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娟
(黄冈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湖北 黄州 438000)
黄冈地区位于湖北省东部(故有“鄂东”之称),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下段北岸,京九铁路中段[1]。全区现辖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红安县、浠水县、蕲春县、罗田县、英山县、黄梅县、龙感湖农场等二市七县一区和一国营农场。版图面积1.7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30万。
黄冈民歌中大量地使用了衬词,且衬词的种类多样,内涵丰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极大地丰富了黄冈民歌的表现力。本文依据1983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黄冈地区分卷*1983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黄冈地区分卷由黄冈地区文化局和黄冈地区群众艺术馆联合编纂,收录了从全区各县民歌分卷中挑选出的力求反映各县特征风貌的民歌,共773首。曲谱包括传统民歌和近现代民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直至解放后)两部分。其中号子62首,山田歌166首,灯歌175首,小调138首,风俗歌45首,儿歌46首,生活音调28首;近、现代民歌113首。(在下文中将其简称为《集成》)对黄冈地区十个县市的民歌进行整体性地观照,然后选取衬词这个切入点,并按照黄冈地区民歌的体裁对本地区民歌的衬词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并归纳出编纂《集成》以前的黄冈民歌衬词的规律、特点与作用。
《集成》中将所收集的黄冈地区民歌分为传统民歌和近现代民歌两大部分。其中传统民歌按体裁分为以下七类:号子、山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儿歌和生活音调*黄冈地区文化局、黄冈地区群众艺术馆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黄冈地区分卷》之编辑说明。。本文主要对《集成》中的580首*需要说明的是: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省黄冈地区分卷编纂并出版时黄冈地区下辖的县市中还包括现在的新洲县和鄂州市,而现在的黄冈地区行政区划中并不辖管此二县市,所以在本文中对《集成》中收录的此二县市的各类民歌不作研究,在计数时均减去。如此处在《集成》中收录的号子共有62首,减去新洲县和鄂州市的号子16首,只对余下46首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下文中要分析的各种体裁民歌的计数均如此,以后就不再赘述了。传统民歌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而对其中的近现代民歌的研究暂不涉及。
关于“衬”的含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①在里面托上一层:~上一层纸。②衬在里面的:~布∣~衫∣~裤。③(~儿)附在衣裳、鞋、帽等某一部分的里面的布制品:帽~儿∣袖~儿。④陪衬;衬托:绿叶把红花~得更好看了。”[2]对“衬字”的定义为:“曲子在曲律规定字以外,为了行文或歌唱的需要而增加的字。例如《白毛女》:‘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括弧内的‘那个’就是衬字。”[2]江明惇教授在《汉族民歌概论》中指出:“衬词是歌词中音乐表现意义重于文学表现意义的一种特殊成分。”[3]292衬词在民歌中很常见。民歌中的衬词在结构上有时表现为衬字,有时表现为衬词,有时还可以是一个较完整的衬句。在下文中将它们统称为衬词。衬词一般没有实际意义,在直接表现歌曲内容或感情的歌词(也叫正词)外起衬托、辅助的作用。
在历来的文献中,大都将衬词分为三大类:语气词、状声词(或称为形声词)和称谓词。江明惇教授在《汉族民歌概论》中将衬词分为四类:一般衬词、重复词、称谓词和表意性衬词[3]293但笔者在全面分析《集成》后,将黄冈地区民歌中出现的衬词划分为语气词、拟声词[注]拟声词:和状声词含义相同,指模拟自然界的声音、动物的叫声、乐器声乃至方言语声等的衬词。把状声词改作拟声词只是笔者认为拟声词这一概念更为直接、更易理解罢了。、称谓词、表意词、韵律词[注]韵律词:此概念系笔者命名的。是指这些衬词在民歌中起到重张叠韵(语序的替换、颠倒、重复、叠韵、双声等)、或造成曲调的顿挫抑扬或节奏的改变、韵母音色的对比与统一等作用。周青青教授在《中国民歌》第38页中指出:“衬词有时又与音色的统一和对比有关。”、虚化词[注]虚化词:此概念系笔者命名的。是指此类衬词原本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在作民歌衬词时其原意被虚化了,或已失去原意而成为单纯的只在民歌中生存的衬词。和托物词[注]托物词:此概念系笔者命名的。是指这些衬词在民歌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或指物或指景,但大都是托物言志或托物言情或在正词含义外起点明主题的作用。七类。
1.在《集成》中的46首黄冈地区的各类号子中每首均有衬词。整首号子中全都是衬词而无一个正词的号子有23首,占总数的50%;衬词数量多于正词数量的号子有21首,占总数的46%左右;衬词与正词数量相当的有1首,占总数的2%左右;衬词数量少于正词的也有1首,占总数的2%左右。见表一。
表一
2.黄冈民歌中号子里使用的衬词如下:
语气词:唷、唷嗬(儿)、唷火、嘿、衣(咿)唷嗬、嘿嗬、衣呀嗬、呀、哎(唉)、哎呀、喂、哎嘿、哈、哈里火、一呀的、嗨(咳)呀、嗨呀沙、也、呐、嗬儿、嘿儿、哦(喔)、呃、啊、哇、唷哇、的、来、嘞、咧、也支、外、嗨子、唔、哩、拉、啦子、罗、喂得儿、哦火、哎的个、梭呀么、唷哪(么)、嗯等。
拟声词:咿呀;
虚化词:那个、嗦(梭)[注]关于衬字“梭”的含义,在蔡元亨的《土家族民歌衬词解谜》一文中指出:“梭(或唢、嗦、锁),这是一个有直接驱动力的咒语语尾词”,是“在娱神歌中的遗落”;另在欧阳亮的《鄂西民歌衬词之文化内涵探微》文中指出:用“些(suo)”字是楚地巫觋祭祀咒语的旧习。今天该地的号子、山歌、小调、花灯中常出现的与“些”语音近似的“梭(锁、嗦、唢)”等语气衬词也是它的变体。归属为虚化词。由于黄冈地区辖管的县市较多,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因此在收集黄冈民歌的时候,不是所有县市的民歌采集者同时奔赴各地,而是各有分工,各人负责收集其本地的民歌。由于各县市记录民歌的人不同,就造成了在黄冈民歌中一些原本发音一样,但在《集成》中却以不同的面貌出现的衬词。如:“梭”、 “唆”与“嗦”;“呵”、“嗬”与“火”;“哪”与“呐”;“一”、“衣”与“咿”;“合四合”与“嗬四嗬”等。、梅(妹)梭。
3.以上衬词在46首号子中运用频率最高的衬词多是声母为h和元音为〔o〕、〔ε〕、〔a〕作韵母的衬词。见表二。
表二:
注:嗬、么、个三字的韵母e在黄冈地区方言里读为元音〔o〕;嘞、喂、呃三字的韵母在黄冈地区方言里读为元音〔ε〕。
4.衬词的时值都较短,以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一拍音符最为常见,最长时值不超过二拍。
在46首号子中,只有一首是以动词结尾,其他均以衬词结尾,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以衬句结尾。
衬词的这些特点从侧面说明了号子这种体裁黄冈民歌的特点:配合劳动节奏而唱,弱化歌曲的旋律意义和歌词的文学意义,发音方式有利于呼吸的吐纳和延音助力,有利于驱散疲乏,提高劳动效率。
黄冈的山田歌种类很多。水田有栽秧歌、薅秧歌、车水歌、扯秧歌;旱地有薅草歌、薅草锣鼓、打单鼓等;水上有路水歌、夜行渔歌、太白渔歌、采菱曲、放鹰歌等。《集成》中共有黄冈山田歌161首。
1.所有山田歌中所用衬词多于正词的有33首,占总数的20%左右;没有使用衬词的有2首,占总数的1%左右;衬词和正词数量相当的有8首,占总数的5%左右;余下118首全都是衬词数少于正词数,占总数的74%左右。见表三:
表三
2.在161首山田歌中所使用的衬词种类很多,但使用频率最高的还是语气词。如下:
语气词:哎、也、里、呃、咧、么、呀、啦、啊、喂、嘿、呐、哇、外、诶、嘞、来、呵、哦、嗬、欧、喔、唷、的、唉、哈、嘛、嗨、罗、衣、噢、喏、啥、火、哼、着、儿、呃嘿、唷嗬、嘿呀、嘞的、也咿、罗嗬、哎哪、哎嘿、哎嗬、哇嗬、也那、哈衣、哎嗨、嘞嘿、衣呀哈、也呃、衣唷、得呀、火儿啥、呐嘿、罗喂儿、嗬呃、哪喂、唷儿唷、哎里唷、哦火呵呃、合子合、哪哈等;
拟声词:呜、哇哈哈、啊呜、哪呜、咿呀、嗬儿、吁、吁儿、唷吁、呵吁、啊哈、直儿呀、咯咯、唷火火等;
称谓词:二妹儿、哥呀、妹呀、哥儿、亲的奴的哥、亲啊哥子乖、奴的情哥哇、我的小哥、我的小乖乖等;
虚化词:这、那个等;
表意词:我就。
3.衬词以零声母以及开口呼、齐齿呼韵母为主;以上衬词在山田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哎、也、呃、嘞、咧、喂、啊、呀、唷、唉、嗨、嗬、罗、来、嘿、哦等。其声母与韵母发音的情况见下表:其中a 、o 、e 、ai、ei等为开口呼韵母;ia、io、ie等为齐齿呼韵母;黄冈方言声母中无鼻音n,但在民歌衬词中出现的“哪、喏、呐”等字均为接在an、en、in等韵母字后连带发出的鼻音。见表四:
表四:
注:“呃”字在黄冈方言中实际上和声母〔η〕相拼念作〔η〕〔ε〕;“嘞”字在黄冈方言中念l〔ε〕;“罗、嗬”二字在黄冈方言中念l〔o〕、h〔o〕。
4.衬词的时值有长有短,但经常出现较自由的长音拖腔;衬词出现的位置也很灵活,曲首、曲间、曲尾随处可见,但在曲间正词之后尾随出现的形式在山田歌中更为常见。
衬词的这些特点从侧面说明了山田歌这种体裁的黄冈民歌的特点:在野外劳动之时或闲暇时的歌唱以表情达意、解除劳动疲劳为主,不受劳动形式和强度的束缚,节奏自由,直抒胸臆;其衬词的发音方式大多是开口呼韵母,便于引长、传远,主要表现为较为明亮的声音色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明朗、乐观的心态。
黄冈地区的人民以前多崇尚佛教。农民逢年过节就会聚集在庙堂灯会。至今,黄冈地区还保留着元宵节闹灯会的传统习惯。这就自然形成了富有表演性质的丰富多彩的灯歌。灯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舞形式。其中,有领有和,有说有唱,甚至还有歌有舞。黄冈民歌中的灯歌共有151首。
1.所有的灯歌中曲中衬词数少于正词数的有106首,占总数的70%左右;衬词数多于正词数的灯歌有38首,占总数的25%左右;衬词与正词数量相当的灯歌有6首,占总数的4%左右;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1首,占总数的近1%。见表五:
表五:
2.灯歌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喂、嘞、哇、也、得、哎、对(儿)、唷、诶、呀、嘛、唉、啊、啦、咧、呐、来、么、吗、啥、哩、儿、是、瑞、的、外、奈、嘿、呵、呃、呼、罗、嗯、梭、唆、啵、末、个、呀稍、咿瑞、那么、若的、的个、来嘿、唷火、也嘿、诶的个、呀哈、啥哪、呀喂、哪喂、啦火嘿、呀火嘿、合四合[注]衬词“合四合”有二解:一是啜腔(哭泣之腔)所发之音。在楚剧中也有体现;二是单纯性的黄冈方言语气词的组合。归属为语气词。、啦哎、呀啦、哎嘿唷、呀么、哎唷、刘海啥、哪嘿等。
拟声词:咕噜、郎当、腔(墙)、铃鼓铃鼓冬、郎的郎令当令当、嘿不龙冬、嘿八、龙冬、龙咯、龙格龙、膨咚、啊哈、咿么郎当、才冬哎等。
称谓词:干情哥、乖巧姐儿人、妹子梭、牛郎、情郎奴的哥、二家的姐姐、新那娘子儿、喂喂子儿冤家、郎哎、姐也嗬、八嘞哥、姑姑啥、哎呀我的姑姑呀、干妹奴的哥、夫啊奴的哥、心肝的、姐儿、哥儿、亲哥那如梭、小伙子哥、情郎我的冤家者等。
韵律词:呀子衣子呀、衣嘛呀嗬嘿、龙得、呀得儿、墙字丢、丢字墙、灯哎、呀嗨溜溜、连连、灯灯、合合、得儿[注]此衬词为花舌即弹舌头。得儿青呀、得儿得儿松呀、罗嗬嗬、一儿么子唷、得儿洋、点点、溜朵、嗬子儿、里连、连连子里等。
托物词:牡的牡丹花、荷花、莲湘、莲儿花等。
虚化词:这个、那个、什么子儿、二梭、青梭、溜梭、麦鱼子梭、夫啊、海棠花、洋糖瓶、锦绣花儿开、蝴蝶花儿开、杨柳杨柳青哎等。
表意词:估吊、划着、阿弥陀佛等。
3.以上衬词在灯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语气词,如:呀、哎、唷、也、么、嘿、嗬、嘞、喂、哪、哇、来、呃、啦、那个、咧、哎嘿、得儿、哎唷、唷嗬、呀得、呀子、呀儿、咿呀等;同时较多使用衬词群,如:呀嗬嘿、哪喂、合子合、合四合、呀子衣子呀、衣儿呀衣唷等等;衬词以零声母以及开口呼、齐齿呼韵母为主,衬词的选择与本地方言的发音方式密切相关,其声母与韵母发音的情况见表六。
表六:
注:“合、么”两字在黄冈方言中念h〔o〕、m〔o〕;“喂”字在黄冈方言中念w〔ε〕。
4.灯歌中音符较为密集,衬词时值通常较短,极少出现自由延长音,这与灯歌的表演形式中边奏、边说、边唱、边舞的节奏相契合。
形式灵活多样的衬词从侧面反映了灯歌这种体裁黄冈民歌的一些特点:灯歌表现力很强,劳动人们在表演灯歌时对衬词的选择和使用富有创造性。灯歌的气氛热闹、情绪热烈、欢快,语言质朴、幽默;其衬词的发音方式主要表现为明亮的声音色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地劳动人民对待生活淳朴、乐观、积极的态度。
黄冈民歌中的小调共有112首。
1.所有的小调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5首,占总数的4.5%;衬词数与正词数相当的有5首,占总数的4.5%;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16首,占总数的14%;衬词数少于正词的有86首,占总数的77%左右。见表七:
表七:
2.小调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呀、哪、唉、嘞、唷、哎、哇、啦、喂、儿、啊、外、呐、嘿、也、嘛、咧、奈、的、呃、洋、嗬、嗨、来、呵、火、个、哦、里、合、咿得、那子、那就、那哈、那么、呀儿唷、太罗喂、的个、罗多、罗的;
拟声词:嗤、咯咯、嘣呀、松呀;
韵律词:斗米、得儿、洋得儿、咙得儿得唷儿、喂米呀得合、咿米呀得唷、喂米呀儿唷、梭儿么子、咿儿呀儿唷、得郎个;
称谓词:伙计、哥外哥、奴的乖乖、心肝奴的哥、冤家子sei(sei记录的是一种近似黄冈方言的衬词读音)、小郎儿合乖、奴的望哥、情哥儿呃干哥呀、姊妹我干哥、三小奴的哥、哥哥奴的人、短命的郎儿唷、我的哥、汉阳哥儿唷、小郎哥子舍、情郎子儿哥、有心人儿;
托物词:莲花、梅花、腊梅花、点点的花开、莲达花儿开、牡丹月月红、四季花儿香、河水河水一河水、桥儿等;
虚化词:那个、梭、鲜、一个等;
表意词:妹在花丛转呀、相呀相思病哪、酒醉花儿开等。
3.以上衬词在小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呀、也、哎、哪、嘞、啦、咧、唷、呃、喂、儿、呀儿唷等语气词、得儿、咿呀咿子唷等韵律词以及一些青年男女之间的称谓词较有特色。补充音节性衬词的选择多与前面歌词的末尾字的发音相关,而其他衬词(包括一些衬词群)的选择则多与日常生活、方言的说话习惯、对语言的审美倾向有关。
4.小调中多采用结构固定的节奏型予以重复、展开旋律,因此其中衬词的时值均较短,多为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最长一般为二拍,节奏也较规整。。
由以上可知,黄冈地区的小调中也较多运用衬词,但尤为注重歌词内容。音乐形式较规范、精致,注重深刻的内容,表达方式纯朴、真挚、生动。
黄冈民歌中共有42首风俗歌。包括上梁歌、婚事歌、哭嫁歌、祝船歌、丧歌等。
1.所有的风俗歌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1首,占总数的2%左右;衬词数与正词数相当的有2首,占总数的5%左右;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3首,占总数的7%;衬词数少于正词的有36首,占总数的86%左右。见表八:
表八:
2.风俗歌中较多使用衬词,但衬词种类不是很多。多为语气词和感叹词,没有称谓词。风俗歌中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呀、哪、嘞、唷、哎、哇、啦、喂、儿、啊、外、嘿、也、诶、呃、嗬、嗨、来、呵、火、罗、吗、喔、喏、哦、哈、呀儿唷、哎嗨唷、嗬外嗬、嘿嗬嘿、唷唷儿嗬、伏矣哎;
拟声词:呜、咯咯、郎当;
韵律词:了了、略略、芍芍、郎当郎当溜啊、溜溜溜郎当啊、落的落莲柳、柳的柳莲落;
表意词:好啊、喜啊;
虚化词:梭。
3.以上衬词在风俗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祝船歌中较多使用号子里常用的衬词如“嗬外嗬、嘿嗬嘿、唷唷儿嗬、哎、嘞、啦、也、喂、哪”等;婚事歌、哭嫁歌中较多使用“啊、呀、哎、梭、唷、罗、呃、火、哪、也、喂、外、嘞、嘿、诶、哇、哎嗨唷、好啊、喜啊”等;丧歌中较多使用“哪、呀、喂、哎、嘞、啊、哇、呃、也、啦”等。衬词的选择都和前面歌词末尾字的发音相关,也多与日常生活、方言的说话习惯有关。
4.风俗歌中的节奏较为规整,因此其中的衬词的时值多较短,一般为二拍以内,但丧歌中常有衬词拖腔,时值较长,表达一种感叹之情。
由以上可知,黄冈地区的风俗歌音乐形式较规范、注重反映真实、深刻的内容,表达方式纯朴、真挚、生动。
《集成》中收录的儿歌共有42首。
1.所有的儿歌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22首,占总数的53%左右;衬词数与正词数相当的没有;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1首,占总数的2%左右;衬词数少于正词的有19首,占总数的45%左右。见表九:
表九:
2.儿歌中所使用的衬词有五个种类,但多为语气词和感叹词,有一些模拟声音的拟声词,但没有称谓词。如下:
语气词:呀、哪、嘞、哎、哇、啦、喂、咧、啊、也、呃、么、来;
拟声词:(麻雀)唧唧、(鼓儿)咚咚咚、(锣儿)当当当;
韵律词:呀个、得儿、喂落喂、长的长古儿扯、扯的扯古儿长;
托物词:金花的姐银花的郎,绣花帐子菊花床;
虚化词:那个。
3.以上衬词在儿歌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啊、呀、哇、哪、哎、也、嘞、呃、喂等,其韵母发音方式主要以元音〔a〕和〔ε〕为主,呈现出较为明亮的声音色彩,也反映出当地儿童天真无邪、心地澄明的心态。
4.儿歌中的节奏较为规整,衬词的时值多较短,均在两拍以内。
由以上可知,黄冈地区的儿歌音乐形式短小、注重用儿童的语气反映儿童眼中的世界和儿童的内心世界,表达方式简单、自然、生动。
黄冈地区的生活音调有摇儿声、吟诗声、呼唤声、叫卖声等。《集成》中收录的生活音调共有26首。
1.所有的生活音调中曲中完全无衬词的有3首,占总数的12%左右;衬词数与正词数相当的没有;衬词数多于正词的有5首,占总数的19%左右;衬词数少于正词的有18首,占总数的69%左右。见表十:
表十:
2.生活音调中较少使用衬词,且种类很少,且绝大多数为语气词和感叹词。所使用的衬词有:
语气词:呀、哈、嗯、哪、嘞、哎、嗨、哇、喂、就、了、啵、啊、也、呃、哦、嗬、罗、儿、呵、喔、唉、外、来;
虚化词:那个;
表意词:你、我。
3.以上衬词在生活音调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啊、哎、唉、来、哪、也、呃、哦、喂等,其发音方式主要以元音〔a〕、〔ε〕、〔o〕为主,呈现出字腹易引长发音的特点。
4.生活音调演唱的速度较慢,稍自由,衬词的时值多较短,但也有自由拖腔。
由以上可知,黄冈地区的生活音调音乐形式稍自由、注重抒发怜爱、感慨、叹息的感情,生活气息较浓。
综上所述,《集成》里黄冈地区民歌中衬词的特点为:大量、广泛地使用衬词;衬词种类很多;使用最多的衬词种类是语气词;在黄冈各种体裁的民歌中使用衬词最多的是号子、使用衬词最少的是儿歌、使用衬词种类最多的是灯歌和小调、种类最少的是生活音调;衬词韵母的发音以开口呼韵母为主;衬词时值的长短受所抒发感情的种类和环境等的直接影响;跟随正词之后的衬字常常发生语流音变(即衬字发音受前字末尾音素的影响);对衬词的选择和使用主要受黄冈方言和语言习惯的影响。
表意词与语气词的结合“划着、划呀、来嘿、喂嘿”直接表现划船的动作和运气、发声的方式,与劳动生活紧密联系。
即使是单个的衬字,也能表现感情色彩。如:
唉:表示伤感或惋惜:唉,他又生病了
啊:惊异赞叹:啊!多美的画呀!
当然,衬字在词曲结合时有时感情色彩会有一定的变化。如语气词“唉”和“哎”都是曲调上扬的,使得它们原本所具有的感情色彩略为淡化了。
虚化词“洋糖瓶”与歌词内容毫不相干,是一个点题性的曲调名;表意词“相呀相思病哪”与托物词“河水河水一河水”等直接点明正词中隐含的主题思想;表意词“落在地也埃尘”与正词内容密切相关,有补充描写的作用。
如韵律词“得儿”发弹舌音,这种弹舌音在黄冈方言中不存在,只见于民歌中,且在民歌中经常使用,既表达了轻松、喜悦的心情,还大大增加了民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黄冈民歌中的衬词携带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从中可以窥探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时代的变迁等等。如:在风俗歌撒帐调中常出现的“伏矣”是一种具有宗教信仰性质的敬称词,在喜歌和丧歌中都使用;衬词“嗬四嗬”与“合四合”发音完全相同,“合四合”可能曾经有一定的意义,但在黄冈民歌中只是一般的语气词;又如灯歌、小调中常见的称谓词“奴”, 来自于黄冈方言,是女性第一人称单数的贱称,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封建意识对妇女的影响之深。称谓词“奴”直到现在还在民歌中使用,虽已不再普遍,但在较为年长的群众的审美习惯中,还是认为用“奴”比用“我”更具民歌风味。
(六)反映了黄冈人民的情感气质类型和当地人民对语言音韵、节律美的审美趋向
黄冈民歌中对具有重张叠韵、音色对比与统一、契合节奏等作用的韵律衬词的使用、对开口呼韵母衬词(发音属于较为明亮的色彩类)的选择、对称谓词(诸如“奴”)的选择等等都能够反映黄冈人民的情感气质类型和当地人民对语言音韵、节律美的审美趋向。
黄冈民歌中的衬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发挥着民歌中的正词难以比拟的作用,表现了人们最真实、最纯朴的感情,使人充分体会到黄冈地区民歌的地方色彩和风味。