙虎山),创象山精舍,自称象山翁,学者尊其为象山先生。与其兄陆九龄并称“江西二陆”。陆九渊开创了宋明理学的“心学”一派,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并称为“陆王心学”。由此,“陆王心学”同二程和朱熹的“程朱理学”共同构筑了宋明理学思想的主体部分。陆九渊创立“心学”思想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世背景和所受的思想影响是分不开的。
陆九渊生活在南宋初期。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重建宋朝,其政权与西夏、金朝和大理并存,史称南宋。对南宋,人们大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南宋从建立之初,就具有从北宋遗留下来的“积贫积弱”的问题。事实并非如此。南宋政治上弱小但经济上并不贫困。由于南宋偏安一隅,疆域的变化导致了耕种土地的相对减少,由此必然要求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有学者甚至将宋代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大幅提高称为“农业革命”。[2](P99)而且南宋统治者确立了“农商并重”的国策。在这一时期,商人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开始出现早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当时南宋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的50%。可以说,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南宋经历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恭宗、端宗等数个皇帝,其中孝宗和宁宗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宁宗以后国势日衰。而光宗赵惇在位时间比较短暂,只有5年。陆九渊生于高宗时期,卒于光宗时期,其思想成熟时期正处于经济发展、社会相对稳定的孝宗时期。
南宋是一个政治无能、军事软弱的王朝。前期受到北方金朝的军事讹诈和骚扰,后期又受到蒙元的野蛮入侵和长期威胁。因此,南宋的历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抵御外族侵略的斗争史。政治和军事上的弱小恰恰唤起了民众极大的爱国热情。南宋民众十分盼望收复山河和祖国统一。这种浓重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强烈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让身处那个时代的思想家多了一些救世的思考。陆九渊认为,救世的要务是救治世道人心,立大本,由知本而明心。通过把人提升到与天、地等同的位置上,来唤醒人们的英雄气概,提倡“心即理”、“发明本心”,并由此提出由重“心”而重“人”,由重“人心”而重“仁心”的政治思想。在政治制度上,南宋吸取了前朝藩镇割据、皇权削弱的历史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对政权、军权、财权等方面的全面控制。南宋虽受到外族侵扰,但内部统一,政权依然稳定,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如此,南宋统治者采用“崇尚文治”政策,放宽了对士大夫出身门第的限制。只要不是重刑罪犯,即使是工商、僧道、农民等都可以应试授予官职。在这样的政治氛围下,知识分子思想异常活跃,参政议政的热情高涨,出现了所谓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宋代重用文人、不杀文臣,这与秦代的“焚书坑儒”、汉代的“罢黜百家”相比,为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敢想、敢说、敢做的宽松的社会思想文化环境。
南宋开放繁荣的经济、良好的内部政治环境体现在文化方面,形成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南宋时期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阶段,儒学各派相互论辩、相互补充,是继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繁荣后的又一座高峰。南宋思想家不仅继承了宋以前的儒、道思想,并在此基础了,吸收了唐以来的佛家思想,使“三教合流”。南宋时期把“读儒书、拜佛祖、做斋醮”看成是平常之事。这种文化思想氛围是迎合时代需求的结果,相应地催生了以朱熹为代表的道学、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以吕祖谦为代表的婺学、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事功之学、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之学等学派,其中尤以朱子之学和陆学影响最大。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文化的繁荣为陆九渊进行深入思考,创立“心学”思想体系提供了外在的生存环境。
据《宋史》本传、《象山学案》等记载,陆九渊祖上原为官宦世家。陆九渊在《全州教授陆先生行状》中,曾对其家谱有过详细的描述:先祖为齐宣王少子通,被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姓陆。至唐代末年,其八世祖希声,曾为唐昭宗时期的宰相,论著颇丰。五代末年战乱,希声之孙陆德迁、陆德晟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江西抚州金溪县,遂成为金溪陆氏的始迁之祖。在迁居金溪之初,“置田治生,赀高闾里”,[3](P479)尚有宰相世家的风范,成为当地较为显赫的大户人家。但从其高祖陆有程到其父陆贺时,陆家已开始衰败。陆贺生有六子,其中陆九渊最为年幼。陆九渊出世时,家况已与往日相去甚远。当时陆家的家境并不富裕,主要依靠药肆、种植和教书等所得的收入来贴补家用。陆家虽然家境普通,但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宗法家庭。陆家的家庭结构及管理采用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和家长制。由于“家道之整,著闻州里”,[3](P479)受到孝宗皇帝的赞扬。家况虽不太好,如“田仅充数月之粮,卒岁之计,每用凛凛”,[3](P306)“聚族之众,终岁之,未免于饥”[3](P134)等等,但陆家在社会上尚存有一定的政治力量。陆家不仅手握“郡县倚重的”乡社保伍,还掌管社仓,而且九皋“授徒家塾”,率领其弟九韶、九龄、九渊,相与讲经论道,从而成为全乡之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
陆九渊尚不满三岁时,生母饶氏便离世,他主要由父亲抚养长大。陆家共有兄弟六人,其中陆九渊的二哥总理药肆来贴补家用,其它五人皆专注于读书、应举与讲学,并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四兄九韶(号梭山居士)终生隐居不仕,但其学问渊博,曾讲学于梭山。而五兄九龄进士出身,入太学时已经颇负盛名,当时的很多知名之士以师礼尊之。不仅如此,九龄还曾在家乡组织乡伍以防御流寇,并尝试改革地方税法,收效也很显著。陆九渊在许多方面深受五兄九龄的影响,与九龄在思想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常把二者并称为“二陆”,有时也将四兄九韶与二人合在一起,称之为“三陆”。 所以,在思想上,陆九渊的思想受到家庭影响较大。全祖望在《宋元学案·梭山复斋学案》中认为:“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也就是说,陆氏家族的思想在当时自成一系,而陆九渊思想的形成与其兄陆九韶、陆九龄是分不开的。陆九韶曾与陆九渊一起和朱熹进行“无极”与“太极”之辩。陆九龄赋诗:“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和诗:“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可见,二人对“心”的理解几乎是一致的。
1.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源于伊洛之学的说法 黄宗羲、全祖望所编撰的《宋元学案》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是继程门谢良佐之后,经由王苹、张九成、林季仲发展而来。“庸斋、梭山、复斋弟。艾轩讲友,上蔡、震泽、横浦、林竹轩续传。”由此,从林季仲、张九成等可以溯源至程颢。在《宋元学案·震泽学案》篇中,全祖望语:“信伯极为龟山所许,而晦翁最贬之,其后阳明又最称之。予读信伯集,颇启象山之萌芽。其贬之者以此,其称之者亦以此。象山之学,本无所承,东发以为遥出于上蔡,予以为兼出于信伯。盖程门已有此一种矣。”[4](P1884)由此说明,陆九渊的“心学”与二程学说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此种说法最早始于朱熹。对于陆九渊的思想来源,朱熹作为陆九渊的论争对手,言语间难免加入了个人的成分于其中。而宋代以后对陆九渊思想的某些误解亦由朱熹误导所致。
二程之间的思想存有差异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很多学者从二程的分歧和宋代儒家思想的发展来看,认为,陆九渊的“心学”与朱熹的“理学”分别继承了程颢和程颐的思想。认为,自二程之后,程颐之学由杨时、罗从彦、李侗而传至朱熹;程颢之学则由谢良佐、王苹、张九成、林季仲传到陆九渊,由此开启了“理学”与“心学”二大派别。但前者,由程颐至朱熹尚有师承关系可以考证,而由程颢至陆九渊的师承关系却无法考证,大多出于推断。陈来教授认为:“程颢不像陆九渊那样强调心即是理,也不像王阳明那样主张心外无理。他对内向体验的注重仅意味着他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与程颐不同。而境界的差别并不是南宋‘心学’与‘理学’的根本分歧。因此,程颢代表的方向并未造成现代哲学所理解的心学与理学的差异。”[5](P70)陆九渊与程颢所立足的根本理论是有差异的,虽在外在表现形式上有些许相似之处,但并不能说明程颢是“心学”思想的来源。
陆九渊对于“心学”思想源于伊洛之学的说法,并未直接承认,但也不否认自己的思想与他们之间的联系。陆九渊曾说:“韩退之言 ‘轲死不得其传’固不敢诬后世无贤者,然直到伊洛诸公,得千载不传之学。但草创未为光明,到今日若不大段光明,更干当甚事?”从此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陆九渊认同了二程对孟子思想的传承。虽得继儒家正统,但也只是处于草创阶段。而草创阶段也就意味着需要深入探究,所以需要“我”(陆九渊)去深刻挖掘其内涵并发扬光大。陆九渊的思想在某些方面确与程颢的思想更为接近。而且在陆九渊的言词中,其对二程的态度确有褒贬不同之处。由此可以看出,陆九渊的“心学”思想虽非师承伊洛学派,但对二程思想确是有所借鉴和吸收的。
2.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源于禅宗的说法 这种观点最早亦始于朱熹,在宋元明时期的学术界具有着普遍认同。唐大照和尚曾说:“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朱熹因此曾指出:“陆子静之学,自是胸中无奈许多禅学,看是甚文字,不过假借以说其胸中所见者耳。据其所见,本不须圣人文字得,他却需要圣人文字说者。此正如贩盐者,上而须得数片鲞鱼遮盖,方过得关津,不被人捉了耳。”[6](P1452)在此言语中,我们能感觉到一种感情色彩在内。但由于南宋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的确立,这种观点在当时乃至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学术界最盛行的一种看法。当时学者普遍把“心学”认为是“禅学”,但陆九渊本人并不承认这种说法。禅宗思想或者说佛家思想对陆九渊的“心学”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这是无法否定的事实。佛家思想渗入儒家学说之中,这是宋代各学派都无法逃避的。而陆九渊在如此的思想背景下,自然也受到了佛家思想的影响。
陆九渊8岁时与其兄陆九龄进疏山寺读书,其间每天还参与寺内早课,也常听僧人允怀讲授佛经。成年后的陆九渊与当时的一些高僧也有过个人之间生活上的交往。陆九渊体弱多病,在临安时和清长禅师相交甚好。清长禅师归南岳后,还托人馈赠药物于他。陆九渊在《与王顺伯》篇中提及,自己曾经看过《楞严》、《圆觉》、《维摩》等经书,而《楞严》、《圆觉》、《维摩》皆是佛家思想的经典之作。陆九渊在构建“心学”体系的过程中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启发,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由此认定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也是禅却有些偏激。“陆九渊心学和禅宗在根本精神上是不同的,就是禅宗的‘心’(或性或理)的内容是不同的。概言之,禅宗的心性是一种无任何规定性的、无善无恶的、本然的存在(禅宗名之曰‘空’),而陆九渊的心性是一种具有伦理道德内容的、本质是善的、具体的存在(他名之曰‘理’)。”[7](P57)“心学”作为宋代儒家思想的一个学派与禅宗思想虽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陆九渊借鉴了禅宗的修养方法,并在对其进行改造后融入自己的“心学”理论之中。但陆九渊的“心学”在思想内涵、价值取向、内在追求、终极目标等许多方面都与禅宗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3.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源于《孟子》的说法 此种观点得到了陆九渊本人的承认。他以继承孟子学说为己任,并多次直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来源于孟子。明代王阳明也断定:“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3](P538)王阳明 的“心学”思想与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合称为“陆王心学”,前者对后者思想的研究较为深入,相对具有可信性。而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是否源于孟子,可以从陆九渊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否承继了孟子思想去进行考证。
陆九渊提出的“心即理”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最早提出心性论思想,在认为“心”是理性思维器官的同时,也提出了“心”的认识性和道德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8](P139)“心”为“仁”的根源,对“仁”的认识无需外求,只需要去“心”上体认。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讲究“仁义内在”,“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8](P446)以及“心之所同然”、“理义悦心”等。陆九渊并不否认在人“心”之外还有“理”,但是,这个“理”与人心之中的“理”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心”不但是人之所有之“心”,它更具有一种抽象的含义,是存在于肉体之中而又超脱于肉体之外的“心”,是不容有二、绝对同一的超脱抽象之“心”。“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孟子曰:‘夫道一而已矣。’又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如是则为仁,反是则为不仁。仁即此心也,此理也。”[3](P4-5)用“心”来统摄“理”,主张“心外无理”。陆九渊认为“心”无所不包,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心”的统摄。仁、义、礼、智为儒家思想中的道德纲常,它们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根源于“心”。“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方寸之间即为“心”。
陆九渊强调发明“本心”。何谓“本心”,在《年谱》中有一段杨简发“本心”之问的记述:“四明杨敬仲时主富阳簿……先生过之,问:‘如何是本心?’先生曰:‘恻隐,仁之端也;羞恶,义之端也;辞让,礼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3](P487)陆九渊对“本心”的认识来源于孟子之“四端之心”。“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8](P139)“四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和“辞让之心”。这“四心”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标志。而“四心”并非外铄,是天之所予,蕴含着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思想。基于对“本心”的理解,陆九渊推崇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论点。“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子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反铄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3](P5)“万物皆备于我”中的“我”在孟子看来,可作“我心”解,也可作“我自身”解。但在陆九渊这里,“我”明确作为“我”的“本心”解。万物都在我的“本心”之中,无须外索,“尽心、知性、知天”的过程即是发明“本心”的过程。
陆九渊主张“存心去欲”和“存养良知”。“存心”既要认识到 “本心”和“良知”,又要保持自己的“本心”,即要“养心”。“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然则所以保吾心之良者,岂不在于去吾心之害乎?”[3](P380)陆九渊认为,“本心”原本是纯净无邪的,由于外物的作用即受到各种欲望的蒙蔽而丧失部分良知。欲望越多,人所存在的“本心”就会越少。反之,当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少时,人原来的“本心”也就得以保存。因而,陆九渊认为,必须消除心中的欲望,保养自己的本心。“养心”的过程即是去除心中的各种欲望,保有“本心”的过程。这与孟子之“操则存,舍则亡”,“存其心,养其性”,以及“苟得其养,无物不长”、“不动心”、“养心莫善于寡欲”,“求放心”等观点有着相似之处。陆九渊 “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大多可以在《孟子》那里找到源头。本文对其思想源于《孟子》的观点持认可态度。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离不开当时所处的特定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陆九渊的“心学”思想,继承了孟子心性论思想,吸收了伊洛之学的部分思想,并借鉴了禅宗的修养方法和思维方式,是三者共同作用结出的硕果。
参考文献:
[1]-[清]严 复.严复集(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张邦炜.瞻前顾后看宋代[J].河北学刊,2006,(5).
[3]-[南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钟 哲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明末清初]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陈 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南宋]朱 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崔大华.南宋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清]焦 循.诸子集成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