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课堂“意外”促进学生发展

2010-11-01 02:55◆倪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21期
关键词:意外预设教学活动

◆倪 良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兴镇第二中学)

善待课堂“意外”促进学生发展

◆倪 良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兴镇第二中学)

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是无视或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琢磨课程资源,尤其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意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预设生成 善待意外 巧用错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响应的变动。”动态生成资源以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为产生情景,以师生及教学活动为载体,教师和学生不但是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其本身更是教学过程中丰富和宝贵的资源,动态生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也给予了教师和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不遵循成人的经验和规则。这样就会造成“意外”问题的出现,他们提出的问题正是思索和智慧的开始。因此,我们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对其进行“保护”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让学生敢于进行批判性质疑。这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一、透析“教育理论”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生成性课堂具有不可预定性,因此,课堂的随机性会导致很多生成性问题的产生。尽管课堂教学有许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但从某个角度来说,还是有章可循的。只要上课之前备课充分、准备充分,再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是可以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奠定基石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关注生成,做足预设。生成会把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可是面对课堂纷繁众多的意外生成,教者应如何去调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众所周知,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预设体现对教学内容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没有“预设”的教学活动是杂乱无序的教学,没有“生成”教学的活动是遗憾而生硬的教学。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使“生成”与“预设”融为一体,预设中有生成,生成中有预设。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显得富有灵性。

二、善待“意外回答”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项具有“预设”与“生成”互存的创造性工作,其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对教材的取舍与对教学的预设或对课堂教学情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机智地把握信息而产生的非同寻常的信息资源。一个成功的教育活动,仅有预设显然是不够的,充分的预设表现在教学前对整个活动的规划、设计、假设与安排,这只是一个教学活动获得成效的组成部分。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预设”操作,而是凭借教学机智和经验积累,对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灵活地进行过滤、筛选,与预设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全新的教学天地,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基于预设,但一定要超越预设,从而牢牢地把握动态的“生成”。在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答案,有些甚至是老师所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老师去灵活处理了。事实上,这样的“意外回答”如果处理的好,它不仅可以成为一节课的亮点,更能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生长点。

我们可以试举一例加以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片段。

师:当然不是,你要看自仔细了,例子当中只有 x和 y。

在这个案例当中,学生能够勇于思考、提问,而且所提问题极具继续探究的价值,可是,老师不仅是简单的答复,而且带有不满情绪,试问这会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带来多少消极因素呢?反之,如果老师若能谦虚地认识到自己备课的疏忽,与学生一起去探讨,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抛还给学生,善待学生的“意外回答”,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维潜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教材、挑战权威的勇气,那么这样的“意外”也就成了课堂的“精彩”。

三、巧用“错误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 (修订稿)》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但由于教师的主观因素和对学生原有经验预设不足,极易造成教学方案的预设与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冲突,如果教师对这些“错误”资源,有效地加以利用,捕捉其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且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将错就错,势必会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我在教授“有理数乘法”时,曾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求 (-3)×(-4)时,全班只有少数学生结果得 9,其他的都得 12。为了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不但没有责怪他们,而且以此为探究点,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帮助他找出这位同学的错误所在。

从该生的计算方法看,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负负得正”的道理,从所得的结果看,违背了“绝对值相乘”的原则。在数轴上,规定向右移动为正,则 (-3)×(-4)中的 -3不代表数轴上的这个点,而是表示从原点向左移动三个单位,×(-4)表示从原点 (不是原先的 -3这个点)向相反方向——向右移动四次,共 12个单位。前一个负号表示向左移动,后一个负号表示向右移动,而运动的起点都是原点,这些都是学生易于产生问题的地方。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不但找出了错误所在,而且我的这一做法,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中领会到数学的真谛,使学生在数学素养上获得有益的发展。

总之,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对课堂中发生的“意外”要大加鼓励、利用,应采取更为机智的办法,或巧用,或恰当引导处理,这既能充分展现一个教者的智慧,又十分有利于学生发展,可谓是一举双得。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保华.例谈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J].江苏教育,2004.

[3]王凯.论教学交往中的资源生成[J].现代教育论丛,2005,(3).

猜你喜欢
意外预设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菲律宾年底“意外”加入亚投行
“意外”服药被轻判李宗伟“五一”复出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我国退休法律制度的预设前提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