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海涛
(宝鸡文理学院 机电系,陕西 宝鸡 721016)
宝鸡话声调系统特点研究
鲁海涛
(宝鸡文理学院 机电系,陕西 宝鸡 721016)
宝鸡话声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调值偏低,没有曲折调型;2.中古全浊入声读阳平,古次浊和清音读阴平。声调系统稳定性较高,它的演变没有声母和韵母的演变速度快。
宝鸡话;声调;特点
宝鸡话隶属于中原官话区关中方言西府话分区。关中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人文历史背景,使得其方言颇具特色。关中方言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并形成了三次研究高潮[1],但在历次研究中宝鸡话仅作为一个方音代表点出现,自身并没有得到全方位、深入地研究。本研究以宝鸡市福临堡村作为调查点,以汉语方言学、音韵学、语音学和比较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使用海柳文教授主持开发的语料处理软件进行声调数据处理,结论的得出都以定量分析为基础,这种利用统计数据观察语言现象的方法,避免了举例论证的主观随意性。宝鸡话声调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填补目前宝鸡话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可以为现代汉语、汉语史、语言学理论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和新的事实。
本项目具体的研究步骤为:一、梳理出宝鸡话声调的历史来源;二、以中古声调为“轴”比较宝鸡话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明确其异同点;重点考察相异之处,以明确宝鸡话声调系统的特点;三、针对宝鸡话声调的一些特点作专题讨论,以期从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宝鸡话的声调系统。
本节首先将宝鸡话声调系统与中古音的声调系统作比较,其目的是通过梳理宝鸡话声调系统与中古音声调系统的对应关系,建立起与普通话声调对比的基点,为进一步揭示宝鸡话声调特点做准备。本节将采用图表方式分别建立起宝鸡话声调系统与中古音声调系统间、普通话声调系统与中古音声调系统间的关系。
表1 宝鸡话声调系统与中古音声调系统对应关系表
普通话广韵 阴平55 阳平35 上声214 去声51平清 边飞丁知尊三专开蒸刚浊 扶唐才陈寒时麻难文人
上 其他 粉体走展古武女五老手全浊 倍妇坐断似柱社跪厚葚去 全部 盖变正对醉共助大望用全浊 白服食泽杂读合局俗十入 次浊 目物麦曰月入玉落额育清 积出黑七匹桌郭厌急竹德菊觉决福洁荚笔百尺铁谷血角甲必惕策摄客作设粟
从上面两个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宝鸡话与普通话声调系统间的异同之处。相同点是:宝鸡话和普通话的平上去三个调类都表现出平分阴阳、浊上变去的规律。相异点是:1.四个调类调值不同,宝鸡话四个调类的调值分别是[31][24]
[42][44],普通话四个调类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2.在宝鸡话中古全浊入声读阳平,古次浊和清音读阴平,在普通话中古全浊入声读阳平,次浊入声读去声,清音入声派入平、上、去、入四调类。
以上所说的相同点,我们是就古调类演化的规律来说的,具体到每一个字的调类归属时,还是表现出了一些差异(因古入声派入今读调类不同造成的差异除外):
宝鸡话 —— 普通话
阴平(9)—— 上声(3):滓(全清上声)企(次清上声)蚁(次浊上声);
—— 去声(6):饲(全浊去声)荔赂裕(次浊去声)帕(次清去声)蟹(全浊上声);
阳平(7)—— 阴平(4):猫撩捞(次浊平声)峰(次清平声);
—— 去声(3):痹(全清去声)谊(次浊去声)蔗(全清去声);
上声(15)—— 去声(15):竖佩(全浊去声)虑滤(次浊去声)亚秽晦较趟(全清去声)碍锐(次浊去声)沛畅(次清去声)稻(全浊上声)绕(次浊上声);
去声(6)—— 阴平(3):糙(次清去声)溜(次浊去声)憎(全清平声);
—— 阳平(1):炎(次浊平声);
(1)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违法招投标不但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造成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失控,国有资产流失,影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 上声(2):挡颈(全清上声)
通过对《方言调查字表》(修订版)作穷尽式考察,得出了宝鸡话与普通话对应时出现的例外字,共计37个。这37个字和因中古入声派入其他调类时规则不同造成的读音差别一起构成了宝鸡话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的差异。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宝鸡话声调的特点:1.调值偏低,没有曲折调型;2.中古全浊入声读阳平,古次浊和清音读阴平。本节将在宝鸡话声调的这两个特点的基础展开讨论,以期能更深入地了解宝鸡话声调系统的特点。
2.1 关于宝鸡话声调调型调值的探讨
虽然宝鸡话声调调类数与普通话调类数相同,都有四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类间的对应也非常规律,但从历史来源来看,宝鸡话声调系统很可能与普通话系统源头相异。
历史文献中直接描述古代关中方言声调状况的材料主要有三个:一个是陆法言的《切韵序》,一个是顾齐为慧林的《一切经音义》所作的序,一个是日本沙门安然《悉昙藏》卷五定异音条。其中最后一种材料对关中方言声调的描述最为详尽,是学术界在拟测古关中方言声调时重要的参考资料。根据《悉昙藏》的描写,参照现代关中方言的实际情况,学术界大致推测出中古关中方音的声调为:“平声低平,其中根据声母的清浊略有不同,清声母的平声低平,浊声母的平声低中略升,但幅度不大;上声……调值高平略短;去声调值……高平略长;入声调值与声母清浊有关,总调型短促,音高中等,浊声母入声调值略低。”[2]P175
20世纪30年代,白涤洲先生曾使用“乙二声调推断尺”测试了关中39个县市的声调浪纹,从中推断出关中方言声调的平均调值“阴平先升后降,升度小,降度大,甚至于只降不升,阳平由低升高,升度颇大,上声先升后降,升度小,降度大,去声高平而略升”;“阴平最低,阳平自低升高,上声自高而降,去声最高”,如果忽略音高起始升降的细微差别,关中方言调值则是“阴平以低平显,阳平以扬起显,上声以降落显,去声以高平显”。[2]p60
2005年,马毛朋博士利用现代实验语音学技术对西安方言(关中方言的代表方言点)单字音声调作了声学实验研究,得出了西安方言的四个调类调职分别是:“阴平21调,阳平24调,上声53调,去声……44调。”[3]
虽然,宝鸡话与普通话的声调调类相同,但比较具体每个调类的调值时,他们之间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如阴平的31与55、上声的42与214以及去声的44与51。既然宝鸡话声调的调型调值早在中古时期已经定型,那么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现代语音层面上反映出的差异,应该不是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起始时就根本不同。
2.2 关于入声今读的探讨
北方方言区别与其他方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入声的消失,前辈学者学者在调查整理宝鸡话时也默认了没有入声留存的事实,但笔者以语感而论(宝鸡话是笔者的母语方言),一些入声字在宝鸡话中与同同摄同韵例字的读音是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音长上。笔者以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方言调查字表》中所收录的600个入声字作为调查对象作了一次专题调查,调查发现了19个入声字,其实际音长较同类其它字短。为了便于比较,选择了一些与这19个字同音韵地位但音长较长的例字,下面以图表形式列出,表中以“促”来标示音长较短的字,与其同等音韵地位但音长较长的以“舒”标示。
表3 部分古入声字宝鸡话今读舒、促情况表
测 初母曾摄开口三等职韵 次清百 帮母梗摄开口二等陌韵 全清 伯 帮母梗摄开口二等陌韵 全清拆 徹母梗摄开口二等陌韵 次清择 澄母梗摄开口二等陌韵 全浊窄 庄母梗摄开口二等陌韵 全清客 溪母梗摄开口二等陌韵 次清格 见母梗摄开口二等陌韵 全清摘 知母梗摄开口二等麦韵 全清 麦 明母梗摄开口二等麦韵 次浊隔 见母梗摄开口二等麦韵 全清 革 见母梗摄开口二等麦韵 全清核 匣母梗摄开口二等麦韵 浊
以上 19个读“促”的调值严格地应记为[2]。入派三声主要以清浊为条件,以下以清浊为条件对上述26个字进行分类统计:
表4 宝鸡话部分古入声字今读舒、促的清浊情况统计
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这19个所反映出来的正好印证了入声消变的过程。张维佳先生研究指出:“从北方官话其他方言和晋语的入声消变过程来看,全浊声母字先变,其次是次浊声母字,清音声母字是入声消失的最后一股势力。”[2]p181这26个字浊声母字先变(全浊字只有“半个”“促”,其次是次浊,没有“促”),清声母字后变(全清声母字读“促”者11字,次清者4字,清者2,清音占全部“促”的89.5%)。
北方官话入声区的入声性质有三类:其一是带喉塞韵尾,调值短促;其二是喉塞韵尾比较模糊,但保持短调;其三是不带喉塞韵尾,也没有一个明显的短调,只保持一个独立的调位[2]p179。从这 26 个字恰好印证入声消变的过程来看,宝鸡话中是有少量入声孑留的。它们处于入声的第三类入声的边缘。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研究关中方言或宝鸡话的学者们忽视了这一字群的存在。
这19个音长偏短的性质影响到了韵母,这些字宝鸡话今读韵母均为[e],与其音韵地位相同而读音“舒”的 7个字今读音值为[ei]。随着入声的消亡,这19个字在宝鸡年轻人语音系统中音值“舒”化为[ei]。之所以有这样的单元音复化,原因也在音长上:当声调逐渐由“促”到“舒”(入声逐渐消失),音长适当后延,前半高元音[e]在语流中会出现由半高的开口度向高开口度的转变,表现为口腔的逐渐松弛、闭合,气流也因为“促”到“舒”的变化而平缓,送气时间延长,配合口腔开口度的提高,模糊的[i]便出现了。随着入声的完全消失,这仅有的“促”也舒声化时,[ei]也将稳定下来,与其他入声字一道完全融入到阴声字群中。宝鸡话这一过程已经接近完成。调查中发现的这19个字,其发音合作人的子女表示他们和同龄人都不这么说。
如以上讨论的那样,形成宝鸡话声调与普通话声调不同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调类相同但调型调值不同;二是古入声今读调类不同。
研究显示声调系统稳定性较高,它的演变没有声母和韵母的演变速度快,一方面可以从关中方言调型调值从中古经近代到现代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得到证明,另一方面在与普通话的接触过程中,声母、韵母向普通靠拢速度较快,而声调则比较慢。
[1] 孙立新.20世纪陕西方言研究综述[J].唐都学刊,2002,4.
[2] 张维佳. 演化与竞争:关中方言音韵结构的变化[M]. 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马毛朋. 陕西西安方言单字音声调声学实验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H17
A
1008-7427(2010)09-0092-02
2010-06-22
宝鸡文理学院09年院级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K0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